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工程管理系 魏永键
理论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土力学、水力学等作为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结合我院力学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现状来看,力学课程具有内容多、理论性强、计算烦琐等特征。
一是对课堂的投入有限。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之后,各种组织活动增加,这必然大量分散学生的精力。力学课程内容较多、理论性较强、计算过程较烦琐,学生上课感觉枯燥,提不起兴趣,课下作业又多,必定导致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投入十分有限。二是课程基础较差,听课困难。部分学生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学得不够扎实,计算能力又比较差,而力学课程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理论力学是材料力学的基础,材料力学又是结构力学的基础,前面的课程学不好,后面课程的学习学生就会感到吃力,听课困难。三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由于力学课程具有学习难度大、计算烦琐、习题量大等特征,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由于力学课程难度大、计算多,部分学生上课听不懂就干脆玩手机或者干其他事。第二,作业抄袭现象严重。由于力学课程需要多加练习,课下作业较多,一个班级五十几个学生,最后上交的作业最多只有十余个版本,学生作业存在严重抄袭现象。四是对力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联系认识不够。由于力学是专业基础课,先于专业课授课,这就让学生认识不到学习力学对工程专业的重要性,也不清楚力学课程对于后续专业课的理论基础作用,忽视了对力学课程的学习。
通过对学院力学课程课堂教学的调查可知,力学课程的授课方式还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作为支撑;课堂气氛沉闷,忽略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下力学课程作业繁重,学生抄袭作业现象严重,力学课程作业质量不高。这种授课方式降低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课堂授课的效率,以至于力学课程考试过关率较低。长期以来,力学教学工作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作为支撑,这使得学生对于力学的学习难以有深入直观的了解,不利于学生今后对于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讲授了钢筋与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原理、水工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设计方法,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进行截面尺寸确定、配筋计算、钢筋布置、配筋图绘制,能正确地进行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能正确地进行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该课程内容多,计算公式符号多,牵扯到较多的力学基础知识。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以建筑材料、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为基础,同时又应用实验建立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公式,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力学基础知识。部分学生对于力学问题存有畏惧情绪,对于截面几何特征计算、力学计算简图的理解及力学分析计算感到无从下手。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计算是以这些力学参数的计算为前提的,若一个算错,后面的计算就全部错误,所以学习该课程必须熟悉有关力学课程的内容。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力学基本功,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连最基础的力学基本概念都不清楚,只要混凝土结构课程涉及力学上的知识,学生就对课程兴趣不高,或者放弃听讲。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实践性特别强,设计中的许多构造措施和规范规定都来自工程实践经验,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一些感性认识,但仍然缺乏理性认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共鸣和思考,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内容与材料力学课程内容联系紧密,特别是结构的受力分析、截面应力计算、截面的几何性质等,在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各种构件的计算中频繁用到。在教学计划中,材料力学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二上学期,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知识的衔接和复习的问题。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教学内容与材料力学各章节之间的联系见表1。
表1 材料力学中各章节与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容之间的联系
在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要应用相关结构力学课程内容。在教学计划中,结构力学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二下学期,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知识的衔接和复习的问题。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教学内容与结构力学各章节之间的联系见表2。
表2 结构力学中各章节与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容之间的联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力学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力学课程教学往往不能结合工程实践,学生学习比较抽象,提不起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探索以专业课为导向的新的力学教学模式。本文先就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与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之间的联系进行解析,以便进一步探索出更好的力学课程授课方式,使力学真正融合到专业学科中,提升力学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提升学生对力学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开展提供有效的衔接,提升专业课程的学习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