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探索

2020-06-11 00:43邓军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8期
关键词:土地整治

邓军

摘    要: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地少人多仍是我国的现状,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农业正处于转型的阶段,城镇化脚步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探索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新模式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将重点分析土地整治的核心问题,以便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地协调;土地整治;探索模式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城镇化的趋势逐渐加快,使农村的农业用地显得尤为紧张,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导致农村人口和土地用地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新模式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推动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新的土地整治模式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结合生产的实际情况,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  土地整治的目标

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推行土地整治工作的最终目标,在土地整治阶段要严格遵循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以及整体推进的原则,把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主要目的,坚持以人文本,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把农村的田、路、水、林等资源作为治理的基本内容,并依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例如: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增长速度和科技利用情况等,对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做出统筹和规划,实现人地协调发展。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的土地整治依然是以增加土地面积作为基本内容,还处于初级阶段。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迎来了新的经济转型,在新农村政策的指引下,对农村的土地整治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增加农村耕作面积的同时,注重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也成为了重中之重,像以往陡坡开荒、填海造地、毁林开荒等以损害环境来谋求经济利益的行为已经不再被允许,是与新农村的土地转型相违背的,所以,实现人地协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遵循了建设生态文明和城镇化的规律,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新时期的土地整治是要以保证粮食安全为前提,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3  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

人地协调的新土地整治模式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弄清人和土地之间的辩证关系,将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作为基本依据,适当对土地整治做出引导和调控,确保土地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不断推动农村土地治理工作向更高的水平和阶段迈进,想要构建人地协调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目标模式、行为理性、整治重点和运作模式。换句话说,在土地整治过程中,是要以目标定位为立足点,在实际整治过程中要遵循行为理性找到整治重点,而最终人地协调是要通过运作模式来实现。

3.1  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一般是由整治的对象和内容来最终确定,站在整治对象和目标的角度,土地整治一般包括土地复垦、土地开发和整理三个方面的内容,不同的治理对象对应着不同的内容,随着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土地整治的目标呈多元化的趋势,具有综合性和多功能性以及多效益性的特点[1]。尽管土地整治呈多元化和综合化,也就是由传统单纯追求增加耕地面积向零散土地治理的方向转变,由单纯提高经济效益向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转变,以及构建新农村向统筹城乡发展的转变。

3.2  整治重点

中国的土地整治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整治的重点已经逐渐清晰,就目前来看,中国的工业化已经相对比较成熟,而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属于成长时期。土地作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主要载体,其中农村地域空间结构必将成为整治的重点。如何有效发挥农村地域空间的框架作用,是整个土地整治工作的核心和关键环节。

3.3  行为理性

站在行为理性的角度,价值和工具理性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依托,但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工具理性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很容易引发人的行为失衡,不利于土地整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在科技的支撑下土地整治已经变得十分容易,但同时人们也经常会容易陷身在征服自然的自豪感中,从而忽略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造成了土地整治目标偏离,行为与实际需求不相符,甚至造成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3.4  运作模式

人与土地的协调最终要通过运作模式展现出来,运作模式主要是指在大量实践行为和整治效果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的行为规范或准则,是土地整治过程中比较标准的行为模式。

3.5  整治技术

(1)农用地整合技术。从宏观的角度分析,生产空间是一种资源载体,构建生产空间的规模化和机械化以及信息化是实現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对农村耕地、池塘、园林以及道路等资源的合理利用。农用地整合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种植传统等因素,发展特色产业。其次,综合考虑当地的劳动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科技文化水平等生产因素,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后,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作为导向,对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和完善,例如:农田水利工程和田间道路工程等。将传统的生产方式向高效集中、科学合理的生产方式转变,为农民增加收入[2]。

(2)建设用地盘活技术。建设用地盘活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按照农民的个人意愿和建设用地的利用情况,制定合理的规划。其次,依照实际的建房需求,在相关政策法规的基础上,统筹城乡发展用地。最后,注重乡土特色,整治村落环境,完善配套设施。

(3)生态景观提升技术。生态景观提升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构建农村生态网络,将自然或半自然等板块作为保护的重点。其次,打造绿色空间,改善居住环境,保护原有的乡土特色。最后,打造文化空间,构建集生态、景观、人文于一体的居住环境。

4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城镇化脚步的加快,人口和土地之间的矛盾突出,不断推进和完善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加快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推进已经迫在眉睫。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核心,确定整治目标,找到整治重点,科学运用整治手段,实现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首范.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农村土地的综合利用探析[J].农家参谋,2020(9):18.

[2] 郑云鹏,陈季.关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高中生人地协调观的调查探究[J].经济师,2020(4):144~145.

猜你喜欢
土地整治
重庆市2015年贫困村土地整治项目扶贫成效评价
浅析山东省临沂市耕地保护与利用
基于统计学理论的中国土地整治框架体系
光山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助推精准脱贫方法研究
农村土地整治中的理论与实践探究
农户土地流转的收入效应分析
贵州省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天津市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规模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