金 雷
(上海市闵行区虹桥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103)
100例病例均为我针伤科2015年~2017年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中男16例,女34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88岁,平均(56.33±5)岁,病程最短15天,最长6年,平均(1.75±0.55)年,对照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最小37岁,最大83岁,平均年龄(54.17±4.6)岁,病程最短13 d,最长8年,平均(1.81±0.57)年,患者以上一般资料的组间对比结果,均未显示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存在疼痛区域集中在腰部以上的,外伤后腰部疼痛以及单侧下肢疼痛。
(2)腰痛区域和腿痛区域均集中在单侧,并且腿痛类型为单侧的,由臀部出发向远端放射的疼痛,并伴有麻木感。
(3)一侧鞍区的笑傲退外侧以及足部内外两侧出现疼痛,或者麻木,有时疼痛和麻木会同时存在。
(4)腰腿区域出现疼痛,可在卧床休息后环节,并下床活动会引起再次疼痛。
(5)行走状态下会疼痛现象加重,无法保持直行姿势,需手扶疼痛一侧行走,在患者咳嗽、打喷嚏等剧烈运动发生时,疼痛有加重迹象。
纳入标准:符合要椎退行性病变诊断标准,年龄35~90周岁,自愿加入本研究者。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以上诊断标准者;②骨结核,骨肿瘤患者;③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有出血倾向者;④高血压,糖尿病患者;⑤有精神疾患不能配合治疗者。
应用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取针灸加督灸治疗,对造组采取针灸治疗,并按《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拟定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项治疗结果。
2.1.1 针灸治疗:主穴:肾腧、大肠腧、环跳、委中。配穴:寒湿腰痛:加腰阳关;肾阳虚衰:加命门、志室。采用毫针常规操作,平补平泻,留针20分钟,一天一次,10天为一疗程。
2.1.2 督灸治疗:1取腰腧、腰阳关、命门、悬枢;2患者俯卧,在所选穴位上铺上2 cm宽,3 cm长,0.5 cm厚的姜片;3在姜片上放置锥形艾绒,点燃后任其自燃自灭,换艾绒,连续3壮。
2.1.3 疗程: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之间休息2~3天,共3个疗程。
只采用针灸疗法,10次1疗程,共3个疗程。
疾病痊愈:所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患者可维持正常的工作生活状态;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部分症状显著减轻,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好转:临床症状减轻,能从事轻便的工作,生活基本自理;
无效:临床症状与与治疗前无变化,不能工作,生活不能自理。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效果组间对比统计表[n(%)]
因年老精血亏虚、或久病体虚、或劳役过度,致肾脏精血亏损、肾阳不足而无以濡养经脉而发生腰痛。而肾虚又可使外邪特别是寒湿之邪乘虚而客,出现腰痛。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方法有很多,针对腰腿疼痛的疾病治疗,其主要治疗原理就是应用活血化瘀、疏通脉络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填补肾亏、行气止痛。同时,风邪是腰腿疼痛的主要原因,因此,还需要采取祛风除斜的方式,减少患者的病灶区域组织损伤。《灵枢·官能》指出: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在用针灸来疏通经络、行气止痛外,再辅以灸法,通过植物燃烧方式的应用,使得燃烧时的红外线发挥温经通络的效果。结合两种治疗手段以起标本兼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