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构想

2020-06-12 16:41丰金云
博鳌观察 2020年2期
关键词:财务档案管理事业单位信息化

丰金云

内容摘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也融合了信息化技术,使财务档案管理效率有了大幅提高。然而,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越高,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多。文章旨在通过分析档案信息化的含义、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找出当前档案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力求让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简单、高效、安全。

关键词 信息化 事业单位 财务档案管理

1 档案信息化概述

所谓档案信息化,就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为社会提供服务,加速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1]。随着时代进程的不断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值得深入研究探析,事业单位需要认清时代发展特征,按照时代发展方向改革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加强档案管理,完善档案信息化建设。财务档案作为重要的研究资料,其价值较大,实现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可以增加档案资料的利用率,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在信息化背景下,建设档案信息化尤为重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落到实处,其影响较大。通过档案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更加完整地保存档案,并且保存的时间会更长久。同时,也便于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资料查找、检索,这无疑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有助于实现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2]。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事业单位需要保持先进的管理理念,转变财务档案管理方式,充分把信息技术利用起来,从而更好地对财务档案进行管理,使其优势呈现出来,提升档案管理的价值意义。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应用信息技术生成、管理、开发利用档案的过程,可以提高档案的利用率,把档案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实现事业单位财务档案信息化建设,能够满足当前形势发展需要,可以保障档案安全,从而增强档案管理的有效性,保证事业单位的各个项目正常运作。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各项事业都已向信息化方向加速发展,加强档案信息化发展至关重要[3]。长期整理冗长烦琐的财务档案资料,会降低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与当今时代发展趋势不相符合。为此,事业单位需要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确保财务档案管理满足时代发展特征,以此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提高财务档案管理的实效性。

3 当前档案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困境

3.1 档案信息化建设参差不齐

档案信息化建设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因各地的信息技术发展存在差异性,档案信息化建设参差不齐,这影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一般来说,在经济水平较高的一线城市,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对完善,其投入的资金和技术比较充足。而对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城市,其档案信息化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档案管理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2 档案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不足

档案管理必然离不开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档案管理涉及的事物较多,其工作烦琐冗杂,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才能实现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充分利用档案资料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财务档案管理区别于普通的档案管理,尤其在信息化背景下,储存的财务档案量较多,管理人员需要对其整合、归档,把相关的档案归纳到同一级目录中,便于日后在信息系统中查找、提取。

档案信息系统的应用,需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硬件应用能力,能够规范使用。在新形势下,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显得极为重要,它是开展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思想指导,是确保有序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将完善的制度作为工作依据。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制定完善的財务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

3.3 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信息化网络管理意识

在信息化背景下,档案管理从以往的纸质归档管理转变成了网络管理,其工作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些档案管理人员仍旧保持以往的工作思想,对新型的信息化管理不太适应,缺乏信息化网络管理意识,这影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在当前形势下,若是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网络意识,可能会导致档案存在风险,混淆档案资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档案的利用率,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数字化处理档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保持与时俱进的工作理念,提高自身的网络管理意识,以此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4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4.1 明确财务管理工作目标

在信息化背景下,事业单位需要明确财务管理工作目标,从实际出发,对自身的财务情况进行全方面的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财务规划,以便更好地推动财务工作的有序实施。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相对比较复杂,其中涉及的内容较为繁杂,明确财务管理工作目标,是实现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根本条件,是重要的指导思想。事业单位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所开展的项目,综合各个因素,设立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确保有效地开展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促进财务管理整体水平提升。

4.2 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化财务管理制度

目前,仍然有一些事业缺乏科学合理的信息化财务管理制度,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制约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基于信息化视域下,事业单位必须认清时代发展趋势,革新财务管理制度,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化财务管理制度,以此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实施。财务管理制度的规范性,与事业单位的项目运作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事业单位的影响颇深,事业单位可从自身的项目运作出发,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信息化财务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开展工作,切实有效地发挥出信息化财务管理制度的作用,确保高效开展管理工作,在工作开展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4.3 加强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

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使之专业素质不断提升,更好地为工作服务,以此促进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事业单位可定期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把考核结果纳入综合测评之中,以此鞭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断完善自我,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另外,事业单位可以给财务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学习机会,如与其他单位交流学习,或组织集中培训,或开展专业知识竞赛活动,激发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热情,以此实现对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的培养,确保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有序进行,保证事业单位各个项目正常运作。

4.4 加快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加快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事业单位需要把信息技术充分地利用起来,建立完善的财务档案信息系统,通过强大的技术支撑保证网络办公环境安全,确保财务档案管理工作高效开展。事业单位需要充分保证网络条件能够满足工作需求,能够保证网络办公实现档案的归档、查阅、提取、修改、补充等活动进行,确保减轻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节省办公时间,提高管理效率,以便跟上信息化档案建设发展进程。因此,需要加快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便于更好地保存档案资料,确保档案的完整真实性,以此提高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加强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以信息化建设带动了档案工作的规范化,能夠有效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增强档案管理的实效性。事业单位需要积极应对困境,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财务档案管理,保证高效地开展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并充分利用档案资料,发挥档案的价值作用,促进档案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作者系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机关服务中心 助理会计师)

【参考文献】

[1]文建.探究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7(14):55.

[2]张金艳.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强化专项资金管理探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3):26+25.

[3]李玉辉.浅议大数据背景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策略[J].中国商论,2018(24):176-177.

猜你喜欢
财务档案管理事业单位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途径探析
探讨如何提升医院财务档案管理的质量
关于财务关于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思索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推进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