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套种大豆栽培技术

2020-12-17 11:10杨玲聪董木端车宏志徐文果
云南农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复混肥德宏州套种

陈 娟,杨玲聪,张 洁,董木端,车宏志,徐文果⋆

(1.德宏州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云南芒市 678400; 2.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芒市 678400;3.盈江县太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盈江 679300)

近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冬季农业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粮蔗争地矛盾十分突出,德宏州坝区甘蔗种植面积呈现连年下滑的趋势。在甘蔗栽种后至5月中下旬,蔗田空地露光面积较大,此时采用甘蔗套种大豆规范化种植, 能充分利用光和水分,发挥气候和土地等资源优势,还可有效利用浇灌的水分和地膜的保温保湿效果,实现蔗豆双丰收。

1 田块选择

套种田应选择疏松、肥沃、排灌条件好的砂壤土;若前季作物是水稻应早晒田,适时翻耕,整地达到深耕、田平和土细的标准。

2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2.1 品种选择

甘蔗品种选择直立性好、前期生长慢、后期生长快、宿根性好的高产高糖品种,如粤糖93/159、柳城05-136、川糖79/15等品种。 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种茎做蔗种。砍运时应避免机械损伤,保证蔗芽质量。

大豆品种选择耐瘠薄、抗性强、适应性广、高产、抗病和矮秆早熟品种,如德豆1号。

2.2 种子处理

蔗种要双芽苗,在下位芽的2/3处下刀,选刀身薄和刀口锋利的刀;砍种时,下刀要果断,避免种茎炸裂。新砍种茎用5%的石灰水浸种10~15 min后再种植。

豆种在种植前采用风选、筛选和粒选等方法剔除杂粒、空粒、秕粒及其他杂质。选成熟饱满、均匀一致、无病虫和霉变的种子,选择晴朗天气晒种 1~ 2 d。

3 规范化种植

3.1 幅带设置

甘蔗播幅1.4 m,小行距0.4 m,大行距1.0 m,大行距间种植1行大豆,株距0.2 m,每穴播种4粒,出苗后留3株。

3.2 播 种

甘蔗每公顷用芽量为10.5万芽。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1.5 t和甘蔗专用复混肥600~900 kg作底肥,施氯吡硫磷颗粒剂60~75 kg防治地下害虫。下种时,要求沟底平整,采用双行接顶放置,芽向两侧摆放,边放种茎边盖种,用后一沟清沟土盖前一沟蔗种。盖种土要细,厚5~8 cm。覆土后灌透出苗水,10~15 d除杂草并覆盖地膜。

在蔗田套种大豆要适时早播,待甘蔗种植后在蔗行间进行套种。在德宏州最佳播种时间为1月底至2月初,5月初基本收获结束。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7500 kg和复合肥(N︰P︰K=15︰15︰15)150 kg,施用50%辛硫磷颗粒30~45 kg防治地下害虫;播种方式采用条施或穴施,肥料和农药不得与种子接触。

4 田间管理

大豆齐苗后第2片复叶展开时进行间苗,拔除弱苗、病苗和拥挤苗;苗高5~6㎝时进行第1次中耕,深度7~8㎝;始花前第2次中耕,深度5~6㎝,同时进行除草和培土。始花前视苗情结合中耕培土,每公顷追施尿素和农用硫酸钾各37.5 kg;鼓粒期每公顷用磷酸二氢钾1.5 kg加尿素7.5 kg溶于450 kg水叶面喷,选择晴天下午喷施。

甘蔗追肥分3次,第1次追肥,大豆收割后清除田间残膜、茎叶及杂草,每公顷追施尿素250 kg和甘蔗专用复混肥600 kg作为分蘖肥并小培土;第2次追肥,甘蔗进入伸长期,先间苗定苗,每公顷施尿素300 kg和甘蔗专用复混肥600 kg作为攻茎肥并大培土;第3次追肥,8月下旬根据苗情每公顷追施尿素150~300 kg作为壮尾肥。

在大豆播种后,灌1次出苗水,幼苗期灌1次壮苗水,抽穗开花期灌水2~3次,乳熟中后期灌水1次,灌水应速灌速排。

甘蔗主要病害有褐条病、黄斑病、稍腐病和锈病等;主要虫害有甘蔗蓟马、蚜虫和黏虫等。大豆主要病害有立枯病和根腐病,盛花期和鼓粒期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和锈病,害虫有地老虎、豆荚螟、蚜虫和大豆卷叶螟。防治方法主要是预防为主,采用农业防治如选用抗病耐病品种,使用无病种子等措施;药剂防治主要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甲霜灵和三唑酮乳油杀菌剂,吡虫啉乳油和甲维盐等杀虫剂。

5 适时收获

选择晴朗天气收获,适当早收。大豆有90%以上的叶片脱落即可收获。收获时,将大豆茎、叶还田。

甘蔗达到工艺成熟期收获。对于留宿根的甘蔗,采用快锄低砍,收砍时入土 5~10㎝。避免砍裂蔗头,注意保护蔗蔸,为下年宿根蔗高产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砍收后要覆盖地膜。

猜你喜欢
复混肥德宏州套种
黄瓜套种苦瓜 赶早上市效益高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德宏州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对策
有机无机复混肥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试验
德宏州景颇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有机无机复混肥(15-40S)在春花生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让边疆青少年远离“毒”害——德宏州关工委年持之以恒帮助青少年禁毒防毒纪实
包膜复混肥提高油菜产量与生物量
新疆:红枣地套种红薯
早春马铃薯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