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战“疫”报道作为检验“四力”实践的考场
——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报道为例

2020-06-12 02:26双传学
中国记者 2020年5期
关键词:抗疫江苏疫情

双传学

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站稳政治立场,坚守正确导向,肩负主流媒体责任担当,努力践行“四力”、检验“四力”,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讲好抗疫好故事,传递战“疫”正能量,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舆论氛围,积极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撑。

抗击疫情的战场,正是增强“四力”的实战课堂。集团党委高度重视战“疫”报道,启动早、力度大,方法新、效果好,既有前方一线记者不畏艰险的攻坚战,又有举全集团之力的全媒体阵地战,通过这场大战大考不断锤炼出党报主流媒体过硬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

一、好脚力根植抗疫一线,让报道始终“在场”

疫情期间,社会对资讯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集中更加迫切,记者的脚步就是社会获取一线信息的通路。在疫情暴发之初,社会上各种消息真假难辨,不乏一些谣言动摇民众抗疫的信心。在这个关键时刻,党报就要当仁不让地站出来,用真实战胜谎言,用信心取代恐慌,用理性屏蔽杂音,以公信力敲响舆论定音鼓。

公信力从何而来?党报传媒集团,天然具有较高的公信力,但公信力是需要呵护的,其“养分”就是真实二字。真实不是凭空产生的,在融媒体时代,任何“闭门造车”“自说自话”都会被传播格局抛弃,唯有依靠记者深入一线,用脚步丈量每一个事件的维度、感受每一个人物的深度,才能产生真实可信、鲜活生动的报道,为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抗疫工作服务。观察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一系列“爆款”“刷屏”的新闻产品,其背后无不是受众对媒体的信赖和认可,是记者脚下“泥土”厚植的公信力之花。

前线牵人心,战地飞书忙。集团记者纷纷请缨上阵,希望能前往湖北一线开展报道。最终,8位前线尖兵脱颖而出,于2月17、18日奔赴湖北武汉、黄石两地,开始了“战地记者”生涯。抵达当晚,记者就开始了马不停蹄地采访:江苏援鄂医护人员如何做好自身防护?跟着他们走入病区、宿舍,记者采写出了《让“援黄一线”护士告诉你:进一道门有多少步骤》;武汉的街头是怎样的情景?记者带着感性与激情,连夜写出报道《静悄悄的城市,江苏人在“战壕”》。在医院感受到白衣天使的守护力,在货场迎接江苏支援的物资车队到达,在方舱邂逅一场“快闪”……一件件只有在零距离接触中才能得到的新闻素材,催生了一篇篇“爆款”文章,用一幅幅真实感、画面感十足的抗疫群英像,传达给读者坚定的必胜信心。

▲ 战“疫”语音日志10《总指挥鲁翔:把疫情控制住,打赢这场战争,我们才回家!》。

▲ 战“疫”语音日志14《在黄石,我们一天和病毒“交手”362次!》。

后方守土责,报道聚力量。集团记者的采访足迹遍及江苏全省,以扎实深入的采编工作,忠实记录社会各界奋勇战“疫”的生动事迹。无论在前方还是后方,记者都尽可能把报道素材收集得丰富翔实。例如“苏州战疫先锋”系列融媒体报道中,“紫牛新闻”记者在现场把镜头对准乡镇、街道和社区党员干部,为了最终呈现的短短几分钟或几十秒视频报道,花费大量时间跟踪采访拍摄,一次就是半天、一天。为写好《江苏援武汉医疗队急需208双凉拖!宁汉两地志愿者联手在武汉半天凑齐》这篇报道,记者与数位被采访者交流的时间均超过1个小时,可谓厚积薄发。

民生重如山,采写抚民心。江苏起着抗疫“大后方”的作用,后勤保障做得好不好,牵动着全省乃至全国人民的心。集团记者走入各条供应链的最前端,深度回应群众关于日常防疫和生活保障的各种热点关切。老百姓的餐桌供应是否充足?记者采访相关部门和商家,走访菜场、商超,写出《宅在家就能逛菜场,南京“手机菜篮子”看这里!》《记者实测 |南京线上买菜哪家强?》《江苏“菜篮子”保障到底怎么样?请看记者从地头到餐桌的实探》等实探稿件,为全省抗击疫情、稳定社会秩序发挥了定心丸作用。中江网推出《战疫情品牌企业在行动》专栏,采访苏果、苏宁集团、盒马生鲜等民生企业,聚焦江苏品牌企业在民生保障方面的担当作为,让市民安心、放心。“紫牛新闻”推出《扬子晚报紫牛记者逛菜场》图文直播栏目,记者深入全省各菜场发回准确的实时报道,澄清各种误传乃至谣言,有效配合政府引导菜市保供,稳定民心。其间共发表200多篇图片、视频、文字稿件,受到百姓和相关部门的高度肯定,稿件传播点击率超过了300万。

实践证明,危难见本色,脚下即战场。肆虐的病毒,让记者在一线采访时冒着一定风险,但集团记者深知“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自觉化身为战士勇闯一线,坚守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唱响奋进凯歌、凝聚团结力量”的大义与大道。

二、好眼力聚焦价值取向,善抓策划先机

在全媒体传播时代,媒体发挥影响力,需要从选题策划开始就牢牢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并以对事件、人物细致入微的洞察力,让记者的“眼力”与读者的“眼球”同向聚焦同频共振。疫情期间,社会对信息的需求量很大,但新闻媒体的信息生产量也很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处在一种“信息爆炸”的状态下。一些自媒体蹭热点、消费民意的能力很强,但传达的价值观可能会有所偏差,主流媒体就应担负起价值观“纠偏”的作用,让社会共识始终遵循主流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党报媒体扩大影响力,一方面是用好主题策划这个总抓手,围绕主题生产精品,成为信息传播中绕不过去的“交汇点”;另一方面是以新闻敏感性抢抓传播先机,以独家策划、首创传播的方式,成为传播链上重要的信息来源。

▲ 战“疫”语音日志18《8小时给1万人次测体温,我们在为南京“守门”》。

▲ 《让“援黄一线”护士告诉你:进一道门有多少步骤》视频截屏。

主题策划全面开花,推动疫情报道聚力凝心。2月11日,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微信公众号“新华经济369”正式更名“江苏1号”,成为疫情期间彰显江苏“夺取双胜利”的一个重要新媒体平台;新华日报全媒体文化新闻部的《文艺周刊》则在疫情期间携手江苏文艺界人士,推出“文艺苏军·战疫行动”“战疫·两地书”“战疫之歌”“艺术公开课”“一线救援日记”“凡人记疫”“心理咨询室”等一系列融媒体栏目,以图文、短视频、音频、海报、电子报等新媒体形式,聚焦抗疫一线和抗疫过程中涌现出的凡人故事,用文艺的温度凝聚起全民抗疫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江苏网推出多个抗疫专栏和系列海报创意,“交汇点”则策划推出“抗疫”频道和3个专题、25个子栏目。扬子晚报在“紫牛新闻”“扬眼”客户端同步推出音频栏目“战疫语音日志”,呈现战“疫”一线医护人员风采;南京晨报则利用已运行17年的小记者品牌资源,策划推出“抗疫成长”云教育融媒体平台,推出两项主题课程、三项主题活动和一项公益助学活动。所有专栏、报道都着力转化话语方式,便于受众快速领会中央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部署,有助于更为有效地线上线下共筑同心。

紧扣生动细节着笔,以新闻“鲜料”设置议程。社会生活百态,能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的点往往隐藏在细节之中,需要记者用敏锐的观察力挖掘出来。疫情之初,媒体注意力都在国内防疫,集团记者敏锐地注意到海外华人这一重要群体,关注了乘坐包机返回湖北的111名旅客的情况。2月1日,集团旗下扬子晚报的“紫牛新闻”,独家发布《【连线·视频】滞留日本的湖北籍同胞返乡,飞机上传来阵阵“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微博阅读达5.5万。这一新闻引发话题热议,日本朝日电视台更是特意联系扬子晚报,征求报道素材的使用授权。由此可见,一篇报道的影响力不是由媒体版面决定的,记者的好眼力完全可以引发跨国界、跨地域的传播和交流,实现更强大更广泛的舆论影响。

三、好脑力掌控舆论风向,打好主动引导仗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闻报道的时度效要求尤其高,必须善用脑力准确判断当前阶段的主要任务,理清新闻报道的方向和格局,让主流媒体真正能够掌控并引导社会舆论,把牢舆论的主导权话语权。新华报业全媒体报道紧扣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及时、全面解读重要会议和讲话精神,因时因势紧跟江苏抗疫工作的重心与任务,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同向发力。报道及时权威,策划创新出彩,传播有力有序,集中展示了江苏全省上下努力夺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决心和信心。

《新华日报》2020年2月18日6版,《静悄悄的城,江苏铁军在“战壕”》。《新华日报》2020年3月6日12版,《疫情面前,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脑力体现在抢占先机。1月24日,江苏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新华报业也立刻“一级响应”,在《新华日报》头版刊发了消息,“交汇点”则及时推出解读性报道《苏小吉@您!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意味着啥?看完你就知道了》,“紫牛发布”推出《一级响应到底是几级?最高级!》。报道以快准的特色,先声夺人,抢得舆论先机。

脑力体现在及时引导。早在2月10日左右,随着抗疫进入新阶段,江苏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全省各行各业在全国率先启动有序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是抗疫取得最后决定性胜利的重要保证,我们紧扣中央和省委战略部署,提高站位,强化引导,优化服务,关注反响,为推动各行各业复工复产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彰显了江苏作为经济大省的责任担当。重点报道《锚定双胜利,江苏迎难而上善作为》《既严格防控,又出得去进得来》等被新华网、人民网等多家重点新闻网站转发。《优化支出结构 利民惠企护发展》《应用“云助力”,夺取双胜利》等稿件获40多家媒体转载。《防疫生产两手抓 江苏今年240个省重大项目计划投资5410亿元》等20篇稿件获中宣部“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首页推荐。《让我们熟悉的城市慢慢回来》《强化“统筹”驱动,取得“双胜”战绩》《复工复产要多做“疏”文章》等近百篇稿件获中央网信办全网推送。

脑力体现在言论言值。评论是党报的舆论利器,具有重中之重的地位,在疫情中我们通过对一些重大的事件和现象进行述评,提出鲜明观点,引导社会舆论,指导社会行动。1月27日的评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出“信息的有效发布、处置和应对,是整个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键环节”“消除公众恐慌,防止谣言乱事,必须加大信息发布的频次,提高信息发布的质量,以强有力的信息公开铲除谣言存在的土壤”。事实证明,这篇言论极具前瞻性,党媒权威信息的供给,对于对冲谣言和传言作用匪浅。再以2月10日的《精准应对复工“大考”》为例,在拐点未到、复工在即的关键时刻,在了解各地措施的基础上,该言论提出了精准建议和专业见解,令人印象深刻。《新华日报》以高频率接连推出言论,多篇成为现象级传播产品,为舆论场注入强大正能量,为一线抗疫战士、社会公众提供了精神支持和信心鼓舞。江苏网的“紫金e评”“江苏智库”栏目,也分别刊登了多篇有分量的评论和专家文章,各自以不同的信息分发渠道有效影响了受众群体。

四、好笔力赋能硬核生产,“融”传播好声音

随着传播方式的变化,今天对新闻工作者笔力的要求,既包含传统意义上的文笔出色、力透纸背,也包括顺应时代潮流、善用新平台新载体。在疫情报道中,集团记者一方面发挥党报媒体人的写作功力,打磨出一篇篇优秀的精品;另一方面用流行的传播方式综合提升媒体的传播力,让主流舆论的传播格局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机关大院”“体制之内”,呈现在群众的手机上、活跃在百姓的朋友圈,真正形成了全矩阵传播,大大提升了党报媒体的传播能力。

锤炼业务基本功,让新闻采写活起来。疫情防控中的人物报道不是简单写人,而是以人写事、以事见人,全面反映新闻记者笔下的人物已做了什么、正在做什么、还要做什么,既要展现人物的事迹、体现人物的实际,还要描述人物的心迹,更好地让读者了解疫情防控的进展,增添战“疫”必胜的信心。我们的报道平实但拒绝平庸,精心选取耐读新闻事实,用精选的突出事迹,以平实的叙事生动讲述感人抗疫故事。如《全力打赢阻击战,是对你最好的告慰》一文,报道了南京市中医院副院长徐辉的生前感人事迹,以她丈夫的视角,描写了深夜里她接到医院电话,在阳台打了许久电话指导病患治疗。入境入情的描写,让徐辉的形象更鲜活、更打动人心。此外,报道注重细节的厚实、立体,通过不同侧面亮点的捕捉,使人物的形象特征更加凸显。如《战“疫”黄花分外香》这篇报道,记录了江苏援黄石医疗队医疗救治及专家组组长黄英姿工作中的只言片语,“维持住,不放弃!”“一个都不能放弃,你得给我守住了!”“餐厅有夜宵,夜班的同志喝了热粥再睡,不要空着肚子。”这些话语,生动表现了黄英姿既决策果断、不言放弃,又细心暖心的性格特征。可见,医术是医者的专业能力,是救治病患的关键;而笔力同样是记者的专业能力,是报道成功的基石。

锤炼跨平台功力,让传播矩阵更丰富。新华报业传媒人将抗疫宣传报道作为记者、编辑检验媒体融合发展成效的考场。旗下报网端微协同发力,充分挖掘各自优势资源,多方联动,创新表达,优化传播,以文字、图解、直播、短视频、H5、九宫格海报、视频海报、开机图、号外、MV、动漫、互动小游戏、在线答题等多种创新手段,推出的新媒体产品可读、可看、可听、可传,形成了矩阵式、融媒体传播优势,为努力促进社会稳定、人心安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大舆论力量。我们注重新闻可视化,对省领导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行程和要求,集团旗下“交汇点”都会精编新闻核心要点进行可视化表达,通过图解等形式,便于读者快速领会省委、省政府重要部署、重要会议精神、省委书记讲话精神。如2月13日,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专门致信江苏支援湖北医疗队,“交汇点”将全文以书信风格制作成长图,既适合配在文中,也适合在朋友圈转发。此外,“交汇点”就此信还特别策划制作了H5《省委书记发出“江苏家书”,快来寄给那些逆行的白衣“战士”》。精心设计的页面与优美的音乐相得益彰,产品互动性强,网友纷纷在朋友圈转发,大大提升了传播效果。

锤炼科技运用力,让“云传播”更响更远。集团抢抓云计算背景下的“云机遇”,加强“云传播”的探索力度,创办了内容丰富的“云课堂”;推出足不出户、方便问诊的“云健康”24小时在线问诊平台;用一场场精彩的“云直播”吸引大家网上共赏春光;助力乡村振兴,想方设法为受到疫情严重影响的农产品开启“带货”的云平台;帮助江苏文旅产业化“危”为“机”等,借力新型传播方式,弘扬主旋律、彰显正能量,体现了主流媒体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从战疫日记到短视频“科普连连看”;从发起为最美逆行者亮灯加油的公益活动,到上线信息辟谣专栏,网端微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传播作用,将疫情防控最新消息、一线感人故事、疫情防控小贴士等,制作成图文、短视频、H5、抖音、快手等,不断提升网上传播覆盖面和到达率。此次对于“云传播”的创新探索,可谓新华报业近年来大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实践性成果,是深度融合发展行稳致远最生动的印证。

猜你喜欢
抗疫江苏疫情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战疫情
团结抗疫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