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苏 周敏
WHO(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表明,超细颗粒物(UFP)能够随呼吸进入人体循环系统,对健康有明显的伤害作用,WHO的报告也建议各国政府制定法规,对发动机排放的超细颗粒物进行控制。尽管汽油车的颗粒物排放并不像柴油机显著,但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GDI缸内直喷技术会增加汽油机细颗粒的排放。随着全社会对机动车污染的日益关注,汽油机颗粒物排放日益成为全球法规的监管重点。欧洲和我国都在近期实施的法规中明确了车辆颗粒物排放限值,从控制超细颗粒物排放的角度出发,对车辆单位里程排放颗粒物的数量和重量提出了要求。
汽油颗粒捕获器GPF,是当前最有效的控制汽油机颗粒物排放的技术手段,已经开始在部分市售车型上装备,在国六和欧六阶段大量上市。本文从应用GPF的必要性、设计因素,应用效果等角度阐述了汽油机颗粒捕获器的典型特征,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为满足更加严格的能耗要求和二氧化碳排放法规,过去十年中,欧洲乘用车市场中汽油GDI发动机份额显著增长。与欧洲类似,由于我国机动车第三阶段油耗法规的实施,小排量的缸内直喷汽油机已经是市场主流。
在欧洲市场,2008年GDI发动机市场份额仅3%,到2018年已经达到50%。中高端汽车品牌中,GDI发动机已经是主流车型的必选技术(图1)。
2016年12月23日,环境保护部颁布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简称国六法规,法规包含国六a和国六b两个阶段。从2019年7月1日起,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十几个省份已提前开始实施国六,不满足国六标准的新车无法上牌。从2020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都将实施国六a阶段排放法规。从2020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都将实施国六b阶段排放法规。
相比国五法规,国六法规加严了对HC、CO、NOx等气态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要求,轻型车不分燃料种类和发动机技术路线,都需要满足相同的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排放要求。针对颗粒物排放,在WLTC测试循环下,排放数量不得大于6×1011个/km。从2023年国六b法规实施起,实车驾驶排放(RDE)车辆污染物排放也需要满足限值要求。
尽管GDI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油耗,但GDI发动机的颗粒物排放较高。实验显示,GDI发动机的原车排放普遍高于6×1011个/km,仅靠发动机自身难以达到法规对颗粒物数量的排放要求,必须采用后处理措施来降低颗粒物排放量。如图2所示,当原机排放为2×1012个/km时,装备涂覆过的GPF,能有效降低颗粒物的排放,其颗粒物的过滤效率超过了90%。
图1 GDI发动机在欧洲各汽车品牌中的销量占比
图2 GPF装车效果
根据美国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的研究,进气道喷射发动机(PFI)排放的颗粒物直径一般小于30nm,主要排放来自冷启动阶段。而GDI发动机排放的颗粒物,粒径一般较大,颗粒的平均粒径在高峰时为70~80nm,在发动机冷启动阶段为50~90nm。GPF通过扩散、碰撞和拦截三种方式捕获尾气中的颗粒物,较小的颗粒一般由于扩散作用,较大的颗粒一般由于碰撞和拦截作用被捕获。因此,新鲜状态的GPF对尾气中不同组分粒径的过滤效率并不相同。GPF对于较大和较小的颗粒物都有很高的过滤效率,但颗粒物直径在200nm左右时,过滤效率相对较低。
相比柴油机,汽油发动机在典型驾驶工况下的炭烟颗粒物排放要少的多。因此,GPF需要的再生频率更低,使用的壁流式载体相对DPF来说体积也小的多。GPF的工作温度比DPF更高,更有利于发生被动再生,较高的温度也使GPF上涂覆的三元催化的活性更好,有利于气态污染物的转化。
碳颗粒物在汽油机尾气中积累的量相比柴油机要少的多,因此GPF需要具有低背压损失和高过滤效率;在没有颗粒物积累的情况下,高孔隙率GPF允许更高的涂层上载量,同时三元催化剂涂层也能提升GPF的过滤效率。对GPF的设计要求可以总结如表1所示。
GPF的布置比较灵活,可以安装在发动机排气歧管紧耦合位置或者车辆底盘下。可以采用涂覆的GPF产生部分三元催化转化效果,减小系统所用的三元催化器的体积(图3)。
表1 GPF设计要求
将GPF尽量前移至紧耦合位置能提高GPF的再生效果,当前主流结构是将GPF布置在TWC之后,以避免GPF过快老化,同时保证GPF有效再生。但从优化背压的角度考虑,GPF的体积不宜过小,相比三元催化剂需要占用更大的发动机舱空间。为了确保车辆满足OBD法规的要求,需要在底盘下布置一个TWC,保证劣化后NOx的排放控制效果。
图3 典型的GPF布置方式
GPF背压与燃油油耗密切相关,与过滤效率也密切相关。GPF的设计参数如开口率、壁厚、孔密度、孔隙率,平均孔径和长径比等都会影响其背压表现GPF过滤效率与壁厚关系如图4所示。由于汽油机尾气中的颗粒物含量非常低,因此GPF的平均孔径需要被优化到在没有碳烟层时也能提供较高的过滤效率。以孔隙率为65%的GPF为例,其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与壁厚和孔密度相关,GPF过滤效率与目数的关系如图5所示。
优化GPF的长径比能有效的降低背压,在其他条件相同时,D143.8mm x L86mm 与 D118.4mm x L127mm的载体相比,背压减少了52%。
GPF装车后的过滤效率与驾驶工况密切相关,如在NEDC和WLTC工况下,PN的的数量有明显的不同。在激烈驾驶工况下,车辆会排放出更多的颗粒物(图6)。
图4 GPF过滤效率与壁厚的关系
图5 GPF过滤效率与目数的关系
图6 不同驾驶工况下GPF的过滤效率
带有涂层的GPF能部分替代三元催化剂的功能,降低系统的体积和成本。为满足更严格的OBD法规要求,欧6和国六系统都倾向于使用双级或多级载体方案来保证催化剂OBD性能。国六法规对于带有OBD涂层的GPF,要求OBD系统有针对GPF的诊断策略。涂层本身会增加系统背压,因此针对带涂覆的GPF,需要使用高孔隙率材料,高孔隙率的GPF能够在承载更高的涂层上载量的同时保证过滤效率(图7)。
图7 涂覆催化剂对不同孔隙率下GPF背压的影响
发动机尾气温度和组分都会影响GPF中所积累的碳烟的再生。在当量燃烧发动机系统中,一旦发动机偏稀燃烧,氧含量较高,GPF核心的温度达到650℃时就会发生再生。再生后GPF压降减少非常明显,GPF核心的温度也会很快降低到500℃。涂覆催化剂的GPF能够有效的促进炭烟的再生,使再生温度降低约100℃。
已有多项研究表明GPF是可靠的后处理技术。GPF能够在全寿命周期内将发动机排放控制在法规限制以内,且由于GPF中积累的灰分,其过滤效率在整个寿命周期中是逐步增加的。现有的耐久试验也显示优化过的GPF系统对车辆CO2的排放没有显著影响(图8)。
图8 安装GPF后车辆里程与油耗的关系
由于现有法规只要求测量尾气中固态颗粒物粒径大于23nm的部分,随着发动机技术的进步,某些采用了高喷射压力燃油系统的发动机不采用GPF,也能满足颗粒物数量法规限值要求。
随着测量技术的进步和健康环保的考虑,将更小的颗粒物也纳入法规要求的呼声越来越高。一项针对GDI发动机的测试表明,当考虑7~23nm粒径的颗粒物时,无GPF系统无法将颗粒物的排放控制在6×1013个/km以下。从过滤效率的角度出发,GPF是确保颗粒物得到控制的必备部件。仅考虑大于23nm的颗粒物,则GPF的过滤效率在60%~80%之间。若同时考虑大于7nm的颗粒物,GPF过滤效率能够达到70%~95%(图9)。
图9 GPF针对大于23nm和大于7nm颗粒物在不同RDE测试工况下的过滤效率
汽油颗粒捕获器GPF是一种高效耐久的颗粒物排放控制技术,能够有效的控制来自直喷汽油发动机的超细颗粒物的排放。GPF的过滤效率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提高,能够满足目前和未来阶段的法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