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探究

2020-06-08 22:00徐海燕
读写算 2020年9期
关键词:系统化导图思维

徐海燕

摘 要思维导图是现代社会工作与学习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将抽象的思维过程和验证成果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学习中思维导图的运用不仅可以全面的理解课程内容,还能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便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导图;应用

中图分类号:B0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9-0128-01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在参与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整理和优化,可以将原本零散的知识点和容易忽视的重点难点系统性地整合在一起,保证初中阶段的在校生建立完整的数学学科知识体系,促进整体学习的推进以及提升。因此本文就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作出简要分析。

一、思维导图的产生及特点

(一)思维导图的产生

思维导图是东尼·博赞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也极大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理念,因为思维导图旨在提升人们的思考能力和记忆效率,是一种能够以具体化的和画面展示出来的思维工具,同时兼具逻辑性思维和画面性思维,平衡了左右脑的应用。它将大脑里各种抽象思维转化成容易记忆、色彩鲜明、逻辑关系明确的图像,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也需要大脑将知识的相关性以及扩散性相互关联,以图画的形式记下来,形成思维的充分发展。

(二)思维导图的特点

思维导图既是一种思维整合方式,又是一种笔记工具,它颠覆了传统的以线性思维为主的记录方式,而是以多种色彩调和,以关键词为出发点,向各个方面进行扩展,能够在记录的同时根据学生自身的感悟和理解进行笔记的充实,能够产生出联想性学习,锻炼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同时,思维导图也是模拟了人的神经元结构,因此与人类大腦思考的方式相契合,人类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需要左右脑同时运行,协调解决问题。而左脑和右脑之间是依赖神经元进行链接的,传递信息的方式与思维导图类似,因此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就能调动神经元的极速运作,加强训练大脑的联想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将思维导图贯彻入课堂教学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可以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中,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课程相关知识,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因此需要将思维导图的应用贯彻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

1.课前预习。在课前预习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描绘出感知图,这样既能让学生对于课程内容有初步的理解,又能够在课程时更加意识到自己的预习盲点,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笔记上画上一个封闭图形,然后写出本章节的重点内容,然后在重点内容上画下分支,不但能学生处于自主思考的状态,而且能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以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为例,学生可以在预习时画出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在粉笔图形中间写下“+、0、-”在旁边标注有理数,之后在进行两段分支,一个分支是按性质符号划分,另一个是按照概念划分,继续扩散的话可以按符号划分为正有理数、0和负有理数;按概念划分为整数、分数,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继续划分,如正有理数可以划分为正整数和正分数,负有理数可以划分为负整数和负分数等等,进一步进行划分扩散。

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初中数学的关键点,需要教师成为一个最佳的辅助者和引导者,可以引入探究式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自主权给予学生们,在互助交流中产生思维碰撞,集中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侧重点绘制相应的思维导图。

3.课后作业。数学课程的课后作业是巩固学习的关键,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们进行反思和总结,加上前两种课前和课中的思维导图加持,形成精炼的思维导图,将繁琐的枝杈剪除,剩下精化的枝干根系,将知识浓缩转化成自己的数学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将思维导图贯应用于知识整理

1.系统化知识

将单元的知识系统化,能够将学生的思维联系起来,不再如散落的拼图而是形成完整的图像。

以八年级上册的“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为例,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单元为中心,配上公式(a+b)?=a?+2ab+b?,之后划分出整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两个分支,之后再按照课本知识提取出单项式、多项式、公因式法和公式法等等。

2.加强实际应用

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服务于生活,学生要在学习中培养出强烈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的同时合理应用知识,提升整体的思维水平。

比如数学九年级上册的《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写出各种应用形式,以及扩散关系整理知识点,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应用意识,发展学生全面性综合性的能力。

三、结语

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数学课堂对学生有着重要意义,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能提升学生自主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知识系统化、框架化,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带动左右脑同步开发。同时还可以将学生引导至教学的主体地位,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提升学生的成绩以及课程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系统化导图思维
系统化心理护理在生长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陪产家属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恢复影响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研究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第6章 一次函数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