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秀娟,房彦平
(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消化内分泌科,广东 中山 528421)
我国是糖尿病大国,临床治疗的难度较大,若不能有效的控制血糖,易引发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泌尿系统等并发症,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2]。糖尿病难以根治,单纯依靠临床治疗难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效果,需要患者的自我约束与管理,为此有必要实施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3]。现总结报道如下。
选择古镇人民医院消化内分泌科2019 年1-6月收治的糖尿病住院病人1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模式分为常规组和自我管理组,各81例。两组患者均存在明确的2型糖尿病病史。自我管理组,男41例,女40例,年龄42~78岁,平均60.01±18.02岁,病程1~4年,平均(2.53±1.51)年。常规组,男42例,女39例,年龄41~80岁,平均60.42±19.59岁,病程1~4年,平均(2.53±1.6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常规组患者常规进行出院指导,出院后每月随访1~2次,根据病情适当增加随访次数。自我管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个体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模式,具体措施如下:(1)组建自我管理小组:汇集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信息和个体信息,组建自我管理小组,由慢病管理人员、临床医师和糖尿病专科护士负责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2)个体自我管理活动:指导患者每日按时遵医嘱服药,发放服药记录表,指导患者每日核对用药情况,避免发生漏服、误服。制定每日饮食计划,方便患者和家属学习如何制定食谱;每月来院复查,根据复查情况,调整饮食计划。(3)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由糖尿病专科护士编撰健康教育内容,组织小组成员在社区内进行健康教育咨询和讲座,鼓励患者踊跃发言,发问。
1.3.1 临床疗效统计
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后,测定各项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各指标达标标准为:FPG,4.4~6.1mmol/L;2hPG:4.4~8.0 mmol/L;HbA1c<6.5%[4]。
1.3.2 治疗依从性比较
本院拟定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估饮食控制、锻炼、遵医嘱服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和高低血糖的处理等方面,共26个项目,评分1~5分,总分为各项评分相加,根据评分分为依从性良好、依从性一般和不依从三个选项,评估标准:依从性良好,评分100~130分;依从性一般,评分70~99分;不依从,26~69分。统计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治疗依从性情况。
自我管理组出院后1个月后FPG、2hPG、HbA1c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血糖指标达标情况比较(n,%)
自我管理组:依从性良好62.96%(51/81)、依从性一般34.57%(28/81)、不依从2.47%(2/81);常规组:依从性良39.51%(32/81)、依从性一般43.21%(35/81)、不依从17.28%(14/81);自我管理组依从性良好显著高于常规组,自我管理组不依从占比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目前,基层医院对糖尿病的管理已经形成规范的体系,但是缺乏对患者系统性的自我管理指导,为此本院总结多年的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经验,编制了一套个体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模式,强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宣教水平。本次研究结果发现,自我管理组出院后1个月后FPG(86.42%)、2hPG(51.85%)、HbA1c(69.14%)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51.85%、48.15%、49.38%),自我管理组依从性良好(62.96%)显著高于常规组(39.51%),自我管理组不依从(2.47%)占比显著低于常规组(17.28%),组间差异P<0.05,可知该自我管理模式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改善,主要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宣教水平的提升密切相关,有利于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基层医院联合个体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升糖尿病患者降糖效果,并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改善预后,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