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0-06-18 06:23王胜卫江王娅李梅竹李莎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实操对分课堂讲授

王胜, 卫江, 王娅 ,李梅竹, 李莎

(1.2.3.4.5.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中德汽车科技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引 言

著名教育学家凯洛夫提出经典的五步教学法:准备上课、复习旧知、讲授新知、巩固新知、布置作业。教师始终处于整个教学的主动者、主导者。学生是被动者、接受者。教师在讲吧讲的刚生水起、慷慨激昂。学生听在醉心、开心。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向突出职业性和实训性转变的时候,出现了诸多教学质量的问题。改变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研究热点。突破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而开展讨论式教学已为成国外大学第二大教学手段。对分课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孕育而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本文针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充分遵守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对分课堂应用于本课程的教学模式,希望通过此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为对分课堂在工科类课程中的应用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实际经验。

一、课堂教学现状

《新能源汽车技术》是高等职业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新能源汽车技术》使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实操技能。经过连续三级学生《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教学,发现以下不足之处:

(1)《新能源汽车技术》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一般安排在大二的第一学期,本课程主要由新能源汽车三大组成部分基本理论及日常维保实操两大部分组成,考核方式采用平时作业(20%)+开卷考试(40%)+技能操作(40%)方式。涉及电工电子理论知识较多,由于高职学生专业理论功底较差,因此存在自主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率低的现象。

(2)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因此要求学生熟悉掌握传统汽车的基础知识,并能够将汽(柴)油汽车的基本理论与新能源汽车知识相结合并做到融会贯通。授课过程中出现忘记传统汽车理论和不能将两者串联在一起的现象。因此在讲授新知识的同时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回顾讲过的知识。

(3)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时,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存在学生不主动吸收所学知识,学习效果不佳、不能完全正确理解新能源汽车新知识的情况。

(4)在开展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操作流程不规范、甚至会带来安全事故等问题。由于新能源汽车系统中存在高压电,实践教学教师担心出现事故而不敢开足实践教学环节的现象。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依据心理学的规律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对分课堂。其核心是分配课堂一半的时间让教师讲授,另一半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讨论进行交互式的学习。从时间维度为三个基本过程,即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如图1所示。

图1 对分课堂基本流程图

类似于讨论教学,对分课堂注重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分课堂的优势在于先进行教学、再进行讨论,强化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能够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更全面的发展,同时可以减少教师授课中简单和重复性的工作,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改善教学的效果。在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过程中交互教学尤为重要,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就显得很有必要。

三、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新能源汽车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涉及驱动电机、电池及管理系统、电控系统等。涵盖传统汽车机械结构、高低压电气部分、智能控制系统等,其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新能源汽车结构图

因此,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中,在2018级汽修检测与维修技术班使用“对分易”平台,邀请全班同学加入班级,开展教学,如图3所示。平台有以下主要模块:班级学生、作业、考勤、随机分组、课程资源,讨论区、成绩册、微信信息,在线练习、课堂提问、调查问卷、教学活动、弹幕讨论等。

图3 新能源汽车技术“对分易”学习模块

1.课前准备

1)规划:在课程开展之前,将课堂资源、作业上传到对应模块。在每一次教学课程开始前2-3天,先列出本次讲授学习内容、实训场地、实训设备和活动方式,采用随机和手动分组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班级聊天群发给学生,便于学生提前熟知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

2)学情分析:开课前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了学习电子档案,系统收集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及已开设课程的学情信息,对分教学强调教学是系统收集、组织、存储以上信息供授课教师随时调取,同时授课教师也将自己的基本信息公布于众,并利用对分易APP软件或公众号,在课上课下与学生保持联系,了解学情。

教师在掌握学情后,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基础、能力和实际情况,控制学生学习负担,了解多数学生在本门课程上能够投入的精力和时间,然后决定讲授内容的多少和深度。针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主要是以纯电动汽车结构原理中的“三电”作为学习重点,实践活动也是围绕着这三部分重点开展,实践教学采用当堂和隔堂对分两者结合的模式。

3)实践教学环境:我院建有专业的新能源汽车实训中心,配备有电机及管理系统、电池及管理系统、电控系统、充电系统等,还包括三辆纯电动汽车和两辆混合动力汽车。基本能满足新能源汽车技术日常实践教学需要。还配置六角可活动式桌椅、电脑、安卓系统无线投屏式投影,可移动式白板等设施。另外,还在手机中配置“对分易”教学平台,通过无线投屏到投影仪中。通过此平台存储和发布课程资源、完成签到,收发作业、实践操作音频和视频播放、发通知、分组等教学工作,以有效减少教学负担,提高实践教学演示、模拟操作效率。

2.讲授与实践教学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讲授偏多,全面覆盖。对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不太适宜。在对分课堂中,这些观念被颠覆,恰恰不需要讲的太系统、太完整、太详细。主要体现精讲留白。采用对分课堂模式,教师至多一半的时间讲授,只突出讲授简单原理、实操步骤,突显实用性。然后采用平台模拟演示本次教学的操作方法和实景。留白就是只讲枝干,留下部分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填空”即留下主动探索、实地操作的空间。

在纯电动汽车电机系统实践教学中,采用小组讨论与全班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小组讨论与实操通常以5人为一组,时间为5-20分钟,完成电机系统拆装实践教学。全体交流采用随机抽查3-4组的方式进行,每一组抽出一位学生进行实操演示,以掌握全体同学对本课堂知识掌握情况。

3.课后学习与实践

课后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读书、复习、独立思考、回顾实操过程,是对分课堂得以实践的关键。教师在讲授完基本操作流程和步骤后,给学生留下实际操作的时间,便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探讨实践操作后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关性和梯度性。

4.成绩考核

先采用“对分易”平台给每一组提前布置电机拆装操作部分作业,每个成员通过此平台将操作步骤筹划并上传给教师,然后在新能源汽车实训室开展实操考试。技能操作部分成绩比例构成为:操作步骤描述占30%,实操占50%,安全常识占20%。

四、结论

对分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在我校2018年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电机拆装、电池及管理系统等教学中得以应用,产生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为新工科其它专业课程教学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猜你喜欢
实操对分课堂讲授
师生安全实操培训的路径探索
公立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实操易错点分析
数学课堂“限时讲授”教学策略
2019年幼儿教师暑期实操培训班优秀作品选登
浅谈信息化平台背景下“对分课堂”的教学意义及思考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影史课程中的应用
央视“说吧”系列报道实操分析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