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俊辉
摘 要:乐山市金口河区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筑牢底部、抓住优势、把握机遇,对标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短板,统筹推进经济发展、民主法治、文化建设、资源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让金口河人民获得真真切切的幸福感,走出“金口河小康之路”,力争率先在大小凉山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键词:全面小康;大小凉山地区;金口河
中图分类号:F2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0.02.001
文章编号:1009-6922(2020)02-05-06副题引题题一题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为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乐山市金口河区解放思想、提高站位,改革创新、担当实干,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力争率先在大小凉山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
一、乐山市金口河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成就
近年来,乐山市金口河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乐山市委、市政府以及金口河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践行发展新理念、落实发展新要求,聚焦脱贫摘帽目标,履职尽责、实干苦干,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举全区之力、集全民之智,打响脱贫攻坚战,实现一年一个新进展、一年一个新变化,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截止2018年底,贫困县摘帽“一低三有”全面达标,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0.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9905元增加到2018年的14244元。悬崖村脱贫攻坚实践、飞地产业扶贫等典型做法受到中央和四川省、乐山市各级党政部门的充分肯定,金口河区连续三年被评为“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县”。2019年4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金口河区退出贫困县序列,金口河区在大小凉山地区率先实现脱贫摘帽。
(二)发展基础全面夯实
以项目建设为龙头,精心布局,推动一二三产业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6:61:33。狠抓项目建设,枕头坝一级、沙坪二级水电站全面建成发电,成昆铁路复线、峨汉高速加快推进。传统工业加快转型,鑫河、川辉、金洋等工业硅企业全面完成环保技改。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启动生态食品加工园建设,建成乌天麻、川牛膝、食用菌等扶贫产业基地4万余亩,金口河区成功跻身四川省中药材基地重点县。坚持品牌引领,累计成功申请“三品一标”农产品共计15个,其中川牛膝、乌天麻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坚持发展全域旅游,科学开发大峡谷、大瓦山两大“国字号”旅游资源,大渡河金口大峡谷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景区,旅游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游客接待量从2011年的26.93万人次上升到2018年的70.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从2011年的7301.5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2.9亿元。大力发展商贸流通、电子商务、餐饮、娱乐等服务业,市场经营主体增加至4094户,第三产业产值由2011年的3.28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2亿元。2018年度,金口河区县域综合考核位列四川省58个重点生态功能区第12位。
(三)宜居程度大幅提升
立足打造“精品山城”,圍绕“北跨、南延、东跃”发展思路,完成区人民医院、区防震减灾中心、滨河路带状公园、农贸市场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区城镇化率提升至47.41%,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抓住扶贫开发政策倾斜机遇,建成“半坡彝韵”迎春村、“梦幻水墨”顺河村、“田园风情”同心村、“溪谷象鼻”象鼻村等特色彝家新寨,在乐山市率先实现了彝家新寨行政村全覆盖。切实履行生态保护责任,始终坚持环境优先、保护与发展并重的理念,全区森林覆盖率从2011年的51%提高到2018年的57.76%。大渡河出入境断面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2015年,金口河区成功创建为四川省生态功能区;2018年,金口河区城乡发展位列四川省58个重点生态功能区第1位。
(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累计投入11.3亿元,每年民生投入均占财政总支出的60%以上,民生基础不断夯实。认真落实促进就业政策,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04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742人,失业率稳控在4%以内。坚持“小财政办大教育”的理念,出台“教育发展十条措施”,全面启动延风中学扩建工程,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严格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实现贫困学生辍学率为零,顺利通过四川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真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为“二甲”医院。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在乐山市率先建成智能家庭医生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乡镇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全覆盖。着力夯实卫生服务,强力推进“双创”工作,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深化“平安金口河”建设,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强化道路交通、非煤矿山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大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金口河区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测评常年位居四川省前列。
二、当前乐山市金口河区在决胜全面小康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脱贫摘帽高质量完成,民生不断得到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金口河区已经站在历史新起点上。金口河区“十三五”规划纲要从经济发展、民主法治、文化建设、资源环境和人民生活五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32项主要指标,其中23项指标已提前完成或预计在2020年可以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大气环境质量达标率等9项指标完成还需重点攻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产业结构单一,发展质量不高
金口河区经济体量较小,三次产业结构为6:61:33。工业在经济中占绝对比重,对资源、能源的依存度较高,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大,转型发展压力大。第一、第三产业均属于起步阶段,规模、品质等都还不高,三产间的关联度和耦合度低、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低,发展质量不高。
(二)要素制约明显,发展后劲不足
受区位条件影响,虽然有两大交通项目在抓紧建设,但是金口河区交通基础设施仍旧薄弱,交通闭塞的现状还未得到根本改善;受地形地貌影响,区内可用土地极为紧张,产业发展空间拓展不易;区内水电资源丰富,但电力资源不具备储存功能,枯水季节与汛期用电成本反差极大,电力资源就地转化利用率低,这严重制约了本地企业产能释放。
(三)人才瓶颈突出,引资引智难度较大
新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口河在党政、企业、专业人才方面已经处于落后局面,如果不采取措施,人才因素将会成为制约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短板。同时,金口河区招商引资缺乏比较优势,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日益凸显,引资引智的难度有持续加大的趋势。
(四)财政面临风险,小康需要攻坚
高质量脱贫摘帽后,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等刚性支出激增,财政收入却无新的增长点。2018年税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54.67%,综合债务率达75.53%,征收与支出矛盾较突出。同时,由于产业整体发展粗放、结构单一、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业增产增效压力较大,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压力较大,脱贫奔康还需针对这些问题重点攻坚。
三、未来发展的优势和机遇
(一)利好政策机遇叠加
近年来,中央作出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等战略部署,深入推进实施“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减税降费等一系列利好政策,重点扶持“三区三州”脱贫攻坚工作。四川省全力推动“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并把乐山市列为全省7个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支持乐山创建全省经济副中心、打造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乐山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千亿光伏产业集群”和“中国绿色硅谷”的目标,不断完善产业布局,持续优化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对签约项目特事特办、挂图作战,加快落实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为金口河区工业支柱产业发展带来了大好机遇。
(二)区位条件不断改善
金口河区属典型的边远大山区,是成都—乐山—攀西沿大渡河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随着成昆铁路复线、峨汉高速开工建设,金口河将增加两条进出大通道,快速融入乐山一小时经济圈,交通难题将一步消解。红华公司外迁后,大量占用及闲置土地将从根本上缓解全区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问题。随着不断发展,金口河区域品牌逐渐打响,品牌效应不断积聚,为全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水电、旅游优势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资源底蕴潜力巨大
金口河区内水系发达,水能蕴藏量达180万千瓦,现有大小水电站60座,总装机81.5万千瓦,年发电能力达40亿度。区内物产丰富、禀赋突出,以石灰石、白云石、磷、玄武岩等为主的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工业硅、磷矿产能分别达12万噸、60万吨。坐拥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四川大瓦山国家湿地公园、全国唯一的铁道兵博物馆三张“国家级旅游名片”,以及成昆铁路、乐西公路、小凉山醉美彝寨、三线建设遗迹、燃灯古佛道场等众多人文、历史、民族风情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大。川牛膝、乌天麻、红豆杉等一大批中药材和特色农产品已经在全省乃至全国崭露头角,具有良好的市场口碑。
(四)发展环境稳定向好
经过多年的脱贫攻坚,金口河区发展短板得到一定程度的补齐,教育、医疗、交通、住房等民生基础得到有力夯实,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群众思发展、盼脱贫、谋发展的愿望强烈。全区党员领导干部经历脱贫攻坚战役忠诚的大洗礼、信仰的大洗礼、能力的大洗礼、警戒的大洗礼、作风的大洗礼,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思想氛围浓厚,为率先在大小凉山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不竭动力。
四、乐山市金口河区在大小凉山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对策措施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深入推进区委“11357”战略,对标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短板,统筹推进经济发展、民主法治、文化建设、资源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让金口河人民获得真真切切的幸福感,走出“金口河小康之路”,力争率先在大小凉山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1.推进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着力在培育骨干、壮大总量、提升质量上下功夫。认真抓好大渡河流域水电资源开发,早日开工建设枕头坝二级、沙坪一级水电站,使区域水电装机容量开发达到16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80亿度。强化能源保障建设,统筹考虑区内骨干企业大网联网、网上扩容以及新上项目用电、境外引电等问题,积极争取红华公司666变电站使用权,加快桠溪220千伏变电站建设,全面完成农网改造提升工程,初步构建以666变电站为核心、220千伏为骨干、110千伏为支撑、35千伏及以下为基础的电网体系。优化发展冶炼产业,调整发展矿采产业,推动老汞山二采区磷矿资源开发,拓展延伸产业链条,积极争取玄武岩纤维矿产业园区落户金口河区,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土地、交通运输等要素资源配置,用好用活红华公司存量资源,加快“金犍”飞地园区建设,进一步增强园区承载能力,提升产业聚集水平。
2.推进生态有机农业深度发展。坚持“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促融合”发展路径,按照“一园二带九基地”特色产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以生态、有机农业为代表的特色农业。鼓励支持宏祥、腾润等龙头企业,推进乌天麻、川牛膝中药材深加工,发展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继续巩固老鹰茶、食用菌、银杏、野猪、野鸡等特色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坚持品牌引领,打好生态、绿色、有机“三张牌”,提升品牌效应。到2022年建成绿色有机产业基地10万亩、有机畜禽产品基地10个,认证“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20个以上。加快完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确保农畜产品源头安全。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建立农村经纪人队伍,推动农民职业化发展。
3.推进旅游新兴产业强势崛起。突出“三张名片”特色优势,不断强化宣传营销,大力引进战略投资,着力打造大瓦山国家湿地公园、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两大核心景区,推进湿地公园观光、度假特色小镇、生态康养基地、生态露营地、暗夜星空观景平台等项目建设,打造中国最美峡谷旅游目的地。按照“小骨架、高颜值、大产值、主题化”的思路,加快打造红华三线记忆小镇、胜利休闲避暑小镇、永胜观光康养小镇、吉星田园风情小镇等10个特色小镇,推动曙光、迎新、建设等一批新村景点化发展,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加快发展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配套设施、服务产业,构建智慧旅游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项目、产品,办好主题演艺、节庆推介等文旅活动。
(二)统筹城乡融合发展
1.构建畅通便捷交通。围绕出境公路高速化、乡镇公路等级化、村道公路网络化、入户道路便民化的目标,大力实施“51335”交通发展规划,对外全速推进成昆铁路复线、峨汉高速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一举冲破阻滞金口河开放发展的“动脉血栓”;对内加快旅游交通环线、大渡河二桥等重点项目建设,开工建设G245线改线隧道工程、客运站等项目,统筹推进通乡路、通村路、联户路、产业路建设,全面打通域内的“毛细血管”。
2.精心打磨精品山城。继续按照“北跨、南延、东跃”的思路,科学破解土地难题,着力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加快中心城区和观音寺组团、官村坝组团建设,科学布局行政商务、教育卫生、生活服务等功能单位,形成“一中心两组团”城市发展格局。抓住枕头坝电站建设和大峡谷、大瓦山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黄金时期,通过大项目建设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带动城市建设的大发展。采取“疏解、植入、更新、优化”四大策略,依托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加快建设滨水慢城、记忆之城、山水新城,着力把金口河打造成小凉山腹地自然与人文风情旅游集散地和川西南“三线”文化体验地。高标准推进城市管理,建立科学的城市长效管理机制,优化配置农贸市场、停车场、公共厕所等场所,提升市政、园林、环卫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造宜居、宜家、宜业的最美人居环境,到2020年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文明城市。
3.全力建设美丽乡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美丽乡村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依托彝家新寨建设成果,继续整合幸福美丽新村、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按照城市街区建设的理念,通过风貌改造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建成一批功能配套完善、地域特色鲜明、人居环境良好的特色新村。持续深化“绿秀嘉州·多彩金口河”行动,加快大峡谷、大瓦山景区沿线风景休闲带和一批乡村精品景观节点打造。全面推进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和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实施“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促进农村环境品质化提升。
(三)筑牢绿色发展底线
1.强化铁腕治污。持续开展环保联合执法,加强监管重点排污企业,强势推进空气质量、矿采、冶炼企业等专项整治,坚决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确保所有企业达标排放。到2022年万元GDP能耗累计降低到35%,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95%以上。完善企业环境行为信用等级评价制度,切实增强企业环境保护的自律意识。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及时公布环境质量信息。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问责制和终身追究制。
2.加强环境保护。立足生态功能区发展定位,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坚决打好蓝天保卫、碧水保卫、黑臭水体治理攻坚、长江保护修复攻坚、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攻坚、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攻坚、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八大战役”。统筹实施植树造林、生态修复、功能提升,重点抓好大渡河流域、大瓦山国家湿地公园、八月林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建设,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努力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
3.推動绿色发展。积极推进“腾笼换鸟”战略,大力清理僵尸企业、僵尸厂房,盘活存量资源,承接浦江、沙湾等援建地区上游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极小的环境资源代价承载更高质量的发展。严守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生态红线,实施更严格的环境准入标准。强化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绿色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和复垦工作,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四)激发改革创新活力
1.全面深化改革。强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探索推进电力体制改革,通过组建售电公司、大网下电、趸售电价、大用户直供电等综合配套改革,不断降低企业生产用电成本。加快推进融资体制改革,加强银政合作、银企合作,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推进PPP等融资模式,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全面破解企业发展和城乡建设融资难题。继续做好行政审批事项“接、放、管”,推行政府一站式服务,区级部门非涉密事项、为民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方便群众办事。全面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深入推进军民融合,拓展与红华公司合作领域,盘活存量资源,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助力厂地共建共享、共谋发展。
2.狠抓招商引资。瞄准“高质、高新、高端”,更加侧重电子商务、商贸物流、新型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招商。在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社会事业、职业教育、道路交通、清洁能源等关键领域,开展重点招商,努力实现新的突破。加大项目包装推介力度,加强招商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突出以商招商、专场招商、协会招商,引进一批“投资有体量、技术有含量、带动有能量”的重大项目,到2022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100亿元以上。
3.注重人才培育。加快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努力营造重才、爱才、惜才的氛围,全面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用好用活人才引进政策,加快对紧缺专业大学本科生、专科技能人才、乡村实用人才的定向培养。强化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实现干部培训数量从调训少部分到全员化培训、培训资源从稀缺化到大众化的转变,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干部切实做到明政策、懂业务、知底线、守纪律。
(五)建设幸福金口河
1.巩固脱贫成效。实施集体经济壮大工程,加快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基地建设,稳步推进生态食品加工园、康养主题公园等项目落地落实,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发挥扶贫产业带动作用。建立健全防止致贫返贫长效工作机制,用好防返贫基金,抓好风险户精准识别,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予以兜底保障,提供资金扶持,促进产业增收,做到精准排查常态化、产业增收全覆盖、易搬后扶可持续、政策兜底强保障,及时化解各类风险,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深入实施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开展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弘扬新风正气,提高全社会文明水平。用好用活“鸽鸽讲堂、农民夜校、身边好人榜”三大阵地,深入开展“三比三看”活动,继续推行“幸福指数”积分和“负面行为”清单管理,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精气神”。
2.筑牢民生保障。坚持把新增财力用于民生投入,致力补齐民生短板。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强化创业载体建设和政策扶持,鼓励支持青年大学生、农村能人等各类群体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积极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全力推进15年免费教育,力争到2022年金口河区教育发展达到乐山市中上水平,恢复延风中学往日荣光。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发展市人民医院领办成果。巩固提升城乡体育设施,实现乡镇健身活动中心、村社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积极提倡“全民阅读”,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数字金口河”建设,用好融媒体中心平台,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发展,实现信息网络全覆盖。
3.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全面推进城镇管理、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和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依法治理。加强源头治理,创新社会矛盾大调解体系。深入推进“七五”普法,着力培养公民的法治信仰,不断提高全民法律意识,金口河区普法率达到90%以上。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平安建設,不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层层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执法检查和隐患整改,巩固稳定金口河区安全生产良好形势。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应急保障体系。强化食品药品领域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基层一线执法、联动监管机制,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统筹抓好生猪保供,严厉打击哄抬物价行为,保护好人民群众的“菜篮子”。
责任编辑:康 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