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兰 令闰强
摘 要:文章分析了高中物理课堂“实验”栏目的教学现状,研究了基于核心素养下 “实验”栏目的教学实践过程。以“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为例,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问题,并给予教学建议,结合实验数据得出了预期的实验目标,最后分析了实验误差。
关键词:核心素养;“实验”栏目;向心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0)5-0054-2
高中物理课堂“实验”栏目的教学实践是根据实验内容,结合物理核心素养的目标提出问题,通过问题引领学生的实验活动。
本文以“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为例,探究课堂实验的教学实践过程。
1 提出问题和核心素养目标
根据下面提供的思考问题,分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阐述自己的观点,建构科学的实验方案。
思考问题1 “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实验中如何选择恰当的实验器材?
核心素养目标是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思考问题2 做圆锥摆的钢球受几个力的作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有什么特点?什么力提供向心力?钢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需向心力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实验原理是什么?
核心素养目标是引导学生科学思维。
思考问题3 实验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实验探究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核心素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思考问题4 造成实验误差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减小实验误差?
核心素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2 教学建议
(1)思维引导建议
根据图1,引导学生受力分析,知道“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实验中,向心力是由小球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提供,还可认为是拉力的一个分力。在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实验原理,建构科学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误差的来源,这与知识的思维建构相吻合。
(2)实验操作建议
由于圆锥摆实验是课堂中的实验,建议两人一组。实验前先在白纸上画上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实验安装完成后,为了用手带动钢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效果更好,建议用手捏住细线靠近悬点的位置使细线转动,当钢球比较稳定地做圆周运动时松开手,开始计时。为减小误差,钢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不能太大,半径一般是在6 cm到8 cm之间,因为摆线的长度在45 cm到65 cm之间,本质是α不能太大(如图1);需测量多圈的时间,但运动时间不能太长,一般测4到6圈的时间;h不是纸面到悬点的距离,而是纸面到悬点的距离h1减钢球做圆周运动时球心到纸面的竖直距离h2,即h=h1-h2。
(3)教学活动建议
对思考问题1和思考问题2,可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教师适当补充完善,引导学生画出受力示意图;思考问题3和思考问题4,基础好的学生可独立思考后回答,基础薄弱的学生在教师引导后回答,然后教师点评。需注意的是教师在点评实验时,可把某一组学生做的实验过程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放大和放慢。
3 实验探究过程
选取其中一组学生的实验探究过程如下:
(1)实验目的
验证物体所受的合力是否等于物体所需的向心力。
(2)实验原理
构造一个圆锥摆如图1所示。一方面,由小球所受的重力与绳拉力的合力计算提供的向心力F =mgtanα;另一方面,由小球运动的角速度及旋转半径计算需要的向心力F =ma =mω2r=mr( )2;验证物体所受的合力是否等于向心力。
(3)实验操作过程
实验安装前用托盘天平测量钢球的质量。安装好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测量纸面到悬点的距离h1。圆锥摆摆动时开始记录时间和圈数。当钢球比较稳定地做圆周运动时,随即手与钢球分离,同时用秒表记录钢球做圆周运动的时间t和圈数n,再通过纸上标有半径的圆读出钢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并估测钢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球心到纸面的竖直距离h2。
4 记录数据和数据分析
建立表格并把记录的数据填在表格中,表格中数据的单位都是国际基本单位或导出单位,并用Excel软件计算向心力和合力,其中一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如表1。
对 “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实验,计算的向心力和合力几乎近似相等(如表1)。向心力的表達式得到了验证,即实验结论为钢球受到的合力提供了钢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学生通过“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实验,深刻体会向心力并不是物体额外受到的一个力,而是按效果命名的力,是由其他性质的力提供的。实验的结论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的。
5 误差分析
学生对实验误差进行分析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误差主要有:一是 h=h1-h2的测量,误差来源是估测球心距纸面的高度h2;二是手与钢球分离后,钢球很难做匀速圆周运动产生的误差;三是测量半径和时间产生的误差,由于钢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受空气阻力,转动半径在逐渐减小,而且半径的测量是通过白纸上的同心圆估测的;四是测量钢球转动圈数时产生的误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6.
[2]王素坤.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模式的探索与应用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3]朱小青.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素养的反思[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47(11):4-7.
(栏目编辑 王柏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