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识产权犯罪研究进展与趋势(1994-2020年)

2020-06-10 05:28聂敬瑜
海外文摘·学术 2020年24期
关键词:计量分析研究进展

聂敬瑜

摘要:为研究我国知识产权犯罪的相关发展与研究趋势,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借助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V(5.1.R6版本),以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中1994—2020年的464篇期刊论文为样本,选取发表时间、作者、期刊、机构、关键词作为变量,进行分布特征、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以及突现关键词的相关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知识产权犯罪研究的热点体现在:知识产权犯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知识产权等方面;研究前沿主要体现在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等方面。

关键词:知识产权犯罪;研究进展;计量分析;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中图分类号:DF7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24-0113-04

0引言

“知识产权”这个词起源于17世纪中叶的法国,然而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像法国、英国等知识产权制度比较发达的国家,却也不使用知识产权这样的概念,而多称其为“无形产权”。自1967年7月14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签订了《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并依据该条约成立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简称WIPO),知识产权一词才逐渐为国际社会所接受[1]。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我们迎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自工业革命以来,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知识的竞争。另一方面,我国的知识产权犯罪研究,不仅起步晚,而且起步慢。我国对知识产权的研究是在1979年才开始的,而意识到知识产权犯罪这一行为并对其进行研究就更晚了。

那侵犯知识产权罪又是如何定义的呢?就是触犯相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没有通过知识产权所有人的许可,非法使用了他的知识产权,其行为侵犯了国家对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和知识产权所有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产生巨额经济所得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这看似遥不可及,但其实却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2014年,我国在北上广分别设立了知识产权法院,这对于倡导全民重视知识产权具有积极作用,也大大地打击了知识产权犯罪的发生。但是,由于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起步较晚、对知识产权犯罪认识不充分,现实生活中还是存在着广泛的知识产权侵权犯罪行为。

本文的目的在于探索我国知识产权犯罪的研究现状,预测分析未来的科研发展趋势,并为后续进一步更深层次的发展研究提供参考借鉴。数据来源为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研究对象包括以知识产权犯罪为主题的中文期刊论文,借助了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 Space(5.1.R6版本),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我国与知识产权犯罪有关的文献进行了可视化的分析并进一步讨论。

1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1数据的来源与检索方式

本文分析研究的对象为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主题为“知识产权犯罪”的中文期刊论文。检索方式为:检索字段为篇名(Title),以Title=(‘知识产权犯罪)为检索式,以期刊数据库为数据库选择,检索时间为“1994-2020”,采用精确检索,采用此检索式可以有效地排除英文文献,也可以筛除仅涉及“知识产权”和“犯罪”一方面的文章。截至2020年11月25日,一共检索出了相关期刊论文505篇。

1.2数据的筛选

通过上述检索方法搜集到的与知识产权犯罪有关的文章众多,得到的检索文章中仍存在与本文所需研究文献无关的论文。因此,为了保证相关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通过人工逐篇阅读筛选的方法,对文献进行了仔细地阅读分析,最终筛除了无效文章41篇,有效文章总共464篇。在这些文章中,其中最早的文章在1994年发表,最晚的发表于2020年11月,因此本研究会对1994—2020年期间发表的464篇文章进行文献可视化计量研究与分析。

2分布特征的分析

2.1作者分布

本文所研究分析的文章总共涉及作者445位,发文量大于3篇的作者有14位,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发文量最多的是刘科,其一共发文7篇,研究的主要方向是知识产权、刑法、轻刑化、定罪情节。其次是丁娟,共发文5篇,研究的主要领域是被害人保护、知识产权犯罪、刑事和解等。武汉大学的贺志军同样发文5篇,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专利、知识产权、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

2.2时间分布

现依照发表年份将选取的464篇文献排列,绘制出折线图,以便直接地反映出1994—2020年间,我国每年与知识产权犯罪研究相关发文量的直观变化,如图1所示。通过分析相关期刊论文发表的时间分布,我们可以看到研究课题的时间演变历程,包括研究过程、受关注的领域和未来的发展态势等方面。

如图1所示,在1994—2020年间,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收录的我国与知识产权犯罪相关的论文数量大体上呈增长态势。自2004年以后,每年均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这表明我国对知识产权犯罪相关领域的关注日益高涨。现依据发文数量与发文时间的分布趋势,可将我国知识产权犯罪研究大体分为三个时期:

(1)起步期(1994—2003年)。在这一时期,最初只在一些发达国家提出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犯罪等相关词汇,直到1978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进行,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输入我国,从此,对知识产权犯罪等新型词汇的研究在我国逐步兴起。这个时期的发文量少、波动比较小,而且平均每年发表的文章均不小于20篇。总的来说,2003年前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犯罪的研究处于萌芽阶段。

(2)发展期(2004—2012年)。在这一时期,对知识产权犯罪的研究受到我国越来越多研究学者的关注,年均发文量保持在30篇以上的较高水平,并在2006年跟2011年达到了两个峰值。在2004—2012年,与知识产权犯罪相关的案件数量和犯罪人数大幅增长,知识产权犯罪所反映的是宏观社会经济模式的转变。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后,信息、知识的激增必定导致知识产权犯罪的增长。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对知识產权犯罪研究过程,相应的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

(3)稳定期(2013年至今)。这一时期的研究热度远远不及2010年,但发文数量也相对稳定,并且平均每年发文数量也维持在较高水平。在这一阶段,我国在北上广分别设立了知识产权法院,知识产权犯罪已经逐步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中,也有52款条文与知识产权犯罪息息相关。其中涉及作品、发明、商标、外观设计、地理标志、商业秘密等诸多方面。因此,有了第二时期热度剧增的基础,这一阶段的研究日渐稳定,研究方法也趋于成熟。

2.3期刊分布

对于某一研究主题的文章,期刊所发表的文章数量越多,则表示该期刊对于该主题的影响越大,而刊载相关主题的期刊所在的领域对该主题的关注度也越大[2]。

经统计,我国与知识产权犯罪研究相关载文量5篇及以上的期刊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一共有13种期刊的发文量大于5篇,其累计载文量213篇,占样本总数的42.18%。从整体上看,这些期刊的研究领域比较集中,关注热点分布明显,有的领域还存在明显交叉现象。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防伪、法制、商标、知识产权等相关领域,还涉猎到犯罪研究、法治与经济等方面。

通过分析载文量较多的期刊不难发现,不同领域的期刊对知识产权犯罪的相关研究角度不尽相同。法制期刊主要从法律、公安角度对知识产权犯罪展开研究;知识产权类期刊主要围绕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等方面展开论述。

2.4机构分布

1994—2020年间,华东政法大学的发文量最多,为16篇;其次为北京师范大学,发文15篇;第三为西南政法大学,发文13篇;华东政法学院与北京大学发文均为12篇。经过进一步整理,发现共有13家机构发表知识产权犯罪研究论文超过5篇,如表2所示。

通过突现词可以探究我国知识产权犯罪的研究前沿与未来趋势。依据Cite Space软件的算法将突现词出现的时间进行排列得到图3。

图3中突现强度最大的关键词由Keywords表示;样本数据的开始年限由Year表示;突现词的强度由Strength表示,可信度越高,热度越高,则数值越大;Begin表示突现词开始出现的时间;End表示突现词结束的时间。“1994—2020”表示时间跨度,每个节点表示一年时间,突现词持续的时间由红色节点来表示。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展开,突现词各不相同。

(1)2003年及以前。未出现突现词,根据上文的分析可知,2004年以前,关于知识产权犯罪的发文量逐年增长,这是因为2004年以前我国关于知识产权犯罪的研究刚刚起步,没有形成研究热点,也极少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

(2)2004—2013年。受其他发达国家的影响,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知识产权犯罪的研究热情高涨,这一时期的期刊发文量逐年递增,出现的突现词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004)、刑事和解(2008)。

(3)2014年至今。该阶段处于知识产权犯罪发文量的平稳时期,出现的突现词是公安机关(2014)、公安部(2014)、知识产权(2017)。

我国知识产权犯罪研究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通过对突现关键词的分析可以发现。2003年前,我国对知识产权犯罪的研究处于萌芽阶段,发文量少,没有形成研究的热点;2004年起,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的爆炸式增长,逐渐形成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和解、公安机关、公安部等研究热点。从热度回落情况来看,最先回落的是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005)和刑事和解(2011),其次是知识产权(2018),而热度未减的是公安机关(2020)和公安部(2020)。由此可以大胆预测,公安机关和公安部仍然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而且知识产权犯罪的研究正在一步一步地辐射到其他相关领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其他领域与知识产权犯罪的相关研究也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4关键词共现分析

在关键词网络中,关键词是一个个的节点,节点之间的直接连线则体现出了关键词的共现,二者相互反映。如果两个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现的频次越多,那么表明这两个关键词间的关联度越高。在文献计量学中,利用关键词共现的算法,形成虚拟的关键词网络,可以明确该文献集所代表的学科主体之间的关系,对于研究某个主题的成熟度、知识结构和研究规模具有重要意义[3]。在期刊论文的所有内容中,直观地反映全文核心观点的就是关键词。作为文章核心内容的高度总结,该领域的主题分布特点可以通过关键词的分布特点和出现次数直观地表现出来。

本研究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 Space,对涉及我国知识产权犯罪的464篇期刊论文中的关键词进行了共现分析,由此形成了 69个节点、181条连线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4所示。

本研究绘制了1994—2020年间的相关关键词共现图谱,时间切片设置为1年。

由图4可见,出现次数较多的关键词有知识产权犯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知识产权、公安机关、侵犯著作权罪、公安部、犯罪、对策等。共现图谱中的节点表示关键词,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就会导致与之相关的节点越大,这也表明研究者对这个关键词的关注度越高。将高频关键词按照出现的次数降序排列,得到高频关键词列表,如表3所示。结果显示,排在前三位的是知识产权犯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知识产权,并且排在4~7位的都与犯罪、公安有关,此外还有立法完善、刑法保护、侵犯著作权罪等出现次数较多的关键词。因此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关于知识产权犯罪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

结合各关键词的出现时间,利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 Space,绘制出相关的关键词时间线视图,如图5所示。时间线视图主要反映了聚类的起始时间和历史跨度。将时间切片设置为3年,并选出出现较多的关键词。如图,该关键词首次出现的年份由图中圆圈对应的时间表示,圆圈越大,则说明在之后的年份中,该关键词出现的次数更多。根据图5进行分析,从知识产权犯罪关键词来看,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这一关键词的聚类时间最早(2004年),知识产权犯罪次之。并且由于2020年新冠肺炎的爆发,在2020年出现了疫情防控、专项行动、知识产权领域的聚类。

5结论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使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 Space,数据来源为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研究了1994—2020年间我国知识产权犯罪研相关期刊论文的分布特征、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等内容。研究发现和结论如下:根据最早发文机构所属领域可知,我国最早对知识产权犯罪展开研究的是法律领域。根据关键词共现分析和突现关键词分析发现,我国对知识产权犯罪的研究一步步趋于稳定,目前的研究前沿和未来的研究趋势首先是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公安机关、公安部等。

参考文献

[1] 申蕾.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侦查对策[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2):113-116.

[2]王知津,陈芊颖,韩峰,等.我国开放数据研究进展与趋势(1996-2019年)[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20,10(6):47-59.

[3]王程韡.“大数据”是“大趋势”吗:基于关键词共现方法的反事实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36(1):3-11.

(責编:陈静姝)

猜你喜欢
计量分析研究进展
纳米流体强化吸收CO2的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近十年国际STEM教育研究进展
河口海岸环境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传感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磷酸化肽富集新方法研究进展
能源诅咒视角下成都经济区绿色发展研究
宝鸡文理学院科研论文计量分析
企业所得税会计新旧准则的变化分析
居民消费水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