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的实现与联结的可能
——评照片《苗山脱贫影像志:一位女大学生的特殊假期课堂》

2020-06-12 02:26新华社摄影部鲁鹏
中国记者 2020年5期
关键词:课外辅导普通话双语

文/新华社摄影部 鲁鹏

4月9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党鸠村,梁孟香在家里上网课。梁孟香目前就读于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梁孟香受聘为“双语助脱贫”课外辅导员,为妈妈这一辈的妇女们培训普通话。(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这张影调明暗对比突出、画面气氛清新宁静的照片,定格了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党鸠村一户普通苗家木楼的一角。就读于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的梁孟香,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长假期居家上网课。看似简单的场景,其实背后还联结着一个脱贫攻坚的故事:党鸠村是地处偏远的深度贫困村,语言障碍曾经是造成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受益于教育惠民政策,梁孟香和身边的不少小伙伴考上大学。寒假伊始,村里举办“双语双向”普通话培训班,聘请返乡的大中学生为辅导员,为部分留守妇女提供普通话培训。梁孟香也报名参与,成为“双语助脱贫”课外辅导员。疫情防控、网上复课、脱贫攻坚等多个当下的新闻热点融于一图,画面看似寻常,背后寓意丰富。

一千个观众的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新闻摄影不是对新闻事件和人物的简单复制和粘贴,而是拍摄者在活动现场调动自身的感官系统,目尽所及、心尽所想,而后利用相机进行有选择记录与表达的创造性劳动。所摄照片不仅作为新闻事件和人物的载体,更成为拍者和读者沟通的媒介与桥梁。照片当中,透进光亮的窗口犹如一块电子大屏。梁孟香眼前使用的手机、电脑,直至春色满园的“窗屏”依次将读者的视线移向远方、引向明媚,那里峰峦叠翠、草木青葱。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引领读者从“波澜不惊”的室内瞬间,铺展出视野广阔的宏大叙事,从而尝试走进一个不同寻常的时代故事。

新闻照片只是日常场景的时空切片,在二维化的空间里试图呈现出多维化的现实生活。读者通过画面里的视觉形象与光影选择,从自己个性化的观察视角和审美偏好出发,接收由摄影者发起的信息传递与情感表达,从而实现图片本身的叙事和传情,也完成被摄对象在现场与场外的联结和解读。

猜你喜欢
课外辅导普通话双语
课外辅导对课堂教学及学生学习的影响研究
英国中小学课外辅导的教育公平:问题、策略与启示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家长:只要教得好不怕花钱!
课外辅导风起云涌,引发“高烧不退”之势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