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0-06-14 10:3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10期
关键词:体育场地体育场馆场馆

(成都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对全民健身运动也越来越重视,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使得人们用于购买体育消费的支出逐年递增,尤其是《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 年)》、《“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不断深入,国民的体育健身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根据我国2013年开展的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的数据显示:全国大陆总人口13.61亿人,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2.45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46m2;全国169.46万个体育场馆,学校管理66.05万个,占38.98%,调查显示仅有30%的学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这使得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严重不足。要知道,同在亚洲的日本,国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高达19m2,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率达97.5%,以上数据一方面反映出我国体育公共资源的短缺,另一方面看出学校体育场馆利用率低,多数时间处于闲置状态。

201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学校应当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和社会开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广大青少年和社会群体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与体育场馆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但是,随着学校体育场馆逐步对社会开放,随之而来在工作中也暴露于出诸多问题,这值得我们深思。本文主要分析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中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可行性对策,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2、全国体育场地分布情况

2013年12月31日起,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铁道部、国家旅游局等联合开展的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对我国各系统、各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各类体育场地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体育场地169.46万个,用地面积39.82亿m2,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2.45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46m2。如表1所示,教育系统管理的体育场地66.05万个,占38.98%;其中高等院校共计4.97万个、中小学58.49万个、其他教育系统2.59万个,面积所占比例也是远高于其他系统,达到了53.01%,占全国体育场地面积一半多,如此高的比例使用率却并不高,研究数据表明,全国仅有三成的学校体育场馆对社会群体开放。

为此,从1995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体育法》、2009年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再到201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相应文件都呼吁:校园体育场馆应向公众开放,但在现实中遇到了诸多困难,使得20多年以来学校的对外开放度一直不高。

表1 全国各系统体育场地数量、面积情况

3、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意义

3.1、满足全民健身需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体育场馆是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物质基础,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一系列纲要陆续颁布以来,人民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体育锻炼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与体育设施供给不足之间产生了矛盾,因此,为缓解这一矛盾,满足广大群众对体育场馆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学校体育场馆对公众开放显得很有必要。

3.2、促进社区体育事业发展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使得社区群众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逐渐增加,学校体育场馆为之提供了必备的硬件设施,让群众的体育活动项目日益丰富,对学校体育的社会化、社区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逐步形成“家、社区、学校”这一模式的健康生活理念,学校体育场馆在非教学时段和节假日得到了充分利用,同时又让群众养成了终身体育的习惯,可谓双赢。这为社区体育事业的发展,构建社区与学校之间的和谐关系起着重要作用。

3.3、有利于增强在校生体育锻炼的意识

现在学生正在受多元文化的影响,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淡薄,多数时间喜欢宅在寝室,要么躲进被窝,要么坐在电脑前。而学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为体育教育内容及方式方法的改变提供了思路,外来群众经常性的进入学校进行体育锻炼,对在校学生做了直观性的教具,通过每天直观的视觉刺激,会逐渐对学生产生影响力,促使学生自觉的进行体育锻炼,让体育活动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有利于学习和生活。

3.4、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投资效益,物尽其用

据数据显示,全国只有近三成的学校实行对公众开放,而大多数学校的体育场馆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处于闲置状态,一边是群众体育锻炼没有足够的场地,一边又是学校场地大量闲置浪费,充分说明公共体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学校体育场馆利用率不高。如果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实行有偿服务或者承包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场馆的养护成本,缓解学校的资金压力,还可以增加场馆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了国有资产的投资效益。

4、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困境

4.1、安全责任方面

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公众开放,安全责任问题是需考虑的首要因素,由于社会人员情况复杂,进入校园后不可控因素太多,而我国学校体育场馆里中小学占了绝大多数,学生群体均为未成年,这样一来就增加了不安全因素,再加上中小学场地硬件设施有限,社会人员很可能因抢占场地与学生发生矛盾,或多或少会对学生造成伤害。高校具有优良的体育场馆硬件设施,且出入不像中小学那样需要繁琐的流程,因此成为了大多数群众的首选,但由此产生了诸如体育设施频繁使用造成的人为损坏、财产物资丢失等一系管理方面的问题,还有,若健身者因使用校区中免费提供的健身器材操作不当造成身体伤害、致残,甚至死亡等事故的,如何进行责任的划分?另一方面,采用有偿服务,在体育馆内适当对公众收取管理折旧费,又造成了以上的事故,那么校方是否更应该支付医疗费用呢?显然,若把责任方全部推给学校,以现目前高校的情况是没有能力承担这一责任的,同时还会严重打击学校对外开放的积极性。

4.2、维护经费方面

学校的体育场馆,不管是风雨田径场还是室内体育综合训练馆,都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对外开放势必增加其使用率,加快了老化速度,同时因人为的操作不当还会对硬件设施造成损坏。虽然学校有偿收取了个人锻炼者、单位运动会包场、企业户外素质拓展等场馆使用费,但上百万的体育场馆维护费数目巨大,收取的费用无法填补,而每年学校的经费使用都是有计划有预算且有限的,对于受损的场地不能及时得到维修,久而久之损坏就会变得更加严重,维护经费也会增加。因此,经费严重不足是制约着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很重要的原因。

4.3、组织管理方面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校方将会涉及相关职能部门协调分工问题,责任相关部门落实具体工作职责等问题,面对每天进入校园锻炼的社会人员校方需尽到告知义务,提醒要遵守校园的规章制度,对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体育设施要进行说明,必要时为其提供相应的体育技术指导,确保锻炼者的人身安全,避免不必要的纠纷。而实际情况是外来锻炼者不按要求着装,经常穿皮鞋、硬底鞋进入田径场锻炼,更有甚者推婴儿车、骑自行车进入场地,在场馆内吸烟等,这些不仅增加了自身受伤的几率,还会对硬件设施造成损坏。外来人员的素质问题为学校体育场馆的管理增加了难度。

4.4、体育场馆资源有限

据研究表明,目前学校风雨田径场的面积、体育场馆容量都很有限,这些有限的场馆资源在进行正常体育教学活动的同时,还要满足日常师生的体育锻炼,若再对外开放将会造成体育场馆的拥挤,影响锻炼效果。

5、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对策探讨

5.1、政府部门要加大扶持学校对外开放的力度

国家很早就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积极倡导学校体育场馆对公众开放,但由于学校自身各方面的困难,如场地容量不足、经费紧张、建设维护等诸多问题导致只有少部分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学校体育场馆的扶持力度,满足公众对健身场馆的需求,例如可以将用于举办运动会的体育场馆修建在学校里,把自主管理权交给学校,这样将会大大提高场馆的使用效率,在保障体育教学和师生锻炼顺利开展的同时,体育场馆的利民性和公益性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从而实现政府、社会和学校三方的共赢。

5.2、学校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

学校必须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以确保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可持续性,其中涉及到各部门工作职责、收益分配、场地维护、安全保障等一系列问题,每个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科学化的管理体系,在保证自身正常教学和师生日常锻炼的情况下实现资源共享,使公众在一种舒适的环境中锻炼,要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专业学生志愿者的作用,对参与体育锻炼的群众进行指导。场馆内外还应在醒目位置张贴相关的安全须知、器材使用说明、应急逃生出口、注意事项、相关负责人电话等标识、尽到告知义务。

5.3、充分利用保险制度,规避风险

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就会风险的存在,为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应提前向保险公司购买专项责任险,倘若在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期间有人员发生意外事故,将由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费用,学校通过合理的方式方法规避了责任风险,为促进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可持续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5.4、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

学校体育场馆绝大多数都是由国家拨专项资金修建的,因此在保证不影响教学和师生体育锻炼的情况下,部分场馆无偿向公众开放,另一部分收取相应的费用,只有将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才能保证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延续性,学校的体育资源才会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体育场地体育场馆场馆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研究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场馆风采
体育场馆经营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和经营的策略探究
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