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2020-06-14 06:4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10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量表维度

(安徽省阜阳实验中学 安徽 阜阳 236000)

1、引言

近些年,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开始不断丰富和深化。“没有病就是健康”的健康观念已经被否定,而“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则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肯定。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心理健康也逐渐得到了教育认识和社会公众的重视。那么,体育运动作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手段,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又如何呢?为了验证这一问题,本文就采用对比实验的思路,研究了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实验对象与方法

2.1、实验对象

本研究选定的实验对象为安徽省阜阳实验中学初二四个班的200名学生。其中男生80人,女生120人,学生的年龄在13-1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3.50±1.03岁,所有学生均不存在严重的或不适合参与体育运动的身体疾病。

2.2、实验方法

将作者所带的安徽省阜阳实验中学初二四个班的学生,以班为单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实验组共有2个班的学生,共计100人;对照组同样也有2个班的学生,共计100人。在实验开展的过程中,结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实验组学生制定了一份体育锻炼方案(见表1),并利用课外时间实施。对照组学生则依然延续以往的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习惯,不进行任何人为干预。实验时间为16周,实验前后,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为评价工具,对两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并采用SPSS17.0对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对比与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实验结果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周步成,基于日本“不安倾向诊断测验”修订而成的、一份用于测量和评价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量表。由于该量表包括了中国常模,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是测量和评价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科学工具之一。因此,为了分析实验前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化情况,就利用该量表对学生实验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测量和评价。

(1)实验前两组学生心理健康评价结果的对比与分析。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中共囊括了一个效度量表和八个内容量表。其中,效度量表为测谎量表,用于衡量答卷的有效性。八个内容量表分别对应的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八个具体维度,评价的是中小学生在这八个心理健康维度上的健康水平。在采用该量表进行心理健康测评时的计分规则为:每个题目都设有 “是”和“否”两个答案,如果被测对象选择的是“是”则计1分;如果被测对象选择的是“否”则计0分。最终,在某一心理健康维度上的得分越高,说明被测对象在该心理健康维度上的问题越严重。八份内容量表的总得分越高,则代表被测对象的心理健康问题越严重。如果总得分在65分以上,则可认定为被测对象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障碍,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引导。表2中统计的是实验前两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试结果。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实验前,两组学生无论是总得分,还是在八个心理健康维度上的具体得分,均无明显不同,且在SPSS17.0中进行检验之后,P值均>0.05,也就是说,实验组学生测得的心理健康数据与对照组学生测得的心理健康数据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实验前两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基本一致,在心理健康状况方面存在同质性,从而确保了两组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之间的可比性。

(2)实验后两组学生心理健康评价结果的对比与分析。

表3 实验后两组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数据统计表

表3中统计的是实验后两组学生的心理健康评价数据。观察表3中的统计数据,并与表2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实验后,实验组学生在八个心理健康维度上的得分和测评总得分,相较于实验前而言出现了明显下降。同时实验组学生在八个心理健康维度上的得分和测评总得分,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学生实验后在八个心理健康维度上的得分和测评总得分,并且在SPSS17.0中进行检验时,两组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等六个心理健康维度上的得分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测评总得分也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也就是说,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测试结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测试结果。但是,根据表2中统计的数据可知,实验前两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测试结果之间是不存在显著差异的,具有同质性。在进行了为期16周的实验之后,开展了体育锻炼的实验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试结果却要显著优于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的对照组学生。这说明,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促使学生的心理向着积极、正向的方向发展。

3.2、分析与讨论

根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知,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促使学生的心理向着积极、正向的方向发展,是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据分析之所以会出现这一实验结果,主要是因为:(1)体育锻炼能够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非常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同,如果不能很好的适应青春期的变化,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往往就容易出现焦虑、忧虑、自责等消极负面情绪。再加上中学阶段的学习任务比小学阶段更多、更重,学习焦虑问题相应的也比较突出。而适度的体育锻炼则能够促进人体释放更多的内咖肽,并由此带给人愉悦的感觉,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进而降低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应激水平,提高学生处理应激情境的能力,帮助学生从上述消极、负面的情绪中摆脱出来。这一点也恰恰是实验组学生在接受了16周的体育锻炼之后,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等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学生的重要原因;(2)体育锻炼能够让中学生的自我概念更清晰、更客观。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增强,对自我的体验和感受开始逐渐清晰,开始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例如: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我不擅长什么、我的吸引力如何等等。如果在自我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和障碍,学生就容易出现不安全感和消极抑郁等问题。而体育锻炼能够让人的身体形态更好、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更优秀,让学生更自信,进而改善学生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让学生拥有更积极的自我概念。而学生在拥有了积极的自我概念之后,自身的消极抑郁情绪和不安全感就会降低,情绪心理就会更积极、更健康;(3)体育锻炼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很多体育锻炼项目都是集体性的,需要多人共同参与才能够开展。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相互之间就需要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而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有助于个体之间的交融,能够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朋友,降低学生的焦虑,让学生之间的交往更顺利,心情更舒畅。

4、结语

综合全文分析可知,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促使学生心理向着积极、正向的方向发展,是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因此,学校应将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促进价值重视起来,积极开发课外体育活动资源、创新课外体育活动形式、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内容,通过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促进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同步提升!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量表维度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