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丝绸之路的开拓对唐乐舞发展的影响

2020-06-12 11:48严真
知识文库 2020年9期
关键词:霓裳乐舞秦王

严真

丝绸之路的开拓对唐乐舞的发展成熟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丝绸之路的开拓,在丰富了汉代百戏的门类和种类,拓展了汉代百戏的表现形式后,将唐乐舞百戏推向了新的高峰,为唐代乐舞注入了新的内容,给唐代的乐舞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灿烂辉煌的时期,也是中国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在各个方面都创造了后世艺术难以企及的成就。究其唐代艺术辉煌的原因,除了唐人青春靓丽、豪迈进取、雍容大度、海纳百川广阔胸怀,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有着重大的关系外。与还与丝绸之路的拓展与通畅,西域艺术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1 丝绸之路的通畅拓展,将唐乐舞推向了新的高峰

丝绸之路的开拓,丰富了汉代百戏的门类和种类,拓展了汉代百戏的表现形式。到唐朝,丝绸之路的拓展、畅通、繁荣,进一步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印度、罗马、伊朗等西域艺术通过丝绸之路不断涌入中国,为唐代乐舞百戏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一时期,唐王朝在长安设立了教坊、梨园国家艺术机构,并以中宫为教坊使,专管歌舞百戏。这一时期歌舞百戏的演出在唐代长安十分频繁,除宫廷在教坊、梨园、上勤殿、兴庆宫等场所经常演出乐舞百戏外,长安还有许多民间戏场,如慈恩寺、青龙寺、荐福寺和水寿寺等。唐代“乐舞百戏”形式之多样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唐代敦煌壁画真实地记录了当时长安百戏演出的盛况,壁画上百戏演场面,王宫贵族、平民百姓都奔向戏场。官府演出场地里,王公贵族云集,女眷如云,护卫队伍浩浩荡,斗鸡、幻术、乐舞演出应有尽有。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平民戏场星罗棋布,人们骑马、徒步奔向就近的演出場地。戏场内,艺人正在做演出前的准备。早到的观众有的在聊天、有的看演员化妆、有的在寒暄,可谓盛况空前。据马端临《文献通考·散乐》载,其时有:傀儡戏、参军戏、排闼戏、浑脱舞、旋盘、掷枪、蹴瓶、飞弹、拗腰、踏球、吞刀、吐火、藏狭、山车、旱船、寻橦、走索、丸剑、跳丸、角抵、戏马、斗鸡、舞剑、击鞠、戴竿、蹋鞠、相扑、拔河等……,人间百艺,应有尽有,并且在不断吸收外来艺术的精华的基础,已经分成了各种不同的艺术门类,将“乐舞百戏”的发展又推上了一个高峰。

丝绸之路的拓展,为唐代乐舞注入了新内容的同时,丰富了唐代的乐舞艺术。唐代的“散乐”在吸收外来艺术的基础由,又有进一步发展,而且更加专业化。《新唐书·礼乐志》载: “玄宗为平王,有散乐一部……及即位,命宁王主藩邸乐,以亢太常,分两朋以角优劣。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居新声、散乐、倡优之伎……”“宣宗每宴群臣,备百戏。”“咸通间,诸王多习音声、倡优、杂戏,天子幸其院,则迎驾奏乐。” 唐代除盛演参军戏、傀儡戏、踏摇娘的同时,还盛行一种《泼胡乞寒戏》,据向达、林谦三两氏研究,此戏盖出于西域的伊朗。《旧唐书﹒中宗》纪曰:“神龙元年十一月已丑,御洛城南门楼观《泼胡乞寒戏》。”“《景友元年十二月乙酉,令诸司长官向酑泉坊看《泼胡乞寒戏》,安此戏出于西域康国” “康国”即 今天的伊朗。《 旧唐书﹒康国传》说:“至十一月鼓舞乞寒,以水相泼,盛为戏乐。”全唐诗载张说《苏摩遮诗》曰 “摩遮本出海西胡 ,琉璃宝服紫髯胡。闻道皇恩遍宇宙,来将歌舞助欢娱。”可见其舞者皆西域人。《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载:“泼汉胡戏……经龟兹传入长安 。舞者骏马胡服,鼓舞跳跃,以水相泼” 唐时又称此戏为苏莫遮,因之乐曲也称苏幕遮。“苏幕遮”,贞元年间慧琳所编的《一切经音义·卷四十》载,系“西戎胡语”,正确发音当为“飒麿遮”,原指一种帽子或头巾,后来演变成一种舞蹈。《一切经音义》称“此戏本出西域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此国浑脱、大面、拨头(皆舞蹈名称)之类也。或作兽面、或象鬼神,假作种种面具形状。或以泥水沾洒行人,或持罗索搭钩,捉人为戏。每年七月初,公行此戏,七日乃停。土俗相传云,常以此法攘厌,驱趁罗刹恶鬼食啗人民之灾也。”

2 丝绸之路的畅通与拓展,给唐代的乐舞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唐代的乐舞在隋九部乐的基础上,吸收外来艺术的丰富营养,进一步得到发展,形成了“十部乐”。十部乐中,除燕乐、清乐系我国传统音乐,高丽乐来自北方外。其余的七部乐:西凉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高昌乐、康国乐、天竺乐、都来自西域。此外,设于乐署而未列入十部的西域乐还有于阗乐、悦般乐和伊州乐。

唐代燕乐乐曲之名,载于崔令钦《教坊记》的,大曲凡 46 种,杂曲凡 278 种。其中来自西域的乐舞有《龟兹乐舞》《醉浑脱》《菩萨蛮》《南天竺》《望日婆罗门》《苏幕遮》《柘枝引》《穆护子》《西国朝天》等。来自中国西部、深受西域乐舞影响的有《北庭子》《甘州子》《酒泉子》《沙碛子》《镇西乐》《西河剑器》《赞普子》《蕃将子》、《胡渭川》、《定西蕃》、《伊州》、《凉州》等。由此可见西域乐舞对唐代乐舞蹈的影响多么深远。

唐代歌舞分为“软舞(文舞)”和“健舞(武舞)”两大类,唐代,两类歌舞的代表作品分别是《霓裳羽衣舞》和《秦王破阵子》,这两个代表作品都与西域乐舞有着很深的渊源。《霓裳羽衣舞》是唐代乐舞艺术的集大成者,是中国艺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溯其本源,据《碧鸡漫志》引唐郑隅“《津阳门诗》注:‘叶法善引明皇入月宫闻乐归,帝写其半,会西凉都督杨敬述进《婆罗门》,声调吻合;遂以月中所闻为散序,敬述所进为其腔,制《霓裳羽衣》。月宫事荒诞。唯西凉进《婆罗门曲》,明皇润色,又为易美名,最明白无疑。”从文献资料记载看《霓裳羽衣》无论音乐、舞服、舞姿均溶中国传统艺术与外来艺术于一炉。既展现出了唐文化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胸怀,也展示出了西域乐舞多姿多彩的魅力,及外来艺术对唐代文化的影响。

《秦王破阵》系摹拟战阵的动作发展而来,因李世民即皇位前为秦王,故叫《秦王破阵子》。《秦王破阵》由一百二十人披甲执戟,合着拍节而舞,整个舞蹈进退有序,节奏明快,战斗气息浓厚,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气势最壮阔的健舞。溯其本源,它的音乐曲调深受西域影响。《旧唐书·音乐志》载:“秦王破阵乐舞杂以龟兹之声,声震百里,动荡山谷……发扬蹈历,声韵慷慨。”

《霓裳羽衣》和《秦王破阵》这两大巨著,都系中原乐舞吸收西域乐舞精华创作而成。此外,这一时期,还有一大批西域直接传入中原的乐舞,如《春莺啭》《胡腾舞》《胡旋舞》《柘枝舞》《马舞》等。它们都对唐代乐舞百戏创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唐代乐舞百戏,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呈现出了丰富多彩,异彩纷呈的面貌,展现出了姹紫嫣红,百花争艳的景象。

“羌笛一曲丝绸路,胡马千年五彩弦。古道西风今又现,葡萄美酒话缠绵。”二千三百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了古丝绸之路,架起了东西文明交流的桥,西域各地艺术的不断传入,为汉唐舞乐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其成熟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习总书记站在造福人类的制高点上,高瞻远瞩提出了新丝绸之路建设。我们深信,新丝绸之路的再度辉煌,不但会对中国乃至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也会给中国乃至人类艺术的发展带来光辉灿烂的明天。

(作者单位:西安工程大学服装表演系)

猜你喜欢
霓裳乐舞秦王
韩邦奇《苑洛志乐》的思想来源与乐学诉求
The performer of bamboo drifting on the river 霓裳青山间,一苇渡绿江
鸟儿们的幻彩霓裳
桃花妆
蔺相如说话前后矛盾吗?
唐代丝绸之路乐舞文化的当代传承考释
沅水流域傩仪式活动中的乐舞研究
学前教育音乐学科融合的教学改革研究
春舞霓裳
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