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亚文化视角下丧文化现象的剖析与防范

2020-06-15 06:30鲁倩邢雪娥蒋宗霞
山东青年 2020年4期
关键词:丧文化亚文化心理健康

鲁倩 邢雪娥 蒋宗霞

摘 要:目前以颓废和自嘲为表征的“丧文化”在90后青年中大范围流行开来。“丧文化”是指流行于青年群体当中的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它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形式。以“废柴”、“葛优躺”等为代表的“丧文化”的产生和流行,是青年亚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一个缩影,它反映出当前青年的精神特质和集体焦虑,在一种程度上是新时期青年社会心态和社会心理的一个表征。

关键词:丧文化;亚文化;心理健康

一、“丧文化”现象的流行

近几年,“丧文化”在青年人中呈现一定的流行趋势。网络解释大致含义是指流行于青年群体当中的带有颓废、迷茫、悲观、绝望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它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形式。形象地说,“丧文化”指的是这样一种心态和生活方式:缺乏理想、漫无目的、情绪低迷、欲望低下、对于一成不变的工作缺乏兴趣,找不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无聊、懒散、迷失自我、意志品质薄弱、缺乏责任和协作精神。

“丧文化”所反映出的是当前青年群体一定的社会心态特征。那么它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客观上来说,“丧文化”的产生与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多种因素相互交织,非常复杂。主观上来说,与个人成长的环境、生活经历有关。现在的青年相当一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小时候他们是家庭的中心,承受了过多的关爱,而进入社会后,个人不再处在舞台的中央,社会压力的增大、心理感受的落差、人际关系的改变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从而促使他们在“丧文化”中寻找精神上的慰藉。

“丧文化”的流行不单单是青年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社会、家庭、学校、网络都对这一社会现象的形成与流行有较为深远的影响。最大程度地消除“丧文化”带来的消极因素,是全社会的责任。当前,积极向上仍然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丧文化”还远没有对主流的积极进取向上的价值观形成偏离性的影响。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对“丧文化”加以重视。

应该说,任何社会状态下都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丧文化”。历史上比较有名的“犬儒”主义的代表人物,诸如春秋时期的庄子,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嵇康,古希腊的安提斯泰尼、狄奥根尼等,都可以视为“丧文化”的代表。“丧文化”与具体个人的文化层次、生活条件有关,也与个人的内在人格有关,表现形式因人而有很大的不同。既然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所以不能一味地压制、拒绝、批判。并不是“丧文化”一定会带给人们负能量,在大多数情况下的大多数人只是以此来讽刺、吐槽一些现状,表达一种情绪,或者只是一种自嘲、调侃,以此获得一定压力的缓解。一般而言,大多数人身上都有“丧文化”的影子。例如近几年出现的“独丧丧,不如众丧丧”,这是青年亚文化的又一次“逆行”。而20岁左右的我们也处在不断探索人生可能性的阶段。在这个最为混乱、最容易迷茫的年纪里,我们都容易受到丧文化乃至亚文化影响。

二、“丧文化”现象流行的原因

(一)社会心理因素

“丧文化”流行的背后,存在与之对应的心理成因。青年群体尤其是18岁~25岁的大学生正处于成人初显期,这一时期自我意识高速发展,但并没有达到健全水平。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年人存在高度的自我关注和自我不稳定性,易产生情绪的剧烈波动,而因为正处于探索人生无限可能性的特殊阶段,青年人也易陷入迷茫,受到各种亚文化的影响。当“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存在着较大差距且在短期内难以跨越时,作为一种自我保护,他们往往采用“防御性悲观”的态度,即大幅降低期望值,回避因为可能失败或无法达成目标而产生的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和否定。

(二)网络文化的流行与发展因素

网络时代不同主题的审美话语体系借助网络词汇的生产和使用重构了亚文化风格,加深和巩固了同类亚文化群体的审美认同,扩大了不同群体的审美差异和群体差异。“丧文化”的崛起,与“宅文化”“ACG文化”的兴起一样,都有外来文化输入的因素。网络的发展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带动了全球文化交相融合,开放的网络环境带来了鱼龙混杂的外来文化,青年由于对网络的熟练掌握,较为容易接受外来文化影响,并将其与本土青年亚文化交融,进行本土化的二次创作。这为“丧文化”在中国的兴起提供了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土壤。

(三)媒体传播因素

媒介技术导致的去精英化使网络文化再生产在主体、内容和形式上不断降维,放大了各类边缘群体的审美主张和价值以及社会审美共识和文化共识的断裂。网络技术和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和社交有了更有利的工具和途徑。相较之前的线下沟通,网络为青年交流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方式,并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兴趣爱好的青年群体共同交流中逐步发展出以共同文化背景和兴趣爱好为分区特征的垂直社交网络,具有共同颓丧心态的青年网民借此实现了网络聚集,完成了“丧文化”产生、加工、传播的整个过程。

(四)商业营销因素

真正助推“丧文化”成为流行文化的是商业营销因素的介入,“丧文化”表情包和“丧茶”等“丧文化”周边现实产品的产生,便是利用了“年轻人对于鸡汤文化的反感。他们喜欢‘丧文化产品是对自己真实生活的一种自嘲”,也进一步推动了“丧文化”在其他领域的扩展,而网络红人为追求热度而不断进行的关于“丧文化”的内容创作,则是不断将“丧文化”推向公众视野的重要原因。

三、“丧文化”现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一) “丧文化”对当代青年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当代青年作为网络时代的先行者,其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其中,以形式不同、复杂多变的网络亚文化对青年的影响最为复杂。青年力争通过“风格”标榜个性,与主流文化进行“抗衡”,从而寻求自身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当代社会,青年入缺乏公平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他们对自己没有话语权极度不满,会主动与主流话语对抗,用自己的语言方式来描述对这个社会和世界的看法。“丧文化”作为青年网络亚文化的新形式,在现实社会中找到了传播和发展的土壤,助长了广大青年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悲观、颓丧情绪。

(二)“丧文化”对当代青年工作和生活的影晌

当今社会,存在着部分青年践行“丧文化”的消极行为,这种行为对当代青年的工作和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在生活上,部分青年不愿工作,有的沉溺在网络游戏中。在工作上,他们认为自己初入职场实质上就是“打杂一族”。没有发言权,也没有上升发展空间。在这种现实境遇下,部分青年开始出现践行“丧文化”的行为。既然努力工作也未必换来好的结果,他们往往会选择驻足停歇,以消极、悲观的态度投入到工作当中,失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三)“丧文化”对当代青年人际关系的影响

广大青年追捧的虚假性“丧文化”虽然看起来并不可怕,但仍然会对当代青年的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一方面,青年总是在口头上把自己说得悲惨和颓废,但行动上还是为了学习、工作和梦想努力奋斗。偶尔的自嘲并无大碍,但长此以往会丧失维持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基础一一信任。另一方面,青年将“丧文化”作为一种颓丧的语言在社交过程中长期使用,会养成一种使用消极词汇和用语的习惯。虽然“丧文化”的自嘲性和娱乐性道出了青年的心声,但如果不加节制的滥用,不仅会给使用者本人带来低迷的情绪,还会令周围的同事、亲友感到厌烦,造成其与身边亲友人际关系的病态化发展。

四、 “丧文化”现象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防范措施

(一)线上线下联动,关注青年心理成长与表达需求,打击恶意炒作与极端倾向

“丧文化”的兴起与流行既有现实作用也有网络因素,因此教育工作应当关注线上线下的协同联动。一方面,应当关注青年的现实发展问题,对青年最为关心的学业、情感、就业等问题应当有充分的关怀,从源头上避免学生受到颓丧心态的影响;另一方面,要认识到“丧文化”流行背后所反映的青年心理与表达层面的诉求,以网络舆论场作为发现现实问题、理解青年诉求、积极准确引导的重要场域,通过网络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研判、网上应对,减少“丧文化”的线上传播和青年参与。此外,应当发挥教育者与管理者的联动作用,在商业行为、文化行為等方面加强监管,打击关于“丧文化”的恶意炒作,对于社会文化中出现的极端倾向及时予以引导和纠正,为青年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丰富青年精神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社区环境

“丧文化”的兴起源于青年的无意义状态。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正能量网络文化的匮乏,尤其是契合青年特点、满足青年需求的优质网络文化。因此,要驱散无意义状态,就需要加强优质网络文化建设,丰富青年的精神生活供给。青年不仅是网络文化的参与者、接受者,也是网络文化的创作者。一方面,启示教育者应当准确把握青年的网络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提醒我们应当重视青年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社区环境,以积极乐观的网络文化丰富青年的精神世界,避免“丧文化”的侵袭。

(三)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培养正确网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青年之所以容易受到“丧文化”的影响,其根源在于正确价值观和网络素养的缺乏。因此,应对“丧文化”的影响,应当以加强网络素养教育作为抓手,以树立正确的网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教育者,应当结合网络发展的新特点,引导学生树立选择多少、辨别真伪、明晰是非、界定善恶等为代表的网络素养与能力。针对“丧文化”的传播,重点应当是明晰是非、界定“善素养”的培养,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以正确的网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标准,自主对网络信息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避免“丧文化”的错误影响。

[参考文献]

[1]陈翠苹;代玉启.青年群体“丧文化”现象分析与引导[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9,12.

[2]叶婧婵;茅晓妍.“丧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社会与公益,2019,12.

[3]李春竹.青年亚文化视角下“丧文化”现象管窥[J].青少年学刊,2019,10.

[4]赵本燕.当代青年“丧文化”的典型特质、生成原因与引导路径[J].北京青年研究,2019,10.

[5]程雪. 当代青年“丧文化”产生的原因分析[J].法治与社会,2019,05.

(作者单位:宿州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猜你喜欢
丧文化亚文化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亚文化
如何看待“丧文化”?
“丧文化”不丧, 是年轻人宣泄情绪、对抗焦虑的新武器?
“丧文化”,不必过敏不可轻视
小区域内亚文化区划分路径研究——以重庆市区域内亚文化分区研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