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6-12 11:36袁迅马聪刘丽钱吉康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6期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袁迅 马聪 刘丽 钱吉康

[摘要] 我国欠发达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存在卫生资源人均总量不足、优质资源分布不均、分级诊疗政策执行不佳、基层医疗机构运行低效、三甲综合医院服务负荷重、医患矛盾突出等问题。通过分析原因,提出充分发挥统一的医改领导体系职能、明确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定位、加强分级诊疗政策监管、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优化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全面推进远程集中诊疗模式、完善医疗集团运作机制、积极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新闻媒体正确引导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欠发达地区;政府政策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2(c)-0109-03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system in China's underdeveloped regions has insufficient total per capita health resources, uneven distribution of high-quality resources, poor implementation of hierarch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olicies, inefficient operation of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heavy service load in tertiary hospitals, and prominent doctor-patient contradictions and other issues. By analyzing the reasons, it is proposed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s of the unified medical reform leadership system, clarify the functional positioning of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institutions at all levels,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hierarch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olicies,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primary medical service capabilities, optimize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public health institutions, and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remote centraliz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odel, improve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medical groups, actively implement family doctors signing services, the correct guidance of the news media and other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system; Less developed areas; Government policy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新的历史任务,要在“病有所医”的基础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提出了促进我国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提高服务可及性、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各地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我国西部相对欠发达地区,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合理的问题相较东部而言更加突出[1]。在新的历史时期,欠发达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如何在医改“深水区”将改革继续扎实推进,对此进行研究,显得十分具有必要性。

1  欠发达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卫生资源人均总量不足,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目前欠发达地区每千人口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不足,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且部分县级医院建设、基層医院建设较为滞后。

1.2  分级诊疗政策执行不佳

县级医疗机构(即分级诊疗政策中具备基层首诊资质的医疗机构)有部分患者并未就诊,而是直接到三甲医院就诊,待需要出院报账时再到县级医疗机构办理首诊转院手续。分级诊疗政策出发点都是为了引导患者分级就诊,但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1.3  基层医疗机构运行低效

三甲综合医院床位使用率长期在110%以上,乡镇卫生院床位使用率仅50%左右。大医院人才虹吸效应造成80%医疗消费集中到城镇,乡镇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功能日渐弱化,既加重了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又造成有限卫生资源闲置。

1.4  三甲综合医院服务负荷重

三甲综合医院服务负荷高、医院工作量过大,临床医务人力资源极度紧张,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调研发现,各三甲医院临床医务人员的缺口据估算均在200人以上,外科科室普遍存在值夜班医师第二天无法下班需要继续做手术情况。

1.5  医患矛盾突出,“医闹”趋向职业化

当今社会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各地频频出现医闹、暴力伤医等严重影响医疗秩序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事件。调研医疗机构发现,存在多次出现在不同纠纷现场的同一批人员,并自称患者“家属”。

2  欠发达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2.1  医疗机构发展不均衡

医疗卫生资源总量要提升,重点在于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调研走访的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进度和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建设相对滞后的乡镇卫生院相较于重要的乡镇卫生院差距较为明显,形成了基层的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

2.2  医改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管存在缺失

分级诊疗政策本意是形成双向转诊机制,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分配,但因为卫生行政部门无法对患者群体进行监管,导致患者采取先到三甲医院就诊,后补转诊手续的方式钻政策的“空子”。

2.3  基层卫生人才待遇、职业生涯发展前景不确定

目前村医队伍还存在大量的人员缺口,年轻医师选择成为村医就面临待遇低、难以再向更好的医疗机构发展等现实问题。而安排到基层的医务人员,如非本地人,难以产生归属感,也不愿意长期留在基层。

2.4  三级医院向下转诊难以落实

三甲医院对于二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对复杂、疑难患者病情的诊断和高水平手术,相较而言部分疾病在诊断明确后治疗则较为简单。但目前双向转诊机制运行还存在一定问题,部分患者选择直接到三甲医院就诊,治疗好转后也未及时下转至基层医疗机构。

2.5  部分群众对医务人员印象不佳,舆论导向偏差

目前层出不穷的新媒体、社交网络的繁荣发展,让急于获取关注度的无良记者、对医务人员心怀不满的群众以及个别别有用心的个人通过新的渠道进行炒作,将一些医患矛盾歪曲放大。这些社会舆论导向出现的偏差让更多不明真相的群众产生了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形成恶性循环、滋生“医闹”、暴力伤医事件。

3  加强欠发达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策略

3.1  充分发挥统一的医改领导体系职能

要做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应将市级政府层面的医改领导小组职能充分发挥,把医疗机构管理、卫生执法监督、药品采购供应、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多个方面的职能统合起来,形成一个专门的改革团队。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之上,将整个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的相关职能整合,能够促使政府各部门、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同时将改革成效细化为更多考核指标,纳入目标考核体系,才能让不同单位的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抓落实,促进整个南充市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有效、有序开展,进一步放大改革所带来的各种利好作用,真正惠及人民群众。

3.2  明确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定位

首先要做到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根据《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要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市辖区县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人口规模,拟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和规模。明确市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主导,加强各县区人民医院的建设水平,让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中间层级更加完善。

3.3  加强分级诊疗政策监管

针对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良性运转至关重要的分级诊疗,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更加细化的规范。对负责基层首诊的医院要严要求,制定专项的检查计划,通过对向上转诊患者在首诊医院的病历、医嘱等难以伪造的医疗文书来反向追踪,一经发现即对首诊医院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制度进行处罚,同时取消该次住院报账资格,让补办转诊手续,钻政策的“空子”等行为失去滋生的土壤。切实做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

3.4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作为基层首诊和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基层医疗机构的作用毋庸置疑。首先是要解决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问题,建议从政策层面出发,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情况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建立卫生人才流动机制,对业务能力强的医务人员实行重点培养,用较好的个人发展期望和待遇留住人才。同时进一步加大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援助力度,提升其技术水平。人员、资金、技术都能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才能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改变人民群众的刻板印象。

3.5  優化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是向辖区内提供专业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急救、采供血、综合监督执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与标准管理、计划生育、出生缺陷防治等),并承担相应管理工作的机构。进一步优化其建设,主要是完善人员、设备、场地,让各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能够充分履行自身职责。目前各大医院均建立有部分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职能相仿的科室,对各项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量进行了分流,且均归属所在医院管理。建议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设立专门下属部门,将分散在疾控、医政、药政的管理职能统合起来,形成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下的单独运行体系,同时又归属于卫生行政管理,使之更加有效运行。

3.6  全面推进远程集中诊疗模式

探索成立远程医学诊断中心,通过远程诊断,让三甲医院专家为基层医疗机构所做的检查进行阅片、分析并作出初步诊断意见,解决基层专科医师数量较少、能力不足的困境,实现医技辅助科室把条件允许的项目扩展到各级卫生机构,让群众受到远程集中诊疗模式更多的实惠。

3.7  完善医疗集团运行机制

目前各地基本都成立了以地区三甲医院为龙头的医疗集团,是做强基层医院实力的一个重大举措,其将全市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实行了整合。对于目前三级医院与基层实力差距较大的现状,可以继续完善医疗集团内部运作,让医疗集团形成更加完善的内部合作机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3.8  积极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在面对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慢性病高发等诸多挑战时,以医院和疾病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难以满足群众对长期、连续健康照顾的需求。建议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抓手,转变目前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首先是逐步提高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疾病患者的签约率、社区就诊率。通过慢性疾病患者接受签约服务的示范作用,逐步转变群众看病就医的观念,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这一新模式继续推广。

3.9  新闻媒体正确引导

当今社会医患矛盾的相关问题已无须赘述,其成因多种多样,但新闻媒体特别是新兴媒体,作为人民群众获取資讯的主要渠道之一,应当有严格的行业自律,同时需要政府和宣传部门加强对其业务指导的力度。让新闻媒体在涉及医疗的报道中实事求是不偏颇,对于应当揭露的行业黑幕要及时曝光,同时在一些尚未有司法部门或医疗纠纷调解专门机构定论的纠纷事件报道中,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不能为吸引关注度,大肆渲染一些未经证实的传闻和断章取义的采访内容。让民众能够有一个更加干净、公正的媒体舆论环境,能够客观接收相关信息,避免社会层面的医患矛盾愈发突出。

[参考文献]

[1]  陈楠,唐雯.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卫生资源配置变化趋势及公平性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7(2):238-243.

[2]  杨帆,余敏.我院住院费用结构变动分析及思考[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8,8(3):63-66.

[3]  雷淑姣.医联体建设五年成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5):190-194.

[4]  韩琳红,邢继平.全民医保条件下医疗保险对患者就医选择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9(13):33-36.

[5]  赵美英,肖阳.2009-2015年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结构和过程评估[J].卫生软科学,2019,33(5):3-8.

(收稿日期:2019-11-23)

猜你喜欢
欠发达地区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营改增”试点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影响分析
欠发达地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制度供给探析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研究
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浅议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