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创新发展分析

2020-06-08 15:50董鸿翔
中国商论 2020年11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董鸿翔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总部署、总动员,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以此为基本遵循,国有企业改革也不断有新突破。本文以中部某省的省属企业为例,通过分析该省省属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开展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果,对国有企业目前遇到的问题和改革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解读。

关键词:国有企业  改革  发展

按照改革的内容及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可以把十八大以前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划分为放权让利、两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战略性改组以及产权制度改革五个阶段[1]。十八大以后,从国际环境看,国有经济面临国家使命提升与国际环境严峻的双重压力;从国内经济环境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国有企业所熟悉的要素驱动型的发展环境正在改变,在这种形势下,国有经济不仅要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使命,同时还要承担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走出去”和适应建设成熟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等新使命,这意味着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已经步入一个新时期[2]。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新发展理念的确立,国有企业改革也开启了新的阶段,发展混合所有制成为国企改革的突破口[3]。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排头兵,责任重大,使命艰巨[4]。省属企业作为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同样承担着改革发展的重要使命和任务,需要在改革创新发展领域克服困难,进行开拓,取得发展成果。本文以中部某省省属企业为例,解析在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方面遇到的困难、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果,并提出进一步的措施。

1 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按照改革发展的总部署,中部某省的省属企业在过去几年转型发展的同时,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近两年省属企业利润总额年稳居全国前列,利润增长率均高达50%以上,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也位居中部地区前列。通过更进一步了解省属企业状况,看到省属企业在取得利润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高质量发展。

1.1 企业间发展不均衡

不同的行业和企业之间利润水平分化明显,省属企业总体利润总额主要来源于省属工业企业,2017年度,工业企业中实现利润总额约占省属企业利润总额的68%;2018年度约占80%,其中,排名最前的两家企业合计利润超过省属企业利润总额的65%。

1.2 企业成本高压力大

随着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大幅提高,企业成本同样大幅提升,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而大幅上升;企业融资成本随着社会总体融资难而持续上升;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依然偏高,特别是部分建筑类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80%,企业资金紧张,偿债压力较大。

1.3 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中美贸易摩擦、汇率变动、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将给省属企业发展带来更多不确定性,部分企业类金融业务、大宗商品贸易风险隐患较大。

2 采取的措施

为解决问题,取得高质量发展,该省确定向全面深化国企改革要潜力[5],于2017年对省属国有企业试点“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在省属二级及以下企业中选择一批有一定产业基础、业务规模、科技成果支撑的企业,通过开展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试点,消除体制机制障碍,解决生产经营难点问题,力争用3~5年的时间,将试点企业培养成为体制优、机制活、专业化程度高、技术先进、行业地位突出、经济效益明显的优秀骨干企业,成为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标杆企业。

2.1 推进产权改革,优化资本结构

按照“权责明确、界限清晰、依法规范”的要求,理顺产权关系。及时处置不良资产,解决历史包袱。按照公司法规定对需要改制的企业改造成为省属国有资本处于绝对控股地位的公司制企业,具备上市愿景和条件的,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基于“获得关键技术、取得核心资源、创造知名品牌、增加市场渠道”四个方面的目的,引进战略投资者和推进资产重组。适合推行员工持股的,按国家规定、遵循自愿原则,推进员工持股。成立改革发展基金,股利通过股票上市等多种手段,提高直接融资能力,完善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机制。

2.2 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法人治理制度

按照公司法要求确定董事会成员数量,出资比例或约定推荐董事人选,以及法定程序选举产生董事会。依法落实省属企业董事会职权,依法建立董事会议事工作规则。确定监事会成员数量,按照法定程序选举产生监事会。董事会依法选聘经理层成员,根据功能定位,实施分类考核,建立差异化薪酬分配制度。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建立国有股东代表、董事、监事和经理人员履职考核评价制度,建立违规损失责任追究制度。按照公司法规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实际情况,全面修订公司章程,充分发挥章程的基本准则作用。

2.3 创新内部管理体制,激发企业发展动力

持续改进内部控制系统,让经营风险可管理、可控制、可承受,使之成为试点企业快速发展的稳定器、差速器。试点职业经理人制度,由试点企业董事会负责考核并决定奖惩。建立多模式利益分享机制,与员工共享发展成果,調动员工投身企业各项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各年龄段员工营造更多地发展平台,在实践中造就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合理的员工队伍。

2.4 提升战略管理能力,发挥战略引领作用

对试点企业开展诊断,制定“三年发展行动计划”,进而充实完善中长期发展规划。立足主业谋划未来,锁定主要目标市场,拓展未来主要市场。充实市场研究力量,提升市场研究能力,提升市场研究能力,把战略管理建立在充分了解市场的基础上。壮大战略管理队伍,提升战略谋划能力,走主要依靠自身力量的战略管理道路。做好对标工作,对标全国行业标兵,发挥战略目标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2.5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发挥创新动能作用

把握行业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关注行业科技创新成果,选择一条研发自主、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技术进步路线。采用技术贸易、成果入股、攻關合作、实验设备共享等多种灵活形式,广泛开展技术创新合作。保持适度的研发投入强度,为企业自主研发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建立完善创新激励制度,营造浓厚的创新发展氛围,充分发挥自身各类技术创新资源作用,把试点企业塑造成为创新大平台。

2.6 创新商业模式,发挥核心竞争能力

把握当代制造业竞争态势,密切关注未来制造业发展趋势,选择一条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创造更大价值的商业模式创新道路。实施业务整合,做精做强做大优势业务,创造适度规模效应。改造经营方式,建立快速灵敏的市场需求响应机制。延伸产业链条,拓展服务业务,强化品牌建设,不断丰富增值手段,不断增强盈利能力。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步成果,加快平台化建设步伐,落实绿色制造要求。

2.7 加大激励力度,增强企业活力和劳动效率

根据企业所处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企业的功能定位,有针对性的“一企一策”制定考核分配措施。加快推进企业工资总额备案制,让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市场情况核算工资需求和分配方式。强化业绩考核的导向作用,建立多模式利益分享机制,增强工资分配的激励效果,与员工共享发展成果,调动员工投身企业各项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企业负责人薪酬调控工作,使薪酬水平更好地体现企业功能定位、行业特点和业绩贡献。

3 取得的成果

该省对首批约20家试点企业进行了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试点企业均加强了党的建设,基本实现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法人治理制度;在推进产权改革,优化资本结构上,1家试点企业主板上市,3家新三板上市,另有6家完成股改工作;试点企业体制机制得到激活,多家试点企业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完善人才发展通道,推动薪酬体系改革,企业发展动力得到有效提升;立足主业,提升战略引导能力,按照五大发展理念要求,自主制定新发展规划;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两化融合,推动科研管理水平和企业信息化水平;找准企业定位,在信息化建设、外部市场拓展、新商业模式、新销售业态、绿色制造等多方面发挥核心竞争力。

4 进一步的措施

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更好地推动该省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发展,本文认为该省一方面应深入推进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工作,继续落实现有试点企业的试点方案,确保试点方案一张蓝图绘到底,保障试点目标得到有效完成;另一方面加大经验总结和推广力度,把现有经验更好地推广,在更广泛的国资国企领域开展改革发展工作。

参考文献

廖添土.国有企业改革三十年的历史回顾与前瞻[J].福州党校学报. 2008(4).

黄群慧,余菁.新时期的新思路: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与治理[J].中国工业经济.2013(11).

李维安.深化国企改革与发展混合所有制[J].南开管理评论,2014,17(3).

李红英.国有企业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初探[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3(07).

季晓南.向全面深化国企改革要潜力[J].求是,2015(06).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区域发展篇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图说共享发展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