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惯例,高三年级的考生在高考前,要举行一场“百日宣誓”仪式:全体高三同学列队操场,升国旗、唱国歌,然后由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依次发言,最后由领誓人带领考生们庄严宣誓,所有人都慷慨激昂,气氛高涨而肃穆。
今年,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前段时间我们不仅不能正常举行仪式,甚至连学校都去不了。宣誓仪式只能简化为在线上举行——考生在家里穿好校服,站立握拳,对着电脑的摄像镜头,随领誓人大声宣誓。对于已经蜗居在家,独自上了近三周网课的高三同学来说,在这一关键的时间节点,给他们鼓劲加油,激励考生们再接再励,意义十分重大。
“此时此刻,无论你在哪里,我相信你的心一定在学校,在虚拟而真实的课堂上,在为我们即将面对的高考做着准备。”学校领导的发言,站位高,视野广,高屋建瓴。
“高考在即,我们要用铁的意志去拼搏,让青春之花尽情绽放;我们要用泪水与汗水浸润脚下的大地,用双手撑起心中的辉煌!”班主任的发言,接地气,鼓士气,设身处地。
“我特别想念大家,特别想把尚未完成的事情做好,让本届高三学生不留遗憾。既然冲锋的号角已经响起,永不言败的信念未移,那就让前行的脚步更加坚定,让壮阔的画卷继续铺展。一百天内的课我已备好,你,准备好了吗?”科任老师的话,承前启后,满怀期待,令人即景生情。
“请相信,这一切都是为了你们,为了你们能更快成熟,为了你们能出类拔萃,为了你们能有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家长代表的发言,有力量,有温度,关怀备至。
“珍惜100天,让飞翔的梦想张开翅膀;奋斗100天,让青春的智慧放射光芒;拼搏100天,让父母恩师的期盼得以实现。百炼成钢,百日流芳,让我们苦战百天,逐鹿考场,我们信心百倍,斗志昂扬!”考生们宣誓的话语,响彻网络直播平台。
虽然身在家中,虽是通过网络,这豪壮的誓言依然令我振奋。这是高三学生的宣言,也是进军的誓言,更是属于青春的嘹亮号角,这些誓言一扫新冠肺炎病毒笼罩大地的雾霾,它带给我们拨云见日的舒畅,让我们感受到青春的活力,看到未来的无限可能与希望。毕竟,春天已经来了,成长的步伐铿锵有力,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今年高考推迟一个月,不过按照复习进程,现在的考生们正在进行三轮复习,并向着第三次模拟统考进军。“十年磨一剑,今日把示君”,此时不拼何时拼?从现在开始,考生们要进入最佳状态。我想与各位考生分享这三点方法:
首先,大家要清醒、全面地认识自我。冷静下来,回顾之前已经复习过的知识,审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再进行查漏补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清楚自己还存在哪些问题,才知道下一步应该在哪些方面用力,“木桶理论”值得每个高三学生记取。“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时间越紧,越要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虽然不必面面俱到,但是计划必须要有。那种“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学习方法,定会让人顾此失彼,绝不可取。为了让每一天都不虚度,每一分钟都不浪费,考生可以从制订作息计划开始,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调节好自己的生物钟。考试临近,切忌搞疲劳战术。接下来要制订做题计划,最好能仔细演练一遍近三年的高考真题,总结一套自己的答题技巧。请大家坚信:所有的模拟题都是对高考真题的再模仿,要把握好做什么题,怎么做。题海茫茫,“吃透”高考真题才是关键。当大家做过几套真题后,如果有这样的感觉:高考题也没有那么难,很多模拟题“似曾相识”,那就说明你的学习水平又上了一个层次。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量变到质变”的标志,也是复习的最高境界。
在这个阶段,因为时间关系,读一本完整的书,已成为一种奢侈。考生可以对之前所读的一些名著做个梳理,吸收、消化里面的重要章节,回顾作者的创作历程和书中的名言,只要认真梳理,同样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此外,一些热点事件报道、时事评论精选,以及各门学科的经验总结,都可以成为阅读内容。考生们可以在做题之余,以休闲放松的心态去看看书,读读文章,整理一下作文素材,往往能夠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越是到最后时刻,考生越要注重“学习+思考”,要学与思并重,知与行并举。
最后,掌握考试技巧,克服焦虑情绪。第三次模拟统考就到了需要讲做题技巧的时候。所谓“熟能生巧”,“巧”就是技能,就是应试能力。大家在做了相当数量的题目后,可以熟练应对考试,这时就要上升到“技巧”的层面。过去是一道道题地练习,现在就要用套题进行模拟考场情景的演练,再按照题目类型对试题进行归纳总结。
假如考生在这时候产生苦闷情绪,一定要及时排解。可以通过听音乐、运动等方式保持身心愉悦,也可以找师长、同学沟通,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不要把问题积压在心里。
高考,既是对考生学习成绩的检验,也是对考生心理素质的挑战。由于不可抗拒的疫情,我们在这个非常时期,一定要用“非常”的方法去学习。最后的高考结果一定会证明,考生的自觉与自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希望经过这场疫情的历练,所有同学都能得到成长,有不一样的收获。最后,祝大家经过淬炼,不负韶华,拼尽全力,笑傲高考!
【张善存/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