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舒扬
作为 “二战”前德国著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是最早意识到艺术与科学相互渗透这一现象的重要学者之一。其著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5年)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电影论著,而试图阐明印刷复制技术的发展对于现代人艺术观念的巨大影响。本雅明在研究中提到,艺术的机械复制改变了大众对艺术的反应,就如同对一幅毕加索绘画的消极态度变成了对一部卓别林电影的积极态度。这种积极反应通过视觉、情绪上的享乐与行为倾向的直接而亲密的混合最为典型地表现出来,这种混合具有极大的社会重要性;一种艺术形式的社会意义跌落得越厉害,批评与公众享乐之间的分歧也就越尖锐。我们可以从本雅明的观点中看到,由于电影缺乏本真性、以机械复制为固有特征,本雅明通过“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的社会学现象完成了他对电影的美学本质和接受特性的系统认识,使电影艺术形成了独有的“隐匿的国度”。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法国诗人、文艺评论家保罗·瓦雷里在《无所不在的征服》中提出,“早在那些与目前大不相同的时代里,我们的各门艺术就已经得到了发展,它们的类型和功用也已经确立。然而那些造就这一切的人们驾驭事物的能力与我们相比却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技术手段的惊人增长,它们所达到的适用性和精确性以及它们正在制造出来的观念和习惯使得这一点变得确切无疑:制造美的事物的古代工艺正日益面临一场深刻的变化。所有的艺术里都有其物质的组成部分,对此,我们已经不能按照历来的方式去认识或对待;它们不可能被我们的现代知识和力量所影响。过去二十年里,无论物质还是空间还是时间,都已不是那种从无法追忆的时代流传下来的东西了。我们必须去迎接一场巨大的革新,它将改变整个艺术技巧,从而影响到艺术自身的创新,甚至带来我们艺术概念的惊人转变。”
本雅明认为,以平版印刷为标志,复制技术进入了根本性的新阶段。这使得书写和绘画艺术能够描绘日常生活。然而,仅数十年后,平版印刷术便被照相技术超越。在图像复制的工艺流程中,照相术第一次把手从最重要的工艺功能上解放出来,并把各种功能移交给镜头外的眼睛。正如平版印刷最终产生了带插图的报纸,照相技术也产生了有声电影。1900年左右的技术复制达到了一定标准,这使它不但能够复制所有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从而导致它们对公众冲击力的深刻变化,并且还在艺术的制作程序中为自己占據了位置。
艺术作品,即便是最完美的复制品也缺少一种元素:它的时间和空间的在场,它在它碰巧出现的地方独一无二地存在。在它存在的时间里,艺术作品自始至终属于历史,而它这种独特的存在又决定了这种历史。原作的在场是本真性(authenticity)概念的先决条件,而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的“光环”(aura)迅速凋零。复制技术使复制品脱离了传统领域,通过制造许许多多的复制品,它以一种摹本的众多性取代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复制品能在持有者或者听众的特殊环境中供人欣赏,它复活了被复制的对象。这样的进程导致了一场传统的分崩离析,而这正与当代的危机与人类的更新相对应。
随着时代发展,当代社会始终存在一种欲望,想要事物距离自己更近。这种欲望如同用复制品来克服真实的独一无二性,通过持有物质的复制品而得以在极为贴近的范围里占有该物质。诚然,由画报与新闻短片提供的复制品与本真存在的眼睛看到的形象完全不同,后者与独一无二性和永恒性紧密相连,而前者则与暂时性及可复制性有关。毁灭掉某种“光环”如同一种知觉的标记,它让“事物的平等感”增强,以至于要通过复制技术,从一个独一无二的对象中榨取这种感觉。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拥有复制的艺术品,可以在近距离内审视它的一切隐秘细节。于是,艺术作品的“光环”趋近消失,“崇拜价值”严重下降,而展览价值大大增加。从该意义来讲,现代人心目中的艺术作品已经从崇拜对象转变为市场上的消费品。复制品也使高雅精神、心灵上的沟通受到排斥,使艺术不再具备原本的“艺术”意义,而更趋向于大众交流的技术手段。
在本雅明看来,艺术的原有本性发生转变的主要原因是照相技术的发明与发展。照相技术使非群体感受性艺术趋于没落,而给电影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条件。电影的群体感受特征表现在对作品的评价的集体一致性上,在电影院中,个人反应必然汇合于观众的集体反应之中。从该角度讲,本雅明是第一位以纯粹理论的方式阐述了电影作为大众媒介手段的社会本性的评论家。他对于技术的强调,对于电影幻觉空间优于戏剧假定空间的定位,都制造了独特的电影美学观点。然而,对于强调电影艺术品质的人而言,本雅明的观点并不具备普适性。布莱希特曾经公开发表言论,认为本雅明的观点是“否定神秘主义的神秘主义”。尽管该言论有失偏颇,然而本雅明对于艺术作品与机械时代复制品的定位,仍需要现代人文主义的不断补充与完善。
20世纪好莱坞光影
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时代电影美学本质的定位,源于印刷术、照相术的发展,又评价了电影技术和电影作品本身。自19世纪电影作为大众娱乐产物出现,20世纪以来,美国好莱坞诞生于此,并在文艺评论家的反馈中完成电影自我对于美学的探索实践与修正。1910年代初,导演大卫·格里菲斯被Biograph公司派至美国西海岸拍电影,向北出发寻至好莱坞。随着美国电影行业向好莱坞转移,一批电影工作者创建了好莱坞第一家电影制片厂,即内斯特影片公司。随后,许多著名电影公司在好莱坞落户,较著名的有米高梅公司(Metro Goldwyn Mayer)、派拉蒙公司(Paramount)、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20th Century Fox)、华纳兄弟公司(Warner Brothers)、雷电华公司(Radio Keith Orpheum)、环球公司(Universal)、联美公司(United Artists)、哥伦比亚公司(Columbia Pictures)等。因好莱坞多晴日,20年代至30年代电影业整体向此集中,美国大部分影片出自该地。直至今日,随着电视的普及,好莱坞始终是世界影视业的中心。
20世纪好莱坞的发展造就了诸多经典电影的诞生。纵观好莱坞发展史,好莱坞电影的美学风格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次较大的变化。在此之前的电影被称为“经典好莱坞电影”,而之后的时期则被称为新好莱坞时期。经典好莱坞电影在内容与表现形式上具有独特的象征性,例如30至40年代的好莱坞影片往往具有较为浓厚的话剧意味,平均每一场戏份时间较长,稍显夸张的表演、层层铺展的台词、古典话剧式的结构都标志着舞台剧走向银幕的重要过程,也实现了舞台剧与银幕剧的初步融合。在这一阶段,较为典型的好莱坞电影有《公民凯恩》《卡萨布兰卡》《乱世佳人》《黄金时代》等。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好莱坞电影受到电视的冲击,开始向豪华制作的大场面发展。戏剧式的银幕片变成了美轮美奂的歌舞片、千军万马的史诗片,观众能够看到《雨中曲》《日落大道》《阿拉伯的劳伦斯》《码头风云》等豪华制作的新式电影,同时也有《毕业生》《杀死一只知更鸟》《后窗》《欲望号街车》等更注重剧情的戏剧沿袭系列影片。“二战”后,以米高梅为代表的好莱坞片厂受到冲击,许多制片机构进行了资源重组,垂直垄断制度崩溃,外来资产扶持电影业,华尔街成为好莱坞的幕后投资来源之一。随着制片人集权制度的瓦解,好莱坞内部逐步建立起工会制度,电影工业整体开始走向更为成熟的阶段。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即奥斯卡金像奖等众多电影奖项也逐步确立,为电影领域的完善作出铺垫。
值得一提的是,在经典好莱坞时期,以导演为中心的“系列电影”成为好莱坞影史中的独特现象。这一时期,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惊悚悬疑系列影片成为受众群体广泛的代表作品。希区柯克出生于英国伦敦,1925年开始独立执导电影,1926年自编自导的悬疑片《房客》成为奠定其拍片风格的作品。1929年,希区柯克执导的惊悚片《讹诈》成为英国首部有声电影;1935年执导的悬疑片《三十九级台阶》为间谍惊悚片奠定了剧情基础。1940年,希区柯克改编自英国著名悬念浪漫女作家达芙妮·杜穆里埃作品《丽贝卡》的悬疑片《蝴蝶梦》奠定其在好莱坞的地位并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英国电影杂志Total Film将希区柯克评为“史上百位伟大导演第一位”,足以突显好莱坞以导演为中心的系列电影作品的开创与发展。
在法国“新浪潮”美学的冲击之下,世界各国电影或迟或早地都在产生着新的变化。而在这种变化中,六七十年代新好莱坞电影与新德国电影的变化较为引人注目。在这段时间内,好莱坞电影经历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民族电影兴起的影响,电影制作者的观念与观众的观念都在更新。尤其是经历了自身从50年代到60年代的商业影片制作的衰退与电视对电影制作的冲击后,好莱坞电影终于开始对类型电影从形式到主题进行一系列的反思。另一方面,美国社会的动荡与政治的危机、电影旧体制与旧观念的危机,都成为这一时期电影演变的主要背景及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接受了新好莱坞电影以《逍遥骑士》为代表的自由浪漫、躁动的暴力情绪和风格,也通过《对话》中声画对焦的精妙处理感受到了“美国新电影中最令人感兴趣的现象”;《公园里最寒冷的一天》《飞跃疯人院》等类商业片也在领域内取得了广泛成就,为20世纪好莱坞光影开辟了又一独特方向。
“隐匿的国度”
如今,好莱坞电影以自身的独特魅力成为机械复制时代的标志性作品。作为一门不断完善的现代艺术,电影从本雅明认知的复制印刷术与活动照相术结合发展而起,到经历容纳文字、舞蹈、音乐、绘画、戏剧、摄影、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及科技的综合体,逐渐成为不仅拥有独自特征,也在艺术表现力上拥有其他艺术的特质,更因可以运用蒙太奇(Montage)等电影组接技巧而超越其他藝术的表现手段。在当代,电影不只是本雅明所定义的机械时代的复制性艺术品,通过自身探索与修正,这一媒介也成为贴近观众生活的“近本真性”艺术工具。从好莱坞时代到科技迅速发展的现代,电影观念不断创新,在拍摄中涵盖了多种情节及艺术手法,使电影成为一种镜面影像——相比于真实世界,电影世界如同“隐匿的国度”,尽管不同于真实生活,却仍以其细致的刻画与丰富的情感表达,营造了另一种想象真实。
电影是人类确切经历的、了解其产生时间与成长历程的科技艺术,也是20世纪发展最为迅速、影响深刻且覆盖面广的媒体艺术。自电影发展之初,卢米埃尔兄弟、乔治·梅里埃、艾德温·鲍特与格里菲斯等电影艺术工作者便思考了电影语言和电影创意的多重可能性,为电影的功能多样化奠定基础;法国、美国与其他地区的发明家又相继创造出模拟视觉、听觉的光声记录系统。电影技术从诞生开始,便是政治、经济、文化共同参与的产业,是集意识形态、商业互动、技术实验、理论研究等方面为一体的艺术。电影发展史是探索影视规律的历史,更是探索人类发展的历史。
在中国,电影从20世纪初期诞生,20年代左右开始活跃。中国电影拥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善于与中国传统的戏曲说唱等形式结合,最早尝试电影拍摄的也是丰泰照相馆等非专业拍摄机构。其后,商务印书局成立活动电影部,中国电影制片业正式起步,“上海”“新亚”“亚细亚”等电影制作机构逐渐尝试剧情短片及长片,中国国产电影业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到立体声、从黑白到彩色到立体像的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留下了代表作。如拓荒时期的《孤儿救祖记》,抗日救亡时期的《中华儿女》,现实主义创作潮流时期的《一江春水向东流》。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一批具有浓郁人物形象、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优秀电影作品,如《林家铺子》《白毛女》等。影视合流、电影股份制调整后,中国电影艺术的形式与内容都有了进一步突破,有《可可西里》《台湾往事》一类自然风景与社会背景宏大的类型片,也有 《归来》《芳华》等以小见大的“小人物”片,同时还有《亲爱的》《盲山》等反映当代社会多元境遇的影片。在国产影片不断丰富类型与质量的情况下,中国电影市场在21世纪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在电影百年发展历程中,苏联学派的探索、法德先锋派的实践以及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分别启发了蒙太奇理论、先锋派理论以及真实美学的建立。艾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巴赞的长镜头理论深化了观众对于电影的体验感;电影作者论强调了导演为中心的核心作用;在电影作者论与制片人中心制的基础上,现代电影又充分考虑投资人的职能,建立了从新好莱坞到新浪潮以至新生代的影片拍摄模型。创作推动理论,理论启发创作,电影以交互发展的状态从“隐匿的国度”中升华,光影时代也不仅仅是机械时代复制的艺术,同时也提升了观众真实感受生活、认识自我的愿望。
(本文选自:世界文化 202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