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用药致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状况及干预策略

2020-06-17 05:58:44林聪茹符方方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药剂科深圳518108
北方药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头孢菌素注射用不合理

林聪茹 刘 杰 符方方(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药剂科 深圳 518108)

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应用十分广泛,临床给药时多通过预防用药与联合给药等方式。但是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临床对抗菌药物知识的掌握程度越来越深,越来越了解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危害[1]。有研究[2]指出,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会导致用药不良反应问题越发严重。因此,促使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主要探究分析不合理用药致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状况及干预策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病区抗菌药物使用2000份处方,对上报的ADR中不合理使用药品种类、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19年7月实施抗菌药物改进措施,抽选2000份处方,比较改进前后,医院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及系统组织分布情况。两组处方中的注射用抗菌药物均为注射用苄星青霉素、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美罗培南、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注射用阿奇霉素、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等药物。

1.2 方法:实施干预策略,流程如下:①强化岗前培训: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而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与医护人员未掌握抗菌药物知识有关。因此,临床应加强医护人员的岗前培训,结合医院应用的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风险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要求医护人员在上岗前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医护人员方可上岗。工作期间,医院要及时吸纳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新知识,及时在院内组织培训,不断更新医护人员的知识,让医护人员与时俱进。②强化处方检查力度:药师必须加在对处方的检查力度,一旦出现疑惑,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交流。若在药物调配期间发现不合理用药现象,则主动与医生进行沟通,在医生纠正错误后再进行药物调配,从而减少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现象。③强化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临床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在用药期间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及时记录信息,及时实施处理干预,及时上报信息,促使临床不断提高对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视。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处方(重复用药、不合理联合用药、用药时间不当、无抗菌药物使用指征等)发生情况。

1.3.2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皮肤与软组织、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率,因不合理用药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收集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区抗菌药物使用2000例,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致ADR分布以头孢菌素类例数比(63.31%)、大环内酯类(24.03%)最高。见表1。

表1 抗菌药物使用例数排名及致ADR药物种类分析

2.2 不合理用药处方发生情况比较:改进后,2000份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处方(重复用药、不合理联合用药、用药时间不当、无抗菌药物使用指征等)少于改进前(P<0.05)。见表2。

表2 改进前后不合理用药处方发生情况比较[n(%)]

2.3 改进前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因不合理用药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改进后,医院病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改进前(P<0.05)。见表3。

表3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n(%)]

3 讨论

抗菌药物是临床主要应用的药物之一,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可获得相对理想的效果。在确诊疾病后,针对疾病类型,给予抗菌药物开展治疗,可加速康复[3]。但是,随着我国抗菌药物的滥用,大量研究[4-5]指出,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会增加用药不良反应,比如皮肤过敏、恶心呕吐、心悸、寒战、冷汗等。抗菌药物根据抗菌活性分类较多,经本研究统计,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病区抗菌药物使用2000份处方中,头孢菌素类有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占63.31%,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致ADR的例数构成比最高。潘海燕[6]和杨文珍[7]等研究也分别统计抗菌药物使用以头孢菌素类构成比均占据抗菌药物使用第一位,分别为67.3%和58.1%,与本文研究结论一致,表明头孢菌素仍为临床较为常用的抗菌药物,这可能与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具有广谱性、低毒性等因素有关。

促使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抗菌药物滥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临床发现,静脉给药速度过快、静脉给药量过大、静脉给药时间过长、药物应用不合理、重复用药、缺乏静脉给药指征但仍旧静脉给药等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均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治疗效果[8]。为此,针对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实施针对性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医护人员的合理用药意识,可不断强化医护人员的抗菌药物知识掌握度,可不断加强药师对处方审核的严谨性,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9-10]。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干预策略前,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率高于实施干预策略后;改进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因不合理用药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改进前。由此可见,针对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实施干预策略,可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头孢菌素注射用不合理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头孢菌素使用的三大误区
猪业科学(2018年5期)2018-07-17 05:56:20
注射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8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依替米星联合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注射用兰索拉唑配伍禁忌分析
中国药业(2014年17期)2014-05-26 09: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