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在大范围语料调查的基础上讨论了现代汉语口语中常见的用在“永无出头之日”“终于熬出头了”这一类语境中“出头”一词的历史。这个汉语固有词语的本义是“人或动物伸出或露出脑袋”。从本义的“出头”到现代汉语一般“脱困”义的“出头”,其间经历了两次与“来源”有关的变化。第一次,因为出现在中古译经中的一则印度佛教寓言中,而这个寓言在唐代被本土僧人化用,“出头”产生了“脱离苦海”“脱离地狱”的佛教特定意义,这是脱困义“出头”的远源。第二次,从宋代到明代,佛教语“出头”分别经历了文言世俗化和白话世俗化,产生出世俗化了的文言的脱困义“出头”和白话的脱困义“出头”;而后者就是现代汉语口语脱困义“出头”的近源。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脱困义“出头”的源流史,就是汉语中成百上千源于翻译佛经和佛教汉语的词语历史发展过程的一个缩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印度佛教和佛教文化本土化过程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 脱困义“出头” 来源 印度寓言 翻译佛经 文言 白话 世俗化
一、 引子
“永无出头之日”和“终于熬出头了”都是当代言语活动中常常听到的话。其中的“出头”是什么意思?查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以下简称《现汉》),“出头”条列有4个义项:
① (物体)露出顶端: ~的椽子先烂(比喻冒尖的人最容易受到打击)。② 出面;带头: ~露面│我们厂的体育活动,是他~搞起来的。③ 从困苦的环境中解脱出来: 盼到了~之日。④ (~儿)用在整数之后表示零数: 小麦亩产八百斤~│你已是三十~的人了,该成家了。
“永无出头之日”“终于熬出头了”中“出头”的意思就是义项③的“从困苦的环境中解脱出来”(以下简称为“脱困”)。这个义项的排序沒有问题;[1]“脱困”的定义大体上也没有什么问题。可以略做补充的是,从困苦的环境中解脱出来绝非易事,因此,在实际的用例中,通常会用副词,如否定式用“永”、肯定式用“终于”“总算”等来强调“出头”之难。如果《现汉》能将例句“盼到了~之日”改为“终于/总算盼到了~之日”,相信更能“传神”。
不过,作为研究汉语历史的学者,这里我们关心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如果“出头”的更早义是义项①“(物体)露出顶端”,义项③“脱困”显然只能是引申义。那么,“出头”是如何获得了这一引申义的?因为两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语义关联。当然,这一问题在《现汉》里是找不到答案的,需要查看历史语言词典,看看在义项①或者义项②到义项③之间,有没有其他过渡的义项。否则,我们无法解释这个“脱困”义是如何产生的。
查检同样权威的《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汉大》),“出头”条列有6个义项:
① 从困境中解脱。《三国志·魏志·吕布传》“勋大破败”裴松之注引《英雄记》:“布虽无勇,虎步淮南,一时之间,足下鼠窜寿春,无出头者。”《红楼梦》第一○九回:“二姑娘这么一个人,为甚么命里遭着这样的人!一辈子不能出头,这可怎么好呢?”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七:“千年恨,万年仇,共产党来了才出头。”
② 谓出人头地。唐顾况《赠僧》诗之二:“出头皆是新年少,何处能容老病翁?”[2]
③ 犹出面。《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朱小四你这厮!有人请唤。今日须当你这厮出头!”元张国宝《罗李郎》第一折:“我将皇城叩,索共那五奴虔婆出头。”《西游记》第三二回:“只恐八戒躲懒便不肯出头。师父又有些护短。等老孙羁勒他羁勒。”老舍《四世同堂》三二:“大赤包有点看不上东阳了,可是不好出头说话;她是所长,不能轻易发言。”
④ 谓超出其他。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香树尚书《题红叶》云:‘一夜流传霜信徧,早衰多是出头枝。”
⑤ 谓货物畅销。鲁迅《南腔北调集·祝〈涛声〉》:“《涛声》在销路上不大出头,也正给它逃了暂时的性命。”陶行知《如何教农民出头》:“我们现在要想个法子,把纺纱厂,织布厂以及市场打成一贯,则棉花可以出头。”
⑥ 用在整数后,表示有零头。老舍《骆驼祥子》一:“象他赁的那辆——弓子软,铜活地道,雨布大帘,双灯,细脖大铜喇叭——值一百出头。”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十六七年以前,他梁建二十岁出头,锐气十足。”
《汉大》将“脱困”义排在6个义项的第一位,这真是有点让人“大跌眼镜”。难道“脱困”是“出头”的本义?这显然不合理。不过,要想找出《汉大》如此的原因并不困难。作为历史语言词典,《汉大》的义项排序说明了义项出现的先后次序,而决定这一次序的主要因素,除了义项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外,就是该义项在文献中的出现时间。6个义项的所有引例,只有用来支持“脱困”义的第一条书证出自《三国志·魏志·张邈传》(《汉大》误为《吕布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用的《英雄记》,而其他义项首见用例的时间均为唐代或以后。因此,我们相信,《汉大》编者之所以如此处理,是由当时手中的资料决定的。
考虑到现版《汉大》编纂时间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编者们搜集语料的条件艰苦,难免会有遗漏缺失;而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得益于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大量的古代文献已经被电子数据化,可以用来进行语料检索。因此,我们利用手中可用的大型古代文献电子资料库,[3]对“出头”一词在古代文献中的用例用法进行一次大调查,重点看看它的脱困义是何时及如何产生并发展变化的。
二、 “出头”在唐代之前的用例和意义
唐以前的用例调查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汉达文库》《中国基本古籍库》和《CBETA电子佛典集成》,其中囊括了唐之前几乎所有的传世文献和大部分出土文献。最终,除去重复,这些文献中共找到35条用例,其中非佛教文献18条,[4]佛教文献17条。[5]
非佛教文献,包括了唐宋类书中保留的中古文献资料。为了便于读者检验,现将18条材料全部罗列如下(以时间先后排列,字母Z代表中古):
(Z1Z2) 东汉郭宪《洞冥记》(出《太平御览》“鳞介部三·龟”):“时人问:‘子坐此龟几年?对曰:‘昔伏羲氏始造网罟,有此龟以授吾,龟背已平。此虫畏日月之光,二千岁而一出头,我坐此龟以来,五遇出头矣。”(《四部丛刊》三编本,下同)[6]
(Z3) 东汉许慎《淮南鸿烈解·说山》“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注:“瓠巴,楚人也,善鼓瑟。淫鱼喜音,出头于水而听之。”(《四部丛刊》景钞北宋本)
(Z4)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见部》:“: 私出头视也。”
(Z5) 东汉何休《公羊传·哀公六年》“开之则闯然公子阳生也”注:“闯,出头貌。”(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
(Z6) 东汉应劭《风俗通》(出《艺文类聚》卷七十四“巧艺部·画”):“门户铺首。谨案《百家书》云:‘公输班之水,见蠡。曰:“见汝形。”蠡適出头,般以足画图之。蠡引闭其户,终不可得开。般遂施之门户,云:“人闭藏如是,固周密矣。””(文渊阁《四库全书》本)[7]
(Z7) 东汉佚名《太平经》卷六十八:“东方者,物始,牙出头,尽生利。刺土而出,其精象矛,故为矛。”(明正统道藏本)
(Z8) 魏王粲《英雄记》(出裴松之《三国志·魏志·张邈传》“于是暹、奉从之,勋大破败”注):“布后又与暹、奉二军向寿春,水陆并进,所过虏略。到钟离,大获而还。既渡淮北,留书与术曰:‘足下恃军强盛,常言猛将武士,欲相吞灭,每抑止之耳!布虽无勇,虎步淮南,一时之间,足下鼠窜寿春,无出头者。猛将武士,为悉何在?足下喜为大言以诬天下,天下之人安可尽诬?古者兵交,使在其间,造策者非布先唱也。相去不远,可复相闻。”(中华书局标点本)
(Z9)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卷三“治卒得惊邪恍惚方第十八”:“治女人与邪物交通,独言独笑,悲思恍惚者。末雄黄一两,以松脂二两溶,和虎爪搅,令如弹丸,夜纳火笼中烧之,令女人侵坐其上,被急自蒙,唯出头耳。一尔未瘥,不过三剂,过自断也。”(瓶花书屋丛书本)
(Z10) 晋干宝《搜神记》(出《北堂书钞》卷一百二十一“李寄请剑”):“李诞有小女名寄,应募而行,乃请好剑及咋虵犬。作数斛餈,用密(蜜)灌之,以置穴口。蛇出头,先啖餈。寄便放犬咋蛇,以剑斫杀。越王乃娉寄为后。”(文渊阁《四库全书》本)[8]
(Z11) 晋陶潜《续搜神记》(出《太平御览》“人事部一百二十·报恩”):“晋咸康中,豫州刺史毛宝戍邾城,有一军人于武昌市见人卖一白龟子,长四五寸,色白可爱。其人买取持归,着瓮中养之,日渐大。近及尺许,其人怜之,持至江边放于水中,视其游去。后邾城遭石虎败,毛豫州既赴江,莫不沉溺。所养龟人于时被铠持刀,亦同自投入水中,觉如堕一石上,水裁至腰,须臾浮去中流视之,乃是先养白龟,甲己长六七尺,既送至东岸,出头视之,徐游而去,中江犹顾者数四焉。”[9]
(Z12) 晋陶潜《续搜神记》(出《太平御览》“疾病部二·瘖哑”):“主人异其言,知非常人,便入内思,良久而出,谓客曰:‘昔为小儿时,当床氏有燕巢,中有三子。其母从外食哺子,子辄出头作声授之。积日如此。”(《四部丛刊》三编景宋本)
(Z13) 晋虞喜《志林》(出《太平御览》“鳞介部十·鳄鱼”):“方有鳄鱼,喙长八尺,秋时诸甚。人在舟边者,鱼或出头食人。故人持戈于舡侧而御之。”(同上)
(Z14)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出《太平御览》“兽部一·叙兽”):“东阳西寺七佛屋,太玄中,龛下有一物,出头如鹿。有法献道人迫而观之,于是吐沫喷洒,气若云雾。至玄嘉十四年四月七日,此头复出。寻觅其处,亦无孔穴。年年有声,殷若小雷。”(同上)[10]
(Z15)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出《太平广记》卷三百六十妖怪二“江陵赵姥”条):“江陵赵姥,以酤酒为业。义熙中。屋内土忽有自隆起。察为异,朝夕以酒酹土。尝见一物出头似驴,而地初无孔穴。”(民国景明嘉靖谈恺刻本)
(Z16) 南朝梁沈约《宋书·五行志》卷五:“晋明帝太宁初,武昌有大蛇,常居故神祠空树中,每出头从人受食。京房《易妖》曰:‘蛇见于邑,不出三年,有大兵。国有大忧。其后讨灭王敦及其党与。”(中华书局标点本)[11]
(Z17)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四“插梨”:“插讫,以绵幕杜头,封熟泥于上,以土培覆,令梨枝仅得出头,以土壅四畔。”(《四部丛刊》景明钞本)
(Z18) 六朝佚名《三辅黄图》(出《水经注·渭水》):“旧有忖留神像,此神尝与鲁班语,班令其人出。忖留曰:‘我貌很丑,卿善图物容,我不能出。班于是拱手与言曰:‘出头见我。忖留乃出首。”(清英武殿聚珍版丛书本)[12]
这些用例中的“出头”,有些是词,有些是“语”。时间最早的用例,大概是例(Z1)和例(Z2),作者是与汉光武同时期的郭宪,记某乌龟“二千岁而一出头”以及某人“五遇出头”。其中的“出头”显然是指从龟壳中伸出头。这应该是这个说法的字面义,也是本义。明显用本义的还有例(Z3)的“淫鱼喜音,出头于水而听之”和例(Z6)的“……‘见汝形。蠡适出头……”云云,《太平御览》录作:“……‘开汝头,见汝形!蠡适出头……”,意思非常显豁: 蠡是贝类的软体水生动物,“开头”就是打开其贝壳,“出头”就是伸出头(脑袋),或露出头。后面例(Z9)的“被急自蒙,唯出头耳”,例(Z10)的“蛇出头,先啖餈”,例(Z11)的“出头视之”,例(Z12)的“子辄出头”,例(Z13)的“鱼或出头食人”和例(Z16)的“每出头从人受食”,也应该都是字面义即本义。伸出头或者露出头,很容易引申出从某处出来或者现身的意思。例(Z4)和例(Z5)也都是东汉的文献,其中的“出头”有没有可能已经指“现身”?《说文解字·门部》:“闯,马出门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字下云:“私出头视也。闪下曰‘窥头门中也,闯下曰‘马出门皃也,音义皆略同。”许慎的“马出门貌”与何休的“出头貌”都是解释“闯”的,一个用“出门”,一个用“出头”,两条材料可以互比,可知“出头”有可能指的是“从某处出来或者现身”。[13]例(Z14)的“有一物,出头如鹿”、例(Z15)的“尝见一物,出头似驴”以及例(Z18)的“出头见我”,大概都是露头现身的意思。这些例子加起来共15例,占全部用例的83.3%。由此可知,在这一时期,“出头”主要用其字面义;同时,这个字面意义就是其“本义”,是其他引申义的出发点,也应该是任何历史词典“出头”条的第一义项——人或动物将自己的脑袋伸出或露出。或许是因为这些“出头”还不太像词,故而《汉大》未收?
如果“出头”的本义是“人或动物伸出自己的脑袋”,剩下的三例,例(Z7)、例(Z8)和例(Z17)当然就是引申义。先看例(Z7),其中的“牙出头”指的是植物的芽从种子或者枝干上生长出来;例(Z17)也一样,其中的“令梨枝仅得出头”,指的是只能让梨枝的上端露出地面。两例中的“头”不指脑袋,而是指物体的顶端。在东汉,“头”的引申义“上端”应已出现。[14]这是本义的直接引申用法——露出物体的上端。这两条材料应该是《现汉》义项①迄今所知的最早用例。然《汉大》并未为此义设项。[15]
例(Z8),是本节讨论的重点,见于裴松之《三国志·魏志·张邈传》注中引用的魏王粲著《英雄记》,《汉大》用来作为义项①“从困境中解脱”的书证。这个用例中的“一时之间,足下鼠窜寿春,无出头者”,如果依照《汉大》,其中的“无出头者”就是“没有能够从困境中逃脱的人”,根据上下文,这个解释似乎可以成立。不过,从历史语义学的角度来审视,所有的历史词典,在排列义项的顺序时,除了考虑书证的时间先后之外,还必须考虑它们之间的语义关系。新的彻底的语料调查已经证明,“出头”最早和最原始的意义是“伸出头”,然后引申出“出头现身”义和“物体的上端露出”义。即便是把晚一些出现的“出面”义,甚至“出人头地”义都加上,也看不出这“脱困”义是怎么来的。其实,例(Z8)这个用例放在义项③中,解释为“出面”,具体的语境义为“站出来”,指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更为恰当。明沈国元《皇明从信录》卷二十一“辛巳天顺五年”有一段材料,其语境与《英雄记》非常相似,对于厘清这个“出头”的语义很有帮助:
上与李贤从容论人才,及工部尚书赵荣。贤曰:“此人可取。如曹贼反时,文职皆畏缩逃避,况兵非已任,谁肯出头?惟荣自奋,披甲跃马,呼于市曰:‘好汉皆来从我!曹家是乱臣贼子,当共剿杀;我辈是忠臣义士,不可退避!于是从者数十百人。能于阵前鼓舞奖励士卒,灭贼成功。如此存心行事,人岂能及?”上曰:“固忠臣也。”(中國基本古籍库,明末刻本)
“谁肯出头”之后,“惟荣自奋,披甲跃马”云云,就是对“出头”意义的最好诠释。[16]
传世文献未见确定的脱困义的“出头”,在一般认为保留了更多口语资料的佛经中的情形如何?收录在CBETA中的东汉至隋的所有佛典共815部,包括汉译佛经和中土撰述,其中“出头”共出现17次,但全部用为“伸出头”或者“从某处出来,现身”义,未见包括脱困义在内的其他用法。这个结果与非佛教文献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大体可以确定,在唐代之前,“出头”的主要用法是指人或动物主动把自己的头伸出来。引申的用法已经开始出现,但并不包括“脱困”义。
三、 唐代文献中所见“脱困”义“出头”
唐代之前的文献里还没有意思是“脱困”的“出头”的确定用例,但有唐一代的情况就大不一样。同样利用大型电子资料库,我们调查了唐代的大约1300种文献,其中包括所有的佛教典籍以及由3367位作者创作的54442首诗歌,[17]从中找到脱困义“出头”的用例12个。其中见于诗歌的10个,见于其他文献的2个。由于它们都毫无例外地特指佛教的众生从“苦海”或者“地狱”中逃离或者解脱,可以肯定地说,脱困义的“出头”最初是一个“佛教语”。下面我们就尝试从语义分析的角度来介绍这些用例,先看下面3例(字母T代表唐代)。
(T1) 王梵志《沉沦三恶道》:“沉沦三恶道,家内无人知。有衣不能着,有马不能骑。有奴不能使,有婢不相随。有食不能吃,向前恒受饥。冥冥地狱苦,难见出头时。依巡次第去,却活知有谁。”(《全唐诗续拾》卷五,王梵志《诗并序》其八)
(T2) 拾得《闲入天台洞》:“闲入天台洞,访人人不知。寒山为伴侣,松下噉灵芝。每谈今古事,嗟见世愚痴。个个入地狱,早晚出头时?”(《全唐诗》卷八百〇七,拾得《诗》其三十二)
(T3) 拾得《世有多解人》:“世有多解人,愚痴学闲文。不忧当来果,唯知造恶因。见佛不解礼,睹僧倍生瞋。五逆十恶辈,三毒以为邻。死去入地狱,未有出头辰。”(《全唐诗》卷八百〇七,拾得《诗》其五十)
以上应该是脱困义“出头”最典型和最清晰的用例。再清楚不过,“出头”并不是指从“地狱”伸出或露出头来,而是指从“地狱”中逃脱或解脱。并且,同样重要的是,这种逃离或者解脱,难之又难,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下面这个例子也可归在这一组中。
(T4) 拾得《嗟见世间人》:“嗟见世间人,个个爱吃肉。椀楪不曾干,长时道不足。昨日设个斋,今朝宰六畜。都缘业使牵,非干情所欲。一度造天堂,百度造地狱。阎罗使来追,合家尽啼哭。炉子边向火,镬子里澡浴。更得出头时,换却汝衣服。”(《全唐诗》卷八百〇七,拾得《诗》其二)
其中“炉子”和“镬子”都是佛教地狱中常见的设施,用来惩罚轮回过程中堕入的众生。[18]
但是,从“地狱”中逃离或者解脱,为什么要用本义是“伸出头”或者“出现、现身”的“出头”这个词语呢?下面的3个用例或许可以部分地回答这个问题。
(T5) 王梵志《愚人痴涳涳》:“愚人痴涳涳,常守无明冢。飘入阔海中,出头兼没顶。手擎金玉行,不解随身用。昏昏消好日,顽皮不转动。广贪世间乐,故故招枷棒。罪根渐渐深,命绝何人送。积金作宝山,气绝谁将用。”(《全唐诗续拾》卷五,王梵志《诗并序》其三十)
(T6) 王梵志《愚夫痴杌杌》:“愚夫痴杌杌,常守无明窟。沉沦苦海中,出头还覆没。顶戴神灵珠,随身无价物。二鼠数相侵,四蛇摧命疾。似露草头霜,见日一代毕。更遇刀风吹,彼此俱无匹。贮得满堂金,知是谁家物。”(《全唐诗续拾》卷五,王梵志《诗并序》其一一五)
(T7) 寒山《可畏三界轮》:“可畏三界轮,念念未曾息。才始似出头,又却遭沈溺。假使非非想,盖缘多福力。争似识真源,一得即永得。”(《全唐诗》卷八百〇六,寒山《诗三百三首》其二一四)
诗中描写了溺水之人在大海中垂死挣扎的惨状——在水中刚露出头来,又被大浪没入水中——用来比喻众生因为愚痴无明而堕入“苦海”。
乍一看,这三个用例中“出头”仍用“出头”的字面义,而非脱困义。然而,根据佛教的基本理论,除非达到涅槃的境界,否则众生会在人、天、非天或非人(三善道)和畜牲、饿鬼、地狱(三恶道)之间轮回。宏观地看,整个六道,不论善恶,都属于“生死苦海”,众生在其中,就像在大海中的溺人。[19]众生每一次的轮回转换都只是非常短暂的一瞬间,如同那些载浮载沉的溺人头出头没,头出喻指进入善道,头没喻指进入恶道;微观地看,这一出头,其时长可能是一种生命形式的从始至终(如人从出生到死亡),可以相当漫长。因此,这三个“出头”其实有两种不同的时空含义: 宏观时空含义是在生死轮回的大苦海中短暂露一下头,其微观时空含义则是一个轮回的过程,可以是从某个“道”尤其是恶道逃离或脱离。[20]要特别注意的是,佛教同时强调,这种逃离或脱离,不论是宏观的逃离生死轮回的六道去到没有生死的涅槃,还是微观的逃离恶道(如地狱)去到善道(如人),都同样是极难发生的。佛教用这一套理论告诫信众,一是不要作恶,作恶会导致在苦海中永无脱离之日;二是积极向善(信仰佛教,广种福田),因为此生能够逃脱恶道进入人道,这种机会本身就极其不易,更应珍惜。这种双重意义的特别用法,既是我们准确理解作品含义的关键,也是从历史词汇学的角度解释“出头”是如何获得特指脱困义的重要关节点中的一个。换句话说,这三个用例所展示的,应该是“出头”获得“从困境中解脱”义更原始的语境和条件。原来,这个“出头”来自六道的比喻性说法“苦海”中的冒出头,有了这个“苦海”,例(T1)到(T4)的从“地狱”中冒出头的说法就容易理解了: “地狱”是“苦海”的一部分,将最初的“苦海”换为“地狱”是很自然的一种转喻。但是,显然,“终极”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为了方便行文,先暂时放一放。
如果说上面7个用例是“脱困”义“出头”在唐代的典型用法,因为它们出现在纯粹和显性的佛教语境当中;那么,其余5个用例则都可以视为这种“出头”的非典型用法,因为它们的语境与典型用法相比,已经拉开了一定的距离——至少在今天看来,不是那么直接和清晰。但这恰恰说明,原先的语义修饰成分——佛教、苦海、地狱等,已从外在的显性修饰语,内化为词内义素。只有在这个时候,那个普通的常用义为伸出头的“出头”成为佛教语的过程才算真正完成。接下来让我们继续看其他用例。
(T8) 《敦煌变文·频婆娑罗王后宫彩女功德意供养塔生天缘》:“自念无始从来事,修还六趣是因缘。□□□[21]于四海水,聚骨过于富罗山。只为无明相系缚,邅回不遇出头年。”(敦煌变文集新书四)
(T9) 《敦煌变文·舜子变》:“后母一女把着阿耶:‘杀却前家歌(哥)子,交与甚处出头?阿耶不听,拽手埋井。”(《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
以上两例中的“出头”肯定也是脱困义。但与典型用例相比,它们出现的语境已经多多少少有所不同。如果说例(T8)只是少了“地狱”“苦海”之类词语的陪衬的话,例(T9)的变化则更为明显。所出《舜子变》虽然也是寺院文化的产物,要传达的也是佛教因果报应之类的教说,但并不是讲经文一类。当母亲处心积虑地要杀死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时,这个女孩脱口而出的“出头”,已经是一个地道的佛教语,内含了此事会导致堕入地狱、不知未来转世何处的严重后果这样的佛教观念。这时的“出头”所具有的佛教特指义,已经被普通民众所熟知,在理解上不需要特定语境的协助,单独说出,听众立即能够明白。
最后的3个用例,都出自唐代高僧笔下。其中的“出头”无疑也是脱困义,但其用法却带有禅宗特有的风格,空灵而且超脱。诗句所要表达的,似乎与印度佛教的核心观念“苦”和“难”完全脱节,反映出禅宗和尚的“出头”观。
(T10) 德诚《拨棹歌》其十三:“莫道无修便不修,菩提痴坐若为求?勤作棹,慧为舟,者个男儿始出头。”(《全唐持续拾》卷二十六)
(T11) 神赞《偈》:“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大痴。百年鉆故纸,何日出头时?”(同上)
(T12) 智通《临终偈》:“举手攀南斗,回身倚北辰。出头天外见,谁是我般人?”(《全唐诗续拾》卷三十)[22]
需要顺便说明一下的是下面2个用例。其所在作品整体上表达的确实是佛教的轮回观;然而,具体到其中的“出头”,严格说来并不是脱困义,仍然是伸出头或现身义。
(T13) 寒山《寄语食肉汉》:“寄语食肉汉,食时无逗遛。今生过去种,未来今日修。只取今日美,不畏来生忧。老鼠入饭瓮,虽饱难出头。”(全唐诗806,寒山《诗三百三首》其二六八)[23]
“难出头”是指老鼠难以从饭瓮的小口里伸出头或跑出来,因为太贪心,吃得太饱。
(T14) 戴孚《广异记》:“卢初入院中,见数十人,皆是衣冠。其后太半系在网中,或无衣,或露顶。卢问:‘此悉何人?云:‘是阳地衣冠,网中悉缘罪重。弟若能为一说法,见之者悉得升天。遂命取高座。令卢升坐诵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网中人已有出头者;至半之后,皆出地上。或褒衣大袖,或乘车御云。诵既终,往生都尽。”(《太平广记》卷一〇四报应三“卢氏”条)
“网中人已有出头”指有人从罗网的网眼中钻出头来。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从唐代的文献中找到脱困义“出头”的最早文献用例,并且可以为其下一个尽可能全面的定义:
佛教语。特指众生从六道到涅槃,或者从恶道到善道,尤其是从地狱道到人道的极难实现的逃离、脱离。
很显然,在一开始,“出头”的脱困义并非一般意义的脱困,而是佛教特指的因恶业堕入恶道轮回的众生脱离恶道的脱困,而这种脱困又是难之又难,几乎不可能。同时,我们也讨论了从苦海中露头到从苦海中脱离是甲乙两个不同的范畴,以及“出头”在语义上从甲到乙是如何过渡的。
至此,是不是可以说,我们在前面从历史词汇学角度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本义是伸出头的“出头”会有“脱困”义,已经得到了完全的解释?可不可以继续追问: 为什么从苦海逃离脱困,要说“出头”?因为依照常理,在茫茫大海之中载沉载浮的人,仅仅“出头”,只能暂时换一口气,危险并没有排除。[24]此外,用大海中冒出头指众生得之不易的脱离恶道,这是一个比喻性的用法。这种用法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在大海中冒出头可以成为这个比喻的本体?我们怀疑另有原因;并且根据“经验”,这个原因应该就在汉译佛经中。
四、 “脱困”义“出头”的“出典”
前面已经交代,我们利用CBETA对唐代之前的佛典,包括翻译佛经和本土撰述做了彻底的调查。与非佛教文献的调查结果一样,译经中虽然有10多个用为本义和一般引申义的“出头”,但同样没有脱困义的“出头”,包括没有与例(T1)到例(T7)7个用例用法相同或相似的语料。[25]不过,有一种材料的大量检获,证明之前的怀疑并非没有道理。[26]
在东晋以降的汉译印度佛教经典里,有一个常见的寓言故事,我们可以称为“盲龟木孔”。内容是说茫茫大海,有一巨大的浮木盖在其上,木上只有一个小孔可以透气。有一只沉浮在海中的瞎眼乌龟,却想要从这个小孔中伸出头来呼吸。故事的基本寓意是极言某事之罕有。
这个寓言有积极/正面和消极/负面两种用法。积极正面的用法是比喻“人身难遇”和“佛法难闻”的道理。即在六道中轮回的众生,如果有谁能够与佛陀同时生在人世间,亲耳聆听佛陀的教诲,这是非常稀少的机会,因此要格外珍惜。如(字母F代表翻译佛经):
(F1) 东晋法显译《大般泥洹经》卷一:“尔时世尊告纯陀曰:‘如是,纯陀!佛兴于世,甚难得值,犹如海沙一金刚粟;人身难得又复过是,具足信心亦复甚难。犹如盲龟值浮木孔,得遇如来临般泥洹,最后所供檀波罗蜜,复难于彼,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CBETA,T12,no.376,p.858,c2226)
(F2) 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七:“尔时二子欲重宣其意,以偈白母:‘愿母放我等,出家作沙门,诸佛甚难值,我等随佛学。如优昙钵罗,值佛复难是,脱诸难亦难,愿听我出家。母即告言:‘听汝出家。所以者何?佛难值故。于是二子白父母言:‘善哉,父母!愿时往诣云雷音宿王华智佛所,亲近供养。所以者何?佛难得值,如优昙钵罗华。又如一眼之龟,值浮木孔。而我等宿福深厚,生值佛法,是故父母当听我等,令得出家。所以者何?诸佛难值,时亦难遇。”(CBETA,T09,no.262,p.60,a20b3)
(F3) 刘宋求那跋摩译《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当知此身不坚牢,无量众苦所积聚。是故贤圣诸智人,皆观斯过咸弃舍。须弥巨海及江河,七日并照皆融竭。如此坚固尚摧毁,况复若斯危脆身。无常既至无救护,不可恃怙及追求。是故大王当谛观,速生厌离求胜法。人身难得法难闻,犹如盲龟遇浮孔。既获若斯希有身,宜应勤心听正法。”(CBETA,T32,no.1672,p.746,c513)
消极/负面用法,是用这个寓言来比喻无明众生堕入三恶道,要想脱离,如同盲龟木孔,难上加难。以此来告诫众生,万万不可犯戒造业。例如:
(F4) 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卷五十三:“世尊复问曰……:‘比丘!若愚痴人从畜生出,还生为人,极大甚难。所以者何?彼畜生中不行仁义,不行礼法,不行妙善,彼畜生者更相食噉,强者食弱,大者食小。比丘!犹如此地,满其中水,有一瞎龟,寿命无量百千之岁,彼水上有小轻木板,唯有一孔,为风所吹。比丘!于意云何?彼瞎龟头宁得入此小轻木板一孔中耶?比丘答曰:‘世尊!或可得入,但久久甚难。世尊告曰:‘比丘!或时瞎龟过百年已,从东方来而一举头,彼小木板唯有一孔,为东风吹移至南方。或时瞎龟过百年已,从南方来而一举头,彼一孔板为南风吹移至西方。或时瞎龟过百年已,从西方来而一举头,彼一孔板为西风吹移至北方。或时瞎龟从北方来而一举头,彼一孔板为北风吹随至诸方。比丘!于意云何?彼瞎龟头宁得入此一孔板耶?比丘答曰:‘世尊!或可得入,但久久甚难。”(CBETA,T01,no.26,p.761,b21c10)
正是在这种用法的文字中,我们不但看到了印度人表达难乎其难语义的手法,更看到了“出头”这个字眼。如:
(F5) 東晋竺昙无兰译《泥犁经》:“佛言:‘人在三恶道难得脱。譬如周匝八万四千里水,中有一盲龟[27],水上有一浮木有一孔,龟从水中百岁一跳出头,宁能值木孔中不?诸比丘言:‘百千万岁尚恐不入也。所以者何?有时木在东、龟在西,有时木在西、龟出东,有时木在南、龟出北,有时木在北、龟出南,有时龟适出头,木为风所吹在陆地。‘龟百岁一出头,尚有入孔中时;人在三恶道处,难得作人,过于是龟。何以故?三恶处人,皆无所知识亦无法令,亦不知善恶,亦不知父母,亦不知布施,更相噉食强行食弱。如此曹人,身未曾离于屠剥脓血疮,从苦入苦、从冥入冥,恶人所更如是。”(CBETA,T01,no.86,p.909,a517)
(F6) 后秦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卷六:“复次,离诸难亦难,得于人身难,既得离诸难,应当常精勤。我昔曾闻,有一小儿闻经中说:‘盲龟值浮木孔,其事甚难。时此小儿故穿一板作孔受头,掷着池中,自入池中低头举头欲望入孔,水漂板故不可得值。即自思惟:‘极生厌恶,人身难得。佛以大海为喻,浮木孔小盲龟无眼,百年一出实难可值。我今池小,其板孔大,复有两眼。日百出头,犹不能值,况彼盲龟而当得值?即说偈言:‘巨海极广大,浮木孔复小,百年而一出,得值甚为难。我今池水小,浮木孔极大,数数自出头,不能值木孔。盲龟遇浮木,相值甚为难;恶道复人身,难值亦如是。我今值人身,应当不放逸,恒沙等诸佛,未曾得值遇。今日得咨受,十力世尊言,佛所说妙法,我必当修行。若能善修习,济拔极为大,非他作己得,是故自精勤。若堕八难处,云何可得离?世间业随逐,坠堕于恶道。我今当逃避,得出三有狱,若不出此狱,云何得解脱?畜生道若干,历劫极长久,地狱及饿鬼,黑暗苦恼深。我若不勤修,云何而得离,崄难诸恶道?今日得人身,不尽苦边际,不离三有狱,应当勤方便,必离三有狱。我今求出家,必使得解脱。”(CBETA,T04,no.201,p.291,b23c25)
虽然这则寓言中的“出头”就其基本词汇义来说,仍然是伸出头这一本义,但相信很少有人会看不出这则寓言故事与唐代文献中所见的难之又难的从苦海地狱“脱困”的“出头”之间的关系。
“盲龟浮木”这则印度佛教寓言,经佛教的传播,大概从唐代開始正式进入中国文人的笔下。积极义的用例如敦煌变文《押座文》二:“佛世难遇,似优昙钵花;我辈得适,似盲龟值木。”唐窥基《出家箴》:“善男子,汝须知,修行难得似今时。若得出家披缕褐,犹如浮木值盲龟。”消极的用例如敦煌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恰似盲龟遇浮木,由如大火出莲花。炎炎火宅难逃避,滔滔苦海阔无边。”更多的是赋予新意,比喻困中待救或得救。如宋晁补之《答楷老别纸》:“伏蒙寄赐答偈。茫然自失,如大空中无安脚处。既而内省,若朽木不可雕。和尚岂肯开甘露门也?惟愿慈悲,更加诱诲,令浮海盲龟遇木得歇。幸甚幸甚。”(《鸡肋集》卷七十)范纯仁《零陵移居》诗:“不起移居念,全因废两眸。门闾俱莫辨,缢陋亦何忧?瞑鸟离巢远,盲龟待木浮。平生安稳少,盖乏措身谋。”(《范忠宣公文集》卷二)宋邹浩《用王宪韵寄参寥》诗:“尔来落高阳,辕下方局促。况乃建隆师,黄垆已埋玉。岂必阮步兵,途穷泫然哭。赖君金石声,丁宁雁飞速。我心端何如,盲龟得浮木。”(《道乡集》卷二古诗)例多不举。
现在我们知道,现代汉语“脱困”义的“出头”最初是一个地道的佛教语,它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古的翻译佛经中的佛教寓言故事“盲龟木孔”,有一只盲龟要想从盖在无边大海之上一块巨大浮木的唯一小孔中伸/露出头,比喻要脱离恶道苦海的几乎不可能。
五、 脱困义“出头”从佛教语到普通语的历史过程——准备期
从本义的“出头”到一般“脱困”义的“出头”,其实经过了两个阶段的变化。第一个阶段,也就是上文讨论的,是中国僧人化用“盲龟木孔”中的“出头”,使其成为一个佛教语,专指佛教的从地狱或苦海中的难之又难的逃离解脱。第二个阶段则是它的世俗化和通俗化,从一个佛教语,慢慢转变成一个在现代汉语口语中表示一般的“脱困”义的普通词语。
根据现有的资料推断,第一阶段的改造发生在唐代,这也是印度佛教中国化高潮达到第一个高峰的时代。这时,中国僧人在逐渐消化了原本停留在译经书本上、停留在外来传教士口头的印度佛教的基础上,开始用更通俗、更令人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如用口语创作的变文、白话诗、曲子词等)向广大的普通民众来诠释佛教,讲述佛教。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化用了译经中的盲龟木孔的寓言,将原先的大海,改为佛教特有的“苦海”,如例(T5)—例(T7),再进一步改为更为直接的“地狱”,如例(T1)—例(T4)。正是在这个新的语境中,“出头”的意义发生了引申,从具体的伸出头,转为从苦海或地狱中逃离。这些早期的典型用法,就是“出头”获得“脱困”义的开端,也是后世脱困义“出头”的“远源”。
在唐代佛教人士的白话佛教文学创作中,“出头”已经出现了非典型的用法。如例(T8)的“只为无明相系缚,邅回不遇出头年”,例(T9)的“杀却前家歌(哥)子,交与甚处出头”,例(T10)的“勤作棹,慧为舟,者个男儿始出头”,当中并没有看到“大海”“苦海”“地狱”这些字眼,标志着这个词语的使用范围有了进一步的扩大;而例(T11)的“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例(T12)的“出头天外见”,则距离原始的语境更加远一些。这些用例说明,其中的“出头”所具有的佛教从地狱苦海中脱离的意义已经被读者所熟悉;从词汇学的角度看,“出头”的词义本身,已经包含了“佛教”以及佛教专指的“从地狱苦海中”等义素。这就为第二阶段的变化打开了大门。
根据语料调查所见脱困义“出头”在唐代以降各个时期文献中的表现,第二阶段的变化的主要内容是世俗化。世俗化指从佛教的圈子中跳出来: 一方面,它的使用者的范围扩大了,不再限于佛教人士。这可称为浅度世俗化;另一方面,它的佛教义涵淡化甚至改变了,不再必然指从地狱苦海中解脱出来,也可以转指从一般逆境中解脱出来,甚至更为广泛。这可以视为深度世俗化。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出头”的世俗化是在文言文和白话文两种文体中分别进行的。前者的世俗化具有书语化、典雅化的特征,后者的世俗化具有口语化、大众化的特征。文言的世俗化传统随着五四运动之后文言文的式微中断了,“出头”在正统书面语的写作中发展出来的特有用法也随之消失了;相反,白话的世俗化传统随着白话文在现代的一家独大,“出头”在元明以来的白话文学的写作中发展出来的特有用法,就成为现代汉语用法的“近源”。由于本文是从现代汉语出发的溯源性研究,为了避免枝蔓,以下描述的重点会放在宋元以下的古代白话文中“出头”之上。
从时间线上看,佛教语“出头”在两种文体中的世俗化并不是同时发生的。世俗化开始于宋代,但只发生在宋代的用文言写作的文人圈中,这是文言世俗化的起点或开端;而白话世俗化则是从元代白话文化圈中开始的。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它的发生与之前的文言世俗化有一定的关系。
在宋代,文献中相关的“出头”用例,与唐代相比,不但数量增加,而且在类别上也有了变化。
首先看佛教和与佛教有关的文献。[28]佛教僧侣们延续唐代的传统,在诗歌(偈颂)的创作中使用这个佛教语。如(字母S代表宋代):
(S1) 怀深《拟寒山寺》其九十:“可畏是轮回,念念无停住。才见出头来,又见翻然去。换面与改头,为男或作女。不识主人翁,来去多辛苦。”
(S2) 净圆《望江南·娑婆苦六首》其一:“娑婆苦,长劫受轮回。不断苦因离火宅,祗随业报入胞胎。辜负这灵台。朝又暮,寒暑争相催。一个幻身能几日,百端机巧哀尘埃。何得出头来!”
(S3) 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其八十二:“背负须弥,无息肩地。释迦老子,不善用心。掘窖埋人,无一个出头得,只得短气。”
(S4) 白云端《偈》:“不道沩山不道牛,酌然何处辨踪由。丝毫差却来时路,万劫无由得出头。”
与唐代不同的是,在记录佛教僧侣日常说话的语录体典籍里,可大量见到这个词语。如:
(S5) 《明觉禅师语录》卷一:“我不知不会,者般底苦海里,有什么出头时?”(CBETA,T47,no.1996,p.676,a78)
(S6) 《大慧普覺禅师语录》卷二十一:“要识病根么,不是别物,只是个执难执易、妄生取舍者。这个病根拔不尽,生死海里浮沈,直是无出头时。”(CBETA,T47,no.1998A,p.901,b2729)
(S7) 《正法眼藏》卷二下“洞山初和尚”:“会得么?直饶会得真如涅槃菩提解脱,毫末无差,也被条绳子于脚跟下系却,不得出离。若是灵利衲僧,一咬咬断,作个脱洒衲僧,岂不快哉!若三咬两咬咬不断,准前打入骨董社里,有甚么出头时?”(CBETA,X67,no.1309,p.596,a15)
(S8) 《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漳州罗汉桂琛和尚”:“三界如是峥嵘,尚觅出头不得,因什么却特地难为去?”(CBETA,T51,no.2076,p.448,a45)
(S9) 《五灯会元》卷四“福州古灵神赞禅师”:“本师又一日在窗下看经,蜂子投窗纸求出。师睹之曰:‘世界如许广阔不肯出,钻他故纸驴年去。遂有偈曰:‘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大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CBETA,X80,no.1565,p.90,b1821)[29]
(S10) 《续古尊宿语要》卷二“法昌遇禅师语”:“这个不是小事。光阴易得,时不待人。一失人身,卒未有出头处在。莫只恁么打哄过时。”(CBETA,X68,no.1318,p.373,b13)
(S11) 《天圣广灯录》卷十九“庐山化城鉴禅师”:“被他系缚,不得自在。便被生死之所拘,何时得出头?可惜光阴倐忽,便是来生。速须努力!努力!”(CBETA,X78,no.1553,p.516,b2123)
但是,与唐代最大的不同之处,是这个佛教语出现在了非佛教人士撰写的文献中。《中国基本古籍库》宋代部分收录各类书籍1702部。除去佛教典籍19部,余1683部,当中含有“出头”连文的文献共148部。[30]于中共检出“出头”连文338次,当中脱困义“出头”有17个;再除去前代文献和重复,实为13个。其中,有两个见于道教文献:
(S12) 佚名《太上感应篇》二十四“贪婪无厌”条:“若使世人皆能于此有悟,则一点精明,长是了然。一出头来,何患无福?”(《正统道藏》太清部)
(S13) 陈抟《诗断秘诀》上“六二”:“汩没尘埃几度秋,平生志意未能酬。春来方得施张处,试整衣冠再出头。”(《河洛真数》卷九)
道教典籍与佛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佛教的“出头”出现在道藏中,并不奇怪。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佛教特指义的“出头”,意义大都是负面的,而以上两个用例,其意义却是正面的。可谓形似而神离。这应该是作者故意为之吧。
剩余的11个,有诗亦有文,也都罗列在下面:
(S14) 李昌龄《乐善录》卷九:“以此女子死二十年方得受生之事方之,则彼一死之后,是有不滞留阴境而幡然便得出头者乎?愚之此言于生死路头大有利济,若能于此一念回光,则他日出死入生当大得气力,远胜儿女为作佛事也。”
(S15) 邓肃《次韵李舍人》:“笑谈一转毕,璇玑时未移。见者皆了了,钝根化神机。不然分三藏,谁能俱不遗?白头钻故纸,底是出头时?此恩今欲报,四顾将谁依?在佛本无说,于公亦何为?”(《栟榈集》卷十)
(S16) 汪莘《感秋五首》其四:“不须龟筮此生休,死去无心更出头。莫说竹篱茅屋事,丹枫一树正悲秋。”(《方壶存稿》卷四)
(S17) 洪咨夔《送赵处士游方》:“道家何荒唐,释氏更汗漫。君胡欲逃儒,结入杨墨案。时文窘枘凿,俗好厌冰炭。起寻出头路,去觅行脚饭。左携仙君茅,右挟佛祖粲。随身绝长物,到处得奇观。江山枯桐写,风月老笔判。识透心转空,养足骨自换。长生不可独,分寄石髓半。”(《平斋文集》卷七)
(S1819) 李之仪《与政书记平叔》:“诸人不能舍去。然倍众佛事,因而体究归宿,乃是弃计,亦觉境界颇热,非一世所习,而业报缠绕,堕此机穽,竟至不复出头。然不出头间,辄时自忏悔,作来世解脱之念。”(《姑溪居士集》前集卷三十四手简十七)
(S20) 李之仪《跋沈睿达帖》:“至于近古,无蹈姿媚以悦可世俗为工。今则没溺,殆不容出头矣。”(又卷四十二题跋)
(S21) 刘宰《回严州陈寺丞畏》:“……遂为故人,闻之痛悼。释氏轮回之说,果信则此丈再出头来,必不为凡人。”(《漫塘文集》卷十札子)
(S22) 郑清之《戏作窗蝇》诗:“曾记窗蝇古德诗,笑渠未有出头时;蓦然撞破窗间纸,透出虚空未是迟。”(《安晚堂集》补编卷二)
(S23) 郑思肖《十方禅刹僧堂记》:“何期末法,丛林凋零若此。思之骇然,安得不泪下如雨。我老矣死矣,誓当重出头来,以大力量,于无尽无尽百千万亿大众僧海中,推出无量无量劫前古佛……”(《郑所南诗文集》)
(S24) 朱熹《答吕子约》(九月十三日):“训导后生,若说得是当,极有可自警省处,不会减人气力。若只如此支离、漫无统纪,则虽不教后生,亦只见得展转迷惑,无出头处也。”(《晦庵集》卷四十八)
不难看到,首先,以上材料的作者都不是佛教僧侣,而是正统的知识分子,其写作语言也是文言文。这是佛教语的“出头”开始走出佛教圈、发生世俗化变化的最早资料,标志该词文言文世俗化的开始。作为对比,在宋代非佛教的白话材料里,例如宋词、话本和戏曲当中,却还没有见到这个“出头”。这似乎说明,在宋代,开始走出佛教圈子的佛教语“出头”只进入了世俗的学术界,还没有进入大众通俗文化的圈子。至少可以说,这个词语的白话文世俗化进程在宋代还没有开始。
其次,这些用例的大部分,虽然佛教意味还比较明显,但与这个佛教语最初的特指义和用法,已经有了长短不等的距离。形神俱同的几乎没有,充其量只是做到形异而神似,如例(S14)的“是有不滞留阴境而幡然便得出头者乎”,例(S15)的“白头钻故纸,底是出头时”,例(S18)、例(S19)的“而业报缠绕,堕此机穽,竟至不复出头。然不出头间,辄时自忏悔”,例(S21)的“释氏轮回之说,果信则此丈再出头来”,例(S23)的“我老矣死矣,誓当重出头来”。以上6例占11例的54.5%;有的用例则徒有其表,实无其里,佛教意味不但不明显,甚至有些戏谑的味道。如例(S16)的“不须龟筮此生休,死去无心更出头”,例(S17)的“起寻出头路,去觅行脚饭。左携仙君茅,右挟佛祖粲”,例(S22)的“曾记窗蝇古德诗,笑渠未有出头时”。这3例占27%;而最不能忽视的,是还有少数的用例只是借用其说法,内容与佛教无关。如例(S20)的“今则没溺,殆不容出头矣”,说的是书法;例(S24)的“展转迷惑,无出头处也”,是朱熹用来批评自家学者做学问的不足。这两个用例虽然只占18%,却是佛教语“出头”深度世俗化在宋代已经开始起步的证明。对于本文而言,这些用例非常好地展示了脱困义“出头”在文言文世俗化中的“形象”。[31]
《中国基本古籍库》收录元代古籍633部,除去7部佛典,非佛教的626部。从中检到“出头”连文62次,其中脱困义的“出头”5个。下面2个例句的作者都是道教人士(字母Y代表元代)。
(Y1) 玄虚子《题重皮谷玄都观六首》之三:“俗事缠绵无出头,闲游到此便忘忧。”(《鸣真集》)
(Y2) 陈致虚《紫阳真人悟真篇三注》卷二:“纯阳真一之仙,阴魔尸鬼逃遁无门,善根种而灵骨生。灵骨生而仙可冀。灵骨之生,善根之种也。不于一生二,生而千万亿。无量生中积诸善根,安得才出头来?”(正统道藏本)
这时道教徒对这个佛教语的使用,已经到了自成天然的程度。
下面3个句子出自文人作品。其中的“出头”既有作为佛教语来用者,亦有世俗的用法。
(Y3) 耶律楚材《请定公庵主出世疏》:“丛林便好出头,莫恋无明鬼窟。”(《湛然居士集》卷八)
(Y4) 王恽《归志来图》:“解绂归来百日强,东篱松菊未全荒。细观历赞高贤传,一出头来恨已长。”(《秋涧集》卷二十五“七言绝句”)
(Y5) 胡祗遹《巡按即事口号》:“提刑职分刷稽违,剖决如流尚恐迟。五载十年出头苦,下民寃抑有谁知?”(《紫山大全集》卷七)
例(Y3)有明显的佛教意味,但是此“出头”已非彼“出头”了。例(Y4)指归隐,从世务中解脱,用法已有不同,可视为浅度世俗化;而例(Y5)或指下民在狱讼当中等待五年甚至十年得不到判决,久久不得解脱,则与佛教教义没有任何直接关联,这显然都是深度世俗化的结果。
《中国基本古籍库》元代部分收录的通俗文学作品很少,其中没有见到脱困义“出头”的用例。为此,用例调查增加了《全元曲》。这部书收录元代287位存名曲作家和佚名曲作者现存的所有作品,包括杂剧208种、散曲4609支(套),是元代杂剧和散曲作品的总汇。《全元曲》中检索到了13个“出头”,其中脱困义的2个:
(Y6) 无名氏《玉清庵错送鸳鸯被》第一折:“(道姑云)小姐,你早些儿来,休要失信。(梅香云)我梅香今夜跟小姐去,和刘员外成其夫妇,连梅香也得个出头日子。”(《全元曲》)
(Y7) 无名氏《庞涓夜走马陵道》第三折:“这里也无人,贫道孙膑是也。自从辞别了师父下山,到于魏国。公子教俺摆阵,不想庞涓在公子根前下了谮言,将贫道刖其二足。如今佯推风疾举发,白日里与儿童作戏,到晚间共羊犬同眠。不知几时才得个出头之日也呵!”(《全元曲》)
例(Y6)《鸳鸯被》写河南府尹李彦实被奸臣弹劾,赴京听勘,已经丧母的女儿李玉英无依无靠。父亲一去不回,赴京时筹措盘缠的债主刘员外乘人之危,要娶玉英为妻。充当提亲人的刘道姑欺骗玉英说刘是好人。随小姐出嫁,自己“也得个出头日子”的梅香是社会地位低下的丫鬟。在她的观念里,不但落难的小姐能够嫁个有钱人就可以摆脱困境,自己作为陪嫁丫鬟,说不定也有机会从社会的底层上升。同样,例(Y7)《马陵道》写孙膑在魏国落难,自叹不知何时才能摆脱眼前的困境。两个“出头”无疑都来源于佛教从地狱和苦海中逃离的“出头”,但“出头”的地点已经改为现实世界的生活逆境,内容上也与佛教没有任何关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例(Y7)感叹“出头之日”之不可待,还能保留佛教原本的消极用法,例(Y6)竟然将消极用法改为积极用法。由此可见,元杂剧中的用例虽然不多,但其世俗化的程度已经相当深。或许可以推测,在当时的口头表达中,这个佛教语的世俗化用法已经相当普遍。
除了以上所论,这两条材料的意义还在于: 元杂剧是元代大众通俗文化的重要门类,脱困义的“出头”出现在其中,说明了这个佛教语不但在世俗化方面,在通俗化方面同样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可以说,佛教语“出头”从宋代开始的世俗化,在元代与通俗化合流,开启了其在白话文中的世俗化的进程。这正是现代汉语口语中脱困义“出头”的近源。
六、 脱困义“出头”从佛教语到普通语的历史过程——成熟期
经过宋元时期的准备,到了明代,由于长时间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繁荣,佛教语“出头”的文言世俗化和口语世俗化都达到了高峰。
《中国基本古籍库》明代部分收录各类书籍2502部,除去10部佛藏文献,余2492部。为了更为精确地了解明代文献中脱困义“出头”的使用情况,我们选取其中的“艺文库”做彻底的用例調查。该库收录书籍1072部,其中使用了“出头”一词的有131部,从中共检得“出头”370个。我们将这些“出头”的意义归纳为6类。(1) 人或动物伸出头,引申为物体露出上端。此类约46个,占12.4%;(2) 人或动物从某处出去(如出门),引申为现身。此类同样约46个,占12.4%;(3) 为某事或某种目的站出来,出面,引申为挺身而出。此类约131个,占35.4%;(4) 冒尖,拔尖;脱颖而出,引申为出人头地。此类约29个,占7.8%;(5) 脱困;从不好的处境中解脱出来,此类约110个,约占29.7%;(6) 其他。此类约7个,占1.9%。从中可见,脱困义“出头”的数量与前代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32]
为了将讨论的重点聚焦在现代汉语口语脱困义“出来”的来源上,我们按照语体,将使用了“出头”的131部书籍分为两类: 文言类和白话类。前者93部,出现脱困义“出头”57个,书均0.61个;后者38部,出现脱困义“出头”53个,书均1.39个。下面集中讨论这53个出现在白话文献中的用例的具体使用情况(参看下文表1)。[33]
我们根据其要逃离或脱离的“处所”,将这些用例分为ABCD四类,从A到B,再到C,或可反映其在白话文献中的世俗化的不同阶段和程度。
A类出现在明显的佛教语境中,表达佛教专指义,逃离的处所指地狱或苦海,共7个,约占13.2%。(字母M代表明代,a代表A类,其余类推)
(Ma12) 《今古奇观》卷三十五:“方才所说穆廿二娘之事,虽则死后报冤,却是鬼自出头还是渺茫之事。”(清初刊本,《警世通言》卷三十四重出)
指冤死的穆廿二娘虽然报了仇,但自己仍在地狱中做鬼,难以出头。
(Ma3) 《警世通言》卷十四:“两个奔来躲雨时,看来却是一个野墓园。只那门前一个门楼儿,里面都没甚么屋字。石坡上两个坐着,等雨住了行。正大而下,只见一个人貌关狱子院家打扮,从隔壁竹篱笆里跳入墓园,走将去墓堆于上叫道:‘朱小四,你这所有人请唤,今日顿当你这厮出头。墓堆子里漫应道:‘阿公,小四来也。不多时,墓上土开,跳出一个人来,……”(明天启四年刻本)
文的中“墓”喻指地狱,朱小四是其中的鬼。
(Ma4)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说毕,只见毛烈身边就有许多牛头夜叉,手执铁鞭、铁棒赶得他去。毛烈一头走、一头哭,对陈祈、高公说道:‘吾不能出头了。二公与我传语妻子,快作佛事救援我。……”(明崇祯尚友堂刻本)
描写毛烈在地狱中的情形。
(Ma5) 《西游记》第十一回:“判官送唐王直至那超生贵道门,拜呼唐王道:‘陛下啊,此间乃出头之处,小判告回,着朱太尉再送一程。唐王谢道:‘有劳先生远踄。判官道:‘陛下到阳间,千万做个水陆大会,超度那无主的冤魂,切勿忘了。若是阴司里无报怨之声,阳世间方得享太平之庆。凡百不善之处,俱可一一改过。普谕世人为善,管教你后代绵长,江山永固。”(明书林杨闰斋刊本)
“出头之处”指阴间与阳世交界之处。
(Ma6) 《六十种曲·精忠记下》:“秦桧无端害岳侯,致令宋祚一时休;如今地狱遭枷锁,万劫千回不出头。”(明末毛氏汲古阁刻本)
(Ma7) 《六十种曲·昙花记上》:“昨日在西郊游览,遇着两个醉和尚风道人。说一片言语,机锋颇对。觌面相撩拨得我心花顿开,毛骨尽悚。我如今思量起来,终日恋这个火坑中,何时有出头日子?”
这是将世俗世界比作火坑。
如果说A类代表了对传统用法的继承,B类则代表了创新。这种创新,很有可能是从用人间和世俗的牢狱来替换佛教的地狱开始的。共有16例,约占30.2%。如:
(Mb12) 《今古奇观》卷十五:“我卢枬做了一世好汉,却送在这个恶贼手里。如今陷我此间,怎能够出头日子?纵然挣得出去,亦有何颜见人?”(《醒世恒言》卷二十九重出)
这是遭人陷害的卢枬在狱中说的话。
(Mb3) 《醉醒石》第三回:“又过几日,汤小春青衣小帽,来谢县尊。县尊道:‘不要谢我。前日不亏捕衙看见,险些你身上要人,那得出头日子?今日还该去谢捕衙。”(清覆刻本)
钱生员的妻子被余琳冒用汤小春的名义骗走,汤小春因此成为被告在柙。后来真相大白而获释。县官之意,如果诬陷成罪,就会蹲监,难有出头的日子。
(Mb4) 《警世通言》卷三十六:“思想为官一场,功名已付之度外,奈何骨肉分离,母子夫妻俱不相认。不知前生作何罪业,受此恶报,糊口于此,终无出头之日,凄然堕下泪来。”
知县赵再理被冒牌知县顶替,并因此入罪,被押解到奉符县牢城,被衙役安排教自己的孩子读书,有感而发。
(Mb5) 《醒世恒言》卷二十:“旁边有一人名唤种义,昔年因路见不平,打死人命,问绞在监。见他父子如此哭泣,心中甚不过意,便道:‘你们父子且勿悲啼。我种义平生热肠仗义,故此遭了人命。昨日见你进来,只道真是强盗,不在心上。谁想有此冤枉!我种义岂忍坐视!二位小官人放心回去读书。今后令尊早晚酒食,我自支持,不必送来。棒疮目下虽凶,料必不至伤身。其余监中一应使用,有我在此,量他决不敢来要你银子。等待新按院按临,那时去伸冤,必然有个生路。廷秀弟兄听说,连忙叩拜道:‘多蒙义士厚意。老父倘有出头之日,决不忘报!”(明天启叶敬池刊本)
(Mb6) 同上卷三十九“汪大尹火焚宝莲寺”:“且说佛显来到狱中与众和尚商议一个计策,对禁子凌志说道:‘我们一时做下不是,悔之无及!如今到了此处,料然无个出头之期。”
(Mb7)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春花既死,甄监生家里的事越无对证。这方士玄玄子永无出头日子了。谁知天理所在,事到其间,自有机会出来。其时山东巡按是灵宝许襄毅公,……”
(Mb8) 《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十二卷:“你本大家,为何反被乞儿欺侮?我曉得你不是怕乞儿,只是怕见你家主。你主幸不遇着,若是遇着,送你到牢狱中追起身钱来,你再无出头日子了。”
(Mb9) 《春灯谜》卷下:“若不辩明,官府怎知道这些苦情?到底作件疑狱,老死在此中,何日是个出头的日子?百口难分辩,何日见天?伏望神灵,阴中保全。”(明末刊本)
(Mb10) 《六十种曲·双珠记下》:“端的是罗钳吉网。我爹爹是个大儒,指望立身行道。今遭此患难,那有出头之日?”
此是王楫被人陷害入狱,其子九龄鸣不平之语。
(Mb11) 《六十种曲·精忠记上》:“相公必有牢狱罪,要出头直待来世。”
由佛教的地狱苦海联想到世间的牢狱,这可能是普通百姓相对单纯和质朴的思维方式最自然的结果,但它却体现了这个佛教词语在白话环境中的世俗化发展的主要特点。接下来,“出头”的地点从牢狱就很容易扩大到与之有某种相似的地方,比如远离家乡的异域,生活艰苦的军营,还有避难或遇难之地等。如:
(Mb1213) 《古今小说》卷八“吴保安弃家赎友”:“眼盻盻看着他人去了,自己不能奋飞,万箭攒心,不觉泪如雨下。正是: 眼看他鸟高飞去,身在笼中怎出头?”(明天许斋刻本,《今古奇观》重出)
此写郭仲翔被蛮酋虏去,在异域做俘囚,不能逃离。
(Mb14) 《盐梅记》第二十二出“军营瓦解”:“前者指望寻砚食以糊口,不想又为强寇所留。我想沉埋在此,怎能勾有出头的日子?”(明刊本)
此为军营。
(Mb15) 《六十种曲·西楼记上》:“如今官人潜逃他方避难,待老奴依旧回到本县投到只说官人死了。老奴把老爷生前功绩分诉一番,万一分辨得明白,官人还有出头日子。不然,老奴拼得一死,以报老爷养育之恩便了。”
此为陷入困境之地。
(Mb16) 《六十种曲·红梨记上》:“原来如此!我那素秋,你怎得个出头日子?孟博,我与你计较去救他也好?”
此为遇难之地。素秋因为拒婚,被王丞相关在家中。
“出头”在白话文世俗化過程中另外一个有代表性的用法,是女性们用来表达对自己不好的生活环境和状态的不满,或者对脱离这种环境、改变这种状态的渴望。我们将这一类当作C类,共有25例,约占47%。
(Mc12) 《今古奇观》卷三十二:“却说金玉奴只恨自己门风不好,要挣个出头。乃劝丈夫刻苦读书……”(《古今小说》重出)
(Mc3) 《醒世恒言》卷二十七:“我今年已十六岁了。再忍耐几时,少不得嫁个丈夫,或者有个出头日子,岂可枉送这条性命?”
(Mc4) 《六十种曲·金雀记上》:“所以奴家得全素志,但苦身堕淤泥,被无赖子弟常时闹吵。不知何日方是出头日子!”
(Mc5) 《六十种曲·红拂记上》:“奴家自从见那秀才之后,不觉神魂飞动。我想起来尘埋在此,分明是燕山剑老、沧海珠沈,怎得个出头日子?若得丝萝附乔木,日后夫荣妻贵,也不枉了我这双识英雄的俊眼儿。”
(Mc6) 《六十种曲·运甓记下》:“老爷呵或三日或五日过此一番,只是夫人厉害,再不曾久停信宿。我和你怎得个出头的日子!如此困人天气,好生伤感人也。”
(Mc7) 《六十种曲·玉合记下》:“妾今陷身沙府,非不能死,正图郎君一见,还寻出头日子。”
(Mc8) 《六十种曲·西楼记上》:“[旦]好苦呵,在他矮檐难出头。纵然在此决不久,不如好好放我去罢。”
(Mc910) 《六十种曲·龙膏记下》:“[旦]此分明是槛凤围鸾,奋飞无地;愁红怨绿,幽恨难平。遇此狂且,必无出头日子。不如早早寻个自尽罢。[丑]小姐且自奈烦些,定有个出头日子。”
(Mc11) 《金云翘传》十一回:“翠翘每每回想出身是甚等人家,生平是何等期许,今日却堕落在这孽海罡风中,何年月日乃有出头日子?深自怨恨。”(清康熙刊本)
(Mc12) 《金云翘传》十二回:“话说翠翘因许了嫁束生,睡不着,展转思维道:‘此事未见其可。我被他缠住了,一时失口应了他。他上有大,下有小,中有妻子。妻子又是侯门小姐,好不大的势耀。我嫁与他,何异以羊喂虎,以燕啖龙?断无好意,不若我回复了他。从容等一等,无拘无束,敢作敢为豪杰,嫁了他,也有个出头日子。这样软弱书生,怎做得事业来?”
(Mc13) 《盛明杂剧初集》卷二十三《花舫缘》楔子:“呵!几时得个出头日子,结我终身。煞是闷人也!”
(Mc14) 同上卷二十八《再生缘》第二出:“西宫李夫人昨已倾逝了,圣上恸哭,声振后宫。虽然如此,我辈入宫见妬。今日得他如此,正我你出头之日也。”(民国七年诵芬室刻本)
除以用第一人称,相同的观念,也常常会借用他人之口来表达。如:
(Mc15) 《醒世恒言》卷二十:“邵爷闻言,嗟叹良久,乃道:‘原来你抱此大冤。今若流为戏子,那有出头之日!”
(Mc16) 同上:“你这畜生又不学好,乘我出外,终日游荡斗赌,被人耻笑。我的女儿从小娇养起来,若嫁你恁样无籍,有甚出头日子!”
(Mc17) 《六十种曲·投梭记上》:“客人与他母亲往来多,应是那虔婆赚去了。可怜这女子,到有志向,此去那有出头日子!”
(Mc18) 《六十种曲·飞丸记下》:“这是与他有夙缘的叫老身委曲说合,中间话句恍惚难详。果有此事,那小姐倒有出头日子了。”
(Mc19) 《盛明杂剧初集》卷二十二梅鼎祚《昆仑奴》第二折:“那红绡本是个英雄,埋没着在你相府。他看上俺家郎君,讨一个出头日子。”
红绡为郭府歌妓,与崔生互相爱慕。
(Mc20) 《盛明杂剧二集》卷十三《碧莲绣符》第八折:“老身自从把碧莲交付青奴拘管,果然终日在房中闷坐,不敢半步闲行。碧莲,碧莲,你要出头的日子?今生休想!”
(Mc21) 同上卷十六《有情痴》:“第一嘴皮要薄会说话,第二面皮要厚不怕羞,第三脚皮要坚善奔走。没有这三件,不如在家安分守己,到还有个出头的日子。”
(Mc22) 《醉菩提传奇》卷上:“我怜他一般苦情成我这段因缘,这虫儿又有出头日子了。凡事劝人休碌碌,举头三尺有神明。”(旧钞本)
(Mc23) 《金云翘传》十四回:“姥姥道: 此血攻心也。你若不吃下血的酒,必要死。若在这府中死了,比一只鸡、牲口还不如哩。我看你相貌非常,自有出头日子。不知前生做甚冤孽,该到此处受这番磨难。”
(Mc24) 《三刻拍案惊奇》第四回:“徐婆吃了,道:‘多谢!改日再来望你。常言道: 且守。倘这一病殁了,你便出头了。”
偶尔也会用于社会地位低下的男性。如:
(Mc25) 《醒世恒言》卷十九:“玉娘道:‘妾观郎君才品,必非久在人后者,何不觅便逃归,图个显祖扬宗,却甘心在此,为人奴仆,岂能得个出头的日子!”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用法,在白话文学作品中,还有少量的用例,其中想要“出头”的都是遇到各种困境的男性。另设D类,罗列在下面。
(Md1) 《新列国志》第七十二回:“伍员同公子胜拜了东皋公四拜:‘异日倘有出头之日,定当重报。东皋公曰:‘老夫哀君受寃,故欲相脱,岂望报也!”(明叶敬池梓本)
(Md2) 《醒世恒言》卷十七:“過迁听了,只管哀泣。张孝基道:‘你如今哭也迟了,只是将来学做好人,还有个出头日子。”
(Md3) 《六十种曲·赠书记上》:“[生]哎!这书到是有用的,只是我如今那得个出头日子!便韬钤满腹成何用?罢!罢!罢!”
(Md4) 《盛明杂剧二集》卷十六《有情痴》:“[生]师父,比如那人肯济我的急,我断不敢忘恩。倘有出头日子,报之不浅呢。”
(Md5) 《花影集》卷二乐府“合镜词和暗生作有序”:“蓬窗夜雨,伸茧属和;聊识暗生,一时盛事。且见吾辈亦有出头日如此。”(明末刻本)
从A到B,再到C、D,使用范围和对象的变化,或许反映了“出头”民间世俗化的轨迹。
与前代相比,明代白话文献中的脱困义“出头”的使用有如下的重要特征:
首先,使用频次有大幅度的增加,在6个义项中,占总频次的25%,成为仅次于第5义项“挺身而出;出头露面”的第二常用义;
其次,每本书的平均使用量为1.39,是文言作品0.61的一倍还多;
第三,用为佛教特指义的“出头”的比例大为降低,只占13%多一点,其余87%的用例都出现在世俗的语境当中。
第四,除了用为消极义,亟言其难,还出现了大量积极义,即“虽然很难,但未必没有希望”的用例。如B类中的例(Mb5)“老父倘有出头之日,决不忘报”,例(Mb15)“万一分辨得明白,官人还有出头日子”。C类中的例(Mc1)、例(Mc2)“金玉奴只恨自己门风不好,要挣个出头”,例(Mc3)“或者有个出头日子”,例(Mc7)“正图郎君一见,还寻出头日子”,例(Mc9)、例(Mc10)“小姐且自奈烦些,定有个出头日子”,例(Mc12)“嫁了他,也有个出头日子”,例(Mc13)“呵!几时得个出头日子,结我终身”,例(Mc14)“今日得他如此,正我你出头之日也”,例(Mc18)“果有此事,那小姐倒有出头日子了”,例(Mc19)“他看上俺家郎君,讨一个出头日子”,例(Mc21)“不如在家安分守己,到还有个出头的日子”,例(Mc22)“这虫儿又有出头日子了”,例(Mc23)“我看你相貌非常,自有出头日子”,例(Mc24)“倘这一病殁了,你便出头了”,例(Md1)“异日倘有出头之日,定当重报”,例(Md2)“只是将来学做好人,还有个出头日子”,例(Md4)“倘有出头日子,报之不浅呢”,例(Md5)“且见吾辈亦有出头日如此”,竟然多达20例,差不多占可比较的51个用例的40%。[34]
上述四点,使用频次反映的是其普及率和大众的接受程度;远远高于文言作品的书均使用量反映的是它的口语化程度;佛教特指义的极低使用量和积极义用法的大量出现,反映的则是它的世俗化程度。尤其是后者,明显违反了佛教的基本教义,也背离了唐代僧人发明这个说法的初衷。这种借其形而抛其神的现象,正是民间文化所共有的。综合而言,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的结论,唐代产生的佛教语“出头”,经过宋元的过渡,在明代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其世俗化和通俗化的改造,成为汉语词汇当中有很强生命力的鲜活表达方式。
行文至此,本文题目所设定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这就是为现代汉语口语中的脱困义“出头”找到了来源,既有近源,亦有远源。有清一代,主要是继承了明代的传统,脱困义“出头”继续在文言文和白话文两个不同的文化圈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最终,因为社会的巨大变革,文言文的传统寿终正寢,白话文的传统中最为口语和最为世俗的部分被现代汉语所继承。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七、 结语
从东汉开始,印度佛教和佛教文化渐渐传入中国,深刻影响了之后的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其中,佛教的世俗化和通俗化,以及世俗化和通俗化了的佛教与佛教文化,正是中国俗文化发展以及构成的重要内容,无疑也是中国俗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根据已有的研究,这一影响的展开,有一个基本的路径,这就是从佛经汉译及汉译佛经发轫,经过佛教本土撰述的第一次消化和佛教通俗文学的第二次消化,再经过世俗通俗文学的第三次消化,最终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讨论的“脱困”义的“出头”的历史大体如此。这个“出头”的产生,首先是汉译佛经与佛教通俗文学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汉译佛经中的一个“典故”给了唐代佛教僧人灵感,经过他们的创造性使用,原本是“人或动物伸出头”的“出头”跳跃式地发展出了“脱困”的意义。这一新奇的说法先在汉地佛教圈广为人知,随后进入世俗文化圈。经过宋元两代的过渡,到明代基本上漂白了佛教的特指义,成为大众文学作品中时髦的常用语,并最终发展成为现代汉语中的人人会说会用,但未必知道其原本含义的俗语词,完成了其彻底中国化的历程。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中,像“出头”这样的与佛经翻译有直接关系、最终漂白了其原有的色彩进入汉语普通词汇大家庭的词语还有很多,值得从事历史词汇学研究和历史词典编纂工作的学者们花工夫去研究。
附 注
[1]其实《现代汉语词典》从1973年的试用版到2012年的第6版,“从困苦的环境中解脱出来”均为义项①。最新的第7版才从义项①改为义项③,原先的义项②和义项③提前为义项①和义项②。这是正确的。
[2]按,《汉大》此义项仅举一个书证,这并不寻常。其实,我们在古代的文献中,的确很少看到这样的用法,尤其是在唐代和唐代之前,这是唯一的用例。这不能不令人怀疑这个义项是否能够成立。为了避免枝蔓,这个问题另文讨论。
[3]本文使用的电子资料库主要有《中国基本古籍库》(刘俊文总纂)、《汉达文库》(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搜韵》、《朱氏语料库》(朱冠明)以及《CBETA电子佛典集成》(中华电子佛典协会)、《‘中央研究院中古汉语标记语料库》和《‘中央研究院近代汉语标记语料库》。特此鸣谢。
[4]有几条疑似的材料排除。1. 晋葛洪《神仙传》(出《艺文类聚》卷八十一“药香草部上·菖蒲”):“王兴者,阳城人,汉武帝上嵩高,忽见有仙人,长二丈,耳出头,下垂肩,帝礼而问之。”《太平广记》“神仙十·王兴”亦引,作:“王兴者,阳城人也,居壶谷中,乃凡民也。不知书、无学道意。汉武上嵩山,登大愚石室,起道宫,使董仲舒、东方朔等,斋洁思神。至夜,忽见有仙人,长二丈,耳出头巅,垂下至肩。”可知“耳出头”说的是耳朵很大,上端冒出头顶,下端垂至两肩。是则“出头”不是词,而是动宾短语。2. 晋王叔和《脉经》卷一“分别三关境界永候所主第三”:“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阳出三分,阴入三分,故曰三阴三阳。阳生于尺,动于寸;阴生于寸,动于尺。寸主射上焦,出头及皮毛竟手;关主射中焦,腹及腰;尺主射下焦,少腹至足。”沈炎南(1991)5说:“本篇论述寸口脉中寸、关、尺三部之位置、定位方法,以及三部脉分别主候三焦等范围病变的意义。”是知“出头及皮毛竟手”是说“主射上焦”之“寸”的影响所及,可达到头和皮毛及手。其中的“出”,或许是“至、到”的意思,同样是动宾短语。此外,梁慧皎《高僧传》卷十三:“论曰: 唱导者,盖以宣唱法理开导众心也。……其后庐山释慧远道业贞华,风才秀发。每至斋集,辄自升高座,躬为导首。先明三世因果,却辩一斋大意。后代传受,遂成永则。……然才非己出,制自他成。吐纳宫商,动见纰谬。其中传写讹误,亦皆依而唱习。致使鱼鲁淆乱,鼠璞相疑。或时礼拜中间,忏疏忽至。既无宿蓄,耻欲屈头;临时抽造,謇棘难辩;意虑荒忙,心口乖越。前言既久,后语未就;抽衣謦咳,示延时节。列席寒心,观途启齿。施主失应时之福,众僧乖古佛之教。既绝生善之萌,秖增戏论之惑。始获滥吹之讥,终致代匠之咎。若然岂高僧之谓耶?”(CBETA,T50,no.2059,p.417,c7p.418,a24)“屈头”,宋、元、明三本作“出头”。但从上下文看,“屈头”是对的。“屈头”,顾名思义,即不敢出头。
[5]因为佛教文献,尤其是翻译佛经的特殊性质,我们主张在研究时,应注意将其与本土文献,尤其是非佛教文献分开处理。本文所谓“佛教文献”或“佛教典籍”,指被历代《大藏經》收录的文献。
[6]《太平广记》“神仙一·黄安”条:“……虫畏日月之光,二千年则一出头。我生,此虫已五出头矣。……出《洞冥记》。”
[7]《太平御览》“居处部十六·铺首”条亦引:“《风俗通》曰: 门户铺首。《百家书》云: 输般见水上蠡,谓之曰: 开汝头,见汝形。蠡适出头,般以足画图之。蠡引闭其户,终不可开。设之门户,欲使闭藏,当如此固密也。”(《四部丛刊》三编本)
[8]《太平御览》卷三百四十四“兵部七十五·剑下”引作:“李诞有小女名寄,应募而行。乃请好剑、咋蛇犬,作数斛米餈,蜜灌之,以置穴口。蛇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先啖餈蜜。寄便放犬咋蛇,以剑斫杀。得九女髑髅。越王乃娉寄为后。”
[9]《太平御览》“鳞介部三·龟”亦引,作:“晋咸康中,豫州刺史毛宝戍邾城。有一军人于武昌市见人卖一白龟子,长四五寸,洁白可爱,宝便买取持归。着瓮中养之,日日大,近欲尺许。其人怜之,持至江边放死晷,视其去。后邾城遭石勒败,毛宝弃豫州。既越江,莫不沉溺。宝于时被铠持刀,亦驮菰投。既入死晷,觉如随一石上,水裁至腰,须臾,游去中流。视之,乃是先所养白龟,甲六七尺。既送至东岸,出头视此人,徐游而去,中江犹回首数焉。”
[10]这条用例中的“龛下有一物出头如鹿”有不同的断句。或断为“龛下有一物,出头如鹿”,则“出头”为一个词语;或断为“龛下有一物出,头如鹿”,则“出头”不是一个词语。同出《异苑》的例(Z15)情形类似。或有人将“尝见一物出头似驴”读作“尝见一物出,头似驴”。姑且保留,但存疑。
[11]亦见今本《搜神记》卷七:“晋明帝太宁初,武昌有大蛇,常居故神祠空树中,每出头从人受食。京房易传曰:‘蛇见于邑,不出三年,有大兵,国有大忧。寻有王敦之逆。”
[12]《太平御览》“地部二十七·渭”亦引,作:“渭水中旧有忖留神相。此神尝与鲁班语,班令其人出,忖留曰:‘我貌丑,卿善图物容,我不能出。班于是拱手与言曰:‘出头见我。忖留乃出首,班于是以脚画地,忖留觉之,便还没水。故置其象于水中,惟背以上立水上。”
[13]在唐代及之后的材料里,“出头”指出门或者现身的用例渐渐多见。
[14]《汉语大字典》第2版“头”字条义项⑤:“物的顶端或末梢。”引用的最早用例是晋刘琨《扶风歌》:“系马长松下,发鞍高岳头。”其实在东汉的译经里,“头”已见类似的用法(朱庆之1990/1992)168169。如安世高译《大安般守意经》卷上:“入息至尽鼻头止,谓恶不复入至鼻头止;出息至尽着鼻头,谓意不复离身行向恶,故着鼻头。”(CBETA,T15,no.602,p.166,c2224)旧题康孟详译《兴起行经》卷上:“王勅诸臣:‘急缚驴驮,打鼓遍巡,然后出城南门,将至树下,铁鉾之,贯着竿头,聚弓射之;若不死者,便斩其头。”(CBETA,T04,no.197,p.165,a1719)
[15]唐不空译《蕤呬耶经》卷二:“取有乳木而作橛子,头如金刚。真言持诵,向上小出头,打下入地。”(CBETA,T18,no.897,p.764,b1214)唐阿地瞿多译《陀罗尼集经》卷三:“先以右中指,于左头指中指岐间,向背出头。次以无名指,于左小指岐间亦尔。左中指内向,右头指中指岐间,向内出头。”(CBETA,T18,no.901,p.810,a2426)
[16]敦煌变文《燕子赋》一:“燕子忽硉出头,曲躬分疏。”项楚(1989/2006)261/340注云:“出头: 挺身而出。《三国志·魏志·吕布传》裴注引《英雄记》:‘布虽无勇,虎步淮南,一时之间,足下鼠窜寿春,无出头者。”张涌泉、黄征(1997)1088注云:“出头: 站出身来。《三国志·魏书·吕布传》:‘布虽无勇,虎步淮南。一时之间,足下鼠窜寿春,无出头者。”均以《英雄传》中的“出头”为“出面”义。不足的是,两位引者均将《张邈传》误为《吕布传》,而后者还将裴注引《英雄传》的文字误为陈寿《三国志》正文的文字。
[17]《中国基本古籍库》唐代部分收录唐代文献(包括后人校注的唐人著作)422部,除去佛教典籍63部,共有359部。其中能够检到“出头”一语的共15部,占4.18%;而“出头”为脱困义的,仅1部,即《寒山诗》。又,《搜韵》收录唐代3367位作者的54442首诗,囊括了唐代所有已知的诗歌资料。从中可以检到“出头”的有20首,其中11首中的“出头”与脱困有关。又,敦煌变文中检出6个“出头”,有两个与脱困义有关。CBETA所收的唐代佛典,包括译经和本土撰述,共有934部,共检得“出头”60个。其中用为“伸出头”义的51个,“现身,露面”义的6个,“出面,挺身而出”义的2个,待质1个。也就是说,唐代的佛教典籍中并没有脱困义“出头”的用例。
[18]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二十四:“是时,世尊即接难陀将至地狱,示彼苦痛考掠搒笞酸毒难计,八大地狱汤煮罪人,一大地狱十六隔子围绕其狱,刀山剑树火车炉炭,烧炙缹煮苦痛难陈。有一大镬,狱卒围绕,汤沸火炽,不见罪人。难陀白佛:‘不审,世尊!斯诸地狱皆有罪囚,斯是何镬不见罪人?佛告难陀:‘汝躬自往问彼狱卒,自当为汝说其本末。是时,难陀受佛教诫,往问狱卒:‘斯是何镬空无罪人?狱卒报曰:‘阎浮利地,真净王家儿得成道,并父弟甘露王儿,名曰难陀,为人放逸淫欲情多,自恃豪族轻忽万民,彼命终之后当来入此镬中,经历劫数乃得免脱。卿欲知者其事如是。难陀闻已,衣毛皆竖,形体战栗,颜色变异。”(CBETA,T04,no.212,p.740,a822)姚秦鸠摩罗什译《禅秘要法经》卷三:“佛告阿祇达:‘若有行者见此事已,当教慈心。教慈心者,敬观地狱。尔时行者即见十八地狱,火车炉炭、刀山剑树,受苦众生皆是己前身父母、宗亲眷属,或是师徒、诸善知识。见一一人,阿鼻地狱猛火烧身。或复有人,节节火然,或上剑树,或踏刀山,或投镬汤,或入灰河,或饮沸,或噉热铁丸,或饮融铜,或卧铁床,或抱铜柱,或入剑林碎身无数,或挑眼无数、持热铜丸安眼眶中。”(CBETA,T15,no.613,p.264,c716)東晋竺昙无兰译《五苦章句经》:“五曰地狱苦。铁城镬汤,剑树刀山,铁柱消铜,脓血寒冰,沸屎醎水,竹叶火车,炉炭火钉,十六毒刺,乌鹊、狡狗、鹑鸟、屈鸟,其鸟喙,纯是刚铁,飞入人口,表里洞彻,食人五藏,东西南北,无有避处。苦毒罪狱,凡有十八。诸受罪者,不问尊卑,随恶轻重,各自受之。”(CBETA,T17,no.741,p.544,a2026)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正法念处经》卷十三:“所谓苦者,如前所说,活等地狱所受苦恼,彼一切苦此中具受。复有胜者,所谓: 堕在热焰铜炉,身则消洋,还复和合,而更消洋于彼炉中,生已复死,死已复生,常受大苦。如是炉中,阎魔罗人两韛吹之,炉火、罪人不可分别,如是无量百千年岁炉中煮之,如此人中煮金无异,如是如是彼地狱中如是烧煮。恶业行人若得脱彼炉中恶业出彼铜炉,阎魔罗人置铁钪上铁椎打之,如锻铁师椎打铁块,如是打时,打则命终,举椎还活。”(CBETA,T17,no.721,p.71,c21p.72,a2)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卷十九:“佛告比丘:‘叫唤大地狱有十六小地狱,周匝围绕,各各纵广五百由旬。何故名为叫唤地狱?其诸狱卒捉彼罪人掷大镬中,热汤涌沸,煮彼罪人,号咷叫唤,苦痛辛酸,万毒并至。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故名叫唤地狱。复次,叫唤地狱其诸狱卒,取彼罪人掷大铁瓮中,热汤涌沸而煮罪人,号咷叫唤,苦切辛酸。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故名叫唤。复次,叫唤地狱其诸狱卒,取彼罪人置大铁鍑中,热汤涌沸,煮彼罪人,号咷叫唤,苦痛辛酸。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故名叫唤。复次,叫唤地狱其诸狱卒,取彼罪人掷小鍑中,热汤涌沸,煮彼罪人,号咷叫唤,苦痛辛酸。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故名叫唤地狱。”(CBETA,T01,no.1,p.123,c29p.124,a13)鍑,宋、元、明本作镬。隋阇那崛多等译《起世经》卷三:“诸比丘!于此热恼大地狱中所有众生,生者有者乃至住者,诸守狱卒取彼众生,掷置炽燃热铁镬中,头皆向下,脚皆向上,腾波沸涌,一向猛热。罪人于中,被煎被煮,极受热恼,是故名为热恼地狱。又彼狱中,多诸铁釜铁瓮、铁盆铁瓨、铁镬铁鼎,及诸铁,并皆炽燃,一向猛热。罪人在中,被烧被煮,是故名为热恼地狱。于此狱中,乃至受于极严重苦,命亦未终。未尽彼人恶不善业,如是次第,一切悉受。”(CBETA,T01,no.24,p.326,c1827)
[19]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一:“哀哉!众生为愚痴所覆,烦恼所缠,常流生死轮回苦海,于不坚固法不得坚固。”(CBETA,T09,no.278,p.467,a46)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十五:“佛告诸比丘,昔我与汝愚无智慧,不能如实见四真谛,是故流转久处生死,没大苦海。”(CBETA,T12,no.374,p.451,b2326)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正法念处经》卷五十:“极恶生死,五道是门,六尘境界分别焰起地狱、饿鬼、畜生之中,常烧常炙。一切世间愚痴凡夫处处流转,烧炙失坏,入苦海中,生死转行犹不厌离。舍行持戒,若人生天,第一放逸,后退彼天,与先同侣胜者离别,生在地狱、饿鬼、畜生,受第一苦。恼火所烧,无有救者。放逸所坏,恼火所烧,生在地狱、饿鬼、畜生。”(CBETA,T17,no.721,p.298,a310)
[20]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卷二十一:“是时,地狱众生罪毕命终,来生人间,复修无觉、无观第二禅;身坏命终,生光音天;畜生、饿鬼、阿须伦、四天王、忉利天、炎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梵天众生命终,来生人间,修无觉、无观第二禅,身坏命终,生光音天。由此因缘地狱道尽,畜生、饿鬼、阿须伦乃至梵天皆尽。”(CBETA,T01,no.1,p.137,b26c3)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正法念处经》卷十:“苦恼海中、一切暗中,邪见最暗,作集而说得如是果,于无数年时节长远常被烧煮,所受苦恼不可譬喻。于一切时如是受苦,乃至恶业破坏无气、腐烂尽灭,彼地狱中尔乃得脱。既得脱已,于五百世生饿鬼中,名黄饿鬼。彼人彼处既得脱已,于五百世生多苦恼畜生之中。彼处脱已,难得人身,如龟遇孔。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得生人中,在于边处夷人中生,常病常贫,目盲少命,所有语言人所不信,是彼邪见余残果报。”(CBETA,T17,no.721,p.55,b23c4)
[21]张涌泉、黄征(1997)1088注:“缺文疑为‘雨泪多三个字。经文云:‘积于白骨,过于须弥;涕泣雨泪,多于巨海。”
[22]指自己终于能够脱离六道轮回的苦海。
[23]项楚(1989/2006)261/340收录《舜子变》,注云:“出头: 脱身。寒山诗:‘老鼠入饭瓮,虽饱难出头。拾得诗:‘死去入地狱,未有出头辰。敦煌本王梵志诗:‘冥冥地狱苦,难见出头时。”
[24]从地狱和苦海中自主性地离开,佛经中最常见的说法就是单音节的“出”。旧题三国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卷三:“佛告船匠:‘我亦船师,于三界中,互相济度,出生死海,不亦快乎?”(CBETA,T04,no.200,p.215,a2324)东晋法显译《大般涅槃经》卷二:“呜呼!苦哉!世间眼灭!一切众生,从今以后,没生死海,未有出期。”(CBETA,T01,no.7,p.197,a1516)陳月婆首那译《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二:“于生死海,我已得出,故生欢喜。”(CBETA,T08,no.231,p.695,b1314)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感伤群生耽惑爱欲沈流苦海,起慈悲心,欲拔济之。又作此念: 今诸众生,没于生死,不能自出;……”(CBETA,T03,no.189,p.621,a46)亦或用“度”。
[25]类似的说法,唐代的本土撰述中才可见到。如窥基《金刚般若经赞述》上:“我曹众生,从无始际,汩溺于生死海中。头出头没,靡有出期。”(CBETA,T33,no.1700,p.124,b2122)
[26]笔者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为与梅维恒教授合作编写的《汉英中古汉语口语俗语词典》收集资料并撰写中文底本时,已经注意到唐代白话资料中这个脱困义的“出头”与译经的一则寓言故事有关,并将其写进词条。
[27]此经中的所有“龟”,宋元明三本均作“鳖”。
[28]附带一提的是,CBETA收录的宋代佛典671部,其中翻译经典290部,如同之前,并未检到这个“出头”。这或许再一次说明,脱困义的“出头”既非印度原典某个词语的汉译,也非佛经译者的创造。
[29]这个例子在五代静、筠编的《祖堂集》卷十六中也有:“后得一日新糊窗,其日照窗倍明。师于窗下看经次,蝇子竞头打其窗,求觅出路。弟子侍立,云:‘多少世界,如许多广阔,而不肯出头,撞故纸里,驴年解得出摩?”(CBETA,B25,no.144,p.610,b37)这大概是脱困义“出头”在语录体文献中最早的用例。
[30]“连文”指“出”与“头”连在一起,但其中有少数不是词。这是在生语料库中检索的结果。
[31]笔者将有另文对文言世俗化中的“出头”与白话世俗化中的“出头”做全方位的对比。
[32]因为有不少用例的意义似乎两可,以上的统计数字容有不大于5%误差,仅供参考。
[33]需要说明的是,少数用例在不同的书籍中重复出现,似乎应当只计一次。但是,正因为它们出现在不同的书籍里,多半会有不同的受众,因此予以保留。
[34]53个用例中,有31个是用陈述句或者疑问句来表示“出头”之难或不可能的。另有2个即A类的例(Ma3)、例(Ma5)例外。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汉语大字典(第2版),武汉: 崇文书局;成都: 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大词典,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1994.
3. 蒋礼鸿.敦煌语言词典.杭州: 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4. 潘重规.敦煌变文集新书.台北: 文津出版社,1994.
5. 沈炎南.脉经校注.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6. 项楚.敦煌变文选注.成都: 巴蜀书社,1989;敦煌变文选注(增订本).北京: 中华书局,2006.
7. 项楚.寒山诗注·附拾得诗注.北京: 中华书局,2000.
8. 项楚.王梵志诗校注(增订本).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9. 张涌泉,黄征.敦煌变文校注.北京: 中华书局,1997.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6.
11. 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0;台北: 文津出版社,1992.
(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学系、中国语言与中文教育研究中心 香港)
(责任编辑 刘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