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视域下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

2020-06-15 06:25康璇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生态美学绿色发展生态文明

康璇

摘   要:生态美学以建设世界万物宜居、美好的生存家园为研究出发点,以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环境整体为研究对象,它倡导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和谐与生命互动;旅游以创设良好环境为前提,以为游客提供“诗和远方”的美好体验为目标,旅游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现。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生态美学为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有品质的审美体验、创设健康的生态环境、提供绿色友好的发展方式。为此,要在思想上以尊重自然为主题,导向上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思路上以生态理念发展旅游和治理城市为重点,设施上以建立家园感为宗旨,目标上以审美地生存为旨归。

关键词:生态美学;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生态文明;绿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0.02.007

文章编号:1009-6922(2020)02-43-06副题引题题一题二

生态美学以建设世界万物宜居、美好的生存家园为研究出发点,以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环境整体为研究对象,它倡导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和谐与生命互动。[1]旅游以创设良好环境为前提,以为游客提供“诗和远方”的美好体验为目标,旅游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现。旅游业是乐山的支柱产业之一,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是四川省委、省政府赋予乐山的重要使命。如何在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实现世界旅游目的地有效高质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等需求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建设美丽乐山与生态文明社会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生态美学在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中的特殊地位

美学作为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我国生态美学兴起于1994年,开始主要以介绍西方环境美学为主。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开始独立探索生态美学,生态美学在中国发展迅猛。何谓生态美学?曾繁仁先生在《试论生态美学的反思性与超越性》中阐述道:“广义的生态美学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生态的审美关系,而且延伸到以生态存在论为指导,研究人与人、人与艺术以及人与社会的审美关系,其实就是当代的生态存在论美学。”[2]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生态美学是一种人与自然融为“生态整体”的新的生态人文主义,是一种生态存在论的哲学与美学观。

(一)审视:生态美学引导人们审视生态资源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

1750年,德国美学家鲍姆加登公开出版《美学》一书,这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了。在西方现代思想的影响下,“人类中心论”的哲学观念体现在美学上就是以康德“人为自然立法”和黑格尔自然美是人的理念的“朦胧预感”为代表的主体性美学——即主体被极度高扬了,客体则被极度贬低了。针对这种理论的弊端,生态美学对传统“人类中心论”进行了反思,其最重要的理论原则是生态整体主义,其核心观就是“生态平等”,强调的是生物环链之中的平等。因此,人类的活动不应该以“我”为中心来无休止地掠夺自然资源,也不应该纯粹以“人”的主观审美趣味来任意改造自然,而应该在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前提下和谐地开展人类活动。

丰富多彩的自然生态资源是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也是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基础性资源和第一类资源,它决定了地区旅游的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传统工业文明时代的道德伦理原则局限在人类范围之内,它不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旅游产业以满足游客的需求为旨归,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体现在以人为中心、为人服务,自然往往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条件或者附庸。而生态美学是包含着生态维度的美学观。西方美学家认为自然存在的环境本身就具有“全美”的价值,生态美学承认自然同样具有内在价值,人的价值只有在与自然共生的情况下才有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宽阔视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断,不仅彰显尊重生命的绿色生态价值观,而且还蕴含与物共适的生态审美观,肯定了自然生态资源的丰富度、独特性,从“构建生命共同体”的独特视角有力地论述了自然本身的内在价值,是对生态伦理学的突破。

(二)反思:生态美学引导人们反思大众旅游产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现代工业革命中的负面因素——“唯科技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所造成的自然环境与生态的污染破坏日益严重,地球承载能力日渐减弱。按照原有的工业文明方式发展下去,人类的发展方式将难以为继。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旅游业已经成为拉动消费升级和带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但在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不少旅游目的地过分追求旅游活动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导致旅游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非生态”的问题,比如无序、过度开发旅游资源、超越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来满足消费者需求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生产力。”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生态美学将人与自然由“对立”引向“共生”,其核心命题是生生不息,应用到发展中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人类以征服自然为目的的价值观念,摒弃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方式,构建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体系。未来,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必须重新审视和思考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生态质量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而旅游经济的绿色发展又会促进和支持生态环境的改善。如果二者无法达成一致,“皮之不存,毛将附焉”,不仅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也会威胁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提升:生態美学是新时代旅游产业绿色发展的指南

工业文明时代资本的逐利性使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资本逐利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按照生态美学的思路,自然不是人类可以无度利用的资源,而是人类得以产生且赖以生存的本源。生态美学将事物的生态价值放在审美价值之前,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审美互动,自觉地考察人类审美活动对于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反思和批判审美活动对于环境的破坏[3]。保护与开发、生态与经济是每个旅游时代都必须要面对的命题。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但是人类的发展不能完全放弃发展,而是要在发展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旅游业相较于其他产业先天具有“绿色”属性,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两方面具有优势。生态美学在反思的基础上,为旅游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新的方向,即旅游业不是强调“不发展”“零增长”,而是要“绿色发展”。它引导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在不损害资源与环境再生能力的基础上,树立生态资源开发观,培育旅游绿色发展动力,更加突出在持续性基础上的“可发展”。

二、生态美学在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中的核心价值

旅游业与生态美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具有天然的耦合性。生态美学引导旅游目的地发展走向新方向,而旅游目的地发展则丰富了生态美学的内涵。

(一)生态美学为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有品质的审美体验

叶朗先生说:“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审美活动。”[4]基于李泽厚先生的美感层次论,旅游美感一般分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个层次。旅游通过满足视觉等感觉器官——满足“观看的欲望”——达到心意、神志的“自由的境域”三个层次实现不同层次的审美观照。如何满足不同的审美需求?“体验”是旅游美学的关键词:旅游是对生命价值和精神自由的体认与追寻,旅游美学的落脚点在于体验,所有的感官都被调动起来了。旅游作为审美实践或审美体验,旅游者在空间内以及空间的转换中追求体验,实现审美价值。生态美学把形式的“静观美学”转变到“参与美学”,强调眼耳鼻舌身整个身体介入,落脚点又回到了“体验”。旅游资源开发或旅游目的地建设是要将人共同的情感和审美需求与旅游资源或旅游目的地的地方个性、文化特性进行交融。旅游资源的世界性是要让旅游者在目的地以非同质化的形式“看到”时代所倡导的美,使游客在全方位的体验中获得澄澈、无忧、审美、超越的感知。

美之差异源于旅游者在自然之中体验后所触发的情感差异。生态美学将人与自然引向“共生”,为旅游体验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角度。一是源于自然的“返魅”——恢复自然的神圣性、神秘性与潜在的审美性。宗白华提到:“自然、素朴的白贲的美才是最高的境界。”[5]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去芜存真、返璞归真,以素朴、本真的形式更能形成直击心灵的美感。二是源于生态的体验,挖掘、整合自然中别具生活美感的核心要素,以创意组合、深度体验带来的高质美感打动人心,形成情感消费,实现审美时代人性的完满与精神的自由。在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中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生态本真的面貌,增加旅游者的体验度,避免大兴土木等有损自然景观的做法,充分调动游客身体的参与,让游客在体验、感悟中增强环境意识,使生态旅游区成为提高生态意识的天然大课堂。

(二)生态美学为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创设了健康的生态环境

“生态”不是一个实体性概念,而是一个关系性概念。从生态审美的高度来看,就是要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即生态健康。而现实是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更多地是基于“自我”的角度来判断事物美丑、选择行为方式,而较少地考虑审美偏好的生态后果,因而极大地破坏了环境。尽管旅游业是资源、能源消耗低的产业,但并不意味着旅游业天然就是无污染、低能耗、零碳放产业。相反,旅游业是能源消费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旅游业在开发、建设、运行、消费的过程中存在不少隐蔽性、潜在性的生态环保问题。

世界旅游目的地是一个比较全面、综合性的概念,是指具有可持续的旅游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必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地理区域。它面对的游客范围广、旅游软硬设施条件高,要求能为旅游者提供有品质、有质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反映在旅游活动中便是乐游,反映在生活中便是乐居。生态美学反思和批判人类审美偏好的生态后果,努力倡导一种有利于生态健康的生态审美观,引导在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过程中关注和重视生态问题,从而使美学在拯救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三)生态美学为世界旅游目的地提供了绿色友好的发展方式

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财富,却破坏了自然环境,生态美学从美学的角度寻找解决生态问题的方法,美学从殿堂走向日常生活并应用于实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被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意味着将美学引向对人类的生命与生存的思考。那就是海德格尔所向往的人类“诗意地栖居”,最终实现“审美的生存”。

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背景下,传统以“人化自然”为特点的美学观日益显示出局限性,而新的生态美学观彰显出其合理性。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指导原则与思想观念会发生重大转变——从人类中心转向生态整体,由“战天斗地”转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未来旅游业一是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改变人类以征服自然为目的的价值观念,更加注重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旅游开发向集约型转变,从根本上使生态旅游系统的运行控制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范围之内,更有效地保护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二是改变旧有旅游消费观念,以更加低碳、环保、文明的形式实现旅游目的。

三、生态美学引导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迈向新发展

(一)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思想上以尊重自然为主题

生态美学为旅游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干事谋业,思想先行。在生态美学的指导下,一是要树立生态意识。新时代要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推动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地方政府在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运营的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要态度鲜明,全面落实“环保优先、生态延续”的发展理念,健全和强化约束与激励相容的政策机制,为保护碧水蓝天建立坚强的体制后盾。旅游企业应在谋取经济利益的同时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主动在旅游项目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实施等方面执行绿色标准、创造绿色产品、减少自然生态资源损耗。旅游消费者应树立绿色消费的理念,提高绿色旅游素养,积极参与绿色旅游环境的营造。二是要理解战略意义。生态美学是美学为适应生态文明向新的社会文明转型所做出的适当调整与必要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福祉、关乎国家发展的可持续性。旅游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要坚定不移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把旅游的生态化发展纳入制度化轨道。三是要树立大局观念。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要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短期经济效益和长远生态效益结合起来。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理念,切实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和生态的良性互动。

(二)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导向上以绿色发展为引领

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绿色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旅游业是资源性产业,旅游产品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来自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及其价值的体现。只有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发展,旅游业才能获得永续发展的空间。绿色发展能把资源与环境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一是旅游发展不超越生态承载力。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坚持生态整体观,将环境影响评价与旅游规划、旅游开发紧密结合,推动全域旅游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二是把绿色发展融入到旅游产业链条。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要推动以景点观光为主的旅游形式向休闲度假综合型旅游形式转变,推动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坚持绿色发展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旅游业的前提,拓展绿色宜人的生态空间,打造生态体验精品线路,推出生态产品,推进旅游业生态化、低碳化发展。三是建立健全绿色发展的制度和法规保障。推行绿色认证制度,建立健全以绿色景区、绿色饭店、绿色建筑、绿色交通为核心的绿色旅游标准体系,引导企业执行绿色标准。严格执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保障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拓展生态补偿制度应用范围,争取将补偿资金向旅游绿色发展地区倾斜。建立绿色发展考核评价和问责制度,设立绿色发展具体考核目标和考核办法,建立起“绿色”政绩考核评价和问责制度,把全面推动绿色发展落到实处。此外,不断完善地方立法生态保护体系。乐山已出台了四部地方性法规《乐山市中心城区绿心保护条例》《乐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峨眉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和《乐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均与生态环境有关。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从生态和旅游共生发展的角度,通过立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发展的“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划定旅游绿色发展的底线。

(三)天人合一,乐游乐居——思路上以生态理念发展旅游和治理城市为重点

世界旅游目的地意味着社会、旅游和人的全面现代化。拥有高质量的生态、高质量的游客、高质量的产品、高质量的城市管理,才有高质量的旅游业。生态美学视域下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应该是用生态理念促进旅游发展和治理城市,用旅游收益来反哺、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一是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和旅游结合起来的直接形式就是发展生态旅游,将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统一。可以依托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以及各级自然风景区等资源禀赋,在严格把控旅游环境影响的前提下创新生态旅游活动内容,突出生态旅游活动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生态康养、生态运动等功能,促进生态旅游与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的融合。乐山市可以利用好“一湖五湿地”,建立生态休闲旅游风景区,开展野生动植物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如适度开发观鸟基地等以鸟类为主体的自然观光景点和湿地芦苇景观等;挖掘湿地特有的药用植物资源价值,研发特色医疗保健产品;利用湿地植物资源优势,收集冬季干枯芦苇、香蒲等高杆纤维植物,开发造纸、苇编等循环经济产业。二是筹划建设国家公园。乐山市“三县一区”是限制开发区域中的生态功能县,其中沐川、马边、峨边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应该按照生态功能定位谋划发展,打造国家公园,在游憩、生态体验、科普教育等方面体现公益性,而在国家公园及其周边区域的特色小镇开展注重教育性、体验性和环保性的旅游活动项目。同时在发挥国家公园公益性的前提下,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夯实发展基础。三是用生态理念治理城市。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重要载体之一,其生态效果直接影响城市的吸引力。可以借助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契机,减少城市开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恢复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充分利用城市范围内河、湖、池塘等水系和绿地、公园、可渗透路面、道路透水铺装等城市配套实施,科学规划城市布局、建设生态空间,依靠自然资源的自给能力促进城市体系内部新陈代谢,提升城市自循环能力。

(四)顺物自然,无容于私——设施上以建立家园感为宗旨

“家园意识”是具有当代色彩的生态美学观的重要范畴之一,它源于人们在现代社会中所普遍产生的一种失去家园的茫然之感。“家园”是人最终的情感依归。“旅游目的地”一词中“目的地”强调了旅游给予游客的归属感,它不同于“旅游常住地”“旅游过境地”“旅游集散地”。与生态美学中的“家园意识”相关的另一概念是“场所意识”。环境美学家伯林特认为“美好的生活场所能带给人愉悦的体验,人们对它的记忆中充满了情感;环境恶劣的场所则会对人造成伤害,侵害人的美好生存”[6]。不论是“家园意识”还是“场所意识”,具体到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中就是为游客营造家园感,通过环境的营造达到“宾至如归”的景象。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建设需要实现旅游产业的综合化,包含了旅游要素的融合、产业的融合等。生态美学引导旅游业通过改善生态环境的洁净度、生活环境的便利度、生存环境的安全度来创设有归属感的旅游环境。

一是建立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世界旅游目的地需要本地旅游业承担起更多的公共服务责任,重点在信息服务、公共交通、安全保障、教育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完善旅游信息系统,依赖人工智能、大数据获取大量实时数据,包括目的地的天气、航班信息,结合智慧旅游项目,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综合化的旅游服务。完善旅游公共交通服务体系,重点在完善自驾游服务体系,实现自驾车无障碍旅游。加快推进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安全旅游目的地”战略,强化旅游安全设施,形成完善的旅游紧急救援系统和保险系統。二是推进旅游设施的公共化。随着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全域旅游显现出比传统狭义景区旅游更大的吸引力,其旅游发展的区域已向城市、乡村全领域拓展。要在这些区域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的配套,把旅游设施的使用主体由游客扩大到本地居民,提高设施使用率,减少因闲置等造成的浪费,突出共享,体现旅游业的民生属性。三是大力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如绿色交通、绿色建筑、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等,使城市发展更加低碳、安全、舒适、智慧,发展更具可持续性。

(五)万物齐一,自然而然——目标上以审美地生存为旨归

旅游是诗和远方的珠联璧合。“诗意地栖居”并非要耗尽大地,而是与大地亲和友好、和平相处,并在其中审美地生存。“好的生活”是“美的生活”的现实基础,“美的生活”则是对“好的生活”的升华。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日益强烈,从“好生活”向“美生活”转变是旅游新阶段的需求。人们希望通过观光、休闲、度假等体验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实现自我提升,依托自然生态的旅游是满足人们这种旅游需求的最佳方式之一。把“好”变为“美”,需要在旅游行为上加以落实。一个完整的旅游体系,不但包括旅游的建设者、旅游的经营者和旅游的管理者,而且还包括出游者即游客。世界旅游目的地要做到绿色发展,没有游客身体力行、以身示范,“美”难以实现。一是要树立生态旅游消费风尚。旅游应该是在给旅游者提供赏心悦目旅游体验的同时,让他们能够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获得情境的陶冶,从单纯地享受环境走向更加自觉地保护环境,在环境中改变行为、在行为中改变观念。二是强化居民生态责任意识。“诗意地栖居”是市民的美好愿望。“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悠然栖居于家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生存状态和真切向往。应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公民树立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的理念,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促进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等社会良好风尚。培育生态文化,将生态文化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文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余开亮.儒家的生态智慧与美好家园建设[N].光明日报,2019-7-15.

[2]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的反思性与超越性——兼论中国美学的发展[J].上海文化,2015(08):17-27.

[3]程相占.生态美学:迈向生态文明的美学转型[EB/OL].人民网,2019-7-15.

[4]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30.

[5]宗白华.艺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6][美]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M].张敏,周雨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秦利民

猜你喜欢
生态美学绿色发展生态文明
怀特海有机哲学审美经验观的生态学审视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和谐之美
浅谈绿色设计中自然材料的运用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