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健 赵丽丽 姜立刚△
1)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 2)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3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随着年龄增大发病率越高,流行病学统计[1],年龄>65岁人群的帕金森病患病率为1.7%(95%CI1.5~1.9)。据此估计中国有170万PD患者,至2030年将达500万。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能力,非运动症状是影响PD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能够治愈。通过药物改善临床症状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治疗手段,药物的选择既遵循一般原则,也要考虑患者的疾病特点,不同临床类型的PD患者药物选择也不尽相同,如抗胆碱能药物对帕金森震颤症状的改善较有限[2]。目前认为帕金森病的发生与遗传、年龄、环境、饮食等多种因素均相关,大量的研究致力于探讨社会、生活、环境因素与PD发病的关系,亦有研究探讨不同临床类型组成与各种因素的关系,但发病年龄、原发性高血压及糖尿病史是否能够影响帕金森不同发病类型尚未有定论。
1.1调查对象收集2017-12—2019-12在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吉林市中心医院住院的吉林市区居民PD患者177例进行综合分析。纳入标准:(1)确诊帕金森病:诊断依据由临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神经内科专科医师根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及运动障碍学组、英国帕金森病协会脑库临床诊断标准做出诊断;(2)吉林地区常驻居民;(3)年龄≥30岁。排除标准:(1)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及其他锥体外系疾病患者;(2)精神障碍等不能配合者;(3)严重内科疾病(如心、肝、肺、肾功能不全)患者。
1.2调查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和标准化的调查用语,在统一的时间内对每个被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相关定义如下:(1)吸烟史:累计吸烟在每天20支持续5 a以上;(2)饮酒史:每周至少饮 1~2次(≥50 g);(3)糖尿病史: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4)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血同型半胱氨酸值>15 μmol/L者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5)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M):尿酸值男性≥416 μmol/L,女性≥357 μmol/L。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变量赋值表见表1。
根据首发症状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以肢体震颤起病为主要特征的分为震颤型,以僵直、行动迟缓起病为主要特征的分为运动迟缓型;将每种影响因素与PD不同起病类型进行统计,其中以震颤型起病患者77例,以运动迟缓型起病患者100例,伴糖尿病史者32例,伴吸烟病史者28例,伴饮酒史者17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史者68例,伴高尿酸血症史者80例,起病年龄>50岁者158例。见表2。
表1 相关变量赋值表
表2 2组基本资料的统计
表3 不同因素帕金森病患者临床分型比较
经统计学分析,不同性别、饮酒史、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尿酸血症史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史与PD不同临床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本次研究虽未得到上述影响因素与PD起病症状具有相关性的结论,但从表3中可看出伴糖尿病史、高尿酸血症史震颤比例和运动迟缓型比例相当,吸烟、饮酒人群以运动迟缓型多见。
研究表明,PD患者临床型以震颤型居多,其次是强直型,而混合型最少[3]。多数学者将起病年龄在50以下称为早发型帕金森病,起病年龄在50岁以上称为晚发型帕金森病,早发患者较多以行动迟缓起病,运动症状较重,而晚发患者以震颤起病较多见[4-5]。
帕金森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吸烟是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热点。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是对帕金森病起保护作用的主要成分,动物实验研究显示,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作用于脑内黑质纹状体等神经细胞,通过烟碱型胆碱能受体(nAChRs)途径促进多巴胺的释放[6]。在利用鱼藤酮诱导帕金森病的小鼠模型中,尼古丁通过烟碱型乙酰胆碱能受体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7]。2011国外的一项Meta分析[8]显示,吸烟者与既往吸烟者患PD的可能性均低于不吸烟者。2016年任丽丽的一项Meta分析认为,从吸烟年限、吸烟状态及吸烟量三方面的研究显示吸烟与帕金森病的患病风险呈负相关。吸烟与PD的起病类型有无影响目前尚无定论,我国有研究报道认为[9],吸烟者以强直-少动型起病为主,与NICOLETTI等[10]的研究相似,但叶晓来等[11]研究显示吸烟较多者易以震颤起病。
国内外有较多关于饮酒与帕金森病的研究,部分研究显示饮酒对帕金森病存在保护作用[12]。针对糖尿病能否增加帕金森病发病的风险有较多争议,有学者试图从病因学及病理生理学机制阐明糖尿病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研究显示,帕金森病典型的病理改变是以α突触核蛋白为主要成分的路易小体的形成,胰岛素抵抗不但可引起α突触核蛋白的毒性作用,同时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加重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13]。糖尿病患者长期控制不良的高血糖亦可通过氧化应激反应、蛋白质的非酶糖化等途径产生神经毒性作用,因此,高血糖是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14]。在流行病学调查方面,国外一项前瞻性研究[15]显示,2型糖尿病与PD患者的姿势不稳和步态异常有关,糖尿病可加重帕金森病步态异常和肌强直症状,而对静止性震颤和行动迟缓则无明显影响,提示糖尿病患者可能影响帕金森病的起病类型。
近年来大量研究同型半胱氨酸及尿酸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有学者认为尿酸对多巴胺能神经元起保护作用,尿酸可增加MPTP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通过激活 Nrf2-ARE抗氧化通路实现对脑组织的抗氧化作用[16],高尿酸水平能降低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并且延缓帕金森病的病程及预后,是帕金森病的保护性因素[17]。
循证医学已经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增加脑血管病的风险,Hhcy可引起内皮细胞损伤、影响脂类物质代谢,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18]。研究提示,血浆Hcy水平与PD患者的认知障碍呈负相关。在流行病学调查方面,Hhcy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19-20],血浆Hcy对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Hhcy是否为帕金森病患病的危险因素仍需进一步研究。
本次调查针对常见的帕金森病影响因素中的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吸烟、饮酒及年龄进行分析,未得出明显的帕金森病不同类型与上述影响因素的关系,这可能是本次数据采集数量较少,且局限于病例对照研究,国内外针对不同临床类型起病的帕金森病影响因素相关分析亦无明确定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更加广泛地选择对象来源,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提高样本质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