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加强党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全面领导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党课之四

2020-06-11 02:02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二级巡视员沈小平
党课参考 2020年10期
关键词:攻坚

〉〉〉〉〉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二级巡视员 沈小平

本课对象

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

本课时间

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

本课目的

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本课的学习,全面了解和深刻把握持续加强党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全面领导的重大意义和方式方法,从而凝聚各方面的力量,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2020年4月20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考察。这是4月20日,习近平在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智能联栋木耳大棚,同村民亲切交流 鞠鹏/新华社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党组)一定要履职尽责、不辱使命。”这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是正确的,精准脱贫方略是符合实际的,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这对党的领导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持续加强党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全面领导,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取得最后胜利。

一、扛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治责任

脱贫攻坚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责任的堤坝越筑越实,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牢。事实正是这样,哪里有强烈的责任担当,哪里就有生动的脱贫实践,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层层抓好落实,才能解决问题。肩负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任,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不仅能战胜贫困,也将在这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意义重大的事业中,镌刻下我们这一代人的奋斗与担当。

(一)夯实扛起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大政治责任的思想认同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各族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我们离全面小康从未如此之近,中国人绵亘数千年的小康梦,距离“圆梦”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思想的清醒必然带来行动的自觉,思想的偏差必然带来行动的谬误,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思想上以坚决自觉认同的态度扛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政治责任,在贯彻落实上不打折扣、不讲价钱、不设前提、不提条件,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干实绩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

(二)明确坚决扛起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大政治责任的任务清单

脱贫攻坚战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越要明确责任、压实责任、落实责任。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抓实工作责任,继续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把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体系落实好,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形成上下联动、全力攻坚的工作格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增强政治担当、责任担当和行动自觉,层层传导压力,建立落实台账,压实脱贫责任,加大问责问效力度。健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推进机制,脱贫攻坚任务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每季度至少专题研究一次脱贫攻坚工作,贫困县党委和政府每月至少专题研究一次脱贫攻坚工作。贫困县党政正职每个月至少要有5个工作日用于扶贫。实施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书记遍访贫困县,市级党委书记遍访脱贫攻坚任务重的乡镇,县级党委书记遍访贫困村,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遍访贫困户。以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带头转变作风,接地气、查实情,了解贫困群体实际需求,掌握第一手资料,发现突出矛盾,解决突出问题。

(三)增强坚决扛起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大政治责任的行动自觉

脱贫攻坚是时代给出的答卷,对广大党员干部是一次理想信念、工作作风、能力水平的大检阅、大锤炼。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这些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必须下更大力气抓紧抓实这方面工作。要防止松懈和厌战思想,坚持目标标准、精准方略和从严从实,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的总体稳定,全面查缺补漏,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巩固脱贫成果,以脱贫攻坚的实际成效兑现向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

二、强化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支撑保障

中央财政要继续增加专项扶贫资金规模,各级财政也要保证脱贫攻坚的资金需求。要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加强扶贫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用好扶贫的土地和金融政策。为此,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保障好受疫情影响较重地区脱贫攻坚资金需要,尽可能减少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影响。

(一)健全财政扶贫资金的保障机制

根据中央部署要求,中央财政要继续增加专项扶贫资金规模,各级财政也要保证脱贫攻坚的资金需求,增加对贫困地区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投入。继续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做到统筹兼顾、横向协调、纵向贯通、全面推进。因地制宜不断丰富财政投入模式,积极探索股权投资、贷款贴息、融资奖励等财政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激励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扶贫和涉农投入。结合实际,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产业扶贫项目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支持,解决“卖难”问题。对带动贫困户发展的扶贫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等带贫主体,可给予一次性生产补贴和贷款贴息支持。支持贫困户恢复生产,开展生产自救,加大奖补力度。对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的扶贫车间和当地企业、参与东西劳务协作的扶贫企业,依据吸纳贫困劳动力规模,按规定落实相关政策,有条件地区可加大支持力度。对罹患新冠肺炎、集中或居家隔离、无法外出务工、无法开展基本生产、收入受到重大影响等生活陷入困境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和因疫致贫返贫农民群众,按现有支持渠道及时落实好针对性帮扶措施,确保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二)增强财政扶贫资金的精准度

脱贫是一场硬仗,必须把握“精准”二字的要义,增强财政扶贫资金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向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人口聚焦发力。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落实脱贫攻坚方案,瞄准教育等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攻坚克难完成任务。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针对受疫情影响较重地区脱贫攻坚的支持政策,允许县级因地制宜调整和优化资金使用要求,重点向产业项目倾斜,强化就业支持,全力保障贫困群众基本生活。增加农村文化教育投入,实现农村公共服务的全覆盖,尤其要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家庭青少年的培训支持力度,鼓励贫困人口主动参加技能培训,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路径。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的兜底扶贫机制,从根本上化解因病致贫高发和贫困户年龄偏大等问题。坚持把新产生的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及时纳入帮扶范围,将他们放到脱贫攻坚的“大盘子”里统筹考虑,给予相同扶持政策,带领他们一起脱贫。对已经实现稳定脱贫的地方,各地可以统筹安排专项扶贫资金,支持非贫困县、非贫困村的贫困人口脱贫。

2019年8月19日至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甘肃考察。这是21日上午,习近平在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同村民亲切交谈 鞠鹏/新华社

(三)积极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始终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财政涉农资金重点向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综合运用农业补贴、项目扶持、用地支持、税费减免等措施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着力支持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加大财政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支持力度。整合后的财政资金优先安排并重点扶持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地方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村富余人员就地就近就业,维护脱贫成果,提高抗风险能力。要进一步规范合作社,对于缺乏与贫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和帮扶机制的合作社,应及时予以清理,防止“空壳社”对扶贫产业资金的占用。统筹运用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林贴息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推进土地经营方式改革,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生产和加工领域。同时,在县摘帽、村退出后,可考虑将部分涉农整合资金用于支持非贫困村的发展振兴。

三、强化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协作帮扶

要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当前,最突出的任务是帮助中西部地区降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在劳务协作上帮、在消费扶贫上帮。就是要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激活西部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谱写扶贫协作新篇章。

(一)加强产业发展合作

东西部扶贫协作,既是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的帮扶,也是东西部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实践。长远看,东西部扶贫协作要立足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化区域合作,推进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实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共同发展。要加大产业带动扶贫工作力度,着力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推进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要把握好供需关系,让市场说话,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要把东西部产业合作、优势互补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课题,大胆探索新路。在科技创新上,西部地区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东部地区要舍得拿出真技术支持西部地区。将产业发展作为帮扶工作的重点,依托乡村特色资源发展现代化新产业,既盘活“三农”经济,也让农民富裕、农村美丽、农业增收。在产业上“连接”,跟乡村振兴无缝对接,一条产业“致富线”,能织出脱贫和振兴两张“网”。实施“携手奔小康”行动,着力推动县与县精准对接,还可以探索乡镇、行政村之间结对帮扶。要动员东部地区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各界人士等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参与定点扶贫的中央单位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发挥单位、行业优势与立足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帮扶举措,提高扶贫成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强化劳务输出对接

“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劳务就业对脱贫增收具有“立杆见影”的效果。东部需要人力来发展,西部贫困群众要靠工作来生活,各有各的难,需要对接才能共赢发展。要建立和完善东西部地区劳务精准对接机制,提高劳务输出脱贫的组织化程度,积极购买贫困地区劳务,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就业、稳定可持续的技能提升、稳定可持续的收入增长目标。政府发力,以奖励机制推动企业优先对西部地区的用工;疫情之下,企业花钱包车包机把西部的劳务人员接回来,在西部劳务输出上精准对接,既解决企业生产的劳动力问题,也为脱贫攻坚助力。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向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领域合作拓展,继续发挥互派干部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促进观念互通、思路互动、技术互学、作风互鉴。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贫困村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力度,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三)加大消费扶贫力度

一头是西部的贫困地区,一头是东部的广阔市场,消费扶贫就是把这两端连接起来。贫困群众需要产品有“可销售的渠道”,广大消费者需要消费有“可保证的品质”,政府部门则在贫困地区和消费市场之间架起桥梁,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打通制约消费扶贫的痛点、难点和堵点,从农产品的质量上把好关,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让贫困地区的产品真正流动起来。推动东西部地区建立消费扶贫协作机制,将消费扶贫纳入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政策框架。帮扶省市要组织引导本地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商贸流通企业和机关、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等与贫困地区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受帮扶省市要主动对接帮扶省市农产品需求,依托当地特色资源禀赋,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质量、扩大供给规模,积极吸引企业投资兴办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推动贫困地区农产品就地加工,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消费参与到扶贫过程中,形成扶贫“人人皆能为”的局面,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劲动力。

四、建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骨干力量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要吸引各类人才参与脱贫攻坚和农村发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必须注重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干部和人才使用起来,切实发挥好干部的骨干作用、支撑作用。

(一)选优配强班子

“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要根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际需要,综合领导干部的德才表现,及时进行调整优化,选优配强县区领导班子,培养锻炼过硬的脱贫攻坚干部队伍。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确需调整的,必须符合中央规定,对于不能胜任的要及时撤换,对于弄虚作假的要坚决问责。适时研判乡镇领导班子的运行状况,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乡镇领导班子历练成长的重要平台,把脱贫攻坚成效作为乡镇领导班子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引导乡镇领导班子把主要心思和精力用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要从帮扶单位选派政治素质好、能力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的党员干部到贫困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切实做到尽锐出战,发挥好“尖兵”的作用,使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在基层广阔的舞台上发挥才智、锻炼能力、提高素质。

(二)强化培训提升

打好脱贫攻坚战,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关键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脱贫攻坚已进入“发起总攻”的关键期,很多政策已明确,但一些党员干部不清楚怎么干,存在“忠心耿耿、不知咋整”的问题。要突出抓好各级扶贫干部学习培训工作,聚焦脱贫攻坚工作中的能力短板、知识弱项,精准开展“靶向”培训。实施脱贫攻坚全面培训,落实分级培训责任,确保新选派的驻村干部和新上任的乡村干部全部轮训一遍,增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能力。对县级以上领导干部,重点是通过培训提高思想认识,引导树立正确政绩观,掌握精准脱贫方法论,提升研究攻坚问题、解决攻坚难题能力。对基层干部,重点是通过采取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实战培训方法,提高实战能力,增强精准扶贫工作本领。加大对贫困村干部培训力度,每年对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一次,突出需求导向和实战化训练,着重提高落实党的扶贫政策、团结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用好干部在线学习平台、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建立起完备的学习培训体系,第一时间将党中央的好声音、好政策传递到基层,让一线干部群众足不出村就能接受培训。

(三)注重关心关爱

坚守一线扶贫的干部付出心血和代价大,既要给予精神鼓励,又要给予更多的实惠激励,保障他们应有的福利待遇,解决他们照顾家庭的后顾之忧,让干得多、干得好的干部“吃糖”,让他们在待遇上尝“甜头”。对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县乡干部要落实好津补贴、周转房等政策,改善工作条件。对在脱贫攻坚中因公牺牲的干部和基层党员的家属及时给予抚恤,长期帮扶慰问。全面落实贫困村干部报酬待遇和正常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当前,要重点落实一线干部工作保障措施,提高扶贫干部安全意识,及时疏导工作压力,尽量不要一个人长时间连续加班熬夜,保障基本的休息休整,对身体不能胜任工作的要及时调整。保障好交通安全,提醒扶贫干部出行前提前了解天气、路况、地质等方面情况,避免夜间出行、单独出行或疲劳驾驶,注意汛期行车安全。严防山洪、滑坡等地质灾害引发交通安全事故,对因自然客观条件影响造成的工作延误等不得问责。

五、夯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组织基础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是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党建工作服务中心任务的具体体现,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基层党组织高效运转、充满活力,党的根基才牢靠,才能更好推动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一)建立健全基层组织体系

严密的组织设置、健全的组织体系,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坚持以织密农村党建网格,健全基层组织体系为抓手,提升组织力,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全面领导乡村治理的新路子,为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要突出“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融入群众中”,通过构建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三层党建网格,把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的每个角落。根据扶贫搬迁安置点的行政区划、人口规模和管理需要,跟进设置党组织,依法选举产生村(居)民委员会等基层自治组织,同步组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确保脱贫攻坚推进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跟进到哪里,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注重做好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外出务工人员较集中的地方的党组织建设,切实把党员纳入党组织有效管理。充分发挥团支部和妇代会等群团组织青年生力军、妇女半边天作用,切实当好党支部的“参谋”“助手”,把广大青年、妇女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真正成为基层组织的依靠力量、支持力量、社会基础。

(二)锻造过硬带头人队伍

帮钱帮物,不如帮建一个好支部。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是脱贫攻坚的重要经验。要采取过硬措施配强农村带头人队伍,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加大从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致富带头人中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力度,确保贫困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个个过硬。同时,要注重发现和培养本土人才,把扶贫搬迁安置点、产业一线和外出务工人员中的优秀人才纳入乡镇党委直接进行培养。要把党员作用发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党员经常性培训,不断增强党员意识和能力素质,引导党员在产业发展、转移就业和易地扶贫搬迁中当先锋、作示范。要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实用人才回乡创业,加强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着力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组干部,不断夯实贫困地区发展的人才基础。

(三)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发展集体经济,是基层党组织引领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引领推动产业发展中的领导作用,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扶持贫困地区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才能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和长期增收提供坚实支撑。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贫困群众组织起来“抱团发展”。要紧紧抓住中央专项扶持机遇,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多渠道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通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导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和就业务工,切实增加贫困户收入,着力解决村级组织无钱办事问题。村党组织要加强对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的领导,党组织书记应当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保障好群众的切身利益。注重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在管理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服务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因地制宜,找准本地优势和自身定位,采取“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产业模式,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开发生态旅游则搞生态旅游,真正把自身优势发挥好,把群众组织到产业中。

六、锻造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硬作风

在一些地方,存在“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突击式脱贫”“材料式脱贫”等现象,把本该实打实的工作变成了作秀和数字游戏,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只顾“面子”、不要“里子”的花架子,非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反而虚耗基层干部大量精力,成为脱贫攻坚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整治。

(一)聚力解决形式主义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落实脱贫攻坚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当前,扶贫领域重复填报各类表格、多头扎堆的检查考核、名目繁多的“文山会海”等仍不同程度存在。这些无谓的事务既占用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又助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只有切实给一线干部“松绑”“减负”,才能让基层干部真正聚焦主责主业,心无旁骛致力脱贫攻坚。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紧盯老问题和新表现,全面检视、靶向治疗,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坚决纠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中的形式主义问题,切实防止“文山会海”反弹回潮,进一步改进督查检查考核方式方法,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着力提高调查研究实效,深入一线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坚决防止浮在面上、不察实情,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地推进脱贫攻坚,真正发挥出“主攻队长”“尖刀排长”的作用。

(二)始终坚持真抓实干

扶贫不是一句空口号,得有真办法、实举措、硬功夫。打脱贫攻坚战,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来不得半点小聪明,除了咬定目标、扎实苦干,别无他途。完成脱贫攻坚这个硬任务有时间要求,但不能为了急于“摘帽”而盲目追赶、降低标准,也不能因为“摘帽”的压力而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打攻坚战,实打才有胜算;啃硬骨头,实干方能破局。始终做到措施要“实”,加大投入、多策并举,形成各方帮扶和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方法要“实”,精准施策、靶向治疗,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效果要“实”,脱贫计划不能脱离实际随意提前,扶贫标准不能随意降低,决不能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三)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中央印发的《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专门对完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和举措。要认真推动这些“真金白银”的政策落地落实,既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又要善于做到“三个区分开来”,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大力激发广大干部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气神。着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干事创业环境,精准审慎实施谈话函询和问责,及时纠正滥用问责、不当问责及以问责代替整改等问题,不能让做实事的干部流血流汗又流泪。对干部最大的激励是正确用人导向,真正把政治上过得硬、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强、“愿作为、能作为、善作为”的干部选拔出来,注重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对如期完成任务且表现突出的贫困县党政正职应予以重用,对在脱贫攻坚中工作出色、表现优秀的扶贫干部、基层干部注重提拔使用,决不能亏待那些攻坚克难的“干将”“闯将”。

七、营造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良好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要大力宣传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宣传各地区各部门的新举措好办法,宣传脱贫典型、致富经验、帮扶事迹,着力构建协调互动、上下联动、正面引导、突出重点的宣传工作新局面,形成人人参与脱贫、人人关心脱贫的强大合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良好氛围。

(一)大力宣传中央决策部署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要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宣传党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大决策部署,宣传脱贫攻坚典型经验,宣传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就,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强大精神动力。突出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宣传党中央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新部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用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武装头脑,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自觉把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上来。同时,围绕各地确定的脱贫攻坚总体目标、工作任务、重大工作部署和重要工作措施进行宣传,加大产业扶贫、健康扶贫、安居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社会保障扶贫、村庄整治扶贫、生态扶贫、基础设施扶贫等扶贫政策宣传力度,宣传推广各地区各部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做法、经验和成效,当前尤其要重视宣传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新举措好办法。

(二)注重宣传先进典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善于抓典型,让典型引路和指导工作,历来是我党重要的工作方法。树立榜样,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能够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发现、发掘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群众公认的脱贫攻坚先进典型,把抽象的标准转化为具象的样本,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可以对照身边的榜样找差距、找不足、找方向,好的工作方法和作风自会成为风尚。要深入挖掘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大力宣传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脱贫中的典型案例,生动报道贫困群众积极脱贫、勤劳致富奔小康的巨大变化,展示扶贫队伍真心扶贫的良好形象,不断弘扬“济困可敬、脱贫共荣”的良好风尚。大力宣传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脱贫典型的先进事迹,树立榜样,扩大影响,动员和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反映中国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

(三)切实增强宣传效果

宣传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对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心理状态等情况,创新方式方法,才能增强针对性和宣传效果。要不断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载体,持续发力,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构建立体式宣传格局,让脱贫攻坚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组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推出一批脱贫攻坚重点新闻报道。积极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宣传推广。推出一批反映扶贫脱贫感人事迹的优秀文艺作品,加强扶贫题材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结合基层特点,采取编写戏曲、小品、快板,拍摄微电影等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文艺形式,大力宣传身边的脱贫攻坚典型和先进人物,让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使脱贫攻坚宣传更接地气、更具特色。同时,开设曝光栏目,及时曝光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滥用职权、优亲厚友、弄虚作假、挥霍浪费等问题,以案明纪,确保扶贫资金真正用于贫困群众。

讨论题:

1.怎样认识持续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全面领导?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持续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全面领导。

猜你喜欢
攻坚
不让脱贫攻坚“踱虚步”——榆林市强化脱贫攻坚督查
宁德:撑起脱贫攻坚“半边天”
脱贫攻坚在“冲刺”——陕西脱贫攻坚新进展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路上的人大行动
脱贫攻坚:基层如何“上手”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脱贫攻坚代表行
脱贫攻坚的“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