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高职院校承担着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政治理论素养、人文精神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尤其是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后,各大高职院校开始加快了课程思政改革的步伐。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教书育人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1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和规律
1.1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
我国的教育工作要遵循为人民、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高职院校的教育要紧随时代的步伐,尤其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也要重视教育目标和定位是否时代要求一致。当前在思政课程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错误的认识,上思政课就是上洗脑课,枯燥乏味,由此造成了学习效率的降低,教学质量下降,进行课程思政的改革就可以有效避免这种现象,既进行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又培养和陶冶了学生们的情操。
1.2课程思政建设的规律
1.2.1课程思政建设要与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相符
课程思政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形成协同效应。因此,高职院校要坚持正的政治导向,以科学理论作为指导,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学的时效性。这既是做好课程思政的前提,也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所要遵循的重要规律。
1.2.2符合教书育人的互动规律
在教育过程中,教书育人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书是为了育人这个目的才存在的,育人是通过教书才能实现,因此两者具有密切的关系。课程思政的中心思想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其他课程中,思政工作重在育人,其他课程重在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两者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
1.2.3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
目前,高职院校中的学生年龄普遍在95后,这代人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成长而成长起来的,也是他们思想观念成熟的关键期,尤其是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高职院校的学生是我国未来技术工人的主力军,因此如何培养成为優秀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各大院校着力解决的难题。无论是进行知识传授还是情感的熏陶,始终要坚持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课程思政老师要与其他老师加大沟通和合作的力度,更多地接近学生、了解学生,才能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
2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2.1完善顶层设计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发展好素质教育的精神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精神,更好建立学校 “三全育人”格局,充分发挥各类教师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更好的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实行大学生导师制,即:思想导师进学院、职业导师进班级、素质导师进社团,全面促进大学生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简称“三进一融”),着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知识过硬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从源头上理清理顺了课程思政在教学中重要意义。学校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一方面要结合专业特点,另一方面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做到两者有机结合与协同。此外,在设计课程思政的建设和考核制度上,要考虑周全,有量化细节,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如何,需要有相关的评价体系和指标予以细化量化,才能得以检验。
2.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不同于一般类的高校教学,高职院校中的学生是未来社会上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因此思政课程的教学也要紧跟时代步伐,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要改变教学理念,真正确立学生们的主体作用,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深挖学生们的兴趣爱好等,寓教于乐避免枯燥的说教式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
2.3紧密结合历史背景上好思政课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经历了几次大的转变,尤其是在教材的修订上,教材的内容更加趋于精简,语言更加精练。对于学生来说,原本就枯燥的思政课,变得更加的抽象化。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将这些空洞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为了能够上好更加高效的思政课,教师就要查阅更多的资料,准备更多的素材。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脱离教材,从个人对一些政治理论的理解出发,结合当前的时事背景和生活体会,用更加平易近人的语言来讲解时事热点或者是政治理论。具有可感知的教学语言,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不仅是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率,更是对教师教学技巧和基本功的考验。要想上好思政课,教师不仅要精通政治理论知识,而且要熟练掌握与之相关的其他课程的知识。例如,在讲马克思主义时,就要弄懂哲学的含义以及哲学的起源等相关知识。讲我们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就要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国情和十月革命的胜利有充分的了解。将毛泽东在不同时代的著作,就要将国内革命战争发展的趋势和当时党内思想斗争有机结合起来。
2.4与时俱进开发课程资源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来。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开发不同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然后结合学校的专业设置,来开发出相应的教材。教材的开发不仅仅是某一专业的某个教师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不同专业的教师、思政课教师以及学生等进行深度配合。课程资源开发的参与者就非思政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内容进行深度的挖掘,在不影响原来专业体系的前提下,开发出新的课程。在课程实施形式上,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背景,尤其是在网络和新媒体日益发展的今天,教师要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给学生。由于传统教学受场地、制度以及设备等方面的制约,投入较大因此成本较高。在网络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可以申请建设网络学院。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网络教学不仅传播速度,而且受众面较广,便于教师在短时间内将含有特定内容的信息集中高强度地传授给学生,进而影响他们的思想行为。因此两种形式的教学都有自身的优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相互补充。思政课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领会,入脑入心。虽然网络教学给教师的备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任何问题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相应的解决链接,但容易引起教师们在教学环节上的惰性。尤其是在备课环节,为了省时省力,他们不再过多地去参考思政类的书籍以及一些权威专家的学术成果,过多地依赖于网络,长期以来他们制作的课件就会呈现出千篇一律,缺乏新意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就会有意无意地忽略人的因素,从而让思政课逐渐变成了网络的衍生物,教师们的教学思路固化,形式单一,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不是学生们的需求,这种演变趋势必须加以控制,否则网络教学的意义也就荡然无存。与此同时,学生们会因网络的存在而对思政课产生一定的兴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也会逐渐由感兴趣变为失去兴趣,尤其是在测试以及论文考核阶段,众多答案千篇一律的雷同。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们表现出来的种种负面效应,表现出思政课并不能脱离网络而单独存在,也不能过多地依赖于此。
3结束语
作为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思政课学生们不仅能够丰富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价值取向。因此,高职院校要创造有利条件来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资源,努力实现课程思政。然而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参与的各方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求证,逐步推敲完善才能逐步完成。尤其是在网络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学校要加强对师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行为进行引导,确保课程思政在借助网络的优势下,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
基金项目:武汉交通职业学院2018党建课题“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专业教师 ‘课程思政育人工作探索”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标号dj2018y012)。
作者简介:徐敏(1978-),女,土家族,湖北巴东人,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郭春香,王青.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背景下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途径探究[J].知识经济,2019(30):131-133.
[2] 覃武云,冯艳琼.同向同行:高职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鄂州大学学报,2019(05):74-75.
[3] 潘瑜.高职院校实践“课程思政”路径思考[J].科技资讯,2019,17(27):115-116.
[4] 刘咏宝.基于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引发的思考[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9,27(03):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