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2020-06-15 13:03鲁娅妮
高教学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高职英语大学英语

鲁娅妮

摘  要:面对教学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更新,通过对我校学生的大学英语的课程定位、学情分析,梳理我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我校教学模式改革发展的阶段性论述,探讨我校大学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关键词:高职英语;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8-0187-03

Abstract: In face of the continuous updating of teach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course orient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and learning analysis, the paper makes a clear list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existing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discusses the necessary of reform of blended teaching mode in our college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developing stage of the teaching model reform in our college.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 blended teaching mode

随着教学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进步,在信息化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创新,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成为课堂教学改革新的着力点,目前看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接受和认可。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文件的精神,

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一、我校大学英语课程定位及学情分析

(一)大学英语课程定位

我校大学英语课是我校各专业的必修课程。从课程设置来看,各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实训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几类。大学英语课程和思政课、体育、高等数学、心理健康、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一样,属于是公共基础课程。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公共基础课教学,要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要加强文化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等等。公共基础课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学英语课程在我校共开设一个学年,两个学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学生大部分都有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大学英语课程的开设,是以前英语学习的继续,也为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基础、做准备,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例如,以我校计算机维护专业的专业教学标准为例:大学英语课程的平行课程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育、军事理论、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等,后续课程有:计算机专业英语、C语言程序设计、网页设计与HTML、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SQL Server数据库、Photoshop平面图形图像等一些理论与实训类课程。上述课程中,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涉及到的代码、语言等都需要用到英语。又如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中O2O(Online To Offline),B2C(Business To Customers)、C2C(Business-to-Customer)等电子商务模式,都与英语的学习密切相关。可见,大学英语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教育学中有学习的迁移一说,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因此,大学英语课程对后续課程起到了有效学习的正迁移作用。

(二)大学英语课程学情分析

按照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具体规定了学生入学时一般应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和语法知识,认知英语单词为1000个(较低要求)-1600个(标准要求),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受过初步的训练。但是,我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实际水平却不容乐观。一方面,我校生源主要来自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三校生(中专、中职、技校),学生们有学习英语的经历,但之前的学习重点都放在了专业课或技能证书获取上,英语课多被忽略;另一方面,今年国家推行的高职院校的招生改革,扩招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社会考生(农民工、下岗职工、退役军人、新型职业农民等)三类考生,这一部分考生,重新回到学校学习,学习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总而言之,我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整体不高,大部分处于中等或以下水平,少部分学生能达标。具体而言,学生能用简单常用的英语句子进行交流,简短对话,英语学习缺乏自信,学习兴趣不高,但偏爱英文歌曲和英文电影,接受能力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根据学生的上述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放矢。

根据教育心理学家赞可夫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结合学生英语学习的现有发展水平以及通过教师的教学和指导帮助能达到的水平,将大学英语课程的目标定义为: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知识目标上,通过两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的高职英语教学所要求的核心词汇和常用词组,词汇量达到1500-2000个左右,能进行日常话题和与职业相关话题的简短对话;能力目标上,有一定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能独立完成各类英文表格的填写,以及英文邀请函、私人信函、商务信函等实用写作;情感目标上,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有求知欲。具有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充满正能量。

二、我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基于上述情况,我们做了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尽量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遵循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用技能的原则,一方面,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译方面的语言综合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注重学生实用技能的提高,让学生学习填写各类英文表格,会各种实用写作,如英文的通知、邀请函、各类函电等;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运用知识,遵循“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安排从单词的拼读,课文的讲解到实用写作的练习,体现了先易后难,学以致用的学习过程,符合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目标上,我们旨在通过一学年的学习,学生日常交际英语水平可达到“听得懂、说得出、读得会、写得好、译得准、用得上。”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以典型的学习内容做吸引,以实用的工具表格做操练,以师生互动为载体,以考级取证为手段,以各种大赛为契机,以第二课堂为补充”的设计思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课堂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评价上,对学生采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的加权评价方式,综合考查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即在学期教学初,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练习等方式,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综合评定,以便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特点安排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知识的吸收、理解程度的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堂阅读、提问、做练习、作业、期中随堂测试等形式,记录成绩,并不断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适时对教学计划做出调整和改进。在学期末,通过卷面考核的形式,对一个学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给出成绩。上述三个评价阶段,对应给出学生成绩,并按一定比例加权算入学期总成绩,作为本门课程的最终成绩。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不断钻研教材、钻研学生,课堂上积极互动,调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成绩也得到了提高,学生英语三级、四级过关人数逐年递增,老师指导学生参加校级、自治区级大学英语口语大赛、写作大赛等各级各类赛事,屡获佳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学生课堂参与度低,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需要师生共同营造和维护,可现实的情况是,学生上课的状态不佳,有效听课时间很短,精力很容易分散,学生对学习产生畏难畏学情绪,甚至有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教师在课堂上除了知识、技能的传授,还要用更多的精力去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即便如此,课堂教学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教师抱怨学生难教,学生抱怨课程难学。

第二,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简单。英语教学大多采用传统教学形式,教师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重复记忆单词。这些形式和方法,从学生们开始学习英语至今,几乎没变。这种一成不变的状态很难满足现在的学生群体喜欢新鲜事物的要求,所以,对学生们来说,英语学习显得枯燥无味。

第三,教师信息化能力有限,改革积极性不高。英语教师都是文科毕业,计算机操作和教学信息化能力有限,部分老教师热衷于传统教学方式,不愿意接受改变,不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对教学信息化有抵触心理。但是,随着学校教学信息化工作整体推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云平台APP,教师从被动执行到逐步运用,渐渐发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和长处,有些教师还制作微课,上传到了云平台资源中心。

三、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发展阶段及必要性

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发展历程,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改革探索期(2003年-2012年),2003年,我校升格高职,升格以来,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在英语教学上,鼓励老师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尝试、践行新的教学方法。因此,老师在授课中,以讲授法、练习法为主,积极探索演示法、讨论法、角色扮演、启发引导、任务驱动等方法,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教学形式上,使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在多媒体教室使用PPT演示,使用录播系统播放听力材料,教学设备的改进,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第二,初步建构期(2013年-2017年),2013年,随着我校申报自治区级示范校的成功,我校开展了一系列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教学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微课制作培训,组织校级微课大赛,鼓励教师制作并使用微课,积极探索和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2017年,我校引入云平台APP,推动教学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改革,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端、电脑端在线学习平台中的微课、教学视频,完成线上的练习、作业等,结合线下教师的讲解、辅导,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第三,实践应用期(2018年-),2018年,本着试点先行、积累经验、逐步推开的原则,我校组织申报校级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改革试点项目,配套奖励资金与政策倾斜,首批立项建设了6门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改革试点项目,标志着我校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改革正式启动。同时,随着我校云平台的推广和使用,我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全面推开。英语老师们也借助云平台、外研社随身学APP开始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和教学实践。

其实,不论是个别项目试点还是学校整体推动,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是教学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

第一,这是英语学习本质的要求。英语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能力,就需要学生利用各种媒介、各种机会去听,去看,去练。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从数量和内容上,很有限。同时,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教学和学习方式较之现代信息化技术给学生们带来的改变,显得势单力薄,面对互联网海量的英语学习资源,学生们更需充分利用。

第二,这是教学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日新月异,利用信息技术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获取知识的数量及质量,教学形式与学习方法的多元化,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第三,这是满足教学个性化的必然要求。通过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教师可以综合教材、电脑端、手机端多种学习形式,全方位多感官的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从兴趣出发,以听歌、观影、观看教学视频等多种形式,满足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使学习更高效,更便捷。

随着我校线上線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我们相信,我校混合式教学改革,未来可期,方兴未艾。但是,教学中,还需进一步建立、完善云平台教学资源,在线下教学实践中更好发挥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做好线下教学的监督与指导,使学习效果最大化,以上种种,仍需要我们思考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李飞武.我国高校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教育现代化,2019(35):228-230.

[2]乔万俊.“互联网+”时代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风,2019(17):268-269.

[3]方佳.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现状调研[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4):43-49.

[4]韩佳伶,徐委政,庞丽艳.在线课程背景下“五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9):186-187.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模式高职英语大学英语
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要求及建设策略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媒体广告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应用与实践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