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惠,陈 吉
(昭通市昭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昭通 657000)
马铃薯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常年种植面积在3.07万hm2,是昭阳区主导产业之一。2016年昭阳区农技中心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合作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进最新的马铃薯种质资源材料在云南种植,并筛选出一批抗晚疫病的品系,作为适宜昭阳区的高产、抗病新品种。
表1 不同品种生育期比较
表2 田间观察记载表
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进最新的C3、C5、C13、C16、C18、C29、C30、C31、C128、C131、C11,共11个马铃薯资源材料,以会- 2号为对照(CK)。
试验地选靖安镇松杉村四社,罗石富家地块。海拔2165 m、经度103°41′30″、纬度27°35′32″,东西坡向。前茬作物马铃薯,产量31 845 kg/ hm2,土壤肥力中等、均匀。土壤类型为黄壤土类、典型黄壤土属、山地黄壤,在靖安镇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为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设置36个小区,小区面积12 m2。每小区采用双行垄作栽培,每小区种植种薯48块,复带1.1 m,株距0.4 m,密度每亩2667株,地膜全程覆盖。
施肥:亩施农家肥800 kg,尿素26 kg,永鑫专用肥(N∶P∶K = 7∶5∶9)52 kg。全生长期未施药防治晚疫病。
由于试验未防治晚疫病,部分品种因晚疫病重提早死苗,不能反映真实的生育期特点,因此不作分析。
由表2知,参试11个品种的植株均比对照“会-2号”高,从矮到高分别为C29为62.5 cm、C11为 70 cm、C18为 74.5 cm、C31为 76 cm、C13为78.3 cm、C5为84.5 cm、C30为85 cm、C16为87 cm、C131为95 cm、C128为100 cm、C3为108.5 cm。
自晚疫病开始发病起每隔7~10 d田间观察各品种晚疫病发生百分率1次,直至感病率达100%止,共计观察8次。将调查所得数据运用病情发展曲线面积(AUDPC)来评估马铃薯品种的抗病性。
由图1知,所有参试品种其AUDPC值均低于对照,表明晚疫病抗性均好于对照“会-2号”。
表3 记载表
注:AUDPC通常用以下公式计算
“t”表示每次读数的时间;“y”表示每次读数时被感染叶片的百分比;“n”表示读数次数。变量“t”表示种植后或出苗后的天数。图5是方程式的图示,可看出AUDPC是梯形区域的总和。
由表3知,参试12个品种,对照“会-2号”亩产 2091.01 kg,比对照增产的有5个品种,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 C131、C16、C3、C29、C31等品种,其余品种与对照持平或低于对照。
全生长期雨水多湿度大,晚疫病发生较重,极有利观察品种晚疫病感病情况。大面生产马铃薯因晚疫病较重,普遍减产在30%~40%。经试验结果表明,有5个品种比对照增产,其中C16、C29、C31品种既增产综合性状相对较好。
C16品种亩产为2929.44 kg,居第2位,比对照增40.1%,AUDPC抗性1629,排第2位,晚熟,薯肉黄色,株高87㎝;C29品种亩产为2495.07 kg,居第4位,比对照增13.79%,AUDPC抗性2757,排第8位,中熟,薯肉白色,株高62.5㎝;C31亩产为2404.16 kg,居第5位,比对照增13.79%,AUDPC抗性2757,排第8位,中熟,薯肉白色,株高62.5㎝。这3个品种综合性状好,比对照增产显著,品种可继续保留或进入示范,其余品种抗病性差应予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