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典到新冠肺炎报道的三点变化

2020-06-12 02:26林洁
中国记者 2020年5期
关键词:钟南山疫情

记者:林洁

中国青年报

广东记者站站长

新冠肺炎疫情采访已经持续3个月了,几乎每天都在干活儿。相比17年前的非典采访,同样在一线的我觉得压力大了不少,内心却淡定了很多。

一、从“文字记者”到“全媒体记者”

2003年,我还是中国青年报一个年轻记者,刚到广东驻站锻炼,就遇到了非典。那时每天的采访是有规律的,发布会、医院、卫生部门等,稿子当天晚上9点前准时发回夜班就可以了,基本上是文字呈现。有时能“抓”到说得好的专家,还能发个独家。

2020年,真没有了所谓的“独家”“专访”,信息透明得让你不得不拼速度,恨不得边拍边写边剪边发布,时不时还要从信息里弄出个“热搜”。我的身份,早已从“文字记者”转变成了“全媒体记者”。

三个多月来,报道主题也从早期的医疗队驰援湖北、治疗方案的确定、中西医协同的疗效、科技抗疫的揭秘,到医患间感人故事、全球华人捐赠物资、疫苗研发进展,如今又转入全世界守望相助,“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中国抗疫经验给国际的参考,逐步复工复产,无一不考验着记者的综合素养、应变能力和对新闻的判断。

1月21日下午1点,我收到一条紧急采访通知,关于介绍广东新冠肺炎疫情及应对防控情况。当时,工作人员甚至连会议时间和地点都来不及写在通知里,用语音发了过来。我心里咯噔一下:钟南山院士1月18日下午赴武汉,20日晚上在北京与白岩松连线。难道今天下午会出现在这场发布会上?

“肯定存在人传人”“14名医务人员感染”“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在广东省首场疫情防控发布会上,眉头紧锁的钟南山院士向中外媒体重申了这些重要信息,正式拉响了警报。那天,所有的镜头都对准了非C位的钟南山,几乎每位发布人讲完,他都要补充一番,并从专业的角度阐述他的看法。

原本不小的会议室,挤满了记者。那天,我几乎是蹲在钟南山跟前拍完了整个发布会,每拍完一段就往后传,视频编辑随时编发。在新媒体时代,对记者提出的是图文并茂的及时记录。

从那天开始,我的直觉是,钟南山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我得“抓”住他,不仅是理解他提出的研判,更重要是如何更快、更准确、更通俗地把信息传递给公众。

采访钟南山从来不会让记者失望,他讲的都是“干货”。非典至今,无论在哪个场合,他的热度一直不减。很多人应该记得,17年前抗击非典时,钟南山说:“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其实他是有底气的,“实践之后,如果没有信心、没有依据、没有把握,我是根本不会这样做的。”

当时,我也是因为非典的报道,多次采访了钟南山,一度还把他堵在了洗手间门口。他很真诚,没有套话,耐心细致解释,最后还会从公众关切、警惕的细节回应,这是记者非常喜欢的采访对象。2003年,不像现在需要拼速度发新媒体,所以那段时间,我的报道还是比较容易上报纸头版。后来,我在全国两会采访,再次遇到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话题自然还会围绕公共卫生领域展开。

二、没有独家新闻,只有独特的视角和观点

此次疫情其间,钟南山参加了无数场发布会,话题都是老百姓关心的。疫情到6月份可否结束?复阳病人怎么办?病死率高不高?有没有特效药?“疫情发生在中国,不等于它的源头就在中国。”“病毒的源头是野生动物,中间宿主不止一种。”等等。每场发布会下来,对于记者而言,虽然精疲力竭,但头脑却很兴奋。

什么才能让钟南山愿意开口?这还要取决于记者有没有做功课,从大众防护、物资紧缺,到专业领域的关注,关于院感、P3实验室、病毒检测、复工复产、疫情研判等,记者必须紧跟疫情的进展。

我发现,钟南山不是就疫情讲疫情,横向阐述救治方案,包括中西医协同作战、跨学科综合救治危重病人、膜肺(ECMO)的使用时机等;纵向讲本世纪暴发的3次冠状病毒的相同与不同,从SARS到MERS,到此次的2019-nCoV。从全球角度分析疫情走向,号召所有国家行动起来,才能战胜疫情。然后,给公众一颗“定心丸”——虽然感染率比较强,但新冠病毒的病死率是较低的。

记得钟南山在某一场发布会上回应我提出的问题时,提醒公众:“保持下水道的通畅极为重要!”其中,他希望吸取2003年非典的教训,香港淘大花园上下楼层住户相继得病,后来导致20多人死亡。面对台下一张张年轻的面孔,钟南山不忘说了句:“那时你们还小。”

面对这种群访,记者除了需要记录观点之外,更多需要功力,才能触及到别人所忽略的新闻点。生于这个时代的媒体,很多时候真的没有独家新闻,只有独特的视角和观点,才能从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直击痛点。

从医60年的钟南山,是一位严谨的医者。我至少参加过钟南山3次会诊,看到他走近显示屏,细致分析数据再下结论的全过程。

有一个细节,在给中山市一例危重产妇患者的远程会诊中,钟南山说了一句“她还很年轻,我们一定要把她救回来”,危重病人救治要下“绣花”功夫,最后钟南山给出的结论是:要用两台并联的氢氧气雾化机。到这里,媒体关于会诊的报道就可以结尾了。但我就想,这机器到位了吗?对患者效果如何?患者何时可以转出ICU?这时,我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他告诉我,钟南山给他们董事长打电话,紧急调拨了两台机器,正运往中山的路上。于是,我的稿子便有了患者用上氢氧气雾化机的画面,也是唯一一家跟踪了会诊后续报道的媒体。

换作17年前,我可能也是没有考虑太多。但在网络和资讯十分发达的今天,我们要把平时积累的“人脉”用起来。

作为地方驻站记者,所有的条线都要跑,跟各个单位保持联系和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平时新闻较少的“卫生”线,因为疫情成为重点关注的领域。第一时间,通讯员纷纷把我拉进了疫情报道群,也会主动私信我重要的线索,我也会及时把自己想做的题目、想要的素材“磨”回来。我自己很深的一点感受是,记者在专业和真诚下,一定要“脸皮厚”,你会得到比别人更多的内容。

三、呈现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

从进入中青报那天起,“用脚采访、用笔还原”深深刻在我心里。采访一定要到一线,尽可能靠近事实,灵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会有意外的收获。

有一次钟南山远程会诊结束,在卫健委领导陪同下乘电梯下楼,挤不上的我跑楼梯下去(幸好在3楼)。到一楼时,大厅等待的一群护士“粉丝”给钟南山送了一束花,并配合手语唱起了“感恩的心”,钟南山特别开心,戴着口罩,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线。我用手机及时拍了下来,“钟南山笑了”的推送,瞬间10万+。虽然这是花絮,但当时全国正值疫情吃紧的时候,84岁的钟南山总是眉头紧锁,一个笑容传递着温暖和信心。

核心人物的采访首先要跟上采访对象的节奏。钟南山太忙了,我们梳理他的日记,和同事提炼出10个重要节点的海报;蹭着摄影师最好的机位,拍下他呼吁“义务献血”的画面,抖音当日播放1.6亿次;卫生系统的“线人”通风报信,偷偷去现场旁听钟南山讲全国治疗方案(不做报道);钟南山领誓火线入党,给年轻ICU医生点赞;关注钟南山团队及呼吸方面的专业公众号,向医生和健康版主编请教……

□上图 4月22日,钟南山院士冒雨迎接广东援鄂医务人员返院。为了更好地呈现现场,记者跪着拍完全程。

□下图 3月28日,外防输入最严峻的时候,记者跟随广州海关所属的广州白云机场海关检疫人员,体验式走访了口岸防疫全流程。

钟南山对记者很真诚,不止一次,有他在不同场合感谢媒体的报道。不过,他也会痛斥外国媒体抹黑中国,用粤语怼港媒挖坑,这种新闻短视频的呈现,往往比文字来得更生动、直接。我们与报社的视频团队青蜂侠形成很好的联动,我在“前方”拍摄,他们在“后方”快速编辑发布。

4月中旬,钟南山频频与非洲人士互动,形成很好的氛围。此前,政府部门对外籍人士进行核酸检测的大筛查,舆论有不同的声音,甚至认为中国政府区别对待。记者在此时的报道,应该理性解读筛查的必要性、高危场所存在的风险、非洲人士自己的说法。同时,传递正能量的声音,例如我跟拍了一个安哥拉的留学生,解除隔离后主动报名到隔离酒店当志愿者。

我在广州生活了20多年,在我的观察里,“非洲人多”一是肤色问题,会让人特别注意;二是他们的生活习惯,做生意、居住都喜欢扎堆;吃饭、泡吧等也固定在为数不多的饭馆。此外,广州作为国际航空大枢纽,中非之间航班大多数是在广州中转,非洲人来广州方便。作为千年商都、对外开放的前沿城市,常住的外国人就有不少。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采访,我有十几位同事在湖北一线,报道呈现多角度全方位,既有动情的现场,也有深思的“冰点”。全国驰援湖北有4万多名医护人员,显然最前方同事是忙不过来的,跟广东医疗队的对接成了我的日常。

刷爆屏的“请战书”、身披战袍的00后护士、抗非英雄“德叔”的武汉战场、第一个赴金银谭ICU的广东医生等,好的题材首先会把自己感动,才能去感动读者。后续,我还关注了超长假期让年轻妈妈“不堪重负”、重点工程的防疫复工、基层团员的青春奉献等,这些报道都是读者爱看的新闻,甚至能找到自己的影子,这就是所谓的“共情”吧。

面对疫情,谁都害怕。刚开始时,手机每天的弹幕会显示,哪里又确诊了一例,查看疫情地图,发现自己所处的位置,已经被好多“小红点”密密麻麻包围着。随着国内疫情的向好,广州的外防输入压力依然严峻,“绿松石小酒馆”“住在棠下村的出租车司机”都在市中心,他们都是无症状感染者。

然而,疫情没结束,记者必须坚守岗位。有一天开完发布会,同行一女记者拉着我说,“是不是该把我们都拉去检测一下,天天跑医院、去高风险区域、接触医生和病患……”这种担心,也并不完全是多虑。

猜你喜欢
钟南山疫情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礼赞钟南山
疫情中的我
礼赞钟南山
钟南山:胡吃胡喝要遭殃
疫情当前 警察不退
钟南山,谁人不从少年来
待疫情散去 春暖花开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