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剑
天津港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港口,华北地区特别是天津的海员工人众多、队伍庞大。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天津港回到了人民手中。1949年2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把恢复和发展城市生产作为中心任务来抓。成立工会组织,团结广大工人阶级恢复生产,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华北和天津市职工总会筹委会的重要任务。1949年4-5月间,在天津视察工作的刘少奇同志分别出席了天津市和华北职工代表大会,为出席两个代表大会的职工代表宣传贯彻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并作报告,提出“当前工人运动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会员,建立工会,按产业把工人组织起来。”并强调指出,“应当由工会等设立海员俱乐部,招待中外海员,照顾他们,跟他们谈话,照顾他们,卖给他们东西,送他们上船。”
不久,在天津市职工总会筹委会领导下,天津海员工作组成立。1949年6月,天津市职工总会筹委会海员工作委员会成立。9月初,天津市海员工会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同年12月,中国海员工会筹备委员会召开全国海员代表会议,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李立三出席会议并提出,“要用订立集体合同,组织海员互助,在各地普设海员俱乐部等办法来保护海员自己的利益。”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组织问题、订立集体合同问题、设立海员俱乐部和出版海员刊物、训练海员工会干部问题等四项决议草案。会议还决定按照产业和管理产业的行政系统,在全国成立东北、华北、山东、华东、华南、华中、西南七个地区委员会。华北区委员会以天津为中心,包括河北省沿海各港口岸和华北各省内河航线的海员工会工作。
1950年4月,华北区海员工会召开临时代表会议,会议根据全国海员代表会议的决定,将天津市海员工会筹委会改为中国海员工会华北区筹备委员会,其任务是在中国海员工会筹备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负责统一领导天津市以及河北、山西、平原、察哈尔、绥远5省市的内河水上运输事业的海员工会工作。会议确定要建立海员俱乐部,开展联络和服务海员工作。
中国海员工会华北区筹备委员会成立之后,即在港口、船厂等基层工会开展了以生产建设为中心,生产、生活、教育三位一体的工会工作,为更好地加强国际海员的联络和教育工作,抓紧筹备建立海员俱乐部。
1950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将在赤峰道和大沽路交口的原航政局一座办公楼划拨给华北区海员工会筹委会改建为海员俱乐部。华北区海员工会筹委会投资40万元建立了天津第一个海员俱乐部。俱乐部共有两层,一层是一个可容纳200多人的剧场和小型的舞池、酒吧。二楼为游艺室,设有乒乓球、弹棋等设施,还有阅览室和医疗所。
1957年建成的天津新港国际海员俱乐部
1951年2月24日,天津海员俱乐部举行了隆重开幕典礼,全国海员总工会筹委会副主任丘金出席并讲话,他说:“这是全国第二个海员俱乐部的开幕。是为海员工人自己的生活和幸福而创建的。俱乐部的任务,不仅是为了单纯的娱乐,更重要的是要团结全体海员,团结国际海员兄弟,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为我们的共同事业而奋斗”。华北区海员工会筹委会主任曾寿隆、中国人民轮船公司天津分公司经理蒲济生、私营轮船公司代表魏文翰等先后讲话,对海员俱乐部的投入使用表示祝贺,会后举行了游艺晚会。天津各公、私营轮船公司的代表和天津区港务局负责人出席开幕典礼。
华北区海员工会在开展国际海员工作中,以海员俱乐部为依托,坚持贯彻交通部确定的“顺利进港、安全靠岸、迅速装卸、愉快开航”的方针。通过登船访问,个别交谈,召开联欢会,赠送报刊,组织船员游览,为船员生活服务,代购食品等各种方法为海员服务。国际海员工作为增进团结和友谊,对促进新中国的国际贸易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8年9月,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八届二次会议“关于工会组织必须完全在各级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精简机构,节约开支”的指示,天津市总工会决定天津区海员工会与天津市总工会塘沽区办事处合并,天津海员工会所属津塘两地的人员、财产、工作分别移交天津总工会和塘沽区办事处,天津海员俱乐部由天津市总工会接收。该俱乐部在2008年天津海河沿岸改造中被拆除。
随着1952年10月天津新港一期工程建设的完成,来往天津新港的国外远洋货轮大幅增加,天津港的中心工作也开始由市区向塘沽转移,据1951年至1956年统计,抵达天津新港的国际远洋货轮有18个国家的1644艘次,船员有12268人次。1952年10月天津新港重新开港后国际远洋货轮逐年增加,1951年增加一倍,1954年增加168%,1957年又比1954年增加43%。为加强国际海员联络和服务工作,1955年华北区海员工会又投资10万余元,在天津新港建立了海员服务站。1957年,以政府投资为主,天津区海员工会(华北区海员工会已于1956年更名)投资为辅,新建了面积为1931平方米的国际海员俱乐部。
1957年2月12日,天津新港国际海员俱乐部正式投入使用,这座俱乐部建有可容纳1200人的剧场和能接待80多人同时进餐的餐厅。俱乐部还设有服务部,海员们在这里可以买到我国的手工艺品。游艺室备有乒乓球、台球等,海员们还可以到舒适的休息室去听音乐。另外,还有10个房间可供海员住宿。这个国际海员俱乐部的建成,为开展对国际海员的团结、教育和联络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条件。1958年9月,天津区海员工会撤销合并后天津新港国际海员俱乐部由天津市总工会接收。
20世纪80年代初的天津国际海员俱乐部
1965年,天津新港国际海员俱乐部进行更新改造,增建前厅和一座三层楼的旅馆,服务人员增至28名。随着天津港的建设和内外贸易、旅游业的发展,来港船只和海员、游客逐年增加,根据周总理生前的指示,1976年天津新港国际海员俱乐部开始进行扩建工程,修建了文体楼,于1982年11月竣工使用。扩建后的新港国际海员俱乐部,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内有600平方米剧场、1839平方米接待大厅和750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大楼以及冷库、餐厅、综合楼等一些附属建筑,最高处42米。改造后的俱乐部为国际海员停港期间提供了更方便和舒适的业余活动场所。天津新港国际海员俱乐部建成后,天津市以及天津港的一些重要会议和活动都曾在这里举行,朱德、李先念等中央领导曾到此视察。
1985年5月,天津新港国际海员俱乐部与天津市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日本神户市酒肆“豆乃木”合资经营的“新港豆乃木酒吧”开业,经改建和内装修的酒吧,具有典型的日本民族风格和现代化的水平。酒吧主要经营国内外烟酒、冷饮、咖啡、中西点心、日本小吃等。
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天津新港国际海员俱乐部已经有客房100套,并经营文房四宝、工艺品、时装百货、中药材等商品;配有9种语言的翻译导游,经常组织国际海员到京津等地区观光游览,年均接待国内外海员5万余人次,涉及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落实“友好、服务、宣传”的宗旨,增强国际交流与友谊,活跃和丰富来港国际海员的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天津新港国际海员俱乐部隶属天津市津工集团管理。
为进一步开展好对国际和国内远洋海员团结与增进友谊的工作,在政府的支持下,天津市总工会和中国海员工会又在新港船闸附近新建第三座海员俱乐部,1958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该俱乐部为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二层大楼,设有可容1200名观众的大型影剧场,还有图书馆、舞厅、游艺室等设备。后更名为新港工人俱乐部。
1974年3月,新港工人俱乐部划归为塘沽区工会领导,接管后的新港工人俱乐部由原来单纯性的业务活动,改为大型综合性活动阵地。新港工人俱乐部作为职工教育活动阵地,并组织技术协作、建港施工技术讲座和技术革新展览,为塘沽区各厂解决了不少技术问题,很受各厂领导的重视和职工的欢迎。
新港工人俱乐部是港区职工及家属的文化活阵地,承担着新港工人文化活动服务及大型综合性活动,每月举办各种活动60多场,观众达6万多人次。上世纪80年代由于新港地区文化娱乐设施匮乏,塘沽区总工会为活跃新港地区职工文化生活,将新港工人俱乐部交新港船厂(现新港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前身)代管,两年后又归区工会管理。1984年,塘沽区总工会对职工文化阵地试行经济承包,收到初步成效。新港工人俱乐部1983年补贴经费4.8万元,1984年承包后仅补贴3万元。比原补贴总额降低38%。2005年1月,塘沽区总工会根据拆迁规划要求,将原新港工人俱乐部的土地出让给塘沽区土地储备开发中心,新港工人俱乐部从此完成了近50年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