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芳
新冠病毒感染初期必须以救治疾病、控制病毒传播为主,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患者好转,尤其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好转,出院率越来越高,功能康复干预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应重视呼吸功能和体能的恢复,进行康复训练并将康复训练常态化,不仅能巩固治疗效果,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质量,从而尽早回归社会。”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郑洁皎4月12日晚在网络直播中说。那么,病愈者为何需要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又要遵循什么原则呢?
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每个人康复所需的时间长短不一。轻症患者大多数恢复得较快,出院不久各项身体功能即可恢复到病前状态,但有些危重症患者住院需3~4个月,出院后可能需要半年时间来逐步恢复正常。
病愈出院后,患者仍遗留不同程度肺功能障碍或肺间质病变,存在不同程度呼吸功能损伤,如弥散功能障碍、通气降低、呼吸肌无力,部分患者有心理创伤等问题。特别是患者与病魔作斗争的治疗期间,由于长时间卧床造成肌肉萎缩和关节及软组织僵硬,再加上一些老年人多病共存,更容易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肌肉废用等并发症。总的来说,患者出院后最常见的表现是行走能力下降,动辄气喘,比较影响生活质量。
所以,病愈者應主动进行灵活性的康复训练,科学选择适宜自身活动强度和时间的活动项目,减少由活动能力减弱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影响。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活动受限、关节肌肉僵硬疼痛、行走能力下降、跌倒风险增加和心肺功能降低等情况,提升病愈后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患者出院后通常会在定点场所或回到社区居家康复。有的患者主观上很想进行康复运动,但是肺部仍存在程度不一的问题,愿望积极但要量力而行。不管在哪里,康复训练都应遵循不同患者、不同疾病程度、不同疾病阶段、不同训练场所,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案。根据呼吸困难指数分级(0级,只有在剧烈运动的时候才会感到呼吸困难。1级,在着急的时候或走缓坡的时候会感到呼吸困难。2级,按自己的步伐走路时出现气短或必须经常停下来休息。3级,步行几分钟后就要停下来休息。4级,呼吸困难不能离家,或在穿衣脱衣时呼吸困难)选择康复训练方法。
康复训练方法一般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柔韧性运动、床边训练、坐位训练、卧位训练等。应当注意的是,运动前后都需要加强肌肉的牵伸,帮助肌肉放松。还应评估自身的主观运动疲劳度,运动后出现轻微肌肉酸痛是正常的,以经过休息可缓解大部分肌肉酸痛为最佳。
训练过程中,不要憋气,尽量配合腹式呼吸运动,需密切关注血压、心率、呼吸以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头晕头痛时不要运动而应进行休息。
轻型、普通型患者出院后应进行康复训练,例如通过游戏情景模拟训练平衡和肢体控制能力,也可学小视频进行运动训练,其中呼气吸气训练要注意用塑料袋装着,如有咳痰,应用密封塑料袋遮挡,系紧后丢弃。重症患者可进行轮椅训练,有条件可将洗浴室和卫生间等空间改造成无障碍设施。
(摘自《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