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香
(如皋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江苏 如皋 226500)
食管癌是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中晚期患者多采用放射治疗,但放疗期间患者易出现口干、恶心等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因难以承受而放弃治疗[1]。因此,需给予患者有效的饮食干预,保证机体所需营养,为放疗做好基础。饮食护理主要针对患者饮食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达到消除饮食风险因素的目的[2]。基于此,本研究将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在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的应用效果,内容如下。
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行放疗的66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38-63岁,平均年龄(51.21±2.33)岁;上段食管癌7例,中段食管癌15例,下段食管癌1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39-63岁,平均年龄(51.30±2.35)岁;上段食管癌8例,中段食管癌14例,下段食管癌11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告知放疗期间饮食注意事项,并沿用原饮食习惯。观察组实施饮食护理:(1)放疗前:结合患者病情等实际情况,为其选择适当的食物类型,包括流食、半流质食物及普食;结合患者进食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营养均衡的食谱,早产使使用300ml温热牛奶,加餐鲜果汁,午餐使用少量肉泥、粥羹,加餐蛋白粉,晚餐使用营养鸡鸭鱼汤,加餐蔬菜汁;放疗期间保证患者进食清淡,并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禁止食用辛辣刺激和坚硬的食物,以免影响吞咽。了解患者饮食爱好与习惯,纠正其不良饮食习惯,针对抽烟喝酒的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并督促其戒烟戒酒。(2)放疗时:嘱患者多饮水,注意口腔护理,早晚刷牙,进食后漱口;针对进食困难的患者,以流质食物为主;针对正常进食患者,嘱其多食新鲜蔬果;如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少食多餐,饭前饭后多饮水,禁甜食,呕吐严重者,可采取补液干预;此外,注意做好患者沟通工作,针对患者进食情况适当调整食谱。两组均干预4周。
(1)营养状况:以血红蛋白(Hb)、淋巴细胞计数(TLC)、清蛋白(ALB)水平作为营养状况评估指标。其中TLC≥1.5×109/L为正常,Hb≥120 g/L为正常,ALB正常值为35-55g/L。(2)放疗损伤程度:根据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评定,0级:不表现任何症状;I级:吞咽轻微疼痛,饮食需进半流质食物;Ⅱ级:吞咽中度疼痛,需进流质食物并使用麻醉药物镇痛;Ⅲ级:吞咽重度疼痛,无法正常饮食,需借助营养支持;Ⅳ级:食管完全梗阻,有溃疡、穿孔。
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干预后Hb水平为(95.73±5.54)g/L,TLC水平为(1.79±0.45)109/L,ALB水平为(25.37±2.79)g/L;均低于观察组的(107.59±5.93)g/L、(2.96±0.61)109/L、ALB水平为(30.48±2.19)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395、8.867、8.276,P=0.000、0.000、0.000)。
观察组放疗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放疗损伤程度对比n(%)
放疗是晚期食管癌患者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晚期食管癌患者常因摄食不足,导致出现贫血等症状,损害机体正常功能[3]。放疗期间多种不良反应不仅会使患者出现抵抗心理,影响患者康复治疗,还会导致食管弹性降低,加重进食困难。
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Hb、TLC、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提示饮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减轻放疗损伤程度。饮食护理结合患者情况采取的饮食护理措施,通过对其放疗期的饮食进行调理,有效加强营养干预,达到消除饮食风险因素的目的,利于减轻饮食因素对病情的影响。放疗前即对患者进行饮食调理,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机体抗病能力,同时对维持患者机体水电解质平衡具有积极意义,利于减轻急性放射损伤程度,为放疗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条件。通过针对性饮食指导,切实改善患者进食情况,增加患者对营养的摄取能力,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此外,饮食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饮食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充分尊重患者的饮食习惯与需求,并结合饮食风险相关因素对放疗的影响,有效拓宽护理范围,优化护理细节,使护理服务更加人性化[4]。
综上所述,食管癌放疗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干预利于改善其营养状况,减轻放疗损伤程度,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