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拉素描中的光影与意境

2020-06-11 03:45马明月
艺术评鉴 2020年9期
关键词:画面素描线条

马明月

摘要: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不少艺术家都认为是其创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修拉就是其中一位,他的每一幅名作背后都有着无数的素描手稿累积,遵循光与影的科学分析客观事物,考虑如何表现对立事物之间的平衡和谐,将其素描中的光影感和意境展现的淋漓尽致。

关键词:素描   画面   空间   线条   意境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9-0061-02

一、修拉素描风格的形成与转变

修拉七岁开始像大多数儿童一样拿铅笔画画,直到后来考入巴黎造型艺术学校,修拉和其他学生一样接受传统的学院训练,遵循着从素描逐步发展到油画的规律,在他踏入油画这一步之前,为了精准地掌握造型和空间感,他在自己的每幅油画作品前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准备相应的素描手稿,而作为前期铺垫的手稿数量十分庞大。在这样长期进行素描练习的情况下,修拉终于掌握了黑白灰色调的精准表现。通过这些素描作品中我们能逐渐感受到修拉所创造出来的意境,在素描画面里所带给观者的神秘微妙的光影感以及仿佛身处梦境一般的意境。通常这些感受是其油画作品所无法感受到的。

首先,无论是作为学院训练还是创作草图的手稿,都蕴含着创作者的很多转瞬即逝的灵感,并且由于素描手稿具有自由性和主观性的特征,大多具有创作者非常鲜明的个人特色,才能最终获得创作者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而素描作为一种视觉艺术,不仅是具有视觉上的形式美感,同时它也是用来表现创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心境的手段,在我看来,这里修拉的素描就是如此,从他作品里的线条或是块面的不同变化都是表现简化的形体和深沉氤氲的气氛。但若是要有层次地来具体分析他的素描风格的话,需要从他的不同时期,不同经历下的社会环境来分析。

(一)古典主义时期——写实而又严谨

在修拉在学院派训练学习之前,他先是雕刻家朱斯坦·勒魁安的学生。在这段学习时期中,画了不少严谨而写实的作品,如《戴头盔的战神》《萨堤罗斯像》等。后来考入巴黎造型艺术学校学习,对古希腊雕塑有极大兴趣的他,经常临摹学校里随处可见的希腊风格的壁画装饰,通过自身对绘画的热爱不断作绘画练习,有历史感的浮雕造型也深深地吸引了他,在坚持不断的素描练习后,他甚至可以轻易的用极少的线条或是几块暗面的轻重对比就能将复杂的空间描绘出来。在学校他的老师是安格尔的弟子亨利·勒曼,因而他绘画遵循着古典主义写实严谨的法则,并且热爱学习的他多次临摹古典大师们的素描作品,修拉在1886年创作的《模特的正面像》中,女模特的造型与安格尔中的《泉》的少女有些许相似。而在他的部分男子半身像中,人物造型又纯朴浑厚,坚韧有力。后期修拉便以古典雕塑为参照摹本练习,并且掌握了超高的造型能力,能够熟练准确而又严谨地塑造形体,黑白色调层次丰富细腻。

(二)风格转变期——向自然主义过渡

1979年普法战争期间,修拉去参加国民自卫军,服军役一年。从他在这段时间里留下不多的习作来看,他大多是彩色铅笔的速写,所描绘的对象当然也是身边的士兵或战场。从《坐着的士兵》《补床单的士兵》等速写习作中可以看出他已经抛弃了对描摹对象具体表情等细节的描绘,转而通过用躯干或形态来表达作品内容。这里同时也预示着他后期的素描风格变化。

直到他服兵役回来后(1880年11月后),他的素描风格便开始受平时练习影响逐渐转型,从较为具象细致的古典风格延伸至相对抽象的自然主义,服军役期间细致观察自然光线变化的机会使他的注意力从古代返回到现代社会。他对光和色彩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于是他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光线、色调、画面比例等一系列相对科学性的实验调查中,由物体形态的体积感、明暗面的塑造转变为对整体平面空间中的画面结构的研究。

二、光与影的神秘结合

在他后期的素描作品中,几乎都是采用龚黛色粉笔或是石墨在粗粝的,有纹路的安格尔牌素描纸。并且后期作品大多是用适当的黑白灰色调覆盖在所画材料的表面,本就质地松软的色粉笔在纸的碰撞下,通过运用其疏松自由的笔法,使物体的轮廓变得模糊,再加上纸纹路的影响,使画面呈现出密密麻麻的黑点组成的黑白调子,并且这些构成这些调子的线条看似也很随意,但是却意外的和谐,完全符合他的画面需要。后来修拉的作品基本忽视线条的作用,画作整体给人的感觉反而因为对形态的简化而变得耐人寻味了起来,减少了线条的素描简化了很多细节的部分,只需要选择性地将黑白灰明暗面组合重列,便能凸显出整体的氛围。从光的分解学说来看,画面中的形体与周围始终是带有联系的,追求科学性绘画技法的修拉一直遵循几何学的原理,通过将粗糙画纸上的细小颗粒和软性色粉笔相互作用,画面里的空间仿佛连空气都在流动,虚实相应给予了空间更多可能性。

(一)光影交错的和谐画面

通过以光影的对比来塑造形体的线条,修拉沿袭了印象派用瞬间的光感来作画,而不像传统的那样主要是运用线条来塑造形体。他选择让空白处通过集中画出或黑或灰的块面而显现出来,让我们看到意外而又和谐的画面。

没有具体的轮廓边界线,将背景和主体揉合在一起,主体不但不会被背景吞没,反而与或暗或亮的背景相得益彰,有着极致的光影中而生的和谐感,这也是修拉素描成熟期的画面特点。

(二)咖啡馆系列的“创新”

在修拉对于画面中的光学研究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他在1886年开始创作的有很强光线感的咖啡馆系列作品,他先是将稠厚的白颜料铺在画纸上,并且在画面的左右各印上黑色的垂直線以及水平线,使得画面演变成朦胧的中度灰调子。在用黑色填充在画的顶部。由于这种网格的影响,在近看时画面就都像是用水平黑线组成的。这些黑和白的对比产生的效果,形成了交错网状的画面。而在画面开始处理的黑色粉的顶部,修拉又涂抹上了更多的黑色粉,又在适当的位置叠加了一些白点,形成了“网”。最后修拉选择性的擦刮掉了一些上面的色粉。使得画面上出现疏密的,长短不一的刮痕,形成独特的作画效果。这里开始,修拉的重点便转移到了探索画面空间结构以及营造光影感,微微抽象的明暗块面的表现替代了传统的逼真描绘,景深表现让位于线条交织的朦胧空间。

追求科学性的修拉,运用几何学原理处理画面,敢于尝试的他常常运用各种因素合理地编排在画面里,营造出他理想的画面,比如《模特的正面画》,看起來很简单的画面中蕴含了很多的构图规律。高度与宽度的比例四比三,导致画面显示出竖直方向的伸展,使画面中的女人看起来更加修长具有美感。

三、黑白色调中光影融合的意境

在经历了从古典主义向自然主义发展的转变期后,修拉成熟时期的素描便成功将形体空间慢慢简化成为黑白灰调交错的面积。深黑色给人沉重感、神秘感甚至是压抑感这样的心理色彩特性。而白色却像光一样给人明亮、轻快以及纯洁的感觉,处于中间色的灰色,不论深浅只是程度上的不同,都是带有极强的可塑造性,根据创作者的选择导向不同的情感意境。

作为印象派代表之一的修拉对与物体形上的不具体化,主要因为他们把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对于光与色的研究上。这其中有着必然的联系。和古典主义注重鲜明的轮廓线不一样,印象派的画家并不看重在画作中过分地强调轮廓线条,注重整体画面氛围的他们将物体的造型与背景相融合,处理的十分含蓄仿佛浑然天成一般使画面充满和谐感。瓦解了原来一直无法实在的形体,画面面上只留下来了闪烁的、跳跃的光色效果。

在修拉素描作品中明确的地方即黑白处为实、模糊灰色调为虚。作品中能够脱颖而出的微光感来自于暗黑的背景和亮部的融合。 由虚实所营造的意境包括了具体的物象和模糊形态,画面中充斥着流动变化的空气感,光影感。修拉的素描与油画在明暗对比上有着相当的一致性,两者的关联也体现了他在油画创作时循序渐进的态度;其次,修拉素描风格的转型既复兴了古典主义的沉稳、恬静的特质,又受到自然主义影响具有独特的个人色彩。线条的少量使用加上不同面积黑白灰的简化处理,极易营造氛围,亮与暗交错共鸣。修拉让绘画更加具有科学性,还在后期提出了他对线与色调以及对绘画技巧的理论。这样的绘画方式与目前大多数画家所追求的意境不同,画面表现上减少主观性,而更加科学化客观化,但他表现出来的情境却十分独特,很有情感内涵。与追求意境的中国画相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文献:

[1]荆成义.画坛巨匠:修拉素描[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3.

[2]周梅.修拉素描解析[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3.

[3]刘明虎.探析修拉素描作品[J].大众文艺,2011,(03).

[4]朱海燕.素描造型语言的多样性研究[D].南宁:广西艺术学院,2011年.

猜你喜欢
画面素描线条
武汉素描
素描
精致线条
跟踪导练(一)4
线条国趣事
电视画面的剪接艺术分析
基层电视台如何做好专题报道
凡·高的早期素描
从影片《迫在眉睫2》看影视叙事节奏的表达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