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江,郭 森,赵 亮,窦志杰,朱云波,赵 亮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承德 067000)
脑卒中又称中风,属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临床上根据该病特点分为出血性与缺血性脑卒中,而缺血性脑卒中的患病率高达80%[2]。目前临床治疗主要是溶栓,但由于治疗时间窗较短,影响疗效及预后,增加颅内出血率[3]。中医认为该病是由于风邪入侵、正气亏虚、筋脉失养、瘀血阻络导致,故治疗应遵循健脾熄风、活血通络原则[4]。健脾熄风活络汤符合上述治疗原则,本研究就我院神经内科诊治的1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健脾熄风活络汤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诊治的1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2例,男29例,女23例;年龄61~75岁,平均年龄(62.38±9.34)岁;病程3~72 h,平均病程(48.30±6.48)h;疾病分类中脑出血7例,脑梗死45例;患侧在左20例,右32例。对照组:52例,男31例,女21例;年龄61~75岁,平均年龄(62.22±9.30)岁;病程3~72 h,平均病程(48.28±6.45)h;疾病分类中脑出血11例,脑梗死41例;患侧在左24例,右28例。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西医诊断标准:患者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5]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患者符合《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诊疗学》[6]气虚风痰瘀阻型中医证候。病例纳入标准:患者符合上述中医及西医诊断标准;既往存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史;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为5~25分;本次发病至入院治疗时间不超过72 h;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脑肿瘤;近期有外科手术史;既往存在脑外伤史和风湿性心脏病;不适宜采用本研究用药。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国药准字J20080078),口服,0.1 g/次,1次/d;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以C33H35FN2O5计,国药准字H20093819),口服,20 mg/次,1次/d;依达拉奉注射液(20 ml:30 mg,国药准字H20080592),静脉滴注,30 mg/次,2次/d;需要降颅内压加甘露醇注射液(100 ml∶20 g,国药准字H20113443),静脉滴注,0.25~2 g/(kg·次),1 h内静脉滴注完毕,治疗14 d。
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熄风活络汤,组方:豨莶草、鸡血藤各30 g,天麻15 g,天竺黄、白蒺藜、党参各10 g,水蛭9 g,大黄3 g,三七粉(开水冲服)2 g。随症加减:痰热腑实,风痰上扰病症,加酒大黄、瓜蒌、胆南星各10 g;肝阳暴亢,风火上扰症状,加石决明20 g,钩藤15 g,天麻、牛膝各10 g;风痰瘀血,痹阻脉络病症,加半夏、天竺黄各10 g,胆南星6 g,茯苓15 g;眼胀、头痛出现,加钩藤10 g,石决明15 g;上肢偏废,加桑枝15 g;肝肾阴虚病症,加麦冬15 g,枣皮10 g;下肢瘫软无力,加杜仲、寄生、川断、牛膝各10 g。上述药物除三七粉外,其余均为水煎煮,1剂/d,2次/d,早晚饭前1 h口服,治疗14 d。
3 疗效评价标准 记录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7],主症轻中重分别记2、4、6分,次症分别记1、2、3分。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7],显效:证候积分减少超过70%;有效:减少超过30%;无效:低于3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神经功能:治疗前后采用NIHSS量表,总共11项,评分范围0~42分,分数越高,神经受损越严重。Barthel 指数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态,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强。血流变指标检测:采用黏度计测量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微量热沉法测定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电泳仪测定压积水平。记录不良反应。
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16.86±1.13)分、对照组(16.74±1.06)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与对照组(12.29±0.86)分比较,观察组(8.92±0.72)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2%(50/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3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两组神经功能评分与Barthel 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评分与Barthel 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与Barthel 指数均改善,且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 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神经功能评分与Barthel 指数比较
注:组内比较,*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P<0.05
4 两组患者血流变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比、血浆黏度比、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水平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腹泻、头痛、失眠(或嗜睡)、头晕、急性肌张力障碍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表3 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流变指标比较
注:组内比较,*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P<0.05
表4 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例(%)]
祖国医学表示,脑卒中属于中风范畴,其发病机制与虚、痰、瘀、火、风相关,主要表现为正气亏虚、筋脉失养、瘀血阻络,气血阻塞不畅,痰阻血瘀,侵袭脑部,导致脑经脉痹阻,造成筋骨肌肉营养不良、半身不遂等症状[8]。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较高,且大多发生在中老年群体,主要是中年以后,元气不足,血液流通不畅为瘀,肝肾阴阳失调,下阴亏,上肝阳,血随气缓慢移动,痰、血瘀,阻滞经络,造成气不流通,血不流畅形成疾病;气血无法分散到四肢,造成手脚麻木;气血无法到达脑部,造成脑部经络闭阻,养分流失[9]。以上均属于风痰瘀阻,故临床治疗应以健脾熄风、活血通络为主要原则。
健脾熄风活络汤组方为豨莶草、鸡血藤、天麻、天竺黄、白蒺藜、党参、水蛭、大黄、三七粉,其中天麻、水蛭为君药,天麻可熄风平肝、祛风通络,水蛭破血逐瘀、通经活络。鸡血藤、白蒺藜、党参、三七粉是为臣药,鸡血藤具有舒筋通络、补血活血的功效;白蒺藜具有善行善破、平肝祛风等功效;党参可健脾益气、生津养血;三七粉能够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豨莶草、天竺黄是为佐药,豨莶草祛风除湿、舒经通络、清热解毒;天竺黄具有行气开窍、清热化痰等功效[10]。大黄是为使药,发挥泄邪热、泻积滞等功效[11]。诸药共奏健脾熄风、活血通络、气血调和,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加速疾病恢复。本研究结果表示,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健脾熄风活络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疗效较好,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现代药理学研究表示,天麻提取物对二磷酸腺苷与血小板活化因子介导的血小板聚集发挥抑制作用,促进血管扩张、稳定脑循环,还能通过多种方式发挥脑保护;水蛭具有抗凝和扩张脑血管功效,阻碍脑细胞凋亡,加速脑水肿吸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维持脑局部循环,发挥保护缺血脑细胞作用;三七总苷对血小板聚集起阻碍作用,加速纤维蛋白原溶解,减少血液高黏稠度,发挥抗凝、抗血栓作用;鸡血藤即降血脂和抗脂质过氧化;白蒺藜能够促进脂质过氧化抑制,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减少血液黏稠度等;党参能够健脾益肺、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豨莶草可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早期炎症渗出,阻碍多种炎症肿胀,进一步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挥脑保护作用;大黄能够发挥脑保护作用[12]。结果表示,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 指数高于对照组,说明健脾熄风活络汤有利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比、血浆黏度比、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水平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腹泻、头痛、失眠(或嗜睡)、头晕、急性肌张力障碍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健脾熄风活络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有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未新增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