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小镇集群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020-06-11 00:47刘辰涵吴浩周芯悦杜锦
商情 2020年22期
关键词:特色小镇转型升级城镇化

刘辰涵 吴浩 周芯悦 杜锦

【摘要】特色小镇的提出源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特色小镇已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风口之一。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抓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大有可为,对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了目前打造四川特色小镇面临的问题,并且也从五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对小镇的建设有所参考。

【关键词】特色小镇;综合试验区;城镇化;转型升级

一、目前打造四川特色小镇面临的问题

(一)产业多样且产品良莠不齐

现在四川特色小镇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在规划引导方面还有待改进,很多产业都看准了时机,但各种产业都有所涉及,企业更是数不胜数,这就造成了有的企业鱼目混珠,以次充好,涉嫌欺诈消费者,也对特色小镇项目的口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文化内涵不充分,吸引力不强

四川近年来,大力发展经济,暂时对文化的重视有所下降,而且人们每天都被网络充斥着,很难静下心来感受和体验不同的异族文化,四川境内的少数民族大都深居偏远的地方,当地文化传播力度不够所以很少有人关心和了解少数民族文化。

(三)缺乏创新,同质化严重

很多特色小镇是采用PPP模式,还有很多特色小镇只是开发商手里的一个项目,为了效益的快速回流,在发展上求快,并不了解当地城镇的文化和风土人情,也做不到对当地的利好进行有效利用,只是一味地搬出成熟小镇的发展模式,盲目跟风,因此国内出现了大批千篇一律,千面一镇的特色小镇项目,很多还没有完全建成就已经失去了市场竞争力,造成资金回流缓慢甚至破产的局面。

(四)公共服务功能不完善,服务质量不高

特色小镇这两年才兴起,因此对于小镇而言,选址大多离城区有些距离,选址范围内的公共设施都需要新建。但是在建设初期,对其道路、公共厕所的辐射、住宿餐饮的接待力、停车场等都很难评估并建设完善。同时,特色小镇很多工作人员大多来自周边村镇,没有接受过统一的培训就上岗,遇见游客不满时不能妥善解决好问题,造成服务差,口碑差的困境。

二、如何打造高质量的四川特色小镇

(一)全域构架产业主导

培育特色小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有条件的小镇更好地发展。这是对特色小镇发展机制上的重要保障。四川省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省 ,经济相对落后,但是农业技术发达,境内有大量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如九寨沟、峨眉山、青城山、乐山大佛等,每一个都是有口皆碑的。所以对于四川省开展特色小镇项目,发展旅游业相关的第三产业都是比较妥当的。全球工业革命已经进行到第四代,催生出了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领域的新兴技术。人们的生活都因科技而更加便捷化、丰富化。所以特色小镇项目绝不能固步自封,要放眼于高端更要放眼于未来。而且四川省的省会城市成都是新一线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互联网等高新企业云集,使用互联网+的手段发展特色小镇,同时还可以吸引国内外企业入驻,对特色小镇的发展都可助一臂之力。

(二)全域打造核心吸引力

特色小镇的吸引力、影响力、传播力,很重要的在于其整体形象是否鲜明,核心吸引物是否有魅力。打造旅游核心吸引力,就是为了突出特色小镇特征,避免同一区域的特色小镇形象相似,削弱外在吸引力。

四川境内有多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多样,彰显地域特色,循环经济发展。彝族是四川境内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大小凉山与安宁河流域是体验彝族风俗文化的首选。彝族“左脚舞”、“姑娘房”、“跳菜”、烤茶相亲等习俗,非常新奇。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为期三天的火把节,让游客体验原生态的彝族风情。甘孜藏族自治州 有遠近闻名的康定,风光迷人,民风淳朴。羌族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岷江上游的茂县、汶川、黑水、松潘、北川等地是羌族的聚居地。他们有羌历年、祭山会和领歌节等。以民族特色来吸引游客不仅可以让游客感受不同的异族风光还可以将特色小镇项目带出四川走向全国。

(三)全域突出个性特色

特色小镇整体形象的体现,最终要通过各个具体方面,这也是特色小镇的个性、特色和卖点。做出小镇的特色,必须挖掘和体现小镇的历史底蕴、文化气质、生产生活,不能东拼西凑,随意加载。

四川的特色小镇应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规划引导不断挖掘新的资源,在环境承载力以内,小镇工作人员和游客都应该保护生态环境,保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设计介入文产融合的实践策略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融合,四川省有三星堆、川剧、皮影戏和少数民族中有特色的舞蹈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小镇中可以向游客们进行售卖这些有特色的民族服饰、配饰等,可以针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游客进行表演甚至教学。其次是地域民族文化和多产业融合。民族文化及生态环境作为四川特色小镇最大 的优势,通过文、产、人、景、城的融合推动四川特色小镇的发展。通过打造旅游服务、文化创意、民族总部经济和生态特色农业为重点的多产融合联动发展的模式,把四川小镇打造成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旅游、文化、绿色”小镇。

(四)全域贯彻产业标准

特色小镇的标准化建设,除了宾馆饭店应实施星级标准、城镇环境实施A级标准,道路、车站、码头、餐馆、茶楼、剧场、商家、摊位、公厕等,都应贯彻实施技术与服务标准。要保证小镇上的每一商店都实现无线网络覆盖,每一间商店的工作人员和小镇上的其他工作人员都接受配套完整的训练,给游客宾至如归的服务。

三、结语

特色小镇的发展要融入当地的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发扬和创新,变成自身特色小镇之“特”,这样特色小镇才有路可走。完善基础设施,做好文化营销,创建品牌,定能吸引资金和人才的注入。每个特色小镇都集产业、商贸、旅游等各项功能于一体,具有产城融合的特点。 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将会汇集各种项目投资,并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也将培育出一个产业生态圈,促进高水平人才、先进技术和资本等要素聚集,实现产业创新升级。

参考文献:

[1]赵峥.我国特色小镇品牌建设的价值与路径探讨[J].中国名城,2018.

[2]徐林.全新战略条件下特色小镇建设的意义、问题和健康发展的基本要素[J].中国经贸导刊(理论版),2018,No.888(05):6-7.

[3]刘敬疆.特色小镇建设思考[J].建设科技,2018,0(2):11-15.

猜你喜欢
特色小镇转型升级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特色小镇”切莫成为“房地产小镇”
发展“特色小镇”,核心在哪
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