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农村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2020-06-09 12:19毛俊卿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

毛俊卿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农村高中教育中的薄弱环节,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农村基础教育设施不全、教师普遍素质偏低、社会关注度不够等、农村家庭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薄弱等。教学改革的春风,依旧无法浸润农村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农村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学水平一直难以得到提升。对此,本文展开了分析,希望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农村高中 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改革

政治是高中阶段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可以对学生进行政治、哲学、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知识的教育,从而促使学生变得博学、睿智,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如今,教学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但反观当下的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我们却看到了消极的现状: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政治观念淡薄,思想道德水平堪忧……这让不少高中政治教師倍感无奈。这样,探索有效政治教学新方法就显得尤为迫切了。

一、积极学习课程改革思想,创新政治教学模式

农村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教师教学思想的落后,这一问题如果不加以遏制,今后一旦形成不良的风气,其负面影响更会愈演愈烈。因此,笔者以为,有必要革新农村高中政治教师的教学思想,使其树立新的教学观、课程观和育人观,重视对农村学生综合素质的开发,创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促使新时代的高中生综合发展,而教师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快速成长。

比如,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政治教师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由此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课堂学习的主人。为此,我们可以尝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结合为学习小组,主动设计探究性问题,然后合理分配合作学习的任务,共同向着一个目标而不断努力,这样可以逐渐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构建快乐的政治课堂。

此外,新课程改革还要求,教师应当“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所以,要改变传统教学评价意识和模式,侧重对学生积极学习情绪的激发,让“重结果,轻能力”评价思想成为过去,从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层次等不同方面进行评价,使学生客观地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方便查漏补缺。

二、强化社会共同关注,凸显家庭教育地位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已,学校、教师自然是其不可缺少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为家庭教育是“社会关注”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如今,大多数的青少年是独生子女,在农村也是如此,在家庭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在学校里这些学生更是竞相攀比,外来的一些“洋文化”被广大青少年视若珍宝,而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如书法、国画、古诗词、京剧等,则很少有学生涉猎。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直接导致了高中生思想和行为的偏差,有些学生可能做出一些违背道德、违反法律的事情,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要强化高中政治教师对家庭教育的关注,时常组织一些家校互动会、交流会和家庭访问等工作,协助、带动学校的思政教育工作。

三、构建校外实习基地,促使学生获得综合锻炼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我们不仅要强调校园教学的重要意义,更要充分拓展和延伸校外育人基地。比如,我们可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和人员投入力度,与其他校外社会培训机构达成人才培养协定,成立校外思想政治拓展课训练基地,让高中生在基地的训练和学习中,获得德、智、体、美、劳综合健康发展的机会。比如,一些平时受家长溺爱的学生,让他们学会在野外生活环境中努力、坚强地生存下去,掌握一些野外求生技巧。又如,通过一些必要的军旅训练,对青少年实施爱国主义教育,让他学到一些格斗本领,一则可以保护自己,二则可以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四、撰写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远大奋斗目标

“有目标的人,从来都不会迷失方向。”我们都希望可以培养出有理想、有抱负、有志向的新时代青少年,但是现在的青少年中不乏有一些碌碌无为、浑浑噩噩度日的人,他们不好好学习,不给社会带来财富,也不创造价值,反而将一切寄托在了上一代人身上,似乎是依赖性很强、永远不能成长的孩子;有的青少年还会因为价值观错误而做出损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因此,思政教师应当在学生步入社会前帮助学生做一些必要的人生规划,比如,根据一些思想和行为测试题,考察学生的性格、能力,以此来判断社会中的哪些职业适合他们,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学习和人生奋斗目标,鼓励学生向自己的人生目标披荆斩棘,不懈奋斗。

综上所述,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一直是不容乐观的,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错综复杂,针对当前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本文简要概括了几点教学对策,希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有效转变政治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并通过校内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拓展和延伸思想政治教学的领域,促使高中政治教学的整体质量日益提升。

参考文献:

[1] 毛志浩《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教学视角—以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例》,《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年第11期。

[2] 张聪《00后高中生的思想样态及其导引—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前提审思》,《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年第4期。

[3] 陈浩《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本土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研报告—以德阳中学为例》,《教育科学论坛》2019年第34期。

猜你喜欢
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
还需完善的农村高中语文教学
新成立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