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艳
[摘 要]体育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新的培养目标,既要求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同时还应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过硬的心理素质。篮球作为一种备受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对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智力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篮球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训练策略提高他们的篮球技能,以达到强健体魄的目的。
[关键词]篮球;训练;技能;兴趣
素质教育强调个性化的教学理念,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性格、学习能力、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差异,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来设计教学内容,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男生往往更热衷于篮球课程,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分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行选择学習内容。遵循学生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调整教学方法,让教师的课堂教学跟得上学生的发展需求。
一、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篮球兴趣
提高篮球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对篮球的兴趣是关键。一般来说,许多男生十分喜爱篮球运动,他们的积极性自然不成问题,然而仍有一部分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平平,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热情,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对症下药,采取适合的方法来优化体育教学,想办法激发他们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实际练习的重要性,在示范动作时要进行详细讲解,向学生介绍练习过程中包含的篮球历史,引导学生体会篮球运动的魅力,让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运动观。教师应当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培养学生扎实的篮球技术,以科学的练习促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进行运球的练习时,从单手运球、双手交换运球到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教师都要反复讲解手型、身体姿势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好手掌触球的技巧、腰部和膝盖的弯曲幅度等,打下牢固的基本功。只有当学生能熟练运球时,教师才允许他们展开对抗练习,让他们逐步适应比赛中的对抗强度,在有对抗的情况下熟练地运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采取双人练习、多人练习等,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形成良性竞争,这样比他们单独练习更有效果。
二、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参与训练
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说:“人的认知能力建立在知识呈现形式基础上的。”新课改实施以来,情境教学模式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小学生由于年纪小,自我控制能力不够强,难以在学习中保持长久的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创设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增强教学效果。游戏是广受学生喜爱的形式,教师不妨在平时的练习中设置篮球游戏情境,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篮球运动的快乐,以更加主动的态度投入到练习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条件,组织符合教学需求的篮球游戏,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其中。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次篮球接力赛,把学生分为人数相同的两个小组,一字排开为纵队,每个学生之间间隔一米,由一个学生持球,绕着其他同学展开s形运球,结束后再交给下一个学生来运球,直到所有学生完成同样的动作为止,最终最短时间完成的小组获胜。这样的游戏情境既带有较强的竞争性,又富有浓厚的趣味,学生自然十分乐于参与,他们纷纷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整个过程充满欢声笑语。由此看出,创设游戏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完成高质量的篮球运球练习活动,运球速度得到提升,帮助他们建立起团队合作的精神,并且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三、学会重心协调,掌握篮球运球规律
现代体育教学理论告诉我们,遵循体育运动规律有利于培养人的体能。运球是篮球运动中最基础的动作,不过许多学生并不喜欢学习运球技巧,他们认为运球的方法十分简单,而运球练习也很枯燥,在对运球的理解和态度上都不够端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要让学生正视运球的重要性,向学生详细介绍运球的方法,并且在运球练习中教授运球技巧,让学生逐步感受运球的乐趣,提升学生运球练习的主动性。例如,在教授急停运球这项技术时,教师首先要作详细讲解:所谓急停运球,就是在运球过程中极速停止,是篮球比赛中一种常见的进攻方式,这项运球技术要求球员具有较强的协调性,在急停和急起的过程中保持好身体重心,并且还要牢牢控制好手中的篮球。听罢教师的讲解,学生来了兴趣,都想试一试这个高难度的动作。刚开始练习时,许多学生难以掌握好重心,在做急停动作时无法将球抓住,总是从手中脱出,教师就要为他们布置原地高低交错运球的训练内容,让学生逐步适应并掌握重心的变化情况,从而熟练掌握急停运球这一技术。篮球运动的每一项技术,都是讲究专业性与规范性的,因此在练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详细讲解每个动作细节,培养学生扎实的篮球基本功,逐步掌握娴熟的篮球技术。
四、掌握手型技巧,提高投篮技术
众所周知,篮球运动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运动。投篮是最受学生喜爱的一个技术动作,因为在他们眼中只有投篮命中得了分,才能够成为球场上最耀眼的人物,这将大大满足他们对荣誉的渴望。针对这一点,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科学的投篮技术,开展积极的投篮练习,以此不断强化投篮手感,形成正确的手型,也就是出手的姿势。例如,在进行肩上投篮教学时,教师先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投篮的认识,由此捕捉他们的关注点,发现关键之处:学生普遍喜爱投篮,但是却并不完全了解投篮的正确姿势,不懂手型和发力的技巧,那么接下来,教师自然要对他们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让他们了解肩上投篮的正确动作,并且在练习的过程中对他们进行动作的示范和纠正,如有的学生在投篮时总是把自己的肘关节外伸,或是将掌心与球面完全接触到一起,这些都是错误的动作,需要教师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教师让学生对着墙面反复练习,细细感受持球和出手时的关键点,直到完成规定的数量后,再回到篮筐下进行投篮练习,以此来检验自己的训练成果。投篮这一技术动作,持球和投球是应重点练习的两个动作,需要学生刻苦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五、开展游戏教学,提高篮球教学效果
在进行游戏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设计相适应的游戏内容,做到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小学生由于年纪小,身体机能尚未发育成熟,教师的教学目标应当是锻炼他们的身体,培养他们对篮球的热情,而在篮球技术方面对他们不作太严格的要求。也就是说,游戏教学应当以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主,不必强调太多的技巧性,可以与学生喜爱的主题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参与篮球运动的乐趣。例如,组织“两人炒黄豆”的游戏,将音乐融入到游戏中,让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来进行篮球活动,让学生感受其中的快乐,从而达到增强他们体能的目的。对于高年级学生的教学,教师则要在游戏中融入一定的技巧性内容,多设计持球、运球、传球的环节,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锻炼篮球基本功,通过游戏来强化他们的篮球技术。如开展“接球上篮”的游戏,让学生背对篮筐站于三分线外,教师将球传出后,学生转身接球完成上篮的动作,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协调性,进一步打磨学生的上篮技术,具有较强的技术色彩,适合高年级学生参与。
六、倡导对抗精神,弘扬篮球运动价值
我们知道,篮球是一项团队性的运动,处处都体现出强烈的集体主义色彩。所以,在教学中除了要帮助学生练就出色的个人技术,更重要的是向学生灌输篮球运动的核心精神,养成团队至上的理念,从而弘扬篮球运动的价值。在篮球赛场上,体现出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对抗,更重要的是队员们精神与意志的比拼,这是篮球这项运动的真谛。因此,要让学生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形成顽强的意志,形成永不服输的精神,在团队合作过程中感受集体的价值,从而克服重重困难,完成精神境界的升华。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篮球历史上的经典故事,让学生了解一些绝境翻盘的精彩比赛,让学生懂得篮球是一项集体运动,懂得互相照应、互相合作的道理。
综上所述,小学篮球教学中学生存在许多差异性因素,需要教师根据具体需求来制定教学策略,让学生在篮球训练中既能练好个人技术,又能提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杨俊潘.论小学体育篮球教学注入游戏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4,(12).
[2]郭路.体育游戏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体育世界,2015,(04).
[3]余明东.试谈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创新[J].时代教育,2010,(08).
[4]陈科.浅谈游戏法在小学体育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学苑教育,2013,(12).
(责任编辑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