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艳珍
(中原工学院,河南郑州 450006)
河南省陕县南沟村地处黄河中下游南岸的豫、秦、晋金三角的豫西地区,是中国地坑院文化之乡的重要组成村落,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分会命名为“中国剪纸第一村”,其“尚黑”的原生态民俗剪纸、特殊的塬上窑院村居形态、寓意“十全十美”的十碗水席等文化资源,构筑了南沟村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南沟村剪纸是与豫西地区先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密切相关的原生态艺术,其造型特点粗犷豪放、质朴夸张、构图简洁、内涵丰富,极其生动地体现了豫西农耕文化的美学特征,其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崇尚黑色、“聚窝”特色、技艺传男不传女、边剪边唱边舞、独喜阴刻等特点。
1.1.1 南沟剪纸崇尚黑色 南沟村剪纸最突出特点便是对黑色的崇尚,甚至连结婚洞房也是用黑色剪纸来装饰的。南沟村剪纸的“尚黑”习俗,源于夏文华的传承,受夏代崇尚黑色、以黑色为正色的影响,认为黑色高贵、庄重。南沟村的剪纸艺人任石娃说:“黑色最雄壮、庄重,其他任何色都比不过它,它是第一色,黑色可遮盖其他一切色彩,是色中之王,就像老虎是兽中之王一样。[1]”除了“尚黑”的习俗,还规避了使用时自然环境对其的影响。老艺人任孟仓说:“黑色不光好看,还耐晒,贴上一年都不褪色,要是红纸很快就褪成白色,不好看了。”见图1。
图1 南沟村任育新剪纸作品
1.1.2 南沟剪纸技艺传男不传女 在其他地方,从事剪纸的艺人多为女性,而南沟村从事剪纸的艺人却多为男性,剪纸技艺传男不传女。须眉弄刀剪,粗手干细活!一群身怀绝技的庄户人,下地是种庄稼的好手,回家又是舞弄飞剪的巧手,一代代传承着南沟村的剪纸艺术,见图2。
1.1.3 南沟剪纸“聚窝”特色 南沟村目前有300多户、600多人从事剪纸。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里大人小孩几乎都从事剪纸,形成了群聚特色的剪纸窝子。南沟村剪纸艺人剪眼中所见,剪心中所想,图案多取自乡土题材,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见图3。
1.1.4 边剪边唱边舞 边剪边唱边舞是南沟村剪纸的传统,不剪不唱不舞就没了剪纸的灵感。大多农闲时间,村里的剪纸男艺人们便围坐在地坑院里贴满黑色窗花的窑洞前边剪边唱边舞,唱的歌词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小调,曲调悠扬婉转——“正月里来无有花儿采,唯有迎春花儿开。奴有心采一枝头上戴,猛想起月季花月月开……”[2]。除了剪纸艺人边剪边唱边舞外,旁边还有伴奏、伴唱、伴舞者,这种边剪边唱边舞、原汁原味的剪纸创作场景非常具有画面感。
图2 地坑院里的剪纸(笔者拍)
图3 任淑静现场剪纸(笔者拍)
表1 岁时节令与南沟剪纸分析表(笔者整理)
走进黄土塬上的地坑院,在极具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中,一年四季的季节更替,岁时节令,南沟人用勤劳的双手剪出心中的所想所念,用多彩的剪纸花美化生活,表达出南沟人对天、地、人和谐相处的淳朴思想及追求美好、祥和的生活理念,是南沟人求生存、求发展的精神寄托(见表1)。
求福纳祥是民俗文化中的观念意识和审美情趣[3],南沟剪纸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吉祥符号,承载着人们情感慰藉和精神寄托(见表2)。从贴在门窗上的窗花,到节庆礼仪的喜花,从装饰环境的墙花、顶棚花,到具有实用功能的绣品花,都寄托着南沟人追求祥和、幸福、美好、和谐的心理需求。
图4 窗花:鱼戏莲
图5 墙花
图6 枕头花:鸳鸯戏水
表2 南沟剪纸吉祥寓意分析表(笔者整理)
最早向全世界介绍中国地坑窑院的是德国人鲁道夫斯基,他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称这种窑洞建筑为“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4]。豫西黄土塬上这种独特的民居形式,被称为中国北方“地下四合院”,较为集中在三门峡地区陕县东凡塬、张村塬、张汴塬的三大塬上,其五行八卦测地形、放线、开挖、打窑、垒坑、门窗制作等地坑院营造技艺对研究土建筑方面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学术价值,2012年陕县地坑院营造技艺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南沟村位于豫西张汴塬上,这里的住民利用当地黄土特质,结合当地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地下挖坑,四壁凿洞”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居,形成了“见树不见人,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观。地坑院构造巧妙,形制统一,基本都是正方形或长方形,有6~14个孔窑。窑院是依照传统八卦图的方位,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分为“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北坎宅”,有主窑、客窑、厨窑、牲畜窑、杂物窑、茅厕窑等[5],见图7。而地坑院进出的通道,通常都是在院内偏角的地方挖一个洞,往上斜挖成斜坡,通向地面,见图8。
窑洞中冬暖夏凉,窑内以各种剪纸作为装饰,充满原生态的南沟剪纸文化与神奇的天井窑洞浑然一体。有诗《咏天井窑院》赞:“八卦定位风水甲,精妙造型地平下。花秀林茂掩村落,厚土深宅藏人家。冬暖夏凉去寒暑,茶余饭后赏梨花。见证千载穴居史,古韵悠远耀中华。”
近年来,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砖混平房进入南沟村寻常百姓家,原来居住在地坑院中的人们陆续在地面上盖房起楼,依照政府颁布“退宅还耕”的要求,开始填埋地坑院,地坑院的废弃和数量的迅速减少,破坏了住地的文化记忆,见图9。所幸的是当地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现状,开始开发、修筑、抢救地坑院。地坑院蕴含着无穷的文化内涵,可供挖掘展示的独特民俗很多,是发展地方观光旅游文化产业中大有可为、前景乐观的延伸项目。
豫西风味的“陕州十碗席”已有三百余年历史,是豫西民间臻品,起源与当地的气候有关,过去豫西地区雨量少,气候寒冷,所以人们喜欢香辣咸酸、荤素搭配的饮食,习惯用猪肉和萝卜、白菜、豆腐、粉条、豆芽等制作成经济实惠、汤菜兼有的十碗宴席。相传在光绪二十八年九月初八,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从西安回北京的途中路过陕州,陕州地方官员为了取悦慈禧太后,特地安排了当地特色的十碗水席宴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品尝后龙颜大悦,亲口赞曰“十碗水席、十全十美”。至此陕州十碗水席名声大噪,当地红白喜事用十碗席招待上宾沿袭至今。
图7 参观考察南沟村地坑院
图8 地坑院出行通道
图9 废弃的地坑院
图10 十碗席
图11 十碗席菜肴排放示意图
表3 “十碗水席”食材、食语寓意分析表(笔者整理)
传统的十碗席为:红烧肉、腐乳肉、小酥肉、肉烩菜、辣豆腐、黄花菜、海带、粉条、时令绿叶蔬菜、豆芽。宴席上根据上座、下座的位置,把主菜、配菜、热菜、凉菜按规定进行摆放,见图10、图11。其食材食语寓意见表3。
聚积着史前黄河流域古老文明和历史形态的豫西地区,在时代的变迁中,潜移默化地演绎着豫西地域朴实的民风、乡俗。走进黄土塬上的地坑院,在极具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中,南沟人的生活过得有声有色,他们热爱生活、美化生活、享受生活,其活跃生活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段异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