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静亚
【摘 要】 数学和其他学科不同,对学生的逻辑思维理解能力和解题分析能力有严格的要求。有的学生从小数学基础较好,对各种数学例题都能灵活地掌握,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有的学生面对复杂的数学问题往往不知道如何解决,甚至连最基础的公式和概念都记不住。针对学生理解能力和学習技巧的偏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订出有效的“分层”教学计划和模式,给学生布置不同种类的课外作业。本文就从当前的数学课堂出发,对“分层作业”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理念和实践研究做几点分析。
【关键词】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教学方法;实践
数学作为一门以实践思维为基础的科目,具有其他学科没有的理论思维和特点。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的教学模式不能仅停留在传统的阶段,而是应该有所创新和进步,为学生提供各种“分层”的作业形式,才能促进他们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不同的学生有不一样的数学基础,解题分析的能力也会有所偏差。只有合理地运用分层教学,才能给孩子们提供崭新的学习平台,满足不同情况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在数学课堂中加入分层教学的概念
有位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曾经说过:“我们的责任不是做‘替代学生学习的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而是要做‘把学生带领到学习路口的朋友。”但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教学已经存在过多的“师为本”的现象,为了让学生取得好成绩,教师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不择手段”。这是不对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去左右和摆布学生的思想,而是要注重“分层”的教学理念,把学生带到适合他们学习的十字路口,鼓励他们发现数学学习的价值,自觉学习和感受。这就是最初产生“分层教学”这一概念的起源。
“分层教学”是一种极具教学价值的课堂教学模式,能满足不同情况学生的学习需求,推动数学课堂向“多元化、多样化、自由化”的方向发展。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分层教学就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思维技巧来设计不同形式的教学计划,让基础一般的学生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都能找到学习的好方法,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这种分层的概念,不仅可以根据形式来划分,还可以依据学习任务的“内容、难度、时间长短”等因素来划分。
二、在数学教育中加入分层作业的价值
教师是课堂方案的策划者,只是起到给学生传授基础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方向的作用,并不能代替学生学习。只有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数学基础,认识到自己最需要什么、最缺少什么,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运用数学思维对许多问题进行解答。布置作业时也是如此,当学生能够选择他们自己喜爱的作业形式,他们才有动力和信心去学好,完成每一项作业。教师也能根据“分层作业”来考查和检验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成果,以便制订出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计划,鼓励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数学思维。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分层作业”的理念,旨在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体性还给学生。教师则充当监督者,给孩子们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和作业平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分层作业”中有针对学习基础较弱同学的作业,也有适合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的作业。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数学课堂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能推动数学教育向着稳定的方向发展,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分层教学”的理念,对数学课堂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意识,有效提高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
三、在数学教育中加入分层作业的实践研究和策略
1.注重作业的“形式”分层,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
既然引入了“作业分层”的教学形式,教师就要先从作业的形式出发,扩展作业布置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按照作业的形式进行划分,并不是简单地把学生按“智力、能力”进行区分,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制订出不一样的作业形式,实现分层作业的实际意义。对于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我们可以让其完成简单的填空题、选择题,帮助他们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对于数学基础较强的学生,教师就要引入一些高难度的应用题,涉及图像、公式定理等,以便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完成适合自己的优质数学作业。
以《幂运算》的教学实例来说明分层作业的布置情况,有的孩子理解能力不足,我们可以先给他们讲解基础的幂运算知识,让他们认识“幂、幂指数、幂的底”等概念,并计算最简单的幂的乘除法。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乘除法,只要是幂,都遵循“同底数幂相乘(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减)”的计算规律。如果孩子们对“幂、幂指数、幂的底”理解不够到位,就不知道如何运用公式,更别说快速计算了。有的孩子天生反应较快,接触到的数学知识比较丰富,教师可以提供“计算捷径”让学生自行思考和练习,掌握数学解题的实质规律。比如在教学“”和“”这两个公式时,如果运用数学思维的本质,就可以把数学例题进行拆分和计算,达到简化运算的目的。若am=2,an=7,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求am·an的正确结果。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和“”这两个公式,换算得到am·an的结果为14,极大地增强了解题效率。这种分层的作业形式,非常适合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能让他们在日常训练的同时看到数学问题的本质,增大对数学知识的摄取量。
2.强化作业的“内容”分层,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有效的分层作业不只能提升学生的思考模式,还能促进学生的继续发展,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基于此,教师要根据作业内容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层,既要考虑到日常所教学的知识点,又要为学生提供“可靠性”的数学学习平台,师生共创与生活相衔接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作业分层更趋合理性和科学性,在日常教学的同时,确立学生在作业选择中的主体角色,让数学教育更加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趋势。
调查证明,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需要一定的激励和表扬,才能建立自信心,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每日的学习和生活,更何况小孩比大人更爱听鼓励和肯定的言语。教师只有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多和孩子们沟通交流,以肯定的价值观念引导孩子们,才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以愉悦的心态去面对每一次数学挑战。对于学习能力较差和自主意识不够强的学生,虽然他们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但他们也会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灵。我们只要留心观察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以“鼓励和肯定”的语气去赞扬他们,就能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挖掘学生不断发展的数学潜力。
以“方程的解”的教学为例,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教师应该多举一些关于方程组的例题,为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比如:已知a和b是方程5x+6x2=99的两个根。请根据数学知识,求解以下三个问题:(1)请写出方程根的判别式。(2)求解方程的根a和b分别是多少。(3)求a2+b2的值。问题提出后,每个学生都可能产生不一样的解题思维。教师要根据方程的解的计算方法,让不同基础的学生求解不一样的问题。首先,对于第一个问题,方程根的判别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但还是有少部分学生难以记住公式。教师要加大作业的布置量,让这部分同学在课下抄录数学公式和定理,才能让他们熟记于心,方便后期的数学解答。其次,a2+b2是一个多元复合式,求解比较复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a2+b2进行拆分,变成a2+b2=(a+b)2-2ab的形式,从而得到结果。通过这种分结构、分层次的数学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弥补课堂中的知识缺漏。
3.保证作业的“难度”分层,锻炼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对于同一个数学问题,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一样的思维衔接,教师可以设置三个组别,即“低、中、高”这三个教学级别,保证作业的“难度”分层教学,锻炼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这三个组别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学习方式、数学基础等自由搭配,组成同一个学习小组,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除了作业布置情况的不同,教师要注意在三个不同组别的学生之间进行流动性的调整,以便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利用分层级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广的学习平台。
组员调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日常的不同表现,进行成绩判定,让学生有更多可以选择的机会,实现学习阶层的上调和下调。三个组别可以分别命名为“A、B、C”三个组,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人员的调动工作,把学生分成三个段。数学基础较好的同学进入A组,每天的作业采用难度最大的题型,以训练学生更强的解题能力。数学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组成B组,教师既要给他们布置中等难度的练习题,又要组织适当的活动,以巩固他们的学习基础。最后是C类学习小组,处于这类小组的同学,不仅难以面对每日较难的数学例题,甚至连最基础的公式和定理都记不住。为了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对数学解题的恐惧感,教师要优化作业的结构设计,给他们布置难度最低的数学作业,让他们从最基础的训练开始,慢慢提高数学成绩。
数学是一门特别注重本质的学科。教师在分层作业布置的同时,不能忘记给学生提供一些优质的数学问题,让学习数学更形象和具体。比如有这样一道例题:求的结果。一般情况下,B和C类的同学往往不知道如何入手解答,A类同学可以起到带头作用,把原式中的每一项分裂为两个分数的差,即,最后就能得到结果为。这种分层次的教学内容能帮助大部分同学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能力,通过训练例题来弥补日常的学习漏洞,教师一定要合理地重视并运用。
在素質教育不断扩展的今天,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在逐渐更新和完善,每个学生也都在成长和进步。教师要承认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认识到“分层作业”对数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有的教师容易忽略学生的自主选择,给学生布置笼统式的课堂作业,这不利于他们自身思维的发展和进步。为了给学生提供属于他们自己的数学学习模式,教师要注重作业的“形式”分层、“内容”分层、“难度”分层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