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兆权,周诗雪
(锦州医科大学,辽宁锦州 121002)
三全育人是指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望,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这就要求当前高校教师除了要传授大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起到育人的作用。本研究探索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在《泌尿系统疾病护理》课程的理论教学中尝试融入思政元素,旨在为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选取某医科大学2016级、2017级护理专业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护理专业2017级56名本科学生为试验组,其中男生5名,女生51名,年龄范围为19~22岁。护理专业2016级58名本科学生为对照组,其中男生9名,女生49名,年龄范围为19~22岁,两组学生课程设置以及授课教师均一致。两组学生的年龄、性别、平时成绩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某医科大学2016级、2017级护理专业本科学生一般情况表
2.教学方法。两组护理本科学生使用的教材相同。课程设置严格遵从锦州医科大学器官系统理论教学大纲。两组学生授课内容均为《泌尿系统疾病护理》理论教学内容,共11次课,每次2学时,共计22学时,授课教师均相同。以护理专业2017级本科学生为试验组,在其泌尿系统疾病护理理论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以护理专业2016级本科学生为对照组。
3.教学实施。第一,试验组教学。整合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一是介绍国内外泌尿外科、内科的发展历程,同时配有电影、电视剧剪切视频、图片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重塑医学伦理认知,在泌尿科工作,常常面对异性患者暴露生殖器官,作为护理人员应本着治病救人原则,抛开性别顾虑;三是唤起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品质,例如在教师讲解男性患者前列腺增生时,强调男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躲不开的疾病,同时讲解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唤起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品质。第二,对照组教学。对照组学生采用集中讲授的方法,授课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对于泌尿和生殖系统疾病护理理论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学生主要以倾听为主。
4.评价方法。在课程实施后发放调查问卷。两组学生通过理论知识考核、教学满意度及人文关怀品质进行评价。一是理论考核。在课程结束后对于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考核,满分为50分,考试试卷内容相同。二是教学满意度[3]。课程结束后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中文版满意度量表共计7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满意和不满意。百分比越高提示满意度就越高。该量表Cronbach’sα 系数为0.926。三是人文关怀品质。使用中文版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量表,该量表主要有四个维度,即关怀理念、关怀知识、关怀能力、关怀感知,共计44个条目,每个条目得分范围为1~5分,量表总得分为44~220分,总得分越高提示人文关怀品质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sα 系数为0.8863。
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理论知识考核。试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得分为(48.43±4.52)分,对照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得分为(39.72±3.48) 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1.752,=0.000)。
2.教学满意度评价。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人数多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
3.人文关怀品质。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品质得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具体结果详见表3。
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要求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全国各高等学校都积极在课堂中实施思政教育来进行三全育人,本研究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器官系统理论课程教学,对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及人文关怀品质提升情况进行实践验证及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
表3 两组学生人文关怀品质得分比较(分,±)
1.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教师更多的是讲解理论知识和技能,忽略了对学生思想、人文关怀的教育[4-5]。试验组在泌尿系统疾病护理理论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教师除了按照教学大纲讲解理论知识和技能外,还会进行人文关怀教育,让原本冰冷的知识有温度,同时适当的人文关怀教育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在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从而提高理论考核成绩[6]。因此,器官系统课程理论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
2.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教学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学生,泌尿系统疾病护理理论教学内容较多,且每个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以及护理之间联系比较紧密,如果某一个环节因为溜号没听进去,对于下一个环节的理解就可能有偏差,甚至听不懂,进而导致之后的内容都听不进去了。而在泌尿系统疾病护理理论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一方面可以将一些疾病的病因、机制和表现等与历史名人、电影、传统文化等联系在一起,加深学生对于内容的记忆;另一方面,在课堂上讲解人文教育的内容可以使学生放松紧张学习状态,为迎接下一个知识点做准备。这种教学模式增加了课堂内容的丰富性,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7]。有研究结果显示[8-10],因为护理专业学生女生较多,教师在讲解泌尿外科疾病时常常会引入一些解剖图片,特别是男性生殖器官解剖图片,很多女性同学往往因为害羞会不愿意去学习这些内容。本研究通过真实的临床案例护理操作为突破点,让学生知道未来的工作场景是必须要掌握这些内容的,同时在给患者实施护理操作过程中也要进行必要的人文关怀,保护患者隐私,而学生常常会在进行涉及隐私的操作中不自然与不熟练。恰当语言沟通可能会解决这种尴尬场面,同时也可以让护理学生将自己学习的专业知识通过人文的方式展示出来,更好地体现了医务工作者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11-12]。因此,试验组学生对于泌尿系统疾病护理理论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满意度高。
3.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品质。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的人文关怀品质得分高于对照组。在护理专业教师讲授泌尿系统疾病护理理论过程中拓展讲授泌尿系统疾病发展史相关知识以及对推进泌尿系统疾病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专家学者事迹[13-14],对护理专业本科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在护理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护理专业相关热点事件,不仅可以使护理专业学生体会到学好护理专业知识和掌握护理技能在未来临床工作岗位工作的重要性,还可以帮助护理专业学生树立救死扶伤的服务理念,同时唤起护理专业学生的同理心,增强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因此,器官系统课程理论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