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欢
[摘要]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语文教材换成了部编版统一教材,其中古诗词教学内容进一步凸显。基于目前古诗词教学现状,教师通过实践研究,认为应采取的策略有:首先要确立教学起点,凸显生本意识;其次通过反复吟诵,感受诗词魅力;接下来,应发散思维,走进诗词意境;最后,拓展延伸,领悟诗词情感。如此有效教学,才能不断地提升诗词教学品质。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教学策略;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古诗词以其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真挚的感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品读古诗词,正是儿童感受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但通过研究发现,在古诗词教学中,目前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教学模式机械——解释词语,说出诗意,体会思想感情,最后背诵古诗,甚至是背诵诗意。2.古诗词本身的时间跨度大,语言凝练,且意境深远,而小学生阅历经验少,难以走入诗歌意境,体会思想感情。3.传统古诗词教学,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缺少审美教育,导致学生对古诗词失去兴趣。为此,我在古诗词教学实践中有意尝试更有效的方法,提升古诗词教学品质。
一、确立教学起点,凸显生本意识
(一)在预习中,要求学生做到自查、自读和自悟
1.自查:查找有关资料,查字典读准字音;查工具书,弄懂词句的意思。2.自读:读准字音,能读出节奏和韵味,为理解古诗作铺垫。3.自悟:感悟字词运用的精妙,并将所产生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待课堂交流。
(二)在“自悟”中将产生的问题汇总,将有共性的问题,作为“教学起点”
教师设立这个环节,或用预习单的形式做积累收集,或在上课之前,将学生共性的问题做收集。比如,在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两首古诗时,学生就提出了许多质疑:老师,《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送别诗,为什么课文中我们看不到送别的痕迹?老师,这两首古诗都是在写西湖的景象,我们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又各自好在哪里呢?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其实是我们课堂教学的起点,是理解的重点,更是教学的难点。坚持走好“生本”路线,而非“师本”路线,更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古诗文的探究与学习。
二、反复吟诵,感受诗词魅力
在古诗词教学中,吟诵,是最好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课堂中可以留出足量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充分吟诵、涵泳,把握诗词节奏,读懂诗意,并读出情感。
诗的诵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读音、读意、读情。读音,是最低要求,即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意,是读懂诗词的主要内容,读出画面和情景;读情,是利用多重感悟,读出诗词情感。
三、发散思维,走进诗词意境
(一)紧扣诗眼
诗眼,是一首古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最能体现全诗的主旨、情感和意境。抓住“诗眼”展开古诗学习,往往能起到“提纲挈领”的效果。比如有位教师在执教《清平乐村居》时,紧扣一个“醉”字展开教学,引领儿童品读诗词意趣:1“.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里的“醉”是老夫妻酒后微醉,感情甚好。2“.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还有对三个儿子的描述,可见诗中人物沉醉在闲适的乡村生活之中。3.同时,还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对恬静的乡村美景和乡村生活的陶醉与向往之情。紧扣诗眼,渐渐地,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就显露出来了。
(二)善于比较,体会用词之精妙
每一位读者,对于古诗词的理解与发现是不同的,有些词语,总能让我们品味、感受到许多特别之处。比如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白雨跳珠乱入船”中的一个“乱”字,通过欣赏画面、学习组诗、欣赏草书作品,充分比较,充分涵泳,感受着诗歌意境和美好情趣。并通过“一字涵泳”的方式,走进一组苏轼的作品,去形象地感受诗词的丰富内涵和人物品质,深入透彻又完整丰富。再比如我们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师将“烟花三月”换成“鲜花三月”,通过比较,通过品读感悟,学生更加生动地体会到阳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景象。这样既理解了诗句内涵,又感受到了古诗词语言表达的精妙。
(三)激活想象
诗的语言是含蓄凝练的、意境是深远的、感情是丰富的,诗歌中的意象是一个重要载体,需要我们用想象去充实和丰盈它,这样才能感触深刻。1.一切景语皆情语。诗词作品中,常常寄情于山水,寓意于景物,情景交融,意味深远。因此,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感受诗歌中的情感与意境,可以从诗歌中所描述的景物入手。比如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两首古诗的学习中,教师有意识地紧扣住诗歌中所出现的景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云、雨、风、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莲叶“”映日“”荷花”等等,在品析和揣摩中,体会特点,想象画面,使西湖晴雨天气中的动静景象,有声有色地浮现在眼前,体会到诗歌的意境与情感。2.关键字想象。所谓“关键词想象法”,其实,是给孩子想象一个抓手,引导学生抓住诗词中的某个字,或者几个词语展开现象,感受诗歌中所展现的画面与表现的意境。就是引导学生抓住古诗中的一个字或者几个字进行想象,描绘诗句中的画面。比如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学习中,诗句“黑云翻墨未遮山”一个“翻”字,教师首先带领孩子理解“翻墨”,了解到意为“打翻的墨水”;然后让学生想象当时天空的场景,学生用具体的语言来描述;最后,教师播放视频,孩子们看到了“滚滚黑云从天边呼啸而来”,突出了景物的动态之美,感受到了风云变幻的瞬息万变。一个“翻”字,看到了画面,感受到了动态,并体会到了字词的精妙。还有“映日荷花别样红”中的“映日“”荷花“”红”这些关键字词,通过想象,感受到了丰富的画面和美好意境。只要我们调动得当孩子的想象力,会让画面不断丰富,意象不断清晰。而且这会是一个包含了声音、形态、颜色、语言等一系列内容的画面,更有趣,更有效。3.感悟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意境深远的古诗,需要你慢慢品味,细细咀嚼,总能品出许多特别的情趣。比如《寻隐者不遇》中在对人物对话的补白中,感受到人物心情的变化;《元日》中的“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引申含义;《观书有感》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哲理深意等等。4.读写结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在书后习题中,遇到这些“练笔”的内容:如:“体会《寻隐者不遇》一诗描绘的情景,再写下来。“”《清平乐村居》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先说一说,再写下来。”“《如梦令》《渔歌子》从两首词中任选一首,想象它所描绘的景象,先说一说,再写下来。”诗歌的学习,不仅仅限于鉴赏,还在于创造。想象创作的过程就是内化理解的过程,将古诗加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让情感与文字在自己的内心产生共鸣。
四、拓展延伸,领悟诗词情感
(一)联系背景资料
在古诗词的学习中,要想感悟一首诗词的真正内涵,需要与诗人所处的历史时代、诗人的经历故事联系起来。比如柳宗元的《江雪》,他改革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流放十年,险恶的环境,困苦的遭遇,并没有把他压垮。政治上失意,于是他就把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志趣,通过诗歌加以展现,表现了自身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孤独清高的情感。再比如《清平乐村居》,我们知道了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抗金爱国的政治理想破灭后,写下的闲适词和田园词。再反观他的前期詩作《菩萨蛮》《破阵子》,豪迈沉雄、忧国忧民,前后风格差异很大,但结合其创作背景,就不难理解了。
(二)诗词补充
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中,从“跳珠”一词,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这场雨的喜爱。接着,教师补充介绍了,诗人在50岁时又到杭州写下了《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其中“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一句,从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其实十五年前那场雨景,苏轼从未忘记,一直留存在作者的脑海之中,可见作者对那场雨的喜爱与难忘。这样的补充,更加深了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不仅醉于酒,更醉于景。
参考文献:
[1]周一贯.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 袁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