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冰虹,曾 旋,邓斯影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 珠海 519000)
6S管理模式是一项精益管理模式,包含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六个部分,能够保证医疗质量,为体检人员提供优质的体检服务,提高体检效率[1]。为了构建安全、整洁、舒适的体检环境,改善体检者体验,提升科室形象,我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部于2019年9月启动6S管理模式,对健康管理中心体检部环境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报导如下。
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到我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人数共72927人,其中男40726人,女32201人;平均年龄(56.36±31.87)岁。我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部医护人员共47人,其中男12人,女35人;平均年龄(31.37±7.79)岁。在此期间无医务人员离职或入职。
1.2.1 成立6S管理小组
成立6S环境管理工作小组,总负责人1名、总策划2名、组长1名、副组长1名,组员包括体检部全体工作人员,负责体检部的环境规范化管理工作。根据6S环境管理要求,制定环境管理细则,并落实,对环境进行定期及不定期督导检查,保障环境管理系统正常运行。
1.2.2 职责分工
具体职责分工如下。①总负责:全面负责体检部环境管理工作;②总策划:负责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措施,并监督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③管理小组组长/副组长:具体落实体检部环境管理计划及措施,组织定期及不定期督导检查,保障环境管理系统运行所需资源等;④管理小组成员:认真执行环境管理制度,配合组长完成相关工作。
1.2.3 具体实施
(1)整理阶段
整理零碎分散的临时体检场所,分为不需要和需要场所,做好理顺和整顿工作[2]。掌握健康管理中心体检部整体状况,全面检查工作现场。按表1要求区分必需品与非必需品进行相应处理,使用频率在每天、每周、每小时的物品即为必需品,并清理非必需品,留下必需品,非必需品移出工作区域。
表1 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
(2)整顿阶段
根据物品特征进行分类,科学、合理摆放体检物品。物品存放进行定位置管理,实现人与物最佳结合。并按照储存方法存放。需根据操作原则和步骤进行合理的摆放[3]。
(3)清扫阶段
扫除一切垃圾灰尘,不留死角。并在清扫后检查工作区,每天保持干净。在清扫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整修或保养。查明污垢的发生源,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体检者和医务人员不可随意丢弃垃圾,医疗废物要放置在专用箱内,普通垃圾需放置环保桶,并做好明显标识,保持场地干净[4]。
(4)清洁阶段
整理、区分工作区的必需品和非必需品,撤走各个岗位的非必需品,整顿、规定必需品的摆放场所,规范物品的摆放方法并粘贴规范统一的标识。去除残旧、不清、指代不明的标识。
(5)素养阶段
提高医务人员的自身素养,使其养成良好习惯,自觉遵章守纪,培育进取精神,树立团队意识,成为他人的榜样,上班时间仪容整齐大方,言谈举止文明有礼,对人热情大方,不大声喧哗。工作安排科学有序,时间观念强。同时,加强对体检者的宣教工作,提高体检者的依从性和配合度。
(6)安全阶段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品质,需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理念教育,提高工作意识,从而保证体检质量。为客人提供舒适、便捷、安全就诊环境,提高体检者体验感和满意度,营造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
自行设计满意度调查表分别对体检者及科室护士进行满意度调查。对体检者实施随机抽检,而对科室护士实施全员调查。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体检者满意度及护士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情况。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体检者满意度(%) 护士满意度(%)对照组 83.70 80.00实验组 99.10 100.00 x2值 13.897 16.114 P值 <0.05 <0.05
传统管理工作较为片面化,无法提升医疗质量,而6S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养,规范医务人员个人行为,有效协调整个工作过程,规范体检流程[5]。健康管理中心每日接待体检者的人数很大,很容易引起各物品、环境甚至流程的混乱,健康管理中心除了要做好体检工作,还要及时整理环境和流程,为体检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体检者各项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将6S管理模式应用于健康管理中心环境管理中,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发挥护理人员的智慧。护理人员主动配合并积极参与科室环境管理的各个环节,护理人员更加珍惜爱护所取得的成果,更有利于6S管理模式持续循环进行。从而提高了体检者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