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经达变竞风流
——张宇和他的书法艺术

2020-06-16 06:40丁胜如
工会信息 2020年4期
关键词:结字张宇碑文

◆文/丁胜如

欣赏张宇书法,我禁不住想到了中国哲学中的“持经达变”。数年前,听一位朋友介绍过张宇先生书法;一年前,承蒙张宇先生见赠作品集开始接触其书法。反复捧颂、赏读,益发感受到张宇书法艺术的厚重高妙,再一次印证了这样一个道理:只有持经,才能守住那一份原则;只有达变,才能产生艺术的万千气象;只有融情,才能形成艺术的感召力。

首先是“持经”,也就是坚守楷书的森严法度。楷书大约产生于汉末,历魏晋、隋唐而臻于成熟。唐人楷书法度严谨、体势端庄,笔意精到、结字稳当,显得正而不板,瘦不露骨,肥而有骨,清而不薄,为后人树立起楷书的典范和规则。

唐宋以降,历代书家无不受到唐人楷法的影响,以古人之理法,写自己之性情,于具有共性的内部客观规律中发挥出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楷书有端正庄重之意,必须守住一个“正”字。

张宇先生深谙书法艺术之真谛,他曾深刻地指出:“学习书法,临摹古代碑帖乃之正道,反复临摹才能把握结字用笔形神;临摹同时要有数量积累,不然也难以学其精髓。”几十年来,张宇先生心无旁骛,专攻一体,从目前见到的作品来看,张宇先生的实践领域主要集中在楷书和行书。张宇的楷书涉猎广泛,但主要取法褚遂良和《龙藏寺碑》,对褚遂良楷书体悟最深,能于沉实平稳中,见出飘逸与率真。

这既得力于他的苦学与精进,同时也得力于他那沉稳中不乏机敏的个性。书法创作最重要的是找到与自我个性相吻合的艺术语言。张宇以褚书为根基的书法创作恰恰吻合于他的个性文化心理特征。这应该说是他能在楷书创作上不断取得深入和进步的主要原因。

在回归传统的探索中,张宇以自己的成功实践证明唐楷仍有其巨大的生命力和探索空间。据说,张宇近期正在对《龙藏寺碑》作放大临习,感到收获很大,认为《龙藏寺碑》拙中藏巧,在用笔与结字上有一种生拙之趣,是唐楷的源头所在,通过对《龙藏寺碑》作放大临写,对楷书的用笔与结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把握。

其次是“达变”,也就是善于寓险绝于平正之中。楷法之妙不难在平正,难在于平正中寓有险绝的姿态,“势若奇而反正”。楷书要做到“变”很难,变到恰到好处,如天成铸就、增之不能、减之不得就更难。这就要求书家充分结合自己的艺术个性,努力做到由正至奇,在动态平衡中把握好“度”,不以奇废平,也不因平而废奇,尽量做到“正而不板,奇而不怪”。也就是要在平中求不平,不直中求直,于参差错落中求齐平,于相对平衡中求变化,于点画间的留白处求疏密,只有这样才能有万壑千山之气象奔赴腕底,熟中求生,随机生发,因势流动,新意自出。

正是从这一角度看,张宇的楷书有其独特的价值在,他是以唐楷为体,宋楷为用,晋楷为神,于平正中求险绝,端庄中求姿态,努力将“持经达变”的人生哲学灌注于书法实践之中。张宇一承祖制,于发笔处尤见匠心,“笔笔从规矩出”,在平正的基础上运用微妙的手法使字形变得生动起来,即使是微小的动作也体现了笔势往来的运动,将似乎是各不相关独立存在的字产生了联系。

张宇曾深有体会地指出:“楷书行气主要靠体势变化来完成,切忌大小一律,贵在于参差错落中各尽字的姿态,使其有虚实、疏密、大小、奇正、长短、开合、伸缩、肥瘦等变化,如老翁携孙行,故凡一行之中,无论疏密斜正,必有精神挽结之处,必有一股势隐隐贯注其中。”在实际书写过程中,张宇先生以中锋运行,锋停圆润,书来不疾不缓,亦疾亦缓,犹有喜悦之气,这就成就了张宇书法的悠闲之风范、妍美之趣味、恬静之境界。

其三是“融情”,也就是将自己的深情灌注于表现对象。“情者,文之经”,情感同样是书法的生命、艺术的灵魂。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好的艺术作品必须从心出发,在动笔之前先动情,只有首先感动自己,才能以己之心去感人之心,增强艺术作品的感染力。书法是一门“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的抒情性艺术,每一件书法作品都是书家精神风貌的外化,是书家性格、品质、志趣、思想情感、审美观念等心态历程的物化形态,也是书家各种心理因素综合酝酿在临池前和挥毫中的心理势态的固化。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书法创作也可以说是书家情绪情感的变化过程。人的情绪在长时间的酝酿到短时间的爆发变化会引起生理方面综合变化,情绪的爆发常常会有一定的外在表现形式,需要寻求一种宣泄的方式。书家经过长时间的情感准备,在灵感这种媒介的点燃下迸发出来,由量到质的飞跃,将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书法作品的形式倾泻出来,凝结到书法作品的字里行间。

张宇作品

仅以张宇书写赵朴初碑文为例。为了把碑文写好,张宇怀着对朴老崇敬的心情,反复研读了《龙藏寺碑》《雁塔圣教序》,外加褚的《房玄龄碑》《孟法师碑》等,并进行数次通临。书写之前,张宇反复阅读朴老碑文,使自己完全沉浸在碑文内容之中,近距离感受这位伟人的音容笑貌:“报国舍身,菩萨道行,慧根佛缘,花开见佛,学海寻珠,离乡负笈,书山探宝,挥毫落纸,自成一体”……。在认知过程中,张宇先生深感朴老的人格力量,使他的品格得到陶冶、性情得到涵养,颐养出符合自己的创作心态,

书写过程中,张宇先生始终遵循以下三点:一是细心,不论是节奏、点画,还是用笔、接替等,都细细推敲,因为任何粗放都会影响整体章法、结构;二是真心,注重整体的和谐效果,真心地自我表现,把心融入作品,只有“心合”才是真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三是用心,修炼自身,立意要高,要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性,既体现在方法技巧层面上,更体现在文化意识层面上,由感而生、发自内心的作品,才能真正感人。张宇先生创作的朴老碑文,充分表现出了朴老的豁达、平和、谦恭的性格,宏大、无私、博爱的精神境界。

猜你喜欢
结字张宇碑文
Three-step self-calibrating generalized phase-shifting interferometry
敖汉旗万寿白塔蒙古文碑文新释
慧思陶勒盖碑文解读
阜新元代大玄真宫祖碑碑文新录
隶书“接笔”论
回到中国古代书法现场的书法理论再探索——刘兆彬《秦汉简牍笔法与结字研究》序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plasma morphology of ablative pulsed plasma thruster with tongue-shaped and flared electrodes
《石门铭》技法探微(二十)
书法“结字意识”的训练和培养(课堂实录)
工布江达县“万善同归”碑文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