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鸟语

2020-06-12 11:46赵丰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2020年16期
关键词:鸟语禅意爱德华

赵丰

远古,鸟破天荒地叫了。在我的意识里,这个世界最早的动物声不是恐龙的,也不是猿猴的,而是始祖鸟。是它,唤醒了大自然的沉寂。最初,山川、河流、森林、海洋都哑巴似的无声无息。某日清晨,一只始祖鸟突发臆想,张开喉咙“啊”了声,于是声音诞生了。

打开《诗经》,我聆听到了那么多的鸟语。《诗经》三百零五篇,七十六处写到鸟,合并重复的鸟类,整部《诗经》提到的鸟儿有三十三种。在那些泛黄的纸页上,我听到了相伴在河中小洲的雎鸠在“关关”和鸣,听到了黄鸟(黄鹂)在灌木丛中的“其鸣喈喈”,听到了燕子目睹亲人别离时的“泣涕如雨”,听到了雉(野鸡)飞向远方的“下上其音”,听到了鸿雁在空中翩翩飞翔的“哀鸣嗷嗷”,听到了沼泽深处的鹤在惊天长鸣:“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这些鸟语,将三千年前的华夏之野装点得灵动迷人。

这个世界,到处都有鸟的影踪。英国作家爱德华·格雷以“乡村人”的身份步入鸟的世界,对众多鸟类的生活习性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用极富文采的文字写出了《鸟的魅力》,以梦幻般的手法记录了数以百计的鸟鸣,向我们展现出鸟类无与伦比的天赋。

心灵与自然的对话,这是爱德华·格雷实践过了的,并且由此获得了生命的享受。正像他在《鸟的魅力》附录一《享受自然》中所表白的:“如果人们具有能从大自然中汲取快乐的能力,那么我们就会从大自然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快乐。”

千萬不要拒绝鸟鸣!这样,你会感到,你就是大自然的主人。

鸟语,你只有从中感受出禅意,才可以称得上智者。

宋代诗人李流谦《遣兴七首》中的“鸟语度溪风”是禅意,同为宋人的徐寿仁在《题昼寂轩》诗中的“鸟语惹花阴”也是禅意。明人苏濬借用徐寿仁的这句,在《鸡鸣偶记》中直抒胸怀:“风光月霁,是吾心太虚真境;鸟语花阴,是吾心无尽生意。”唐大历年间曾任杭州司马的李端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在大自然的鸟声中静享生命的禅意:“坐竹人声绝,横琴鸟语稀。”唐诗人方千举进士不第,便隐居镜湖中,湖北有茅斋,湖西有松岛,每风清月明,携稚子邻叟乘小船往返于书斋与松岛之间弹古琴,听鸟语,吟出一首《重寄金山寺僧》,其中那句“鸟语答幽禅”,是谛听鸟语时的神来之笔。

倚栏听鸟语。这是南宋诗人陈必复《领客游闻人氏省庵园》诗里的佳句。一扇雕花的窗,窗里有阑珊的花木,一盏镂空的灯笼,一条卵石小道,一面涟漪小湖,一缕兰花清香,一丛碧绿苔藓,这些美妙的背景并没有打动诗人,他只是身子歪斜在雕花镂空的栏杆上,沉浸在鸟语中。“鸟儿在唤醒我的禅心吗?”他这样想着。

现在,让我们回到爱德华·格雷的《鸟的魅力》上来。那本书所呈现的,是充满自由、快乐的野生鸟类世界,展示了自由世界的鸟语及鸟的纯真性情,是人类心灵的随性读本。可谁能想到,爱德华·格雷是用了四十年的野外观察,体验了数百种鸟语,才为人类献出了这样一份厚礼。那诗一样的文字,禅一般的语境,是心灵与鸟语对接的结晶。

爱德华·格雷给了我们一种启示:如何从鸟语自身的魅力返回到人的认识层次上来,即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鸟语,是听而不见,还是洗耳恭听?

(摘自《北京文学》,北京文学月刊社2020年第1期,有删改)

猜你喜欢
鸟语禅意爱德华
你必须充满希望
洣水双江口
平天湖,禅意的水
6月,鸟语蝉鸣绿树成荫
禅意少年
鸟语
你总要爱一个人,也总有一个人爱你
读《爱德华的奇妙之旅》有感
禅意
鸟人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