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电子产品研发管理模式研究

2020-06-11 00:47张怡
商情 2020年22期
关键词:管理模式

张怡

【摘要】信息时代下,电子科学与技术的蓬勃发展,我国5G基站建设也进入高峰期,科技的不断进步使电子产品成为当代必需,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便利,更带来了新的生产方式和信息传递方式。但目前电子产品市场趋于饱和,如何认清电子产品发展趋势,把握电子产品发展周期,创新电子产品研发管理模式,利用核心技术保持市场竞争力成为当代电子制造企业的主要问题。本研究将从当代电子产品研发管理特点入手,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适合当代电子产品研发的管理模式,为更多企业和个人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电子产品研发 管理模式 创新生产

一、当代电子产品研发特点

当代电子产品极大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为大家提供了诸多便利,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随着越来越多电子产品的问世,其研发特点也逐渐凸显:

其一,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生命周期短且每个阶段变换快,随着相关技术的优化升级,部分电子产品也需要做出响应的调整,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保持核心竞争力。

其二,用户需求多元化,满足市场/用户需求是产品生产的初衷,同时也是促进电子产品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产品研发前,企业十分注重通过前期调研来获取一手用户数据来指导研发。

二、当代电子产品研发模式

(一)基于原型的快研发模式

基于原型的快开发模式主要应用在汽车等产品研发中,其研发模式的主要思路是整合传统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正确沿用书写文字说明,用构建模型的形式避免出现文字说明中的概念模糊性与理解偏差度。在此流程中,工作人员会最大程度上摒弃传统习惯,应用matlab等软件从战略大局观的角度简化对象模型,调整和优化模型中的逻辑算法和参数,应用仿真计算,加强对用户的分析,从而更好满足起需求。其大多时候要集聚集成化的开发环境技术,才能最大程度确保电磁产品的控制系统开发达到既定目的,压缩生产周期,提高研发效率,从抢占先機的角度在市场中保持优势。

(二)基于回收的逆向物流模式

逆向物流模式是目前较为常见且经典的研发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很明显,在前期主要是驻足废旧产品回收的发展,废旧产品回收分为三个模式,其一自营模式,其二是联合经营模式,其三是外包模式。这三种模式在发展中,都致力于做到资源利用合理化,利用精益管理的思维,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节约生产成本,同时又能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客户对产品的需求,提高用户回头率和消费忠诚度,提升企业形象,做好企业的品牌营销。就当代电子产品研发企业而言,很多企业在物流上缺乏优势,如果可以采取上文提到的联合经营模式进行研发,形成逆向物流,对于用户淘汰的废旧电子产品也采用共同回购,创造更高的收益。

三、当代电子产品研发管理模式优化措施

(一)提升电子产品研发过程的协调组织能力

协调组织能力是电子产品研发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贯穿于整个项目管理的始终。由于电子产品研发过程中,信息繁多,大多电子制造企业要实现信息的内部流通较困难,这时候需要提升电子产品研发过程的协调组织能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问题寻求有效的应对路径,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各类风险。在协调中,应重点建立健全问责制度,在经理责任制的基础上,增加项目组经理,实行双领导制,每个成员各司其职,并在项目经理的统一安排下灵活开展工作。增强研发人员以及企业内部其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在认同企业文化的同时,提升其企业归属感,提高工作动力和效率。同时,可以建立阶段性的协调会议制度,在会议上,主要探讨现阶段电子产品研发的问题、进展以及后期部署,并协商建立各种保障机制来推动协调组织能力的提升,从而推动产品研发工作的开展。

(二)依托大数据建立产品研发信息库

大数据信息库有利于帮助电子产品研发管理实现数据可视化,真正利用研发数据实现价值化,从而加强对电子研发信息的采集和管理,目前,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将大数据应用在电子科研生产中,通过大数据生成报表、诊断分析、进行科学决策,帮助电子制造企业对研发进程有更深入和可视化的认知,同时通过对大数据的变化规律的认知,推动研发过程顺利进行。大数据产品研发信息库不仅可以将研发过程中的关键决策信息反馈到电脑控制终端进行数据整合,更能建立可视化模型,检测各种数据变化,适时对产品进行升级。大数据信息管理库在电子产品科研过程中掀起了革命性的变革,不仅节约了部分人力资源、物力资源,提高管理准确性,确定数据来源,从不同科研生产的流程进行针对性的数据统计,树立和整合统计指标体系,建立有关联性的数据体系,整合生产环节的各项指标,方便对电子科研产品的多层次和多维度的信息数据查询。可以说,大数据利用越来越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不仅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行业,各行各业的核心正在从“业务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

(三)注重电子产品研发的前期准备工作

电子产品研发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后续的各项流程顺利进展的保证,在前期研发时,应综合考虑本行业发展特征、前景以及客户变化的需求等因素来不断调整产品的研发过程。在电子产品研发阶段,需要优先考虑用户和市场的偏好和需求,在重视质量管理的基础上,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和速度,为达到这一目标,应做到:其一,在电子产品的设计初始阶段,充分考虑开发阶段的会遇到的所有因素(包括机遇和风险),电子产品能满足市场和用户需求是基础,同时也能提高企业收益率,因其在前期需要对技术进行全面评估,充分了解项目的可行性。

第二,由于电子产品研发具有特殊性,电子产品的开发过程更容易影响最后产出质量,因此在产品的研发环节需围绕产品的性能,综合多方信息作出判断,该产品是否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如果不能则进入下面的第三点,即研发过程的反馈与纠正,这一点电子产品研发中十分常见,若在生产环节中发现其性能不能满足市场的期待等,应及时调整方案或马上停止产品研发减少企业损失,增强对市场风险的抵抗能力。

参考文献:

[1]郭世文.现代电子产品研发模式研究[J].电子世界,2019,(08):81-82.

[2]胡建霖.通信电子产品研究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过程及过程方法[J].通讯世界,2019,26(07):145-146.

[3]林剑斌.电子产品开发过程的质量管理问题研究[J].轻工标准与质量,2019,(06):69-70.

[4]谷满仓,苏婕.浅析大数据思维在科研生产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航天工业管理,2013,(12):4-7.

猜你喜欢
管理模式
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模式探究
现代企业经济的管理模式的规范化解析
新时期流动党员管理的难题与对策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水资源的区划与管理
残疾人高等教育外聘教师管理模式初探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基于承包商管理的系统化基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