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雯
摘 要 中国是农业大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当前中国农产品贸易失衡问题不断突出,出口竞争力不强,因此,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引起广泛关注。基于此,介绍了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按类别分析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指标,得出了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贸易逆差较为严重,运用钻石模型分析竞争力影响因素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06.042
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当前,中国农业大而不强,农产品贸易面临着较为严峻的贸易失衡问题[1]。农业是第一产业,在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都起着基础性作用。2015年3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表明,中国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使投资贸易便利化,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深化金融合作与人才交流合作。东盟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沿线区域,“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深化中国东盟贸易合作,促进农产品贸易提供了新的平台。
通过研究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发现,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不断增大,但是比重不断下降,自2004年起贸易逆差开始不断增大。当前,我国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而深入分析影响农产品贸易出口竞争力的因素对如何改变当前农产品严重的贸易逆差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1.1 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速放缓,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2011年之前,农产品进出口增长迅速。2011年,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总额为1 540.3亿美元。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以后,进出口增速放缓,且有下降趋势。自从2004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首次出现逆差后,贸易逆差一直呈现扩大趋势。
1.2 我国农产品出口占比增长较低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2012—2016年第一产业的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均在3%左右,农业产业的出口占比不及服务产业。从增长趋势来看,第二、三产业增长都比较稳定。虽然第一产业在2016年有了相对前几年而言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农业产业增长幅度很小。
1.3 中国农产品出口产品结构特征
根据中国农业信息网的数据,2016年,我国水产品出口同比增加了2.0%,蔬菜出口同比增加11.0%,水果出口同比增加3.6%,畜产品出口同比减少了4.2%。中国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是水产品和蔬菜,都是很少需要加工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相对于出口而言,我国水果、畜产品、水产品进口量较多,蔬菜进口量相对很少,主要进口畜、禽类等土地密集型产品。
1.4 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分析
由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历年月度报告显示,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主要是亚洲和欧洲,以出口亚洲为主,而农产品进口以从美国进口占比较大,但最近两年占比逐步下降。
1.5 我国农产品贸易差额分析
1.5.1 贸易品种结构分析
中国贸易逆差的农产品主要有油料产品、粮食、奶类制品和肉类。油料产品是油脂制取工业的原料,包括向日葵、芝麻、花生、大豆等;粮食主要是指谷物类、豆类和薯类。种植类农产品需要大量耕地,而肉类产品也需要土地来放养牲畜。由此可见,产生贸易逆差产品多数是土地密集型农产品。
1.5.2 逆差来源地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农产品月度报告,贸易逆差来源地主要是欧盟、美国和巴西市场。2016年,我国对欧盟市场的贸易逆差为58.67亿美元,而在2007年贸易顺差为26.78亿美元;2016年对美国的贸易逆差为164.81亿美元,在2007年贸易逆差为47.42亿美元;2016年对巴西的贸易逆差为183.92亿美元,在2007年贸易逆差为47.05亿美元。
2 我国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分析
2.1 国际市场占有率
根据世贸组织和中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公布的数据,2009—2016年,农业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然而上升幅度不大,总是在3%~5%波动,所以中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比较平稳,占有一定优势。
2.2 贸易竞争力指数
贸易竞争力指数即TC(Trade Competitiveness),是测算国际竞争力经常使用的测算指标之一。2012—2016年中国五类重要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见表1。
从以上测算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可得出结论,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在近年由强变弱,只有蔬菜类农产品竞争力较强,水、海产品竞争力比较稳定,畜产品、水果、谷物类农产品均出现了负值,竞争力薄弱,在国际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
2.3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2007—2014年谷物、蔬菜和水果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见表2。中国种植业在世界市场中,谷类和蔬菜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没有明显波动,且在世界市场上不具有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在世界市场中,水果的RCA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说明中国水果类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备的比较优势在不断减弱。
3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3.1 农产品生产要素
3.1.1 土地资源现状分析
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数据预报结果显示,全国净增加的耕地面积呈现下降趋势,农用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中国国土面积约96 341万公顷,2015年耕地面积占13.8%。美国国土面积为93 700万公顷,耕地面积占20%。因此,产生贸易逆差的原因可能在于中国可用耕地面积少,且农用耕地面积在逐年减少,农产品产量不高。
3.1.2 劳动力资源分析
我国劳动力素质偏低,农业生产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农产品生产成本因此而提高。较低的农产品生产效率影响了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导致农产品竞争力较弱。
3.2 农产品需求
2007年,我国人均GDP为20 505元,2016年人均GDP增长到53 980元,人们的消费水平也逐年上升,国内农产品需求规模依然很大。2016年,全国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0.1%,表明全国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而且乡镇居民消费能力上升较快。
3.3 涉农企业经营情况
在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方面,我国农业相关企业规模较小,管理水平较低,导致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急剧下降。
3.4 农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
当前农业市场存在的问题是有资源无市场、有产品无销量、品牌“价值空心化”现象严重、品牌信任度不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国内市场紊乱,造成恶性竞争,不利于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5 政府政策
全球各国政府治理国家的目标是致力于维护本国产业内部公允的有规则的良性竞争,维持产业运行机制平稳。政策上对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很大作用,所以政府的政策支持也是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之一。
4 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1)加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规范管理和保护,对劳动者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并引进高素质人才。2)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拓展农产品市場潜力,增强出口农产品的区别度和差异性。3)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生产率,扩大产量。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保证物流信息的及时性和可靠性。4)鼓励国内竞争企业间联合,共同使用资源,节约成本。5)加快改革创新,建立健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2]。
参考文献:
[1] 刘平.中国农产品贸易失衡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2):173-174.
[2] 王晓庆.中国农产品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及提升对策[J].经贸观察,2017(7):35-37.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