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洋
(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八五六分公司,黑龙江 虎林 158418)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水稻是本省主要的粮食作物。截止到2019年,种植面积达到了4350万亩,比上年增加400万亩,预计总产可达185亿公斤。同时水稻全部实现无公害化种植,绿色有机水稻种植面积发展到1850万亩,增加100万亩以上。采用水稻机插秧栽培等机械操作技术是提高水稻种植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具有效率高,劳动力投入少等优点,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对我省乃至全国水稻生产意义重大。
水稻机插秧技术是使用插秧机将适龄秧苗按农艺要求和规范移栽到大田的技术,既克服了人工插秧的缺点,又兼备了直播的优点,具有基本苗数稳定、通风透光、病虫害减轻、抗倒伏、稳产高产等优点,是一项集农机、农艺于一体的系统性技术。
据推算,机插秧作业费每公顷大约在1000元左右,和手工插秧作业相比,费用降低一半。机插秧的秧池田与大田用地比例为 1∶100~120 左右,而手工插秧的秧田与大田用地比例为 1∶15~20 左右。 由于增加了减少的育秧田的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了水稻产量效益,因而大大降低了水稻育秧成本和用地成本。
机插秧育秧秧期短,育期推迟,错开了水稻病虫的生理发生周期,因此病虫害轻,用药次数减少,稻谷农药残留低,提高了水稻品质。同时,因机插秧行距较手工秧大,株行距比例适中,通风透光条件好,光合作用强,生产的稻谷不仅产量高且米质好。
水稻机插秧技术特点:定量有序、宽行浅栽,比较符合稻作生产特点。随着农业的发展,现代农业由原来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模式转变,为稳定和提高水稻产量,水稻种植机械化栽插实现宽行、浅栽、定穴、定苗栽插,在大面积生产中跟人工栽插相比,由于穴苗数足而保证了水稻够苗足穗,为稳产高产奠定基础。
选择排灌良好、运输方便、便于管理的水田作秧田,按照秧田与大田 1∶80~100 的比例备足秧田。清除残茬杂物,打碎土块,整平床面。床土宜选择菜园土、采用机械或半机械手段碎土、过筛、拌肥,形成酸碱度适宜(pH 值4~6)的营养土。大田需要营养土 1500 kg/hm2,集中堆闷。选择通过审定、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抗性强的品种。检查种子的纯度、精度及病虫感染率等。在背阴通风处,将种子堆置3~5cm厚,晾晒 1~2 d。清除种子中的杂质,为提高发芽率进行催芽,要求种子“破胸露白”即可。
根据机插适宜秧龄,参照当地常规机插时间确定播种期。秧盘按大田 225~375 张/hm2准备,双膜育秧采用幅宽1.5m、孔距 2cm×3cm、孔径 3mm 的有孔地膜 。在软制秧盘上铺放2.0~2.5cm 厚的床土,铺平并浇足水分,待淤泥沉实后方可播种。精量播种播量一般为 75~90 g/盘,均匀播种,避免堆块影响种子发芽。播种后覆土 0.5cm 左右,以不见芽谷为宜,覆盖土不宜用拌肥土。覆土过后为保证秧苗的正常发芽,需要在床板表面覆盖一层农用秧膜,对穴盘秧苗起保护作用,保证出苗率。
出苗期以保温保湿为主,透底水的条件下,出苗前不浇水,温度控制在30℃左右,超过35℃时应揭膜降温。出土 2cm 左右时揭膜炼苗。秧苗生育后期,插秧前3~5 d除去棚膜炼苗。如发现植株矮小、叶色发黄、养分不足时要追施送嫁肥,移栽前控水。
起秧,要做到随起随运随插,不插隔夜秧,尽量减少机械损伤。起秧前1d浇足水,起秧后尽快放到大田中,避免阳光直射秧苗根部。
有机水稻栽培不施用化学合成肥料,施用有机肥,以基肥为主(75%~80%),分蘖肥和穗肥各占总量的10.0%~12.5%。
3.2.1 基肥
基肥是水稻插秧以前对大田施用的肥料,基肥施用要 早,做到“田等秧”。基肥用量占肥料总量的75%~80%,以掩青绿肥、腐熟农家肥和高效有机肥为主。大田基肥最好实行全层施,施后耙地。
3.2.2 分蘖肥和穗肥
移栽后10d内分2次施完前期追肥。第1次追肥移栽后2~3d施;第 2 次追肥移栽后 7~8d施。穗肥一般在移栽后15d 左右施入田间。
3.2.3 粒肥
粒肥是水稻在抽穗扬花期及以后施用的追肥。粒肥应该看苗、看天酌情施用。苗不黄不施,天多雨不施。一般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粒肥施用应避开开花时间,以傍晚或晴天早上为好。可用高效有机肥叶面喷施。
插秧时,田间保持薄水层,水层不超过 20mm。返青期田间保持水层在 40mm 左右,低于 5mm 及时灌溉。秧苗返青后,根系恢复正常,保持田面湿润状态,促进分蘖早发。分蘖前期 3~5d 灌次10mm 以下的薄水层。够苗后为了抑制无效分蘖的发生,促进根系生长,需要进行晒田。拔节孕穗期田间保持 10~20mm 水层。抽穗开花期水层控制在 5~15mm。乳熟期田间水分保持湿润状态,3~5d 灌 10mm 以下水层。黄熟期干湿交替,水稻耗水量已经急剧下降 ,灌溉采用干湿交替,遇雨要及时排水,收获前 5~7d 断水。
稻田杂草可在整地前早上水促进杂草早发,然后整田灭草;在水稻生长季可依靠人工除草,也可在稻田散养鸭子,既能除草,也能除虫。病虫害防治施药时间、用药品种与剂量应以当地植保站的病虫情报为准。药剂应选择非化学合成药剂,满足有机产品的生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