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汉翻译实践中不可译性的因素及策略

2020-06-11 00:36王楚楚
北方文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语言文化

王楚楚

摘要:常言道,语言是人类关系的重要桥梁。那么翻译工作就正如这一架桥梁。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对等转换的重要性。但由于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性,翻译无法达到完全的对等,即翻译存在的不可译性。本文拟从翻译理论上解释翻译不可译性,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上简单地来谈一谈造成日汉翻译不可译的因素以及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语言;文化;日汉翻译;不可译性

翻译是连接不同语言的桥梁。不同国家有互相沟通的需求,人类语言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因此翻译是可能的。但是我们又必须承认,各国各民族又具有民族的特点,每种语言都有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独特性。这使得在翻译过程中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在翻译学研究中我们将它称之为“不可译”。 因此,作者从语言词汇和文化两个层面上浅议日汉翻译中产生不可译因素的原因以及提出简单对策。

一、翻译及翻译的不可译性

探究翻译是否可译,就不得不和“翻译究竟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相联系。在《广辞苑 第五版》中,定义「翻訳は、ある言語で表現された文章の内容を他の言語になおすこと。」(1)(翻译是将用某种语言表达的文章内容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平子亦雄在《翻译的原理——异文化的翻译》中写道「翻訳とは、起点言語テクストを意味等価的な目標言語、テクストで表現することあるいはテクスト間での意味の等価的伝達と定義される。」(2)(所谓翻译,是将起点语言的语义对等的用目标语言表达出来)。对翻译的定义虽然很简单,然而,以及如何做到“对等”,这就是翻译实践中的一大难题。不仅从语言文字层面上要“对等”,文字下所蕴含的各语言的特点,社会,文化等特殊文化活动的内涵也要“对等”。即要做到客观的外部世界和主观的内部世界的统一和对等。看似简单但绝非易事,因此有学者提出了“翻译不可译”的观点。

那么,何为翻译不可译呢。古今中外,不少翻译家对翻译标准提出过观点。严复将翻译的标准定义为“信”“达”“雅”。是指翻译应该达到準确,通顺,有文采。其中“信”作为首要标准,即要达到准确表达原语含义,看似容易,实则很难。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奈达提出“功能对等”理论,即读者对译文的感受和读者对原文的感受基本一致。(3)但我们又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在人类语言的认知结构下,各个国家语言结构,背景,思维方式的差异,造成语言在表达形式和方法上不同,在翻译时就会造成语义流失,无法全部传达原文内容和感情。也就是不可译的现象。

二、影响不可译的因素

那么,产生翻译的不可译性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主要体现在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上。语言上主要体现在译文中没有与原文对应的词,语法等语言成分造成的不可译,是静态的。文化上主要体现在译文所处的文化中缺乏原文所隐含的历史,风俗习惯,文化现象等各种因素造成的不可译,是动态的,常常随着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发展而不断变化。以下进行简单地举例分析。

(一)语言文字的不可译性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当一种语言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有时是很难找到形神兼备的对应表达。即使是同一语言汉语,有时一种意思在普通话和方言之间只能用方言表达才能使听者心领神会,而普通话里找不到相应的表达方式。而日汉翻译,是两国语言之间的转换,因此影响日汉翻译不可译性的首要因素就是汉语和日语两种语言本身的差异。

1.词义差异

日语和汉语有其各自的语言体系,语言结构是体现某一语言文字的独特性。在日汉翻译理论当中所强调的“信”“对等”等理论,然而在翻译实践当中却发现,两种语言的对等转换有时是很难达到的。因为在原语中某些词汇在目标语中没有对等词汇,也有某些词汇对应多个词义,即一词多义。如不能充分理解原文,译者很难选择出最能还原原文的词义。因此词汇的差异和多义性,是造成翻译不可译的因素之一。例如:“新聞をとる”这一词组,「とる」在日语中具有很多种词义。可以理解为“取报纸”,又可理解为“订阅报纸”。这就对译者的翻译产生了一定困难。对于一词多义语的翻译,译者就必须充分根据语言背景,上下文情景,选择最贴近原文所表达含义的词。另外,日语的助词也十分发达。在翻译「元気かい」「雨、降るかしら」这些句子里,很难将日语中男女专用终助词所体现的语气表达出来。

2.特有事物翻译

当出现一些日本特有的,而汉语中所没有的事物和现象,往往就需要译者进行创造性翻译。例如「おすし」「天ぷら」「刺身」等,虽然现在日本料理在中国已经非常常见,这些食物也有了固定的翻译,但在这些词出现之前,译者一定是仔细研究过如何巧妙传神的翻译出源语的含义。同样,汉语当中“汤圆”“旗袍”“四合院”等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事物,是日本没有的独特事物。当要把这些富有中国意味的源语翻译成日语时,就很难在目的语中找到对等的词来表达。由于两国词汇的不同,词汇的空缺就造成日汉翻译在语言层面上的不可译性。

(二)文化的不可译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远影响这一个国家的语言。因此,文化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背景和所生活的环境的不同,两个国家的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也有着一定的差异。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认为,真正成功的翻译,熟悉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语言才有意义。(1)

如今大家也许经常会看到“花见”一词,在对于日本文化不是很了解的人看来,可能是指“赏花”的意思。而在日本文化中,“花”特指的是樱花,所以应该翻译为“赏樱花”。然而,“花见”一词又不仅仅单纯的指字面意义上“赏樱花”这件事。熟悉和了解日本生活的人会知道,一到樱花盛开季节,日本人会邀上三五好友结伴赏樱,这是日本特有的赏樱文化。所以“花见”一词不仅包含字面意义上的“赏樱花”,还包含语言文字下的文化内涵。而很多时候在翻译时,只能把表面意思翻译出来,文化的内涵却不可译。

又如,对生命感和季节感的感悟使日本人萌生出“幽玄”“物の哀れ”的独具特色的审美意识。在译成汉语时找不到意思对等的表达,只能勉强按照字面写法翻译成幽玄和物哀。从翻译理论家奈达“等效论”的翻译标准来看,很难达到译文与原文在效果上的“对等”。很多翻译只能勉强按照字面意义进行翻译,然而对于不太了解日本文化的读者来说,仅从字面写法来看往往就不能体会到词汇所隐含的文化意义。

再如,在日语亲属称谓中只有“おばさん”一词,而在汉语中却可以细分表示为“阿姨,婶婶,姑姑”等,这不仅是由于一词多义造成的翻译的不对等,更是由于汉文化重视礼仪观念,因此将称谓细化,却造成了文化翻译上的不对等。

三、不可译性的解决策略

如上所述,翻译中有很多不可译的现象,有些属于不可译的:在源语中的某些词汇在目的语中没有对等词汇;或者在源语中的某些词汇虽然翻译成相应词汇,但缺失文化所赋予的内涵。因此,日汉翻译的不可译性主要表现就在两国语言和文化所造成的差异。但不可译性是相对的,也可以理解为不可译的动态性。例如,以前的人们可以不能理解「相撲」这一日本词汇,因为在中国文字中没有完全对应的汉字。因此,中国人很难理解这个词的意思。但随着中日两国交流的不断加强和融合,现在的人们即使不用翻译,也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以及所代表的一种日本传统文化。再如,汉语中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的词语“秀才”“爆竹”“对联”等,翻译成日语时,一时也很难找到对应的词汇,这也是由于两种文化背景的不同。这种文化的不可译也不是绝对的,同样会随着两国文化交流的加深而逐渐被理解。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翻译的不可译性是不可避免和消除的,只能尽量降低不可译现象。首先就需要译者熟悉日汉两种语言并且了解日本的社会,风土人情,文化历史等相关的各种知识。其次,译者需要预料翻译过程中会出现的读者难以接受的部分,可通过加注,解释等方式来进行说明,不可一味追求形式上符合原文。

四、结论

翻译的不可译性是始终存在的,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语言和文化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国交流的加深,各种文化的融合,翻译的不可译性也将得到变化和进步,通过努力尽量减少不可译,我们相信语言之间的转换障碍也将越来越小。

猜你喜欢
语言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多向度交往对语言磨蚀的补正之道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论语言的“得体”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